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姆贝亚Sangambi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pdf_第1页
坦桑尼亚姆贝亚Sangambi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pdf_第2页
坦桑尼亚姆贝亚Sangambi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pdf_第3页
坦桑尼亚姆贝亚Sangambi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pdf_第4页
坦桑尼亚姆贝亚Sangambi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 O卷第 1期 2 0 1 5年 3月 : 1 4 41 5 0 地质找矿论丛 Con t r ibut io ns t o Ge ol og y a nd M in e r a l Re s o ur c e s Re s e ar c h V0 L 3 0 NO 1 M a r 2 O1 5: 1 4 41 5 O 坦 桑 尼 亚 姆 贝 亚 S a n g a mb i地 区土 壤 地 球 化 学 特 征 0 引 言 付 小锦 , 杨 秀俊 , 田 麒 , 刘晓 阳 , 曹 健 , 高 雄 ( 1 天津华北地 质勘 查局 地质研 究所 , 天 津 3 0 0 1 7 1 ; 2 天 津地质矿产研 究所 , 天津 3 0 0 1 7 0 ) 摘要 : 坦 桑尼亚的 S a n g a mb i地 区位于姆贝亚的东北 部 、 卢帕金 矿 田的东 部 。通过 1:1 0 0 0 0土 壤地球化学测量 , 圈定 了 6 个 A u , C u , C r , Ni元 素的组合异 常 , 其 中 Z H一 1和 Z H一 6组合异 常与金 、 铜的矿化关系密切 , 而 Z H一 3 和 Z H一 4组 合异 常与铬 、 镍 ( 铜) 矿化有一 定关 系 。在 片麻 状花 岗岩 、 细晶闪长岩和花 岗闪长岩 中发育大量 NW 向的韧性剪切带和断裂构造 , 其 中的石英 脉中经常 见有 黄铁矿 、 黄铜矿 和金 的矿 化 4 槽取样最高品位 ( A u ) 一1 1 5 1 0 。土壤测量 的结果证 实 , 在 卢 帕金矿 田的东部依然存在金成矿 的潜力 。 关键词 : S a n g a mb i测 区; 土壤测量 ; 异常特征 ; 卢帕金矿 田; 坦桑尼亚 中图分类号 : P 6 3 2 1 ; P 6 1 8 5文献标 识码 : A 坦 桑 尼亚金 矿 资源 丰富 , 现 已探 明 的 金 储 量 超 过 8 4 0 t , 远景资源量超过 1 5 0 0 t , 已知金矿床主要 分 布在 2个 成矿 带 内 , 一 是 坦 桑 尼 亚克 拉 通 北 部 维 多利亚湖的周围地带 , 二是位于坦桑尼亚西南部乌 宾迪活动带的姆潘达和姆 贝亚两个地区l 1 。前人 的金矿勘查和地质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维多利亚湖 周 边金 矿带 , 而对 乌宾 迪 活动带 中金 矿 的研究 非 常薄弱 , 且多局限于姆潘达金矿和卢帕金矿区本身, 对于 矿 田和 成 矿 带 的整 体 性 研 究 几 乎 是 空 白。 S a n g a mb i地 区位 于姆 贝亚 的东 北 部 、 卢 帕 金 矿 田的 东部边 缘 , 为在该 区寻找 可供勘 探 的金矿 后备 靶 区 , 在 S a n g a mb i地 区开展 了 1:1 0 0 0 0土 壤 地 球 化 学 测 量 , 本文 主要介 绍该 测 区 的土壤地 球化 学特 征 。 1 区域地质 在坦桑尼亚克拉通 ( T a n z a n ia n C r a t o n ) 的西南 部外 围发育着 Nw 向带状展布的乌宾迪活动带 , 将 坦桑尼亚克拉通与刚果克拉通、 班韦乌卢地块分 隔 开来 。乌宾迪活动带的长度大约为 6 0 0 k m, 平均宽 度为 1 5 O k m。根据 目前的研究 , 乌宾迪活动带被分 为 8个岩性一 构造地体 , 卢 帕地体 ( L u p a Te r r a n e s ) 即为其 中 的一个 1 。 