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抓空气》(三篇).docx_第1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抓空气》(三篇).docx_第2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抓空气》(三篇).docx_第3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抓空气》(三篇).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抓空气(三篇)目录: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抓空气一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拱形蛋壳二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捉迷藏的昆虫说课稿三- 1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抓空气一【活动目标】1、尝试用保鲜袋抓空气,感受空气是会动的、无所不在的。2、用空气袋自制玩具,体验自制玩具进行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1、保鲜袋、夹子每人一份,彩色纸若干;2、小碗每组一只。【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活动。1、师出示保鲜袋:这是什么?2、师:对,这是厨房里用的小口袋,平时是用来装食物的。不过今天它要来跟我们小朋友做游戏。可是小口袋说饿了,想吃的饱饱的再来玩游戏。二、尝试活动:装空气,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1、出示鼓的口袋:看,这只小口袋吃的饱饱的了,你们知道小口袋吃了什么才这样胖乎乎的呢?(空气)2、幼儿自由猜想。3、教师小结:对了,因为小口袋吃了空气,所以才变得这样胖乎乎的。4、今天来了很多小口袋,请小朋友自己来想办法来让小口袋吃空气,让小口袋吃的饱饱的。三、幼儿第一次装空气,感受空气会动。1、师:想一想怎么样才能让小口袋吃的饱饱的?(幼儿尝试)2、操作后提问:你的小口袋吃到空气了吗?3、不成功的说说为什么?为什么气很快就逃走了呢?(手要很快抓住袋子的嘴巴)4、请成功的小朋友说说是怎么做的?5、你让小口袋吃饱了,你是怎么做的,用了什么好办法?6、请以幼儿示范,其他幼儿一起学着做。7、教师总结:把袋子的嘴巴张开,上下晃动;1、2、3抓住嘴巴,拧一拧,不要让气逃走哦!8、幼儿跟着一起做。9、我们把口袋的嘴巴放开,会怎么样?10、一起放开口袋,放走空气。11、小结:原来空气是会动的。四、第二次装空气,感受空气是无所不在的。1、你刚才在哪里抓到空气的?(在自己的座位旁边抓到了空气)座位的哪里抓到空气了?那座位的这边有没有空气呢?娃娃家里有没有?钢琴这里有没有空气?图书角那里呢?2、幼儿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动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气。师:小口袋吃饱了以后带着它到老师这边来。3、提问:你的小口袋在哪里吃到了空气?小结: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在我们的四周围、教室里、外面都有空气。4、师示范,请幼儿用小卡子卡住袋口。5、小口袋休息。五、自制活动。1、出示装饰上彩条的空气袋,师:闭上眼睛,1、2、3,看看胖娃娃变的怎么样了?教师小结:变成了一个漂亮的风筝娃娃,怎么变得呢?2、打扮胖娃娃:长尾巴长在哪里?(长在袋子的嘴巴上还是身体下面?)拿起长飘带,脱去白衣服,轻轻按上去,按在身体的上面、下面中间都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彩带的颜色和数量:老师装了几根彩带啦?是什么颜色的呢?)脱下的白衣服放在小碗里。3、提醒幼儿在遇到困难时可以相互帮助,也可以勇敢的请客人老师帮忙。六、户外游戏活动。1、师:你可以和口袋宝宝怎么玩?(抛、拍、吹、跑等)2、幼儿自由玩。师:我们带着口袋宝宝出去玩吧!看谁的玩法多。【活动建议】1、抓空气对中班幼儿来说有点难度,要强调晃以后快速抓紧袋口。2、感受空气无所不在这一特点时要从幼儿的身边慢慢逐渐扩大到周围,让幼儿有比较直接的感受。4 / 11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拱形蛋壳二【活动目标】 1、对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出现的不同现象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 2、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3、简单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1、勘儿操作材料(人手一套),蛋壳(分成两半)、铅笔、水、吸管、透明胶带纸、纸条(三条,长短相同)、河流模型(可固定纸条)、小积木若干。 2、教师操作材料:桌面教具一套、记录表、投影仪,有关桥梁、隧道、圆屋顶等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导幼儿操作感知。 1、故事小鸡出壳引出问题:小鸡是怎么啄破蛋壳的? 2、启发幼儿用铅笔尖代替小鸡的尖嘴巴,来模拟小鸡用尖嘴啄蛋壳的过程;发现力作用于蛋壳的凹面时,蛋壳很容易被啄破的现象。 3、师:试试用笔尖啄蛋壳的另外一面,看看会怎么样?引导幼儿通过操作,验证相同力分别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产生的不同现象。 二、实验:感知力的分散现象。 1、将水分别滴落在蛋壳的凹面和凸面,引导幼儿观察两种不同的现象,初步感知力的分散现象。 2、幼儿操作:将水滴落在蛋壳的凸面,再次感受力( )的分散现象。 3、教师出示图l,作简单小结:我们作用于蛋壳上的力就像水珠一样,滴在凹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凝聚在一起,作用力大;滴在凸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流到四周,被分散,作用力就变小。 三、知识迁移,了解薄壳结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师: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像“”的物体? 2、运用实物投影仪,向幼儿介绍有关拱桥、圆屋顶、隧道等的图片,了解薄壳结构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幼儿继续探索,并学习用简单统计魄方法记录探索的结果。 1、给幼儿一个河流模型和三张纸条,启发幼儿尝试建造不同弧度的拱桥,用小积木代替拱桥所受的力来进行测量,并记录观察的结果。(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来记录。)例:(图2) 2、帮助幼儿比较分析几种桥的受力程度,让幼儿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的观察结果。 3、师:你觉得什么样的拱桥才是又好看又好用的呢?帮助幼儿分析实际应用中的利弊,发现新的问题。 五、延伸扩展:激发幼儿不断探索的欲望。 