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 鼓楼区鼓楼区七年级七年级(上)期中(上)期中试卷试卷 语文语文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 本试卷 7 页,共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 请仔细审题,认真答题,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请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 (3 分) 少年正是读书时 2.下列选项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酝酿 (ling) 一霎 (ch) 抖擞 精神(su) B. 着 落(zhu) 莅 临(l) 咄咄 逼人(du) C. 粗犷 (gung) 确凿 (zu) 人声鼎沸(dng) D. 倘 若(tng) 争执 (zh) 不求甚 解(shn) 3.找出句中错别字,将其订正在横线上。 (3 分) (1)水藻真绿,把终年伫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订正:将“ ”改成“ ” (2)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甚收。 订正:将“ ”改成“ ” (2)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寂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订正:将“ ”改成“ ” 4.用诗文原句填空。 (10 分) (1)树木丛生, 。 (曹操观沧海 ) (2)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 (3)夜发清溪向三峡, 。 (李白峨眉山月歌 ) (4) ,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 (5) ,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6)不知谁处吹芦管,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 (7)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8)子在川上曰: “ ,不舍昼夜。 ” ( 论语十二章) (9)写出两句表现朋友之间深厚情谊的古诗: , 。 5.下面是小李同学写给语文陈老师的一封邀请函,请根据要求完成答题。 (4 分) 尊敬的陈老师: 您好! 您在课堂上为我们讲述的古代高山流水和 的故事,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刚入 初中的我们也多么渴望能拥有像古人这样纯洁美好的友情!为此,班级将于本周五下午第三节 课,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的语文活动,增进同学彼此间的情谊。我们诚挚 邀请您届时光临, 不吝见教。 此致 敬礼! 邀请人: 初一 XX 班全体同学 2018 年 10 月 22 日 (1)根据上下文,在横线处填一则故事的名称: (1 分) (2)邀请函中有一处敬辞运用不当,请找出并订正。 (1 分) 订正:将“ ”改成“ ” (3)下列词语中,不能 用于文中“诚挚”一词同义替换的一项是( ) (2 分) A. 诚恳 B. 殷切 C. 真挚 D. 真诚 6.关于朝花夕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书中讲述了鲁迅先生丰富的童年爱好:百草园里捉虫子;课上偷偷描绣像;养一只隐鼠当作 墨猴;去看庙会;搜集绘图的书等。 B. 本书刻画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一身毛病但热心照顾“哥儿”的长妈妈、慈祥可亲深 得孩子们喜爱的衍太太、正直倔强满怀爱国热忱的范爱农 C. 二十四孝图借“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不合情理,痛斥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及其对 儿童内心的伤害,鲜明地表达了鲁迅先生的儿童教育观念。 D. 书中始终并存着两个世界:一个是回忆中的往日世界,一个是写作当下的现实世界。正是这 种“双重性”使得本书中的文章含义丰富、耐人寻味。 二、阅读理解(45 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7 78 8 题。题。 (4 分)分) 江馆江馆 唐王建 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声。 客亭临小市,灯火夜妆明。 7. 这首诗通过对夜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 的心情。 (2 分) 8. 发挥想象,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 (2 分) (二)(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 91 12 2 题。题。 (13 分)分)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 问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 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 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 【乙】 何晏七岁, 明惠若 神, 魏武 奇爱之。 