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章编号: 1001-8611(2014)06-0081-04 基于SWOT分析的农业科研单位科技产业 发展战略研究 王丽英 1 赵博 1 田云峰 1 闫文斌 1 蔡菲菲 2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郑州450002;2.河南农业高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郑州450002) 摘要: 文章采用 SWOT 分析法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发展科技产业的优势、 劣势、 机会和威胁。在此基础上, 利用策略配对方 法, 提出了加快兼并重组,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加强企业研发能力建设, 提高持续竞争 力; 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公司, 分开管理事业与产业; 通过股权改革或组建新公司, 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加强科企合作, 实现多方共 赢等策略建议, 以期为全国农业科研单位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 科研单位; 科技产业; SWOT分析; 策略 Studies on Strategy of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 Based on SWOT Analysis Wang Liying1Zhao Bo1Tian Yunfeng1Yan Wenbin1Cai Feifei2 (1. He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Zhengzhou, 450002; 2. Henan Agricultural High-tech Group Co, Ltd., Zhengzhou, 450002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SWOT analysis, the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 were analyzed in the paper. Using the method of pairing strategy, the strategic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such as accelerating mergers and reorganization to develop leading enterprises, cultivating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to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SWOT analysis;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 F324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4-06-21 作者简介: 王丽英 (1978-) , 女, 硕士, 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 农业科技产业管理与成果转化。 第 33 卷 第 6 期 2014 年12 月 农业科技管理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33, No.6 Dec, 2014 农业科研单位发展科技产业开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经过近 30 年的发展, 农业科研单位科技 产业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实现农业增产、 农民增收、 弥补院所科研经费不足、 改善科研条件和 提高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已成为农业科研单位快速推广新品种、 新产品和新 技术的主要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和平台1。随着近年 来国家宏观经济形势、 产业经济形势及国家财经政 策的变化, 农业科研单位科技产业发展面临着重大 变革。因此, 农业科研单位应在充分认识和分析自 身发展科技产业所具备的优势、 劣势, 以及外部环境 中存在的机会、 威胁基础上, 结合自身优势, 科学定 位, 准确把握, 为本单位科技产业发展做出正确的战 略选择。 1农业科研单位科技产业发展 SWOT 分析 1.1优势 (Strengths) 分析 1)技术力量雄厚。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 础, 过去几十年, 农业科研单位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 主体, 国家给予了大量资金支持其开展农业科研工 作。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 农业科研单位 积累了显著的技术优势, 获得了大量的发明、 专利等 知识产权。各类国家 (省) 级研发平台依托其建设, 科研设施、 条件先进。 2)品种与种质资源丰富。农业科研单位在长期 的动植物新品种选育过程中收集、 鉴定和创新了大 量特型、 专用型品种资源, 对这些资源从性状遗传、 选择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 验与方法, 为选育出适合生产实际的新品种奠定了 良好基础2。 3)科研人员队伍强大。高素质研发团队是科技 创新快速产出科研成果的重要保障, 是科技产业发 展的坚强后盾。农业科研单位尤其是省级农业科研 单位大都是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 聚集了各类高素 质研究人员, 新品种选育、 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优势 突出。 4)品牌认可度高。由于农业科研单位技术力量 雄厚, 科研人员治学态度严谨、 质量意识强, 在长期 的科技兴农中发挥着积极的主导作用, 为农业增产、 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其科技产业 多以自己的科研成果为主, 生产经营的产品质量可 靠,“农业科研单位” 的牌子在农民心中具有较高的 科技含量, 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信任。因此, 农业科 研单位一直是诚信、 求实、 可靠和先进技术的代表3, 在科技产业发展中品牌优势凸显。 1.2劣势 (Weaknesses) 分析 1)科技产业体制机制缺乏活力。由于农业科研 单位均以科学研究作为正统任务与强院强所之本, 以争取课题上项目为主要目标, 注重成果、 论文和科 研人员科研水平的提升, 对发展科技产业生产经营 管理的认识停留在思想观念和组织形式上4, 运行体 制机制不灵活。 2)科技企业 “多、 小、 散、 弱” , 市场竞争力不强。 目前, 全国农业科研单位创办的科技企业有近 300 家, 其中, 注册资本在亿元以上的屈指可数, 大部分 科技企业注册资本在 3 000 万元以下, 且以 500 万元 以下 (含 500 万元) 的小企业居多。大多数科研单位 除拥有的 12 家龙头企业以外, 其他所属企业均存 在资金少、 规模小和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现象。且由 于自身研发起步较晚, 研发投入少, 成果主要依靠农 业科研单位等原因, 企业自身研发实力弱, 持续竞争 能力不强。 3)科研与市场脱节, 商业化成果集成度低。长 期以来, 农业科研单位的研究课题大多数来源于国 家与各级政府的项目, 按市场需求的自主研究项目 相对较少5。