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州边境地区乡村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_第1页
关于我州边境地区乡村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_第2页
关于我州边境地区乡村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_第3页
关于我州边境地区乡村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_第4页
关于我州边境地区乡村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关于我州边境地区乡村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我州边境地区乡村人口持续减少,留守儿童大幅增加,由此引发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人民群众反映十分强烈。 一、我州农村教育的主要成绩 (一)教育投入逐年加大。自 XX 年起,我州在省内率先实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农村义务教育段实行免费教育,教育经费由中央、省和地方按 80: 12: 8 比例分担。州XX 县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经费支出,坚持财政优先安排, 优优先支付,逐年递增, 农农村学校义务教育公用 经经费得到保障。去年, 全全州公共财政预算内教 育育经费投入占财政支出 比比例为 %,同比增 长 %。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 断断增加。 2001 年全 州州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总 投投入亿元,其中农村教 育育经费投入亿元; 20116 年,全州公共财政 预预算教育总投入亿元, 其其中农村教育经费投入 亿亿元,与 2001 年相 比比 提高了 4 倍多。 ( 二二)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一是校园校舍全面改 造造。自XX 年起,全州 累累计投入亿元,先后改 建建、改造农村寄宿制学 校校 41 所、农村初中 42 所, 151 所农村学 校校实施了校安工程,新 建建、重建校舍 113 栋 。其中珲春、图们、龙 井井、和龙等 4个边境县 市市过去 6 年投入亿元, 彻彻底解决了农村学校危 房房改造问题。二是教学 设设施得到改善。全州累 计计投入 5700 多万2 / 7 元 ,先后改造了 61 所农 村村初中 “ 四室 ” ,建成 2 27 所农村小学实验 室室,启动 420 所农村 学学校图书室建设项目。 目目前,多数乡镇学校建 有有教师周转房、学校食 堂堂和幼儿园。三是仪器 设设备得到更新。 XX 市 自自 XX 年 以来累计投入 11400 万元为农村学 校校购置电教、仪器、图 书书和课桌等教学设备, 和和龙是自2016 年以 来来累计投入 537 万元 ,为 24 所乡村中小学 添添购教学器材。全州累 计计投入 3000 万元, 保保障了农村中小学 “ 远 程程教育 ” 网络全覆盖。 (三 )教师队伍得到 加加强。一是不断提高农 村村教师待遇。近年来, 州州及县市在评职晋级、 评评先选优时,提高农村 教教师比重,不断向农村 教教师倾斜。同时,在省 内内率先设立农村教师岗 位位津贴,农村教师按照 每每月 50-100 元发 放放岗位津贴,除龙井外 均均已兑现。二是全面实 施施支教工程。连续 10 年年组织城镇骨干教师、 名名教师到农村开展支教 、送教和送课下乡等活 动动。深入开展城镇学校 与与农村学校结对子、学 科科带头人“ 对口帮扶 ” 、骨干教师 “ 师带徒 ” 等等活动,有效地推进了 教教师资源共享。在过去 5 年间,全州共招录特 岗岗教师 992 名。其中 ,龙井招录 30 名特岗 教教师,安排 15 名骨干 教教师支教。图们招录 65 名特岗教师,支教 65 名。和龙招录乡村教 师师 102名,城乡交流 教教师 200 余名。珲春 招招录乡村教师 100 余 名名、支教 110 余名, 有有效优化了农村教师队 伍伍。