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学案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学案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学案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撰写人:_时 间:_学科历史设计教师教授内容第12 课 大一统的汉朝时间预设1课时问题预设:1、假如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名学生,要想到最高学府求学,应去哪儿?会学到什么内容?和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何区别?2、学习了本课,我的最大收获是: 我的问题空间是: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及表现;熟记汉武帝的大一统。2、能力目标:学习本课,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体会汉朝兴盛对于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重点难点】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的出现。知识结构:一、文景之治 措施: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 提倡节约; 提倡“以德化民”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政治:削弱封国势力。(主父偃的建议)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建议);举办太学。 三、东汉的建立:公元25年 都城:洛阳 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展示内容:一、情景导入,渐入新课。(请一名学生自述汉朝的建立,引起学生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二、通读教材,编织知识提纲。(速读全文,提纲挈领,自编知识网络。)三、精读教材,目标逐一达成。1、我来告诉大家: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怎样?对此,统治阶级有什么态度?2、重温历史,感悟生活:假如你是西汉时期的文帝,景帝,为使国家富强,社会安定,你将采取哪些措施?结果怎样?3、短剧欣赏:话说汉武帝的大一统。 剧1:由两名学生扮演汉武帝和主父偃,通过对话,表达出在政治方面怎样加强中央集权?欣赏完后,学生自己总结知识要点。 学生1白: 学生2白: 总 结: 剧2:由四名学生分别扮演汉武帝、儒家、法家、道家,通过对话、争论,得出思想文化上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欣赏完后,学生自己总结知识要点。 学生1白: 学生2白: 学生3白: 学生4白: 总 结: 大胆尝试:谁能总结出汉武帝大一统局面最终怎样形成的?4、东汉的统治:公元25年 都城:洛阳 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巩固达标:1、“文景之治”是指( )A、西汉初年的清明政治统治局面 B、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 C、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安定局面 D、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2、下列四位皇帝在位的先后顺序是( ) 汉高祖 汉武帝 汉文帝 汉景帝A、 B、 C、 D、3、西汉时期,提倡节俭并能以身作则的皇帝,最突出的是( )A、汉文帝 B、汉高祖 C、汉武帝 D、汉景帝4、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本目的是( )A、抨击其它学说 B、推行儒家教育 C、破格录用人才 D、加强中央集权5、汉武帝与秦始皇的做法最不同的方面是( )A、政治制度 B、对待匈奴的态度 C、对待儒学的态度 D、开发边疆地区 6、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本质上体现了( )A、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B、加强思想控制 C、注重儒家学说 D、中央集权的强化 7、西汉的鼎盛时期是在( ) A、汉高祖统治时期 B、汉武帝统治时期 C、汉文帝统治时期 D、光武帝统治时期 8、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的是( )A、卫青 B、主父偃 C、王莽 D、董仲舒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谨。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材料二: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材料三: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景象?造成这一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从材料二、三可以看出,文帝、景帝都很重视什么?(3)结合今天的现实,谈一谈你对文帝、景帝的做法有何看法?10、毛泽东曾在沁园春雪的词中满怀激情的写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惜秦皇汉武”毛泽东在他的词中把“秦皇汉武”相提并论,请用一句话概括秦始皇、汉武帝的最主要的历史功绩?归纳生成一、文景之治1、原因:汉初的形势:经济萧条、国家贫困。总结秦朝亡于暴政的教训。2、措施: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 提倡节约; 提倡“以德化民”二、汉武帝的大一统政治:削弱封国势力。(主父偃的建议) 诸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建议);举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 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意义: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这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三、东汉的建立:公元25年 都城:洛阳 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课后反思:学会历史知识的趣味性记忆法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重点问题形象化,思想教育进课堂,引导学生对比记忆秦亡汉兴的史实。本课是中考的重点,我们应高度重视对秦亡汉兴史实的考查。举例如下:1、(20xx年市)为巩固统一,秦始皇与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实施的相同措施是(B)A.统一文字 B.统一货币 C.统一度量衡 D.盐铁官营2、(20xx市)历史影视作品是对历史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情节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是(C)A.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