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上册《3.doc_第1页
八年级政治上册《3.doc_第2页
八年级政治上册《3.doc_第3页
八年级政治上册《3.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八年级政治上册3撰写人:_时 间:_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初二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一节世界文化之旅 一、直接上课,有难度。遇水架桥,说教材。 我对教材分析概括为七个字:一定二点三目标。(看投影2) (看投影3)“一定”定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八年级上册是以学生“与人交往”为主题,从家庭到学校再到国际交往,由此可见,本节课是最大范围的交往,从内容上看就是承前。此外,这节课包含了两大部分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世界文化之旅,从知到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因此以方法论的视角,本节课有利于让知行合一,为之后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接踵展开“二点”教学的重难点(看投影4) 针对教材内容我把教学的重点订为:引导学生认识和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这样学生才能理性地对待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进行健康的文化交往。 教学的难点就是对待文化差异的三种态度。 因为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错误倾向可能十分普遍,所以这是一个难点问题。 再到“三目标”(看投影5) 简而言之,我确立以下三个的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技能目标,有两个领略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对文化差异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 第二:能力目标。加深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 (这两点目标,对学生来说较容易,知识上好理解,所以难点就在于最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民族文化不应标准化各民族文化不应相互排斥各民族文化应该尊互尊重, 取长补短。 二、好,综上所述对教材的分析已清晰明了,继而谈谈教法。(看投影6) 指导思想三贴近: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教育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教材。 (看投影7)那跟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可以看到教材“丰富多彩的文化”这一部分知识“涉及面很广而且趣味性较强”,所以此处运用活动式教学,就十分恰当。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充分发挥,既服从学生实际又服从教材。 叶圣陶老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所以针对“和谐文化乐章”这一标题的内容,我设计了“案例教学法”。运用一个服从生活实际的案例来对其进行讲解,不仅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他们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看投影8)至此是从我老师的角度来谈如何把握这堂课,现在,我从学生的角度来谈谈学法的选择。二结合:主题与主导,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看投影9)我们面向的初二学生,思维都很活跃,但是注意力容易分散。那么“直观学习法”就正中学生之意,通过视频、画图、文字的多样展示,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在此更进一步,融入“合作学习法”,因为初二学生对文化这样的概念有所接触,但了解不深。所以如果能使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大家集思广益就能够很好地完成学习目标。并且以他们好动、好玩的特点也决定了这样的学习方法能够有效的开展。 最后我们需要把学生的感性思维上身到理性层面。那么“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知识,十分切合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结合的学习规律。三、说教学环节(看投影10)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一环,说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直接导入,一语中的新课教授,主题精讲结束新课,情感感召。(看投影11)1、首先谈谈导入新课,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活动,因此我运用直接导入法(1分钟)。因为之前学习的内容是家庭交往和学校交往,所以一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就能够把学生的视角打开,直接指向本节要学习的世界文化之旅,言简意赅。2、接踵而至的是讲授新课。由于本堂课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作为最终归宿,那么我们就必须给学生一个全面的体验式学习。(看投影12)(1)第一部分“丰富多彩的文化”,运用一个社会时事“20xx市博会”作为学习背景,落脚点就放在各个国家国家馆的设计上。(看投影13)贯穿始终,课堂集视觉听觉于一身,浑然一体,学习的整体性更加无庸赘述。这是一段介绍中国馆设计和建设的视频,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且也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时效性,那么这时候引入教材的知识点可谓是水到渠成。通过提问,教材的知识点呼之欲出:文化由很多文化元素组成。既然是贯穿始终,“自主合作性学习”就恰如其分。学生扮演英国和日本的代表来参加市博会,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只要稍作总结,教材另一知识点就唾手可得。(“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幻灯片)。因为有学生的大量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所以该部分作为重点就十分突出。(2)到这里,“世博会”这一学习背景就基本完成使命了,它的接力棒交给了一个案例来进行到本节课的难点教学(18到20分钟)。(看投影14)引入一个十分普通的中国父亲,他儿子给他找了个外国儿媳妇。看看他们见面发生了什么。好故事到这里就有冲突发生了,外国姑娘行为惹得老人家不高兴了。外国儿媳要公公跟轨迹接轨,公公说儿媳妇不正经。(看投影15)显而易见他们的话分别体现了“文化标准化”和“文化排斥”这两种态度。而这时候就要让学生来帮忙解决问题了,他们可以分析出文化不能标准化和不能标准化的的原因,以及采取这样的态度会造成结果,用结果来推翻假设,来进行对难点的突破。(看投影16)下面,老师顺水推舟,提出一个开放式问题“中国公公和外国儿媳妇到底抱不抱继续发散学生的思维,我们说作为中国人为了表示热诚,我们可以和外国人行拥抱礼等等,而外国人到中国来也一样,讲求入乡随俗,这样最重要的就在于“沟通”,而不是标准化,或者排斥。对抽象的理论观点,学生在一个真实场景中进行分析,缩短了教学与实践的距离,也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并且得到强化和拓展。3、结束新课(2至3分钟)(看投影17)到了新课的结束,在方法选择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