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跟斗.doc_第1页
翻跟斗.doc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其他范文/相声小品剧本 翻跟斗 说段单口相声,单口相声的新段子很少,我们自己想编,在写作上又不行。实不瞒您说,我是解放以后才学习文化,解放以前是个半文盲。怎么叫半文盲呢?书报杂志我也看,也能看下来,反正有蒙对了的时候,蒙不对的时候多! 怎么叫蒙哪?比如说,我看书看报有几个不认得的字,看看上面的字,再瞧瞧下面的字,一琢磨这几个字,大概差不多了,也就蒙下来了。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我瞧这个字象什么模样,我就念什么。过去,人家都管我叫别字先生。有时候念着念着自己都乐了。怎么?不能不乐呀。过去那“郵政局”,我念“垂政局”,您就知道我这学问怎么样了。“北大醫院”,我念“此大酱碗”!这就是我的学问,一念就把人念乐了。鲜货店门口贴着个红纸条子,四个字:“糖炒栗子”,这“栗”字,我不认识,站在那儿我还念哪,念就念得了呗,我还念出声来:“糖炒票子!”哎,那能吃吗?您说,旁边的人能不乐吗?非把人念乐了不可!人家乐了,我也乐了。过去我就是别字先生。过去我究竟念过书没有?也念过几天,可不是在学校里念的,也不是在私塾里念的,我是跟我一个亲戚念的。什么亲戚呢?是我叔伯二大爷。我这“此大酱碗”就是打我二大爷那儿来的。怎么哪?再清代给皇上治病的地方不是叫太医院吗,“太醫院”那仨字,他就念“大酱碗”,所以我这“此大酱碗”就是得他的真传。他念别字念得比我可乐,有过这么一个笑话。在旧社会,北京有个大财主,这家儿姓潘,家里死了人,要请一位读祭文的先生。这家儿也是倒霉催的,应当是请老秀才、举人、翰林老夫子啊,也不知道是谁出的主意,把我那位二大爷“大酱碗”给弄去了。这下儿漏子了,他给读祭文,那还好得了哇!往棺材前头一站,捧着这个祭文,在他眼前跪着两个人,这边儿跪着的是那个孝子,那边跪着的是孝妇。家里有钱是财主啊,两个用人搀着孝子,两个老妈子搀着孝妇,他站在那儿就念这个祭文:“孤哀子”什么叫孤哀子哪?古时候,父丧为孤,母丧为哀,父母俱丧称为孤哀子,孤哀子就是那个孝子。这孝子叫什么名字呢?姓播,名叫良顯,“云苏潘葛”的潘,良就是优良的良,顯就是顯耀的顯。潘良顯,这仨字,叫我二大爷一念好了,仨字儿没多错,错了一对儿半!“孤哀子翻跟頭!”翻跟頭?这个“潘”哪,他给念成“翻”了,优良的“良”,他给念成跟头的“跟”了,顯耀的“顯”,他给念成“頭”了。“孤哀子翻跟頭!”这孝子一听也纳闷儿了,心说:这叫什么规矩啊?我爸爸死了,我翻跟头干什么?这叫什么事啊!这是谁请的这么一位先生?孝子跪在那儿直运气。我二大爷念到这儿还不念了,瞧着!这工夫,旁边儿这两个用人说话了,叫孝子:“少爷,少爷,您听见了吗?先生叫您翻跟头哪!您快翻吧!”孝子一听这话,鼻子差点儿没气歪喽:“废话!我爸爸死了,我翻跟头干什么?”“那那不是,先生叫您翻的吗!”“胡说八道,我翻不过去。”“这不要紧,翻不过去我们帮您翻,来!翻哪!”两人一掀,给翻过来啦!孝子这个气呀,翻过来又跪在那儿了。我二大爷接碴儿往下念:“孝妇”这个孝妇,娘家姓“乜”,“曾母沙乜”的那个“乜”,就是之乎者也的“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