卢帕地体位于姆 贝亚 的北部 , 是一个三角形 的 地块 , 面积约 2 8 0 0 k m。 , 其 中分布有众多金矿点 , 被 称为卢帕金矿田。卢帕地体与金矿田的范围大致相 同 , 西 部 边 界 为 N W 向 的 卢 帕 断 裂 , 又 称 鲁 夸 湖 ( L a k e R u k wa ) 构 造 带 , 北 部 以姆 康 多 ( Mk o n d o ) 剪 切带为界 , 这个剪切带也是一条区域航磁 的特征线 构造 , 东部的边界为鸟桑古( Us a n g u ) 断裂带 。卢帕 金矿田是坦桑尼亚 的第二大产金 区, 主要金矿床有 恩 通 比( Nt u mb i) 、 萨扎 ( S a z a ) 、 根 盖 ( Ke n g e ) 和 波库 派 恩 ( P o r c u p in e ) 等 。 1 1区域 地层 卢帕地体内主要出露元古字和新生界 。 元古 宇 主要分 为古 元古 界乌 宾迪 超群 ( Ub e n d i a n S u p e r g r o u p ) 和 新 元 古 界 布 科 巴超 群 ( B u k o b a n S u p e r g r o u p ) 。乌 宾迪 超群 : 为卢 帕 地体 中 的主 要 地 层 , 呈 NW S E向延伸 , 岩 性 以黑 云 母 石英 长 石 质 收稿 日期 : 2 0 1 40 5 3 0 ; 责任编辑 : 赵庆 基 金项 目: 2 0 1 0年国外矿产资源风险专项基金项 目( 编号 : 1 0 2 0 2 A0 1 0 ) 资助。 作者简介 : 付小锦 ( 1 9 8 3 一) , 女 , 助理工程师, 硕士 , 2 0 1 3年毕业于 中国地质 大学( 北京) , 从 事矿床地质 调查研究工 作 。通信地址 : 天津 市河东 区广瑞西路 6 7号 , 天津华北地质勘 查局地质研究所 ; 邮政编码 : 3 0 0 1 7 1 ; E ma i l : u x ia o i n a mi n a 1 6 3 c o rn 第 3 O卷第 1 期 付小锦 等 : 坦桑尼亚姆 贝亚 S a n g a mb i 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1 4 5 片麻岩为主 , 次有片岩、 千枚岩 , 少量大理岩 ; 乌宾迪 超群经历了多期 、 强烈的区域性变质与变形作用 , 变 质地 层 的构造 形 态复 杂 , 变 质程 度 主要 为角 闪岩 相 , 局部达到麻粒岩相 ; 变质地层 中裹携了许多太古代 片麻状花岗岩类 , 以及 同构造期的镁铁一 超镁铁岩和 TT G花岗岩类 ; 布科 巴超群 : 在卢 帕地体 中零 星 出露 , 岩性为厚层砂岩、 红色页岩、 白云质灰岩、 杏仁 状玄武岩等 , 变质不明显 , 主体为新元古代产物 。 新生界第四系分布广泛 , 主要为冲洪积物 , 其中 多 含砂 金矿 。 1 2区域 岩浆岩 卢帕地体中岩浆岩发育 , 岩性上基性一 超基性 、 酸性、 碱性都有产 出; 岩体时代有新太古代、 古元 古 代 和新 元古 代 。 新太古代岩浆岩 : 以一系列变形的花岗闪长岩 和花岗岩为主 , 2 7 5 0 Ma的地质年代学研究数据显 示 , 它们形成于新太古代 , 是区域最早的岩浆岩 。岩 石 中石英和绿泥石 等矿物 的定 向排列 , 构成特征性 的片麻 状 构 造 、 条 带 状 一 条 纹状 构 造 ; 片麻 理 或 矿 物 条带呈陡立的产状 , 呈 Nw 向或近 E W 向延展 , 虽 然露头上的片麻理 或条带 的产状并不稳定 , 但却普 遍 存在 。镜 下 观察 , 石英 中普 遍呈 压 扁状 , 多见 波 状 消光现象 , 石英晶体边缘具有尖角状形态 , 显示 出石 英经历了明显的压溶作用和塑性变形 。有些部位的 岩石中还出现微斜长石的变斑晶。这期花岗质岩石 反映了乌宾迪活动带早期地壳变质变形的特点 。 古元古代岩浆岩 : 包括英云闪长岩、 花 岗闪长岩 和镁铁一 超镁铁质岩等。花 岗闪长岩为深成岩株 , 通 常呈块状构造 , 有时具条带状构造或呈片理状 , 但一 般 都是 块 状 的 、 小 面 积分 布 的岩 体 。金 的成 矿 与 该 期岩浆岩关系密切 。