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法是哪一年正式实施.doc_第1页
专利法是哪一年正式实施.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利法是哪一年正式实施 国外专利法已有300年历史,中国专利法为20年。1984年3月12日,经过5年多的孕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颁布,并于1985年4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 如今各种山寨的物品横行,迎合了部分民众的需求,因而假货山寨的市场日益扩大,各国都出台了专利法来保护产权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事实上,专利意识在西方国家由来已久,而我国是近几十年才开始,关于专利法是哪一年正式实施这个问题,下文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解答,有立法实施的过程等,希望小编能帮助到你。(一)词语来源“专利”一词来自拉丁文litteraepatents,含有公开之意,原指盖有国玺印鉴不必拆封即可打开阅读的一种文件。国家颁发专利证书授予专利权的专利权人,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对制造、使用、销售(有些国家还包括进口该项专利发明或设计)享有专有权(又称垄断权或独占权)。其他人必须经过专利权人同意才能为上述行为,否则即为侵权。专利期限届满后,专利权即行消灭。任何人皆可无偿地使用该项发明或设计。一般认为,国家颁布和实施专利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市场资源向有利于发明创造不断产生的方向进行积极投入,推动经济产业的兴旺发展,为此,国家以法律程序赋予发明人一定期限内的垄断权利,同时要求其将发明的内容向全社会公开,以此在提高市场个体进行发明创造的意愿的同时,促进社会整体技术水平的快速积累和发展。关于这一点,中国专利法对立法目的的描述为:“为了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发明创造,推动发明创造的应用,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法。”(二)中国发展国外专利法已有300年历史,中国专利法为20年(1)1984年3月12日,经过5年多的孕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颁布,并于1985年4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专利法实施,从法律上承认了发明创造可以作为一种无形财产受到保护,推进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向前迈进,显示了中国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决心和信心。(2)1992年,中国对专利法进行了第一次修改,扩大了专利保护的范围,延长了专利权的期限,增加了专利产品进口的保护,规定了对方法专利保护延及依该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重新规定了实施专利强制许可的条件等,这些都标志着中国专利保护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与国际发展趋势日趋协调。(3)1993年1月1日,中国开始实施修改后的专利法。(4)2000年8月25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这是继1992年9月专利法第一次修改之后的第二次修改。这是中国专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专利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进一步做好专利工作,提高中国专利保护的能力和水平,创造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2001年7月1日,第二次修改后的专利法开始实施。(5)2003年10月1日,专利申请号由8位数升至12位数。自1985年4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已经使用了18年的8位数专利申请号成为历史。专利申请号的升位,预示着中国发明创造、技术创新的产出将达到新的规模,中国市场的开放和国际化程度将进入新的水平,一个继往开来、快速发展的专利事业的新时期已经到来。(6)2004年3月12日,在中国专利法颁布20周年纪念日里,中国“电子专利申请系统”正式开通,首件中国电子专利申请诞生,在中国专利史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实现了专利申请电子化,标志着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应用现代技术手段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方面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也为中国参与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国际竞争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7)2004年3月17日,在中国专利法颁布20周年纪念日后的第5天,中国专利申请总量突破200万件大关,真正实现了专利申请的跨越式发展。从中国专利法实施到2000年年初,我们用了15年的时间使中国的专利申请总量达到第一个100万件。此后,仅仅过了4年多的时间,中国专利申请总量突破了第二个100万件。随着专利法的确立,我国越来越多的专利得到应有的保护也涌现出了更多的专利申请者,可见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至关重要,如果你身边有出现这种侵权的行为,一定要有所意识和行动,不能让盗版和山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