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优秀幼儿教师论文:关注细节用心交流 关注细节用心交流 宁夏贺兰县幼儿园 李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教师要实现与幼儿平等、真实、有效的互动交往,就需要拥有一颗真挚的童心,做幼儿游戏的伙伴;拥有一颗公正的爱心,做幼儿生活的助手;拥有蜗牛般的耐心,做幼儿学习的向导。在幼教实践中,我努力调整教师的角色定位,把它落实到教育教学的一个个细小环节上,尝试着用童心、爱心 、耐心真诚地面对幼儿,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一、以抚摸让孩子感受温暖 我常在午睡后给女孩们梳头,男孩们总是围着看。有一次梳头时,看到小男孩东东的头发有点乱,我就顺手给他梳了几下。第二天,东东的家长告诉我,平时不愿上幼儿园的东东今天却嚷着要去幼儿园,根本不再让他催。我很高兴2 / 7 地把东东拉到怀中,问他这是为什么。这个不爱说话而又有点自闭倾向的孩子低声说:“老师给我梳头,老师喜欢我。” 没想到自己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竟然收到了意料之外的教育效果。从心理学上来说,孩子们认为梳头是一 种爱抚,它满足了自己被爱和关注的渴望;从教育学上来看,梳头动作的本身是一种肢体语言,传递了教师对幼儿喜爱、鼓励的信息。在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一个活动和偶发事件中,都隐含着教育价值。教师要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入手,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捕捉教育契机;忽视幼儿的表现和反应,不能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就是对随机性教育资源的浪费。从那天开始,为女孩梳头时,我也为围观的男孩梳几下,在其他活动中也会摸一摸孩子的小手,亲一亲他们的小脸。我相信,这些平常的动作将会产生股股暖流,滋润孩子的心田。 二、以宽容让孩子成长自 尊 一天午睡过后,静静的床上又一次出现了一块“地图”。我压制着内心的不满,上课前给她找了一条裤子,让她把湿的裤子换掉,她却坐在凳子上一言不发、一动不动。我突然意识到,她是不好意思让其他幼儿知道自己尿床了,于是说:“静静,咱俩到睡房去,换上这条裤子,给大家跳3 / 7 个舞好吗?”静静很快便跟过来,换上裤子,并在小朋友们的掌声中跳了一段刚学会的“街舞”。 我很庆幸能够及时发现孩子正在成长的自尊心,避免了就要发生的心灵伤害,同时也告诫自己要宽容幼儿的个体差异。差异是幼儿发展的前提和教育的基础,教 师要尊重和接纳这些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注重对幼儿自尊心的维护。尊重幼儿的自尊心,就是在尊重幼儿的人格与权利,这对于发展幼儿的主体性和社会性,以及培养幼儿的同情心,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而当幼儿的自尊心受到挫伤之后,对同伴和老师就很容易产生畏惧和厌烦心理。长此以往,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安全感、信赖感难以形成,导致冷漠、孤独与自我封闭,这与教育行为的本意便背道而驰了。 三、以赞赏让孩子增强自信 有一次,我教小班的幼儿画苹果。我先让孩子们每人拿一个苹果,进行看、闻、摸、想、吃、画。多数孩子画的更像西瓜、茄子,我强调了苹果的外形特征后说:“好,我们再画一遍可以吗?”第二次画时部分孩子画的像梨,我还是一一指出了他们构图、着色等方面的优点,鼓励他们再试一试。经过几次尝试之后,每个孩子都自告奋勇地把自己的4 / 7 作品挂在墙上展示。下午放学时,孩子们兴奋地拉着父母,欣赏他们创作的“苹果世界”。 纲要建议说:“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我认为“画得像不像”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认为自己“画得好”,自己的画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和赞赏。实际上,“画得像 不像”存在一个发展的过程,体现的只是某一个阶段的结果,而被自己和他人认为“画得好”,则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从而促使他持续地探索和创造。