镁铁一 超镁铁质岩多呈岩脉、 岩 墙 、 岩株状产出, 主要岩性有变质辉长岩、 斜长岩、 橄 榄岩、 辉橄岩、 橄榄辉石岩、 蛇纹岩等 , 早元 古代 岩浆 岩 : 在 区域 北 部有 小 面积 出露 , 岩 性为花岗岩、 花岗闪长岩及少量石英正长岩 , 其特点 是含有正长石或奥长石, 它们以大小不 同的不规则 岩株状 产 出 。 1 3区域 构 造 乌宾迪活动带形成 于古元古代 , 在元古宙主要 有 3 期大规模的变质一 变形活动。 第一 期 : 发 生 在 古 元 古 代 早 中期 ( 2 1 0 0 2 0 0 0 Ma ) , 主要 的特 点是 岩层 的麻 粒岩 相变 质 作用 和榴 辉 岩 的贯 入 , 以岩 石 发育 近 E W 向或 NwW 向 的构造面理为标志 , 一般认为是沿坦桑尼亚克拉通 西部边缘与刚果克拉通碰撞造山的产物。 第二期 : 发生 于古 元 古代 中晚 期 ( 1 8 0 0 1 9 0 0 Ma ) , 其特点是岩层 中发育 NW 向左行剪切带和角 闪岩 相变 质作 用 叠 加在 早期 的变 形 之 上 , 活 动 带 中 形成 8个 地体 , 该 期 变 形 伴 随 晚造 山期 钙 性 花 岗岩 基的侵入 , 如卢帕地体中被前人称为“ 强变形的酸性 片岩” 和片麻岩的伊 隆加 正长花岗岩 ( ( 1 9 3 1 4 4 ) Ma ) 和萨扎 花 岗闪 长岩 ( ( 1 9 3 6 4 7 )Ma ) 实 际上 均 为该期侵入的深成侵入岩。1 7 2 5 Ma 前后 , 局部地 段 发生构 造再 活化 。 第三期 : 发生在新元古代( 约 7 5 0 Ma ) 。表现为 左行脆一 韧性剪切带 , 形成退变质矿物组合 , 被碱性 深成岩体侵入。剪切带为以后的东非裂谷系西支裂 谷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构造基础。 多期 的构造变形作用 , 使卢 帕地体 内出现了复 杂的构造格局, 新太古代花 岗质岩石 中清晰可见的 片 麻状 构 造 、 条 带 状一 条纹 状 构 造 , 较 为 密集 的糜 棱 岩带、 片理化带 、 碎裂岩带, 显示 出卢帕地体在造 山 运动中经受了强烈 的塑性 、 韧性和脆性变形过程 ; 同 时 , 强烈的构造活动为金 的成矿提供 了有利 的富集 条 件和 赋矿 空 问 。 2 测 区地质简况 测区位于坦桑 尼亚西南 部 的丘尼亚 ( C h u n y a ) 以东 约 3 0 k m 处 , 有 土 路 相 连 , 南 距 省 会 姆 贝 亚 ( Mb e y a ) 约 8 0 k m, 交 通 便 利 。测 区 总 面 积 约 4 O k m 。测 区属 于卢 帕 金 矿 田 的东 北 部 , 前 人 研 究 甚 少( 图 1 ) 。 区 内出露地 层 零 星 , 主 要 为 乌宾 迪 超 群 的斜 长 角 闪 片麻岩 和绢 云片 岩等 。各 类岩 浆岩 是测 区 内 的 主要地质体 。岩性为片麻状花岗岩 、 花岗闪长岩 、 石 英闪长岩及辉长岩等 , 在大面积分布的片麻状花 岗 岩基础上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多呈岩株状侵入 其 中, 而辉长岩 、 正长花岗岩多呈岩脉贯入。区内普 遍 发 育有石 英 脉 , 脉 宽 一 般 0 5 2 1 -13 , 常构 成 石 英 脉带 , 走向以 Nw 向和 NE向为主 , 相互间近平行分 布 。 区内韧性剪切带和构造破碎带较 为发育 , 规模 较 大 , 以 Nw 向为主 , 次为 NE向 , 宽 数米 到 十几米 。 其 中, Nw 向断裂为区域性断裂 , 断裂带 中石英脉发 育 , 可见孔雀石化、 黄铜矿化 、 黄铁矿化等, 是金矿的 控 矿 构造 。 第 3 O卷第 1 期 付小锦等 : 坦桑尼亚姆贝亚 S a n g a mb i 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1 4 7 AILl Cu Cr Ni 0 8 2 0 2 6 0 4 5 0 5 1 0 0 8 5 1 6 0 O 0 33 6 O 0 3 1 6 6 3 9 O 0 2 7 6 3 O O 1 08 3 0 0 量 的单位 : WB 1 O 。背景值 为剔除离群值 后的算术 平均值 。 