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dna含量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_第1页
孕妇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dna含量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_第2页
孕妇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dna含量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_第3页
孕妇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dna含量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_第4页
孕妇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dna含量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孕妇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 DNA 含量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 【摘要】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 DNA (HBV DNA)含量与胎儿宫内感染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用斑点杂交法检测 185 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阳性孕妇血清中 HBV DNA 及新生儿 HBsAg。结果 胎儿发生宫内感染与其母亲血清 HBV DNA 含量有关,随着孕妇血清中 HBV DNA 含量的增高,胎儿发生宫内感染的危险性也呈增高的趋势。结论 孕妇血清 HBV DNA 含量升高是胎儿发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肝炎病毒,乙型 疾病传播,垂直 DNA,病毒 肝炎,乙型 The Relationship of Serum Hepatitis B Virus DNA Load in HBsAg Positive Pregnant Women to the Intrauterine Infection of Newborns LIU Zhihua, XU Dezhong, YAN Yongping, et al.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33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of serum hepatitis B virus (HBV) DNA load in HBsAg positive pregnant women to intrauterine infection of their newborns. Methods Serum HBV DNA 2 / 7 were determined by dot-blot hybridization in 185 HBsAg positive pregnant women. Serum HBsAg were tested by ELISA in their newborns within 24 hours after birth.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intrauterine HBV infection of the newborns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HBV DNA level of the mothers. With the increase of serum HBV DNA load, the risk of fetal intrauterine infection was increasing. Conclusion Fetal exposure to high level of maternal HBV DNA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intrauterine infection. 【 Key words】 Hepatitis B virus Disease transmission, vertical DNA, virus Hepatitis B 乙型肝炎 (乙肝 )病毒 (HBV)可经垂直传播感染胎儿。新生儿出生后即使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也不能阻止其发展成为慢性 HBV 携带者,仍然是 HBV 的潜在传染源 1。因此,宫内感染在世界上的乙肝高发区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HBV DNA 是衡量传染性的直接指标。我们用斑点杂交法检测孕妇血清中的 HBV DNA 含量,探讨孕妇血清 HBV DNA 含量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 资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1995 1997 年在陕西省妇幼保健院产前门 诊筛选乙3 / 7 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阳性的孕妇 185 例为研究对象。于孕妇分娩前采集静脉血,将分离的血清贮存于 -20 ,其新生儿于分娩后 24 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之前采股静脉血检测HBsAg。新生儿出生后 24 小时内 HBsAg 阳性为胎儿宫内感染。 二、方法 1.血清学检测:孕妇血清 HBsAg 指标检测,新生儿HBsAg 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试剂盒购自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公司,操作按说明书进行,阳性与阴性之比 2.1 为阳性。 2.HBV DNA 斑点杂交:( 1) HBV DNA 全基因 探针的制备:由 PCP19 重组质粒中分离。( 2)探针的标记:采用地高辛标记 (试剂盒购自德国 Boehringer Mannheim 公司)。 HBV探针的标记用随机引物法,显色法检测标记活性。( 3)血清标本处理:采用酚 -氯仿抽提法 2。( 4)斑点杂交试验:按试剂盒操作程序进行。( 5)孕妇血清 HBV DNA 定量方法:将标准 HBV DNA 样品( 1 ng/l )按如下稀释度进行稀释,1100 、 1200 、 11 000 、 12 000 、 110 000 、 1100 000。其浓度分别为 10、 5、 1、 0.5、 0.1、 0.01 pg/l 。以系列稀释的样品为标准阳性对照,进行斑点杂交,根据杂交信号的强弱分为 5 个等级, 0 级 5.0 pg/l 。用薄层扫描仪( SHIMAZU,CS-9000)对杂交斑点进行扫描,根据不同浓度4 / 7 的标准 HBV DNA 杂交斑点的扫描峰值作标准曲线,然后以样品杂交斑点的扫描峰值在标准曲线上求出其 HBV DNA 含量。 三、统计学方法 等级资料采用线性趋式分析。数据用 EPI( 5.0 版)软件处理。 结 果 一、宫内感染的发生情况 185 例 HBsAg 阳性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的血清经ELISA 检测,有 8 例 HBsAg 阳性,宫内感染率为 4.3。 二、孕妇血清 HBV DNA 含量与胎儿宫内感染 胎儿宫内感染率,随着孕妇血清 HBV DNA 含量的增加而呈增高趋势( 2 15.49, P 表 1 孕妇血清 HBV DNA 分级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 HBV DNA 分级 总例数 宫内感染 OR 值 例数 百分比 (%) 0 级 39 0 0.00 1 级 72 1 1.39 1.00 2 级 29 1 3.45 3.96 3 级 18 0 0.00 4 级 27 6 22.22 31.43 5 / 7 讨 论 新生儿普遍接种乙肝疫苗以来,新生儿乙肝的感染率已经明显下降。但对于发生宫内感染的胎儿,出生后使用乙肝疫苗无效,极易成为慢性 HBV 携带者,并最终导致肝癌、肝硬化。宫内感染的原因很复杂,目前尚不明确。以往文献报道,与先兆早产、孕妇 HBeAg 阳性有关 2, 3。 乙型肝炎 e 抗原 (HBeAg)是存在于病毒颗粒之外的一种可溶性蛋白,实际上是传染性的间接指标。虽然, HBeAg 阳性是 HBV 复制的指标,但 HBeAg 阳性与 HBV DNA 并不一致。有研究证实, HBeAg 阴性而 抗 HBe 阳性的孕妇中,曾检出乙肝病毒基因 4,这些孕妇体内存在有复制能力的突变株。突变发生于 PreC 的 1896 位点,突变形成终止密码子,导致HBeAg 不能合成与分泌;另一方面,一小部分 HBeAg 阳性而HBV DNA 阴性的孕妇,其婴儿被感染的危险性甚小 5。 血清 HBV DNA 是反映病毒在体内复制和宿主传染性的直接指标 6。因此,用血清 HBV DNA 的含量估计宿主的传染性更为直接可靠。本研究结果也表明,随着孕妇血清 HBV DNA 含量的增加,胎儿发生宫内传染的危险性也增高。孕妇血清 HBV DNA 含 量标志着其乙肝传染性的强弱。由此推论,孕妇传染性强是宫内感染的重要原因。 6 / 7 定量检测母血中 HBV DNA 的含量,可以反映孕妇传染性的强弱,进而估计 HBsAg 阳性孕妇的胎儿发生宫内感染危险性的高低,然后针对高危人群采取适当措施,以降低宫内感染的发生率。朱启榕等 7报道,携带 HBV 的孕妇产前给予多次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HBIG)可以有效减少胎儿宫内 HBV 感染,并推测其原理是降低了外周血 HBV 含量。这一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本课题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基金编号:39370611) 作 者单位: 710033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刘志华,徐德忠,闫永平,门可,张景霞);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徐剑秋,蒋美玲) 参考文献 1 Ghendon Y. Perinatal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in high-incidence countries.J Virol Meth,1987,17:69-79. 2 林万明主编 .临床基因探针诊断实验技术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324-325. 3 门可 ,王福生 ,徐德忠,等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6, 17:28-29. 4 Carman WF,Hadziyannis S,McGarvey JJ, et al. Mutation preventingformation of hepatitis B e antigen 7 / 7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infection. Lancet, 1989,2:588-591. 5 Scott JS, Pan PE, Pace RA, et al.The absence of hepatitis B virus DNA in hepatitis B e antigen positive sera from chronic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carriers in China.J Med Virol, 1990, 30:103-106. 6 Sumazaki R, Motz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