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环境建设.ppt_第1页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ppt_第2页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ppt_第3页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ppt_第4页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讲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考纲要求,考情播报,2017年 全国卷 44题 考查东北林区怪柳入侵 2017年 全国卷 44题 考查南方红色荒漠的治理问题 2017年全国卷 43题 考查热带雨林区种植橡胶树的影响 2014年全国卷 36题 考查荒漠化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生态破坏是当今世界比较突出的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 到区域的发展。结合区域图考查当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表现和治理措施一直是高频考点。考查形式上既有选择题也有 综合题,辅以文字图表考查运用知识对材料信息分析、处理的 能力。,考情分析,疑难剖析,考点一 水土流失危害、原因及措施,(1)耕地土层变薄,养分流失,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2)生态环境恶化,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3)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水土流失的危害?,根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思考:重大生态问题的危害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对当地:。 对其他区域:。,思维建模,各自然要素。,(1)耕地土层变薄,养分流失,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2)生态环境恶化,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3)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1、自然原因,2、人为原因,(1)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2)植被破坏 (3)根源:人口压力,案例拓展:,典例1,(1)说出我国红壤分布区夏季最易发生的生态问题,并简述其自然原因。,答案 (1)水土流失。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或一定的坡度);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或多暴雨); 流水侵蚀严重,导致水土流失。,【考点突破】 分析区域生态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管理措施等),疑难剖析,考点二 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荒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的过程,合作探究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水资源利用不当,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人类的活动不当,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主要原因),(根本原因),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物质条件 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风积地貌),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气候异常,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温带大陆性气候),(风化和风蚀作用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人口激增,荒漠化的防治,由原因找对策,思维建模,(1)合理利用水资源,荒漠化的防治,(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防护林) (草方格沙障),荒漠化的防治,(2015山东文综)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典例2,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荒漠化的防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