常 : 位于矿区东南角, 由 2 7个异常点组成 , 异常面积 0 1 2 k m , 形 状 不 规 则 , 异 常长 轴 走 向 NW , 浓 集 中 心明显 , 异常强度 7 U ( C u ) 一2 6 4 5 6 1 0 , 最大值 w( C u ) 一6 3 9 1 0 ; C u一3异 常 : 位 于 矿 区东 南 部 , 由 3个 小 区 块 组 成 , 共 3 2个 异 常 点 , 异 常 面 积 0 0 9 k m , 形状不规则, 异常长轴走 向 NW , 浓集 中 心较 明显 , 异常 强度 叫( C u ) 一 2 0 7 1 0 一 , 最 大 值 训 ( Cu ) 一4 0 1 1 0 一; C u 一2异常 : 位 于矿区东南部 , 由 6 个 异 常点组 成 , 面积 0 0 2 k m。 , 椭 圆形 , 异 常 长 轴走向为 NW , 浓集 中心较明显 , 异常强度 砌( C u ) 一2 6 9 5 1 O 一, 最大值 w( C u ) 一 4 5 3 1 0 ; C u 一 1异常 : 位于矿 区东都 , 由 1 3个异常点组 成, 面积 0 0 3 k m , 形 状 不 规 则 , 异 常长 轴 走 向 为 NNw , 浓 集 中心不 明显 , 异常强度 ( C u ) 一1 9 1 0 8 1 0 , 最 大值 w( C u ) 一2 5 6 1 0 。 4 1 3 C r 元 素异 常 C r 元素 共 圈定 4个 异常 区 ( 图 2 c ) , 按规 模 大小 排序为 c r 一3 , C r 一 4 , C r 一2 , c r 一1 。C r 一3异常: 位 于矿 区东南 部 , 由 1 4 9个 异 常 点 组 成 , 面 积 0 6 4 k m , 形状不规则 , 异常长轴走 向总体 为 NW , 浓集 中心明显 , 异常强度 w( C r ) 一1 1 9 8 2 1 1 0 , 最大 值 w( C r ) :2 7 6 3 1 0 一; C r 一 4异常 : 位于矿区东 南 部 , 由 8 3个 异 常 点 组 成 , 面 积 0 4 2 k m。 , 形 状 不 规则, 异常长轴走 向 NW , 浓集 中心 明显 , 异常强度 叫( C r ) 一1 1 2 6 8 1 0 , 最 大 值 ( C r ) 一2 6 0 5 1 0 一 ; C r 一2异常 : 位 于矿 区东 南 部 , 由 7 9个 异 常 点组成 , 面积 0 3 3 k m , 形状不规则 , 异常长轴走向 为 NW , 浓集 中心较 明显 , 异常 强度 w( C r ) 一5 7 9 7 1 1 o 一 , 最大值 训( C r ) 一1 6 7 0 1 0 一; C r 一1异 常 : 位 于矿 区西 部 , 由 2 6个 异 常 点 组 成 , 面积 0 1 9 k m , 形状 不规则 , 异常长轴走 向为 Nw, 浓集 中心 较 明显 , 异 常强 度 w( C r ) 一6 5 0 7 7 1 0 一 , 最 大值 ( Cr ) 一 1 4 0 8 1 0 。 4 1 4 Ni 元 素异 常 Ni 元素 共 固定 6个异 常 区 ( 图 2 d ) , 按规模 大 小 j 序 为 Ni 一3 , Ni 一2 , Ni 一5 , Ni 一4 , Ni 一6 , Ni 一1 。 Ni 一3异 常 : 位 于 矿 区 东 部 , 由 2 2 6个 异 常 点 组 成 , 面积为 0 9 7 k m , 形状不规则 , 异常长轴走向为 NW , 浓集 中 心 明 显 , 异 常 强 度 训( Ni ) 一 2 6 7 6 9 1 0 一 , 最 大值 w( Ni ) 一1 0 8 3 1 0 一 ; Ni 一2异 常 : 位 于 矿 区 南 部 , 由 1 4 1个 异 常 点 组 成 , 面 积 0 6 1 k m , 形状不规则, 异常长轴走 向为 Nw, 浓集 中心 明显 , 异常强度 ( Ni ) 一1 8 9 2 1 1 0 , 最大值 训 ( N i ) 一4 1 6 1 0 一; Ni 一5异常 : 位于矿区东南部 , 由 6 7 个异常点组成 , 面积 0 3 4 k m。 , 形状近似椭 圆 形 , 异 常长 轴走 向为 Nw , 浓 集 中心 较 明显 , 异 常 强 度 w( Ni ) 一 1 9 7 6 6 1 0 一 , 最 大值 ( Ni ) :4 0 6 x 1 0 一 ; Ni 一 4异 常 : 位 于矿 区东部 , 由 7 1个异 常点 组成, 面积 0 2 8 k m , 形状不规则 , 异 常长轴走 向近 E W, 浓集中心较明显 , 异常强度 叫( Ni ) 一1 1 0 9 6 x 1 O 一, 最大值 w( Ni ) 一2 4 5 1 0 ; Ni 一6异常 : 位 于 矿 区 东 南 部 , 由 2 O个 异 常 点 组 成 , 面 积 0 0 9 k m , 形状近似椭 圆形 , 异常长轴走 向为 NW, 浓集 中心较 明显 , 异 常强度 w( Ni ) 一2 4 9 4 5 1 0 , 最 大 值 叫( Ni ) 一6 2 7 1 0 ; N i 一1异常 : 位于矿 区西 部 , 由 2个小 区块 组 成 , 共 1 1 7个 异 常 点 , 面 积 0 1 4 k m。 , 形状 不规 则 , 异 常长 轴走 向为 NNW , 浓 集 中心 较 明显 , 异 常强度 w( Ni ) = = = 1 3 6 7 6 1 0 , 最 大值 础 ( Ni ) 一 2 3 5 1 0一 。 4 2组合 异常特 征 将 Au , C u , C r , Ni 单元素异常叠加成为综合异 常 , 全区共圈定 6个综合异常 , 编号为 Z H 一1 , Z H 2, Z H 3 , EH 一4 , ZH 一5 , Z H 一6 ( 图 3 ) 。 ( 1 ) Z H一1 异常 : 由 Au 一 3 , C u 一 3 , C u 一4 和 Ni 一6 组成, Au , C u 元素异常套合较好, 异常内民采坑遍布。 该综合异常主要位于前寒武纪闪长岩体 内, 区内破碎 石英脉较发育, 总体 N w 走向, 呈脉状 , 宽 0 5 3 F n , 可 见长度 6 1 5 r n , 铁染发育, 可见黄铁矿、 黄铜矿、 孔雀 石。各元素最高品位: ( Au ) 一1 1 5 1 0 一; w( C u ) 一 2 6 2 ; ( C r ) 一1 9 3 ; 仉,( Ni ) 一O 3 2 。 第 3 O卷 第 1 期 付小锦等 : 坦桑尼亚姆 贝亚 S a n g a mb i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1 4 9 ( 2 ) Z H 一2异 常 : 由 Ni一3 , C r 一2 , C u一1和 C u 一 2组成 , 3 元素异常套合很好 , 异常 内民采坑遍布。 该区出露岩性为 闪长岩 、 花 岗闪长岩及片麻状花岗 岩。区 内破碎石英脉较发育 , 总体 NW 走 向, 呈脉 状 , 铁染发育 , 偶见黄铜矿 、 孔雀石 。在 Ni一3附近 见辉 长 岩转石 , 直 径 3 1 5 c m。各元 素最 高 品位 : w ( Au )一 0 1 3 1 0 一 ; 叫 ( Cu )一 o 2 1 ; w ( mr )一 2 1 3 ; w( Ni) 一0 9 2 。 ( 3 ) Z H一3异常 : 由 C r 一4和 Ni5 组成 , 异常 套合很好。该 区出露闪长岩、 花 岗闪长岩及片麻状 花岗岩 。各元素最高品位 : w( Au ) 一0 1 5 1 0 一; w ( Cu ) 一0 1 2 ; ( Cr ) 一 1 2 2 ; 训( Ni) 一0 6 2 。 ( 4 ) Z H 一4异 常 : 由 C r 一3和 Ni2 组 成 , 异 常 套合很好, 异常走向 2 9 0 。 。异 常区出露闪长岩及 片 麻状花岗岩 , 破碎石英脉较发育 。区内见辉长岩脉 , 呈透镜体状 , 间断出露 , 脉宽 0 2 1 5 m, 长 5 O m 左右 , 走向 Nw。各元素最高品位 : w( Au ) 一 0 0 8 1 O ; 锄( C u ) 一0 1 9 ; w( C r ) 一 6 2 9 6 ; w( Ni) 一 0 5 3 。 ( 5 ) Z H一5异常: 由 C r 一1和 Ni一1 组成 , 等值 线套 合 较好 , 出露 岩性 为 片麻状 花 岗岩 , 地表 未 见矿 化信息。各元素最高品位 : 叫( Au ) 一0 0 1 1 0 一; w ( Cu ) 一 0 0 5 ; 叫( Cr ) 一 0 1 2 ; 叫( Ni) 一 0 2 9 。 ( 6 ) Z H 一6 异 常 : 由 Au一 1 , Au一 2 , Ni一 4组 成 , 出露 岩性 为 片麻 状 花 岗岩 和 闪 长岩 , 破 碎 石 英 脉 随 处可见 , 铁染发育 , 可见黄铁矿和黄铜矿。