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应用微量输液泵注射多巴胺致皮肤苍白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1页
新生儿应用微量输液泵注射多巴胺致皮肤苍白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2页
新生儿应用微量输液泵注射多巴胺致皮肤苍白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3页
新生儿应用微量输液泵注射多巴胺致皮肤苍白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4页
新生儿应用微量输液泵注射多巴胺致皮肤苍白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新生儿应用微量输液泵注射多巴胺致皮肤苍白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多巴胺是一种血管活性药物,具有改善周围循环、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快心 率、收缩血管、使血压升高的作用 1。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中常用此药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HIE)、休克、重症肺炎等。在持续微量输液泵注射多巴胺过程中,发现静脉穿刺局部出现粉红色线或皮肤苍白甚至皮肤坏死等缺血、缺氧性改变,剂量越大血管损伤越严重。通过 100例新生儿对该药所致的皮肤苍白进行观察、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XX 年 6 月 XX 年 6 月在我院儿科 NICU 接受微量输液泵 静脉注射多巴胺的新生儿 100 例,男 53 例,女47 例。年龄 0.5h7d,体重 1.13.5kg。其中早产儿 38 例,足月儿 62 例。疾病种类: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9 例,新生儿窒息 19 例,胎粪吸入综合征 15 例,新生儿重度 HIE18 例,新生儿重症肺炎 23 例,其他 16 例。根据病情,使用多巴胺的浓度为: A 组, 38 例,用小剂量 14ug/kg/min:B 组, 46 例,用中剂量 510ug/kg/min:16 例,用大剂量 1020ug/kg/min。 1.2 方法 :用 24G 静脉留置针进行 静脉穿刺,将多巴胺加入到 5%葡萄糖溶液内稀释后用微量输液泵输入,按医嘱调节2 / 5 速度。 2 结果 A 组 局部不肿,沿血管走向出现粉红色线约 35cm: B 组:局部不肿,皮肤苍白,直径约 23cm: C 组:皮肤明显苍白,直径约 35cm,且本组出现水泡 5 例。皮肤出现粉红色线或用硫酸镁纱布敷局部后吸收好转,无 1 例出现严重并发症。 3 原因分析 3.1 多巴胺药物浓度 :通过观察,新生儿应用多巴胺浓度为14ug/kg/min 时局部出现粉红色线,多巴胺浓度 4ug/kg/min时局部皮肤苍白。药物浓度越高,对局部血管刺激越 大。 3.2 静脉穿刺的直径 : 多巴胺引起局部皮肤苍白与选择血管直径粗细有关。选择血管直径越细,输入体内药液扩散愈慢,容易造成药液在局部积聚引起血管反射性痉挛、收缩增强。 3.3 多巴胺输入速度 :通过观察,同样的浓度滴速越快,输入体内药液积聚于局部药物浓度越大,引起血管反射性痉挛、收缩越强,血管苍白更明显。 3.4 皮肤温度 :多巴胺引起局部苍白与皮肤温度有关。观察发现:在室温低时患儿肢体发凉,人体血管反射性收缩,血液循环变缓,药物在血管内滞留时间长,使血管痉挛,收缩增强。 4 护理对策 3 / 5 4.1 降 低药物浓度 :新生儿重度 HIE、休克、重症肺炎等危重患儿末梢循环缺血缺氧,加之多巴胺的 受体兴奋作用,用药后势必加重表皮血管壁痉挛,缺血缺氧而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药液可沿血管走向渗漏至血管外。多巴胺不宜用原液静脉注射 2。我们选用 5%葡萄糖作稀释液 ,是为了防止外渗时因稀释液的高渗使组织间液渗透压增加,加重局部肿胀。 4.2 选择直径粗、直的血管静脉穿刺 :最好选择头部两侧的颞浅静脉、腋下静脉、上肢手背静脉和贵要静脉等较合适 3,4。使用留置针能减少血管损伤,保护血管,防止外渗。输液毕用 5ml 生理盐水缓慢正压封管,避免局部多巴胺的血药浓度太高或药液滞留于局部血管,留置针保留 35d。 我科对使用多巴胺的新生患儿均建立双液路输液 ,且交替使用。这样可给予血管充分休息及自我修复时间缩短药液刺激内表皮细胞的时间,减轻损伤血管的机会,减少药物外渗, 发挥血管自我修复功能 5。若局部皮肤颜色变苍白,直径大于 23cm 时,就换输其他液体,并用 50%硫酸镁纱布湿敷。 4.3 控制滴速 : 微量输液泵能使药液进入人体血管的速度得到精确的控制 , 使药物进入血管速度及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方面取得满意效果 。我科新生儿 静脉输入多巴胺均用微量输入泵专管输入。滴速慢,减少了单位时间内输入的药4 / 5 量,减轻了该药对局部血管的刺激从而减轻血管痉挛、收缩。 4.4 注意保暖 :对使用多巴胺的新生儿,最好在远红外线复温床或暖箱中进行。避免由于室温较低,液体过冷,血管痉挛而发生液体外渗。 4.5 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尿量、外周血管灌流情况 :若舒张压不成比例升高和脉压减小、尿量减少、心率增快或出现心律失常,低速必须减慢或暂停输入。多巡视,观察局部皮肤颜色、温度、弹性,有无肿胀、渗出。经观察, A 组皮肤红线无增大,可以从原管道继续输入,输完多 巴胺后局部红线逐渐消退: B 组用 50%硫酸镁砂布湿敷,可以从原管道或更换另一管道继续输入: C 组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并用 50%硫酸镁砂布湿敷局部后吸收好转,皮肤无破损。 5 小结 NICU 抢救重度 HIE、休克、重症肺炎等危重新生儿应用多巴胺是为了维持全身和脏器足够的血液供应。新生儿皮肤细嫩,静脉表浅细小,血管脆弱,血管壁薄,药液容易自穿刺部位渗入皮下形成水泡,如不及时处理易造成皮肤损伤甚至坏死。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加强用药前对新生儿进行全身状况及局部静脉评估,选择合适的静脉,避免使用血液循环差的部位穿刺 :用药时严密监护:用药后仔细观察注射部位情况,严格做好交接班工作,如发生注射局部外渗、肿胀,应立即更换注射部位,拔针后用 50%硫酸镁砂布湿敷于5 / 5 外渗局部,及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减少皮肤损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金有豫主编 .药理学 M .第 1 版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1: 27 2 刘艳茹,田春英,王国泉,等 .静脉推注多巴胺引起静脉回流障碍 1 例 J .中华护理杂志, XX, 39( 6): 458 3邵华芳,何春燕,田培芳,等 .对使用多巴胺新生儿实施静脉保护的体会 J .中国实用护理杂 志, XX, 23( 3)上旬版: 34-35. 4林明珠,吕丽珍李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