因宴在宫内, 欲以为子。 晏乃 画地令方 , 自处其中。 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 也。 ”魏武知之即遣还。 (选自世说新语夙惠 ) 【注释】魏武:曹操。 画地令方:在地上画成方形。 庐:房屋。 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的意思。 (4 分) (1)过中不至 (2)元方入门不顾 (3)明惠若 神 (4)晏乃 画地令方 10.用“/”划分句子停顿,划一处。 (1 分) 魏 武 知 之 即 遣 还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因宴在宫内,欲以为子。 12.根据甲乙两文内容概括回答,完成下面填空。 (4 分) 两文记载的都是聪慧孩子的故事。甲文中,陈元方的聪慧表现在 (1) , 乙文中,何晏的聪慧表现在 (2) 。 (三)(三)阅读阅读选文选文,完成,完成 13131616 题。 (题。 (1 14 4 分)分) 秋天的怀念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 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 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 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 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 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 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 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 在窗前: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 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 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 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 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 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 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 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 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 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 要好好儿活 13.本文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哪些往事? 请概括回答。 (4 分) 14.品读下列语句,按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 (4 分) (1) “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 “我可活什么劲儿! ” (从人物描写 的角度赏析句子。 ) (2 分) (2)母亲进来了,挡 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分析句中加点词的 表达效果。 ) (2 分) 15.下列各句朗读处理不妥当 的一项是( ) (3 分) A.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一句中, “悄悄地”重音 轻读,能突出母亲对我的担忧之情,也表现了母亲的隐忍。 B.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这句可用商量渴求的语气来读,这样更能突出母 亲生怕我拒绝却又特别期待我去看花的心理。 C.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一句中“出去了”重读,这样就和本段开头部分“母亲进来 了”相呼应,突出了我对母亲的想念。 D. 课文末段中“热烈而深沉”后面朗读停顿可以稍长一些,这样有助于突出“泼泼洒洒” ,从 而表现出菊花开得正茂盛以及作者此时内心对生命的无限感慨。 16.文章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哪些情感?(3 分) (四)阅读(四)阅读下面文章下面文章,完成,完成 17172 20 0 题。 (题。 (1414 分)分) 春天的春天的声音声音 周凡恺 故乡春天的脚步,不是嗅到的,也不是看列的,而是听到的。 站在森林的边缘上,我们心静如水。白桦林哨一般尖厉的叫声已变得舒缓,白日头悄然地 亮着, 厚厚的积雪结了一层硬壳。 山鸡如同肥胖的妇人, 在闪亮如箔的硬壳上摇摇摆摆地行走。 微风轻轻拂过, 打在脸上的坚硬颗粒愈来愈少, 湿漉漉的水气却愈来愈浓。 