各元素最 高品位 : 训( Au ) 一2 1 81 0 一; w( C u ) 一0 0 3 ; w ( C r ) 一0 3 5 ; w( Ni) = = : 0 2 3 。 从上述组合异常特征来看 , Z H一1和 Z H一 6组 合异常与金 、 铜的矿化有关 , 而 Z H一3和 Z H一4组 合异常与铬 、 镍 的矿化关系密切。 5 金矿化特征 S a n g a mb i地区有砂金矿和岩金矿 2种金矿化 类型。砂金矿分为产于山地边缘的残坡积砂矿和产 于河 床 中的冲 积 砂矿 , 其 中 冲 积砂 金 矿 有 巨大 的金 块产出; 岩金矿为产于前寒武纪花 岗岩、 花岗闪长岩 建造中受断裂或剪切带构造控制的热液脉型金矿。 含金 石英 脉产 于 闪长岩 、 花 岗 闪长岩 、 片麻 状 花 岗岩 的 剪 切 破 碎 带 中 , 呈 不 连 续 的 透 镜 体 , 走 向 Nw , 倾 向 1 9 5 。 2 1 5 。 , 倾 角 6 O 。 8 0 。 。石 英 脉 中金 品位较 高 , 刻 槽取 样 最 高 品位 w( Au ) 一 1 1 5 1 0 一; 断裂破碎带 中局部也有金矿化。矿石矿物成 分有黄铁矿、 黄铜矿 、 方铅矿、 方解石 、 电气石, 局部 出现辉钼 矿 。 区 内石英 脉大 致分 为 2期 。早 期 为含金 石 英 脉 , 走 向 Nw , 石英 脉较 为破 碎 , 呈 透镜 状 , 在 石英 脉 的脉 壁及 裂 隙 中发 育黄 铁矿 、 黄 铜矿 等金 属矿 物 , 金 品位较高 , 最高可达 1 1 5 1 o; 晚期 石英 脉不 含金 , 走向多 为 NE或 近 E w, 晚期 石英 脉较 为完 整 , 切割早期石英脉。 注释 : 王 志刚 , 杨 秀俊 , 田麒 , 等坦 桑 尼亚 H Q_ P 1 9 2 8 9矿 区金 矿 、 HQ - P 2 0 8 9 4和 HQ- 1 9 2 8 8矿 区铜多金 属矿 地质调 查与评 价成 果报告天津 :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地质研究所 , 2 0 1 1 王志刚 , 杨秀俊 , 付小 锦, 等。坦桑 尼亚 HQ P 1 9 2 8 9矿 区金 矿 、 HQ- P 2 0 8 9 4和 HQ_ P1 9 2 8 8矿 区铜多金属矿预查报告天津 : 天 津华北 地质勘查 局地 质研究所 , 2 0 1 3 参考文献 : 1 刘 晓阳, 王杰 , 任军 平 , 等坦桑 尼亚 主要成 矿 区( 带 ) 的 划分 J 矿床地质 , 2 0 1 2 , 3 1 ( 增刊) : 1 1 5 11 1 5 2 2 Ma i e r W D, B a r n e s S J , B a n d y a y e r a D, e t a 1 E a r l y Ki b a r a n r i f t - r e l a t e d ma f ic - u l t r a ma fi c ma g ma t is m in we s t e r n Ta n z a n ia a n d Bu r u n d i: Pe t r o g e n e s is a n d o r e p o t e n t ia l o f t he Ka p a l a g u l u a n d Mu s o n g a t i l a y e r e d i n t r u s io n s J L i t h o s , 2 0 0 8 , 1 0 1 ( 1 ) : 2 4 5 3 3 B o r g G, 吴礼 道坦桑尼亚盖塔和朱 比利里夫太古代条 带状铁 建造 中金矿床的成 因探讨 E J 国外 火 山地质 , 1 9 9 2 ( 1 ) : 3 2 4 3 4 3 郭鸿军 , 林晓辉 , 刘焕然 , 等坦桑尼亚西部基戈 马一姆 藩达地 区前寒武纪地质特征及锆 石测 年新资 料r- J 地 质找矿论 丛 , 2 0 0 9, 2 4( 3 ): 2 6 02 6 6 5 任 军 平 , 王 杰 , 刘 晓 阳, 等坦 桑 尼亚 Nz e g a绿 岩 带 Go l d e n P r i d e 金矿床研究进展口 地质调查与研究 , 2 0 1 3 , 3 6 ( 1 ) : 4 7 5 3 6 Vo s I M A, B i e r l e in F P,S t a n d in g J S , e t a 1 Th e g e o l o g y a n d