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期待幼儿的精彩表现,要从知识为本的观念中解放出来,走向“以幼儿发展为本”的人文理念,努力创设支持幼儿自我实现和获取成功的平台。为此,要容忍幼儿的错误与偏差,允许幼儿自我校正,同时合理地指正幼儿的错误,创造再一次尝试的机会。当我们用恰当的赏识代替语言的指责,用成功的展示代替错误的暴露,用个性的张扬代替理性的控制,回报我们的将是一个个惊喜。 四、以身教让孩子效仿榜样 上完剪纸课,废纸又散落了一地。这一次,我没有再号召孩子们“把地上的纸片拾起来,”自己俯下身一片片地5 / 7 开始捡拾。很快,一双双小手便在我身旁行动开了,一会儿就把地面拾得干干净净了。我有些好气又好笑:我大声的命令他们却不捡,现在不指使了,却一个比一个抢的快!我于是乘机提问:为什么要帮老师捡?不捡行不行?以后怎么办 幼儿由于认知能力较低,简单的说教是难以奏效的,他们并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所以,尽管教师不断地强调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甚至于对违反要求 者给予惩戒,却并不能被孩子们主动接受,难以令行禁止。他们天性好奇,善于在模仿中学习,如果教师亲自动手实践,幼儿便认为教师在和他们一起“玩”,把活动看成了一种有趣的游戏而积极参与,可以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效。而从师幼互动的教学观来看,单纯的说教是一种居高临下的交流,过于关注幼儿的行为问题,缺乏积极有效的情感沟通;身教与言教的结合却是一种平行民主的交流,倾向于对幼儿积极行为的肯定,易于为幼儿所认同。所以,要求幼儿做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在园内老师是幼儿的榜样,在园外也如此。教师应该善于捕捉时机,把自己的 教育意图转化为幼儿的自觉行为,而不是在训斥、控制中使幼儿屈服。做到了这一点,幼儿和教师都能感受到交往的快感,反之则使彼此心情不畅,产生隔阂。 6 / 7 五、以微笑让孩子体验快乐 每天早晨孩子向我问好的时候,我总是以微笑和轻柔的询问作为回应。有时候孩子犯了错误,需要给予批评惩戒时,我也尽可能地使语气放缓,分析错误的性质,当他认识到错误后,我总是再设法逗他笑起来。不断给孩子们以微笑,他每天都会沉浸在快乐之中。 有人说,对幼儿应该给一个“好心”,但不能给一个“好脸”,我对此并不赞同 ;相反,首先应该给孩子以“好脸”,因为“好心”要以行动来表现,没有“好脸”的“好心”是不真诚、不彻底的。“好心”与“好脸”的背后反映的是幼儿观认识的差别,是对幼儿独立性、发展性的信任还是质疑。也许由于“好脸”会导致活动秩序有些松散,不易调控,但只要经过适度的养成教育,活动就会逐渐有序起来,幼儿的个性就会充分地得以张扬。教师要努力营造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好脸”正是营造这种环境的有效手段。微笑是对幼儿的关注,微笑也是一种欣赏,它是教师“好脸”和“好心”的直接体现,是幼儿产生被支持感和信任感的前提条件之一,理 应成为每个幼儿教师的基本素养。 7 / 7 如果说,童心是儿童世界的通行证,那么爱心是打开幼儿心灵的金钥匙,耐心就是帮助幼儿健康发展的阳光雨露,抚摸,宽容、赞赏、身教、微笑则是这三者的外在表现,是师幼平等交往、良效互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化学选修原电池课件
- 2024学年泰州市泰兴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解析
- 电厂闸门安装施工方案
- 高一民主监督课件
- 高一地球自转课件
- 离婚协议书: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及经济补偿合同
- 离婚房产赠与未成年子女抚养费支付合同
- 离婚协议书英汉对照:法律条款解读与应用
- 离婚协议书中涉及知识产权分割的法院模板
- 旅游景区租赁合同转让与权益调整协议范本
- 考评员聘用协议书
- 近代中国体育思想的嬗变轨迹与时代特征探寻
- DB31T 1373-2022 海三棱藨草种群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 常见精神科药物的副作用及其处理
- 《公务员法解读》课件
- 《农业科技创新政策》课件
- GB/T 2684-2025铸造用砂及混合料试验方法
- 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设计及特征研究
- 消防专职招聘笔试题及答案
- 《康复科病人营养治》课件
- 超声科报告书写规范及审核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