尤其是在正午时分, 雪水化落的声音清晰地敲在你的心上,睁开眼睛,鸟儿的影子快然从朗空中掠过,朝着更加温暖 的地方通去了。其实,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测,也评鸟儿们去了一片更加寒冷的林子。对于鸟儿, 哪里有果,哪里就有温暖。 林边上是一个大湖。湖畔有枯黄的芦苇。夏天,我们从湖里摸了大鱼小鱼,就用苇叶包 了,放在发火上炙烤。如今大湖像老人一样地沉默着,湖而白得耀眼。这种静默使人想起严酷的 人生以及成熟的艺术,人们缄口的时候,并非不想说什么,而是不必再多说什么。大自然在沉 思默想的那一刻,我们被深深地感染了,就像面对一个正在思考的哲人,我们蓦然之间萌生了 与之交流的渴望。 我在湖边上走着,身旁还有一条黑狗。守林人的小屋被炊烟湮没了,暮霭沉重池袭来, 只有林梢涂着夕阳的色彩,湖面上全光闪闪,近岸处已然融化的湖水重新结成薄薄的冰碴儿,透 着清纯和明丽。山林已经困顿,慵慵地阖上了眼。这时,我听到了大湖的喘息。大湖在幕色中苏 醒了!一切都在晦暗中变得朦胞,但我听到了大湖在努力地翻身,听到了它的血液激动地聚到了 一起。这种复活的渴望就像阵痛一样来势迅猛,大湖汗水涔涔地颤抖着,后来,大湖恍如用尽 了力气,一点点地安静了,重又睡去。 白日头依然耀眼,山林依然宁静,家里的鸡们开始到树林中去,钻到已经化尽积雪的枯 草中覓食。它们发现了什么?是一只刚刚拱出坚硬土地的妈蚁吗?或者是树根下悄然而生的一丝 嫩芽儿?这时人也开始到林中去,在暖风中凝视桦树的眼睛,与树们触为一体。 封冻大湖的冰雪终于爆裂了,那种沉闷的声音仿佛由地心传来。沉默了一冬的湖水冒着 热气漫过冰面,漫过人们同样封冻的心,在隆隆声中完成了冬与春的交接。訇然的巨响掠过之 后,附近的山林被水雾所笼罩,显得万般神秘。已经有大雁落于冰湖之上,巨大的冰块被阳光 蚕食 着,于无声中渐渐消盾。 阳光分外好。鸡们仍旧到树林中去,林中的鸟儿多起来,不停地鸣啭。黑狗远远地跟了 去,不一刻又回转来,口里含着一只活着的田鼠。当黑狗松了嘴,田鼠便疯蹿出去,钻到木垛底 下不见了。薄暮时分,公鸡领着母鸡扭扭搭塔地回窝,数上一遍,又数了一遍,总是少了一只母 鸡。或许狐狸就在不远的林中撕咬着它。 只有将鸡们剪了翅膀圈起来,失去自由的鸡立刻变得委顿。数天之后,一个阳光明媚的 正午,我睡去了。梦中依稀听得满世界都是鸡雏的叫声。迷迷糊糊地爬起来,却真的望见栅栏 外有一群鸡雏渣渣地叫着,有几只已从缝隙中挤到院里来。原来那只丢失的母鸡在林中做了母 亲!我将雏鸡们放进来,用手托起两只,一只黄的,一只黑的,毛茸茸的小鸡在阳光中浴着, 几乎是透明的,我可以看到它们的血管以及心脏的搏动。它们的叫声传得很幽远。 我抬眼朝林中望去,树们竟然有些绿了。看来,春天真的到了。 (选自我的四季 ,人民教育出版社。有删改) 17.文章依次描写了春天的哪些声音?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3 分) (1) 雪水化落的声音 (2) 大湖的冰雪爆裂的声音 (3) 鸡雏渣渣叫的声音 18.品读下列语句,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 (4 分) (1)山鸡如同肥胖的妇人,在闪亮如箔的硬壳上摇摇摆摆地行走。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 (2 分) (2)已经有大雁落于冰湖之上,巨大的冰块被阳光蚕食 着,于无声中渐渐消遁。 ( “蚕食”的语 境义是什么?) (2 分) 19.文章第八段描写阳光下的小鸡有何用意?(3 分) 20.本文和朱自清的春在立意上有何异同?(4 分) 三、作文(30 分) 21.请以: “不服输不服输的你的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记叙文,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 名。 (30 分) 2018-2019 年年鼓楼区鼓楼区七年级七年级(上)期中(上)期中 语文语文试卷试卷解析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 【答案】少年正是读书时。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汉字书写规范的掌握,注意书写正确、规范与工整,尽可能的 美观。 2. 【答案】D 【解析】A 选项中酿读音为 ning;霎读音为 sh;B 选项中“咄”的读音为 du;C 选项 中凿的读音为 zo,故正确答案为 D;字音题重在平时。 3. 【答案】 (1)伫贮 (2)甚胜 (3)寂迹 【解析】本题属字形题,主要考查题平时字词的积累,在进行词语记忆时应当结合词语的 意思, “贮蓄”意为积存储存;美不胜收意思是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是看不过来;人迹罕至 指人很少到的地方,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4. 【答案】 (1)百草丰茂; (2)海日生残夜; (3)思君不见下渝州; (4)岐王宅里寻常见; (5)遥怜故园菊; (6)一夜征人尽望乡; (7)断肠人在天涯; (8)逝者如斯夫; (9)桃花 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于课内要求必背的古诗文、文章的背诵熟练程度及对古诗 文的理解程度,在注重背诵熟练度的同时也要着重记忆一些易写错的字。最后一小题考查 平时对于古文的理解与积累,满足友谊深厚的条件即可。 5. 【答案】 (1)管鲍之交; (2)见教赐教; (3)B 【解析】第一问解题突破点在关于“古人这样纯洁美好的友情”的故事,据此可以想到管 鲍之交等。 (2) “见教”是谦辞,意为指教我; “赐教”为敬辞,表示请求对方给予指教。 (3)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诚挚”意为诚恳真挚, “诚恳” “真挚” “真诚”均为其同义词; “殷切”意为深厚恳切,意思有所偏差,且带入句中不如其他三个词贴切,故选 B。 6. 【答案】B 【解析】本题为名著阅读题,错误项显而易见, 锁记中衍太太是一个伪善之人,对于衍 太太的整体情感是厌恶的,因而选 B。 二、阅读理解 7. 【答案】悠闲、愉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作者情感的把握, 诗人的情感主要分为积极与消极两方面, 根据分数提示,应答到两点; “细风” “慢声” “夜妆”等词营造出了一种静谧悠闲舒适的氛 围,此情此景下诗人的内心也是十分愉悦的。 8. 【答案】清风徐来,水波微兴,在这朦胧的夜色里,这菱歌清唱的婉曼之声,随着阵阵清 风的吹送,显得格外清扬悦耳,动人遐想。 【解析】本题是一道画面描绘题,画面描绘题需以正确的翻译为基础,再添加一定的修饰 词及修辞手法等,并合理发挥我们的想象,言之有理即可。 9. 【答案】 (1)到 (2)回头看 (3)像 (4)于是,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翻译,注意由课内至课外的延伸; “至” “顾”为课堂上 重点讲解的实词,应着重积累; “若”和“乃”为常用文言实词,难度不大。 10. 【答案】魏武知之/即遣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可从一些标志性字词入手,如“者” “之” “矣” “乎”等 后需断句; 也以从句意入手: 曹操知道了这件事后, 随即把他送回了何家, 由句意可知 “之” 后需断一处。 11. 【答案】 (1)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2)因为何晏住在宫内, (曹操) 想要把他收做儿子。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翻译时应当注意做到字字落实,尤其是重点实词的翻 译;要注意语句的通顺,不要写错别字。 12. 【答案】 (1)面对无理质问据理力争,维护父亲尊严 (2)画地为庐,委婉拒绝要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需要基于文意来作答,从陈元方和何晏的行为入 手。 陈元方面对友人的无理质问时毫不怯场, 据理力争维护了父亲的尊严体现了他的聪慧; 何晏画地为何氏之庐, 委婉地拒绝了曹操的要求, 表达了自己回家的愿望体现了他的聪慧。 13. 【答案】母亲提议带我去看花 母亲阻止我捶打自己,要我们好好活 母亲回忆小时 候带我去看花的事 母亲临终前仍记挂着我和妹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情节概括能力,可以从两个方向入手,一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另 一个是概括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本题适用第一个方向母亲做了哪些事,根据分 值可知应答出四点。 14. 【答案】 (1)通过“狠命地捶打”的动作描写及“喊”的语言描写,表达了“我”内心的难 过与绝望。 (2) “挡”意为挡住、遮挡,说明母亲是有意地遮挡住了“我”面前的落叶, 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触景伤情,展现了母亲对我浓浓的爱。 【解析】 第一问是一道人物描写赏析题, 答题步骤为, 首先点明描写手法, 其次解释手法, 第三步分析效果(生动形象地) ,最后分析情感(作者/他人) ,人物描写包括:外貌、语 言、 动作、 神态和心理, ; 本题分值两分, 点明手法及情感即可。 第二问是一道字词赏析题, 首先要对赏析的字词进行简单的释义,并将该字词放回到原句中展现含义,最后分析出所 要传达的情感。 15. 【答案】C 【解析】句子朗读轻重也是根据句意、画面及情感进行相应地处理,母亲这一出去就是诀 别,感情中应当包含着作者内心的隐忍与遗憾之情, “再”字适合重读。 16. 【答案】怀念和敬意;悔恨和愧疚;对于生存困境中“好好活” (生命)的领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污水处理厂及配套附属设施工程节能评估报告
- 小学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 电工圆铝杆生产线建设项目技术方案
- 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工程方案
- 工程材料基础试题及答案
- 物流枢纽公铁联运转运中心建设项目技术方案
- 离婚时个人及共同财产分割与债务处理协议书
- 《离婚协议谈判及子女抚养权及财产分割谈话笔录》
- 知识产权数据库建设与维护委托合作协议书
- 离婚协议起草及婚姻存续期间财产管理咨询合同
- 砂石加工现场管理制度
- it部门考核方案(3篇)
- 山东C类人员安全考核模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 中通规章管理制度
- 茶山管理协议书
- 代办土地证协议书
- 创意美术课程教学大纲
- 2025年生物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与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 现代文献检索与利用3-文献检索技术
- GB/T 45542-2025工业锅炉综合能效评价技术规范
- DB11 396-2006 地理标志产品 平谷大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