在产出成果的效率和效果上难以与国 外大企业的团队式、 工厂化相比。 4)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薄弱。随着体制改革的深 化和科技产业的发展, 真正懂经营、 善管理的企业家 和职业经理人才缺乏的现象日益突出。由于历史原 因, 农业科研单位从事科技产业的人员大多是从科 研课题上分流出来的科技人员, 且大多为农业科研 与推广型人才, 经营管理专业方面的员工较少, 企业 经营管理专业高层次人才更是短缺, 部分人员对现 代企业的管理理念、 现行财经政策、 工商政策等关注 不够, 知之不深6, 优秀经营管理人才比较匮乏, 甚至 出现某些关键岗位难以选择到合适人选的局面, 成 为制约科技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1.3机会 (Opportunities) 分析 1)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支持。近十余年来, 国家 连续发布以 “三农” 为主题的中央 “一号文件” , 强调 了 “三农” 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重中之重” 的地位。2014 年的中央 “一号文件” 明 确,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稳中求进, 改革创新, 坚决破 除体制机制弊端, 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 加快推 进农业现代化7。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和重视, 将 加速农业科技创新和提高成果转化的效率。农业科 研单位科技产业作为将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的重要载体, 支持其更好地发展意义重大。 2)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种业新政出台。2011 年, 国务院印发了 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 的意见 (国发 2011 8 号, 以下简称 意见 ) , 将农作 物种业提升到国家战略性、 基础性核心产业的高度, 对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做出全面部署。意见 指出, 要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 8。 意见 出台后, 国家各有关部门、 各省都采取积极行 动, 出台多项扶持政策。2013 年,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了 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 (国办发 2013 109 号, 简称 “国七条” ) , 进一步指出 要逐步确立企业商业化育种的主体地位, 鼓励科研 院所和高等院校科研人员到企业从事商业化育种工 作9。种业新政的出台, 对于大多数农业科研单位的 种业发展是难得的大好机遇。 1.4威胁 (Threats) 分析 1)事业单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2012 年, 中共 中央、 国务院发布 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 导意见 , 构建了我国公共事业改革的宏观框架和整 体目标。此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继 2006 年工资分 配制度改革及 2010 年事业单位全面实施绩效工资以 来的又一次事业单位的深入变革。改革后, 只有从 第33卷农业科技管理 82 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经过 梳理分类, 由于农业科研具有基础性、 公共性且产出 周期长、 投入大、 连续性强、 受自然因素影响大、 知识 产权难以保护等特点, 大多数农业科研单位被保留 在事业单位序列。事业单位尤其是公益一类事业单 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 原 则上排斥营利的商业行为, 因此, 近年来农业科研单 位科技产业发展面临着形式变革的挑战。 2)国家财经政策的变化。为增强政府的宏观调 控能力, 完善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 中央和地方陆 续在 2008 年前后开始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 资本收益需按照相关规定上缴同级财政, 实行 “收支 两条线” 管理。过去几十年里, 农业科研单位创办的 科技型企业股权结构大多存在国有股权一股独大的 局面, 新财经制度规定, 若国有控 (参) 股企业进行年 度分红, 涉及国有资本收益部分将全部上缴财政部 门,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单位创办企业、 办好 企业的积极性, 不利于科技产业发展。 3)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业科研单位科技产业 发展外部环境竞争日趋激烈, 尤其是种子产业, 随着 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跨国公司大量涌入, 严重 挤压了国内种子企业的生存空间。同时, 跨国公司 又加紧在我国进行研发布局, 对我国的种质资源和 种子产业安全构成了威胁10。据了解, 国内的蔬菜、 棉花、 大豆和玉米市场正遭到国外种子公司的逐一 蚕食。针对国内种子市场的现状, 更有业内人士惊 呼遭遇了 “灭顶之灾” 11。 2农业科研单位科技产业发展的策略建议 依据 SWOT 方法分析: SO 策略, 着重考虑优势因 素和机会因素, 目的是使这两者的有利影响都趋于 最大; ST 策略, 着重考虑优势因素和威胁因素, 力求 使前者的有利影响趋于最大而后者的不利影响趋于 最小, 表示利用优势且避免威胁; WO 策略, 着重考虑 弱势因素和机会因素, 力求使前者的不利影响趋于 最小而后者的有利影响趋于最大, 表示克服劣势并 利用机会; WT 策略, 着重考虑弱势因素和威胁因素, 力求使两者的不利影响都趋于最小, 表示减少弱势 并避免威胁12。提出农业科研单位科技产业发展的 策略建议 (见表 1) 。 表1基于SWOT分析法的农业科研单位科技产业发展策略 SWOT策略选择 外部机会(O) 1.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支持 2.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种业新政出台 威胁分析(T) 1.事业单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2.国家财经政策的变化 3.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内部优势 (S) 1.技术力量雄厚 2.品种与种质资源丰富 3.科研人才队伍强大 4.品牌认可度高 SO策略 1.乘政策东风, 做大做强种业 2.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ST策略 1.加强科企合作, 实现多方共赢 2.创新思路, 探索产业发展新形式 3.积极争取政府多方支持, 迅速壮大企业 内部劣势 (W) 1.科技产业体制机制缺乏活力 2.科技企业 “多、 小、 散、 弱” , 市场竞争力不强 3.科研与市场脱节, 商业化成果集成度低 4.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薄弱 WO策略 1.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规范管理企业 2.加快商业化育种体系的建立 3.