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药甘草的不良反应和对策_第1页
研究中药甘草的不良反应和对策_第2页
研究中药甘草的不良反应和对策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 研究中药甘草的不良反应和对策 摘要:化学类药品的副作用是众所周知的,但很多人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不足,认为中药是纯天然药物,其药性温和、安全没有副作用,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现以甘草为例,结合笔者的实践对其不良反应和对策做出总结。 关键词:甘草;不良反映;毒副作用 甘草是临床医生十分常用的药物,入药已有悠久历史,早在 2 000 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药之上乘。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将甘草尊为 国老 ,并言: 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 国老 ,即帝师之称。把甘草推崇为药之 帝师 ,其原因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释: 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 国老 之号。 它性平味甘,生则微寒,能清热解毒,润肺祛痰;炙则微温,能益气生津,缓和药性,缓急定痛。据测定,甘草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甘草甜素、甘草酸,如果合理应用会发挥作用,但应用不当产生毒性或加重病情,所以对甘草的毒副作用应引起高度重视。 2 / 3 1 甘草毒副作用研究概况 1968 年科恩报告,给予肝炎患者甘草甜素( 423 mg/d)时,肝炎好转,但血压升高, 引起低血钾及低血钾性痰病。在甘草甜素剂量为 2 5 g/kg( po)时,可见电解质作用,甘草的溶血作用较弱。日本卫生部管理条例规定,对甘草甜素剂量超过 100 mg/d 或甘草的剂量超过 2.5 g/d( iv)的患者,必须予以紧密监控。 1968 年荷兰医学杂志报道,大量食用甘草糖果的儿童和成年人,由于盐类和水份的潴留引起水肿,并往往伴随着高血压,舒张压常达 13 kPa。另报道 300 mg/d 的甘草酸服用患者,有 30%的人出现严重反应。对于有某些疾病的患者,即使用量很少,也有不良反应。 XX年 3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家医院首次报道服用大量甘草也能导致霎时性失明的 5 个病例。患者都曾服用大量的甘草,其药物成分能够引起网膜或视神经血管收缩,引起缺血,影响视觉。 1984 年我国临床报道,老年患者及贫血病患者用甘草,最易产生水肿,尤其是贫血病,每日用甘草 10 g 以上,连续 4 5 d 即可发生水肿。同样长期服用复方甘草片也会出现上述症状 1。 2 引起甘草毒副作用的原因 3 / 3 2.1 饮食禁忌 市面上出售的零食如糖果、酸梅、橄榄,有些是用甘草调制或混有甘草,如果长期吃甘草,或 是吃了大量的甘草,恐怕会有不良后果。 2.2 超剂量用药 甘草的药理作用有肾上腺皮质激素(荷尔蒙)样作用,很多对甘草有认识人的知道过量的甘草会使尿量及钠(sodium,盐含有成分 )的排出减少,身体会积存过量的钠(盐分)引起高血压;水分储存量增加,会导致水肿。同时过多血钾流失引起低血钾症,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 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