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意毁坏林木立案标准是什么 基于大部分情况下,行为人并非出于非法占有(无意获利)的主观故意,行为人相较容易触犯滥伐林木罪而非盗伐林木罪。滥伐林木罪规定在刑法三百五十四条,具体是指行为人违反相关林木保护法规,未经有关林木主观部门同意或者签发许可证,或者在手持许可证的情况下,未按照规定合法砍伐林木。 在我国刑法分则中,涉及毁坏林木的具体罪名有盗伐林木罪和滥发林木罪这两个常见罪名,具体如下:盗伐林木罪规定在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具体是指违反国家相关林木保护政策,以个人非法占有为目的,即主观上具有将他人、国家、集体所有的林木归为自身所有的主观故意。具体行为表现为,私自砍伐国家、个人、集体所有的林木,且数量、涉案金额较大的违法行为。根据相关刑法司法解释,对于数量要求分为两类:(1)在规定的林区,私自盗伐林木达到材积二至五立方米或者数量达到幼树一百至二百五十株。(2)在非规定的林区范围内,私自盗伐林木大道材积一至二点五立方米或是数量达到幼树五十至一百二十五株。基于大部分情况下,行为人并非出于非法占有(无意获利)的主观故意,行为人相较容易触犯滥伐林木罪而非盗伐林木罪。滥伐林木罪规定在刑法三百五十四条,具体是指行为人违反相关林木保护法规,未经有关林木主观部门同意或者签发许可证,或者在手持许可证的情况下,未按照规定合法砍伐林木。根据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的规定,滥发林木罪最低的立案标准:面积为十立方米至二十立方米或者数量达到幼树五百株至一千株。超越该标准即为重大案件或特别重大案件。根据相关司法实践以及理论通说,区分滥伐林木罪和盗伐林木罪的焦点通常在该被砍伐的林木是属于归个人或该个人所属集体所有,或者是属于他人、其他集体、国家所有。前者属于滥伐林木的范围,后者属于盗伐林木的范围。在这两项罪名认定的过程中,容易引起争议的是对于主观故意的判断。常常困扰大家的问题可能在于:无意毁坏林木怎么判罪,如何立案。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认为的“无意”并非刑法所讨论的故意。日常生活中的无意通常指,行为人是否行为时带有恶意,是否行为时已经预见了违法结果。但刑法中讨论的故意,是指行为人是否认识到他自己现在所做的行为,是否存在行为上的认知错误。这种认知错误,刑法上称为过失,在部分罪名中过失不判定为违法行为。如滥伐林木罪和盗伐林木罪,要想构成犯罪,首先要行为认识到自己正在实施滥伐或者盗伐的行为。而这种意识只需要达到社会一般人认知的水平即可,并不要求行为人本人一定切身意识到。这也是为了避免行为人以主观未意识到为由开罪。所以,即使是行为人主观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木地板表面装饰工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手风琴校音工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配膳员综合考核试卷及答案
- 游泳池救生员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感光材料乳剂熔化工综合考核试卷及答案
- 石脑油预处理装置操作工测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家具制作工三级安全教育(车间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生活垃圾清运工特殊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客车司机特殊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矿井防尘工应急处置考核试卷及答案
-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件(共41张)
- 幼儿园爱卫领导小组责任分工方案
- HG-T 4823-2023 电池用硫酸锰
- 假的体检报告单模板
- Facebook广告操作流程和广告效果数据
- 投资意向协议书2篇
- 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培训教材
- 《战略与战略管理》课件
- 医院麻醉科诊疗常规修订版本(2022年)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GB/T 23986.2-2023色漆和清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或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SVOC)含量的测定第2部分:气相色谱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