1、启发提问:古人利用蛋壳的这种原理建造了许多的拱桥,有的到今天还在使用,都好几百年了。你能用蛋壳的这种原理来建造什么样的建筑呢? 2、请幼儿用笔画出自己设计的作品,并相互交流。(此部分可在区域活动中进行。)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找找现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桥,看看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建造的,如斜拉索大桥、高架桥、立交桥、铁路公路两用桥等,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 7 / 11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捉迷藏的昆虫说课稿三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捉迷藏的昆虫。以下是我对该活动的分析:一、设计意图喜欢动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中班的孩子很喜欢接近小动物,和动物们交朋友。中班幼儿对动物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对动物有着浓厚的探索欲望。在有趣的昆虫主题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关于“昆虫”的活动。一方面让幼儿了解一些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另一方面通过了解,幼儿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激发幼儿积极思考的愿望。二、说教材(一)目标定位:根据纲要指导和活动的内容,结合中班幼儿年龄段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一些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2)情感目标:知道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二)重点和难点本着建构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原理以及方法。重点的依据:只有了解保护色的原理以及方法才能帮助幼儿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教学难点:理解保护色,知道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难点的依据:保护色是较抽象的概念;幼儿没有利用保护色、伪装等方法进行自我保护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幼儿能够达到本活动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三、说教法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次活动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了解一些昆虫的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了。激发幼儿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基于本活动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活动探究法:引导幼儿通过捉迷藏的游戏,找找藏起来的昆虫,从这种游戏情景中获取知识。以幼儿为主体,使幼儿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2、集体讨论法:针对观察发现“不容易找到的昆虫”提出的问题,组织幼儿进行集体讨论,认识动物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知道利用保护色自我保护的原因。促使幼儿在学习中思考,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四、说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幼儿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本次活动中指导幼儿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1、自主探究法:纲要科学领域目标明确指出:“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一看、找一找、想一想、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对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产生了兴趣。2、分析归纳法:当幼儿对昆虫利用保护色隐藏自己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让他们交流自己的看法,讲述自己的想法,讨论为什么部分昆虫不容易被发现,讨论昆虫利用保护色隐藏自己的原因。进一步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隐藏自己可以预防敌人的攻击。与此同时,我还通过幼儿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共长的方法,表达着各自丰富的、多样性的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该活动的教学过程:五、说教学程序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导入活动交流讨论操作体验本领迁徙活动延伸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开始,以和昆虫捉迷藏的游戏让幼儿观察并寻找哪些昆虫藏起来了,从而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2、交流讨论:告诉幼儿还有一些昆虫没有找到。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有些昆虫不容易发现,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的方法以及原因。激发幼儿的积极思考的愿望。产生了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3、操作体验:让幼儿在了解保护色的基础上,根据“保护色”的方法为一些昆虫寻找合适隐藏的地方。通过操作体验进一步帮助幼儿巩固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知识。4、本领迁徙:通过图片,了解人类也会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5、体验快乐这是活动的延伸,通过了解一些昆虫、人类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与教师同伴之间玩捉迷藏的游戏中体验自我保护的快乐。六、活动评价纵观整个活动,各环节紧密相连,相互渗透,所有环节都是围绕“保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