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写话教学三策略_第1页
低段写话教学三策略_第2页
低段写话教学三策略_第3页
低段写话教学三策略_第4页
低段写话教学三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低段写话教学三策略 低段写话教学三策略 作者 /俞亚娟 小学语文低段写话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也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部分分为几个阶段,把第一学段( 1 2 年级)称为“写话”,把第二、三学段( 3 6 年级)称为“习作”,到了第四学段( 7 9 年级)才称为“作文”。其实新课标这样的提法,淡化了作文概念,旨在提醒低年级的语文教师,低段的“写话”,不是成人的写作,甚至连习作也算不上,只是写话的一种练习。既然只是一种写话的练习,那么它就像学生平时朗读课文 、学习生字那样平常。人教版实验教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低年级写话教材的编排上凸显了坡度性和开放性,第一次比较正式地要求学生写话是在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中的“看图写几句话”。 那么,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写话教学,又如何开展写话教学呢?笔者认为,低段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淡化写话的概念,从“说话”开始,从学生的需要入手,2 / 6 从情感切入,在一年级下学期,便可以诱导孩子轻松愉悦地走上写话之路,使写话教学无痕起步,为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淡化概念,从需要入手 众所周 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由最底层到最高层分为:生理需求一安全需求一社交需求一尊重需求一自我实现需求。写话教学首先要从为了满足学生运用语言进行社交的需要入手,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在第一次写话指导时,教师从学生的需要切入,从说入手,从轻松地聊天开始,淡化写话概念,可以进行如下实践。 (一)轻松聊天,尽情表达 教师和学生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轻松的聊天,可以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谈今天早上起床时的心理感受,谈这节课新的发现,也可以对课堂上的一些突发事件谈谈自己的看法或想法。如今天早 晨天气异常寒冷,甚至还飘了几朵雪花,教师可以打乱正常的上课次序,索性抓住契机,让大家畅所欲言,谈谈“雪”这个话题。将你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和大家聊一聊,在轻松愉悦的聊天中,逐渐规范学生的表3 / 6 达,并适时进行引导。 (二)示范记录,淡化概念 在大家讲得兴奋、激动之时,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大家说得真好,说了那么多,老师听得很清楚,也记住了,但老师担心过几天会忘记,有句俗话说得好: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于是,教师可以掏出笔记本或打开电脑,认认真真地将刚才大家讲的事情,选择几句做记录,并 且写上时间。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如何把一句话说完整,记录完毕后,教师在大屏幕上进行展示,给予学生一个示范。 (三)交流需要,自由互动 在前面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继续引导说:“孩子们,如果我们要把今天的事告诉家人,为了防止放学时忘记,最好的方法是像老师那样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教师如此引导学生写话,让学生从写话的需要入手,自然而然地走上写话之路。 平时,可以多做这样的尝试,让教师与学生之间 ,学生与家长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因为交流的需要经常性地4 / 6 进行自由互动的写话,让写话为需要服务,使写话成为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 淡化了写话的概念,使学生觉得“有交流的需要才写”。语文教学的特殊本质就是言语交际性,语言教学要从言语交际的需要出发,为言语交际的需要服务。 然后,将这种交流的需要逐渐扩大,除了对父母,还可以对亲戚、教师、小伙伴,甚至身边的植物、动物。 我们发现,写话训练的重点应放在“交际需要”这个点上,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记录下来,彻底 消除写作在学生心中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手写我口”。 二、激发兴趣,从情感切入 “小学语文新课标”提出写话的指导思想:兴趣优先,避免反感;顺势而为,避免拔高:形式活泼,避免刻板;发展个性,鼓励创新。是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语文教学论文 )所以在写话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满心欢喜地进行写话训练,从最初的、最真的情感切入。 5 / 6 (一)前期铺垫情感 人教版实验教材在一、二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都编排了春天的主题,教师通 盘考虑:一年级就可以相应地带领学生观察春天,并且用一句话写出“春天的使者”“春天的发现”“春天里”。等到二年级第一学期结束时,可以带领学生去观察冬天的萧条、树木凋零、万物沉睡的景象,为即将到来的繁荣热闹的春天景象作铺垫。等过了年一开学,再次观察春天,发现春天的美景,感受春天的美好。通过几次的视觉冲击,学生就有了诸多的想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就能在一年级写一句话或几句话的基础上,用几句话或两个自然段水到渠成地写下春天里的发现。 (二)中期激发情感 从事语文教学的 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只要是孩子们亲身经历过的,在写话、写作时难度就会大大降低。孩子们在有了充分的感受之后,对于春天的感觉会更加深入,更加立体。接下来在某个特殊的日子里,如:玉兰花盛开的时候,竹笋冒出来的时候,进行近距离的观察、感受、体验,激发情感的那一刻,教师要学会自己去把握。某一天,笔者6 / 6 正在上语文课,一些工人就在我们班的窗口修剪草坪,机器的隆隆声使得学生根本听不见笔者的声音,许多学生还惊奇地向窗口东张西望,眼里充满了好奇。是呀,这也是春天小草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