加强企业研发能力建设, 提高企业持续竞争力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WT策略 1.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公司, 事业、 产业分开管理 2.通过股权改革或组建新公司, 激发科技产业发展 活力 3.加快兼并重组,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3结束语 农业科研成果只有运用于实践才能发挥其提高 生产力的作用, 实践证明, 农业科技产业是促进科研 成果快速转化的载体和平台。在当前我国农业科技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 社会保障制度尚 未完全并轨的情况下, 农业科研单位发展科技产业 在促进科研成果接 “地气” 、 快速转化, 以及在现行工 资制度下通过职工入股合法分红调动积极性等方面 的作用仍不可忽视。尤其是在当前许多农业科研单 位建设有集科研、 中试开发、 观光为一体的大型农业 基地 (园区) 平台下, 农业科研单位更需在认清自身 优势、 劣势及外部形势的基础上, 创新思路, 多措并 举, 一如既往地继续搞好科技产业, 并需重点做好以 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坚定信心, 充分发挥农业科研 单位技术及品牌优势, 营造有利于科技产业发展的 良好氛围, 对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及进入企业工作的 商业化育种人员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 解除其后顾 83 王丽英等: 基于SWOT分析的农业科研单位科技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第6期 之忧; 二是解放思想, 开阔视野, 创新方式方法, 探索 产业发展新思路, 重点研究解决现行财政管理体制 和工资制度下, 院属企业发展与职工福利待遇改善 的关系问题, 逐步理顺推动科技产业发展与合法增 加职工收入双赢的发展思路, 调动科研骨干支持产 业发展、 加速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三是进一步理顺经 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分开管理的框架结构, 按 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加强制度建设和落实, 确保国 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是加强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特别要加强青年管理人才的培养, 为农业科研单位 科技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参考文献 1王丽英, 赵博, 蔡菲菲, 等.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科研单位 科技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 2013 (3) : 72-75 2赵志刚, 罗瑞萍.科研育种单位发展种业企业对策思考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6) : 345-346 3张富. 农业科研单位种业公司发展探讨J.中国农业信 息, 2008 (3) : 37-38 4周汉章, 宋银芳, 任中秋, 等.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种业面临 的机遇、 挑战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 2012 (1) : 39-42 5朱琴妹, 柳国华, 孙利霞, 等.新形势下农业科研院所种子 产业发展的思考J.江苏农业科学, 2007 (4) : 43-45 6赵博, 王丽英, 蔡菲菲, 等.种业新政下着力提升河南省 种企发展的若干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 2012 (5) : 76-79 7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 现代化的若干意见EB/OL. (2014-01-19) 2014-01-19. http: / 8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 展的意见EB/OL. (2011-04-18) 2011-04-18.http: /www. 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 意见EB/OL.(2013-12-25)2013-12-25.http: /. cn/zwgk/2013-12/25/content_2553966.htm 10 赵刚, 林源园.中国种业遭遇外资企业侵入面临重灾J. 北京农业, 2009 (9) : 3-5 11 李登海.中国种业亟需大洗牌整合重组才是唯一出路 J.北京农业, 2009 (26) : 15-16 12 石会娟, 赵邦宏.基于 SWOT 分析法的河北省种子产业竞 争力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 2011 (3) : 86-88 第33卷农业科技管理 84 (上接第 10 页)机制、 成果托管机制等运行制度, 依托信 息化手段, 搭建科技成果与企业直接对接的模式, 提 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二是依托供销合作社、 农 民专业合作社、 专业服务公司、 专业技术协会、 农民经 纪人、 龙头企业、 种养大户和经营能手等主体, 建设覆 盖全程、 综合配套和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 是积极拓展服务内容, 强化服务手段创新, 促进公益 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 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 相协调, 使技术服务向农业生产全方位拓展, 向农业 产业链全过程延伸。 3.5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机制创新一是坚持实 行农技推广人员资格准入制度, 对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球的科学原理课件
- 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房屋买卖定金协议书
- 2025年机关公务用车维修工招聘笔试预测试题及答案
- 企业日常运营流程化管理体系
- 浙江省金华市方格外国语学校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农业灌溉设施改造及维护服务协议
- 端午节的传说作文7篇
- 2025年小生初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小应用文试题及答案
- 《大脑中动脉解剖结构》课件
- z08小升初数学试卷及答案
- 智慧水务数字化供水平台建设方案
- 2025-2030焦炭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规划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培训课程编号设置规则
- 旧房整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应对措施考试试题及答案
- 慢性肝炎护理查房
- 高危妊娠5色分级管理
- 员工自愿自己缴纳社保协议书范本
- 《胸痛中心质控指标及考核标准》(第三版修订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