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先秦儒家政治思想新评 一、儒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以后, 儒 又成了以孔子学说为宗旨而形成的学派时称谓。 儒者 即专指孔子及其门弟子。 儒学 即专指孔子思想及其门弟子发展的学说。孔于是中国政治思想史最伟大的人物,从孔子开始,中国政治思想进入了体系完备的时代。孔子对于中国政治思想贡献在于,他系统地整理,继承和丰富了以往的历史遗产,创立了以仁礼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 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五五二年,卒于前四七九年。其先人为宋人,后来避难于鲁。其父叔梁纪曾做过鲁国陬邑大夫。在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家世中落,家境贫闲。大约二十岁左右,做过 委吏 是管理仓库的小吏,和 乘田 ,职务是管理牛羊,还做过 儒 、即富贵人家有婚2 / 7 丧等事,为人赞礼,司仪。可能从 三十而立 开始授徒讲学。五十岁以后作了官,是 鲁国的中都宰,后为小司空(工程建筑)和司寇(司法行政)。孔子后来曾率弟子周游列国,向各国统治者游说,试图在政治上谋求发展,施展自己韵政治抱负。但是,始终未能如愿。 孔子一生主要从事教书活动,先后有四十余年,培养了众多的贤能弟子,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开创了私人办学之风。他广收门徒,据说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所谓贤者,即深浮孔学,在事业上或学术上有成就的人。从而,培养了人才,组成了以孔子为核心的学术群体。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他与弟子的言论集论语一书中,另外、孔子编定的 六经 也反映了孔子的基本政治思想。孔子建立了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包括哲学、伦理、政治、教育、经济、历史、文学、美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他是通过 述 与 作 两方面的工作形成的, 述 是他把周以前的古籍文献作了系统的整理,编写删定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作 是孔子自己的著述,主要是论语。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由于思想上的分歧,或对孔子学说理解的各异,出现了各立门户的情况,孔门分化了。分化的情况,韩非在显学中说: 儒分为八 ,即分为八个派别。八个学派的具 体内容,多数没流传下来,其中思孟3 / 7 学派和荀子一派却大显于后世。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孔子以后,儒学成为显学,战国时期许多学者出自孔门,如墨家的创始人墨翟,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等人。两汉以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成为我们民族的传统政治观点的主干。因而,对中华民族精神性格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主要特点表现为: 、重视传统,注重继承。儒家一贯主张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欣赏古昔,效法先王。孔子就说他自己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甚至认为自己长时间梦不见周公,是一种 衰老的表现,真的达到了梦寐以求的程度,他整理 六经 ,也是提倡古道,不过不是 不作 ,而是古题有新解,按照他的认识赋于新意,是述而有作,不是泥古不化。后来,孟子则提倡 法先王 少 言必称尧舜 。荀子主张 法后玉 ,不过荀子的后王指的也是文武周公,与孟子的先王是一致的。后儒也都继续和发扬了这一传统。 、儒家的基本范畴是礼与仁。孔子对礼与仁作了系统的阐述:并构成了孔学的理论基石。后学孟子系统发挥了其仁说,荀子则全面展开了其礼论。孟荀各自对仁与礼的学说作了阶段性的发展、以后的儒家门徒都继续在这两个范畴 上大作文章,在形式上随时代的变异可能有所不同,宋儒就把礼发展成为 理 。 、政治和伦理结合。对儒家说来,政治是伦理4 / 7 的扩大,伦理是政治的基础,孔子说: 其为人也孝梯,犯上作乱者鲜矣。 (论语,学而)忠是孝的扩大。他们认为修身、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理想的君和 圣 是一致的,政和 正 是相联的,儒家所提倡的 礼 ,既是政治准则又是道德规范。从董仲舒起把礼具体为 三纲五常 ,支配了整个封建社会,违反了它,就既是道德问题又是政治问题,。 、在治国方略上主张以德为主、德刑相辅。如何治民,统治阶级历来有德与刑两手,即镇压与教化并用。孔子主张对民要 道(引导)之以德,齐(整齐)之以礼。 (为政)他认为用道德和礼教来管理民众,民众不但有廉耻而且民心归服,是最高尚的政治。他认为理想的政治应当是免刑、无讼和去掉残暴、免除虐杀。但在现实生活中孔子也不是绝对不要刑。其倾向是重德轻刑,刑只能是不得已而用之。孟子继续了这个传统,主张 省刑罚 ,提倡以教化为主。他说: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尽心上)、荀子在这个问题上有所更张,他主张 重法 , 提倡 禁之以刑 ,但他的 重法 是和 隆礼 相联的,二者并重。同时他也把刑看作是惩戒未来、减少犯罪、进行教他的一种手段。他说: 凡刑之本,禁暴恶恶,且惩其未也。 (正论)荀子的德刑并重的主张显然有别于孔子,这表明荀子开始向刑治靠扰。后来的儒者,在如何运用法刑洽民上,也随社会历5 / 7 史各种的变化,在侧重点上各有不同,但总的倾向还是强调以德为主。 、在天与人的关系上,重于人事,虚于天命。从孔子起就不大探究 无 或自然的奥秘,论语记载 子不语,怪、力乱、神。 (述而)他的弟子子贡说: 夫子之言性 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公冶长)可见孔于是很少讲关于夭命鬼神一类的问题。孟子讲天就比孔子多了,讲天人合一,但他是把天合于人,合于人性,合于人心,把天道德化了。最终归于地上的人间伦理,而不是化于神秘莫卜的天。荀子则明确提出天人相分,要制天命而用之。 二、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体是仁礼学说、仁与礼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范畴 、关于仁 仁的概念,孔子以前就有,春秋前期人们把尊亲敬长、爱及民众,忠于君主和仪文美德都称为仁。孔子继承了前人的观念,并且把它发 展成为系统的仁说。 什么是仁?孔子在论语提到仁有一百余处,涵义甚广,但其基本涵义有二:一是爱人。他的弟子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 6 / 7 问答说: 爱人 。说文有个解释: 仁,亲也,从二人 ,甚合孔子思想。仁,就是人与人的关系,要友善相亲,相互帮助。从这里可以看出,仁的思想渊源,是来自原始的氏族公社,当时人们的关系靠血缘关系维系,在氏族内人们是相亲友爱的。所以仁是从父子兄弟的关系开始,是从 亲 中来的。后来孟子说: 仁之实,事亲是也 ,就是这个道理。孔子自己也说: 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驮! (学而)认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实现仁的根本。孔子的仁是否仅限于亲?不是的,孔子说的爱人适用于所有的人,但又不是对一切人一视同仁。爱有差等。按孟子的说法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是先爱自己的亲,然后普及到民,再推广到物;是先已后人,先内后外,既有次第又有厚薄。这是一种从人 自然本性 出发的 仁爱差别 。 如何去为仁?孔子提出要推己及人。他说: 失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雍也)就是自己想站得住、行得通,也要使别人能做得到这一步。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颜渊)把这两个方面合起来,叫着 忠恕 之道,也就是 仁道 。这是一种忍让和与人为善的精神。孔子把它提到 一以贯之 的 吾道 ,即贯串一切的核心观念或孔学的根本宗旨。 、关于礼 7 / 7 仁的第二个涵义是克己复礼。在答复弟子颜渊时,孔子说: 克己复礼为仁 (颜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线广播电视网数据及信息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湖南岳阳市湘一南湖学校招聘技术教师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湖南张家界市永定区发展和改革局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中学安全教育专题讲稿
- 2025广西玉林市北流市中医医院招聘编外人员2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大型活动行政支持方案模板
- 铁路线路专业技师考试题库
- 房地产项目策划书范文参考
- 张浩案件安全培训课件
- 2025昆明海贝中学部春季教师招聘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妇产科健康宣教
- 2025方便速食行业线上消费趋势洞察
- 环评管理培训
- 两委干部日常管理制度
- 儿童编发课件图片
- 报废汽车回收公司车间管理制度
- AI大模型赋能数字化医院建设方案
- 淘宝客服合同协议书模板
- 企业资金流动管理的试题及答案
- 借款抵押合同协议书
- 2025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知识竞赛题库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