mine r a l is a t io n a t t h e Go l de n Pr id e g o l d d e po s it , Nz e g a Gr e e n s t o n e B e l t , T a n z a n i a J Mi n e r a l iu m De p o s i t a 2 0 0 9 , 4 4 ( 7 ) : 7 5 17 6 4 7 Vo s I M A, Ha l l e y S H,C h r i s t i e M H D T a r g e t i n g Go l d d e p o s it s a l o n g a r e g io n a l s he a r z o n e:a c a s e s t u d y f r o m t h e Ar e h a e a n Go l d e n P r i d e d e p o s i t i n T a n z a n i a RMi l k e r e i t B Pr o c e e d in g s o f Ex p l o r a t io n 0 7 j F if t h De c e n n ia l I n t e r n a t io n a l Co n f e r e n c e o n M ine r a l Ex p l o r a t io n 2 0 07:9 5 39 5 6 8 L a mb e r t I B, P h il l i p s G N, Gr o v e s D S u l p h u r is o t o p e c o mp o s it io n s a n d g e n e s is o f Ar c ha e a n g o l d mine r a l is a t io n, Au s t r a l ia a n d Z i mb a b we C F o s t e r R P Go l d 8 2 c B a l k e ma ,R o t t e r d a m 1 9 8 4:3 7 33 8 7 9 Mc C u a i g T C, Ke r r i c h RP T t d e f o r ma t i o n f l u i d c h a r a e t e r l 5 O 地质找矿论丛 2 O 1 5年 is t ic s 0 f l o d e g o l d d e p o s it s : e v id e n c e f r o m a l t e r a t io n s y s t e ma t ic J ( ) r e Ge o l Re v 1 9 9 8 ,1 2 : 3 8 1 4 5 3 1 0 L a wl e y C h r i s t o p h e r J MGe 。 c h r o n 。 l o g y a n d S t r u c t u r e o f t h e L u p a Go l d e l d ,Ta n z a n i a R D u r h a m t h e s e s : D u r h a m Un i v e r s it y, 2 0 1 2 Av a il a b l e a t Du r h a m E Th e s e s Onl in e : h t t p : e t h e s e s d u r a c u k 5 9 0 6 DZ T o 1 4 5 9 4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 范E s 北京 : 地质出版 社 , 1 9 9 4 S o il g e o c he m i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s t ic s o f S a n g a mb i a r e a, M b e y a r e g io n o f Ta n z a n ia F U Xia o j in , YANG Xiu j u n , TI AN Qi , LI U Xia o y a n g , C AO J ia n , GAO Xio n g ( 1 Ge o l o gic a l I n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