三是深入开展各3 / 7 级 培培训活动。各县市按照 州州政府要求,均设立了 农农村教师培训专项经费 超超过了 20 万元,纳入 财财政预算。组织农村教 师师参加 “ 国培 ” 、 “ 省省培 ” 和网络远程培训 计计划,安排农村学校管 理理人员到省、州挂职学 习习,切实提高了农村学 校校的教学水平和管理能 力力。 (四)儿童上 学 得得到保障。严格执行义 务务教育课程计划,采取 紧紧缺学科走教等形式, 保保证乡村学校开齐开足 课课程。改革办学模式, 加加大初中“控辍”力度 。成立教育执法委员会 ,划分小升初控辍责任 ,依法控制学生流失。 目目前,全州适龄儿童入 学学率达到 100%, 辍辍学率控制到 2%以内 。州 XX 县市高中对农 村村学生还采取降低录取 分分数线等政策性照顾, 图图们高中对农村学生录 取取线照顾达 25 分。推 进进乡村学校义务教育营 养养餐计划,珲春 15 所 、图们 7 所、龙井 16、和龙 19 所学校实现 了了营养餐供给。珲春、 图图们、龙井、和龙 4 市 投投 入 2000余万元, 购购置 60 余辆乡村 校车 ,配备专职司机,基本 实实现了校车服务全覆盖 。 二、调查中发现的 问问题 我州四个边境县 市市农村人口锐减,对教 育育环境影响较大,问题 和和矛盾日益突出,严重 影影响边境地区农村群众 的的生产生活,成为阻碍 民民生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生源锐减,就 学学半径逐年变大。据统 计计, 2000 年4 / 7 全州有 农农村小学 447 所,在 校校生 53503 名; 2 016 年全州农村小 学学减至 83 所,在校生 为为 8562 名。仅仅十 几几年时间,农村学校减 少少 7 成。四个边境县市 农农村学校形势更为严峻 。 XX市 2000 年 有有农村学生 1269 名 , 2016 年下降至 5222 名,目前是 320 名名。 XX 市三合民族联 校校 1999 年由 7 所乡 村村学校合并,目前有 5 个个教学班 17 名学生; XXX 市 2016 年农村 学学校有在校生 3616 名名,目前是 2205 名 。调查的 58 所边境农 村村学校平均覆盖村屯达 8 个以上,学生就学半 径径平均超过 2 公里。XX 市的头道、民光、八 家家子等学校,学生就学 半半径达到 4 公里以上, 部部分学生每天要往返 20 公里。 XX 市老头沟 小小学现有学生 139 名 ,学生平均就学半径为 公里,离校较远的学 生生每天上下学需 往返 40 公里。尽管多数农村 学学校安排了校车服务, 但但交通安全等问题仍然 突突出。 (二)环境较 差差,多数学校运行困难 。一是师生比例失调, 教教学氛围差,办学经费 不不足。 58 所边境农村 学学校中,学生数超过 3000 名的仅有 4 所,不 足足 50 名的有 32 所。 这这些学校虽然学生少, 但但学科和教师的配备不 能能少,师生比例严重失 调调(按国家规定标准, 师师生比在 1: 23 左右 为为合理),一些学校教 师师数超过了在校生数, 教教师资源严重浪费。如 和和龙东城学校 16 名学 生生 40 多名教师,南坪 学学校 1 名学生 4 名老师 。一些学校由于在学校 撤撤并中承担了接收乡村 教教学点、撤并学校教师 等等任务,内设机构臃肿 ,部分学校出现行政人 员员5 / 7 多于专任教师的倒挂 现现象。国家对义务教 育 段段经费按生均拨付,在 学学生大量减少的同时, 各各学校的固定资产没有 减减少,取暖、水电气等 支支出没有降低,经费不 足足问题突出。二是管理 制制度不够科学。调研中 发发现,乡村学校的人事 、财务等权限在上级教 育育主管部门,校长无权 、中层没待遇,普遍不 愿愿意担任校领导成员, 特特别是学校对教师日常 考考评管理缺少制约手段 ,教师队伍管理相对涣 散散。三是寄宿管理乏力 。在调查 4 个市中,已 有有 15 所学校安排 160 余名学生寄宿。多数 学学校寄宿生不足 10 名 ,有的仅 1-2 名,由 于于寄宿生少,学校在住 宿宿、餐饮安排上非常困 难难。 (三)师资薄弱 ,教育公平难以兑现。 一一是教师年龄老化严重 ,任教 5 年以上的教师 中中, 45 岁以上的占 700%多。这些教师虽然 在在学历上逐年有所提高 ,但多是通过函授、自 考考获得第二、第三学历 ,专业不对口问题十分 突突出。二是结构性缺编 严严重。中老年教辅人员 严严重过剩,年轻专任教 师师紧缺。教辅人员因资 历历老,长期占有学校职 称称岗位,职称待遇和实 际际工作岗位倒挂问题严 重重,加之教 师职称评定 中中的弊病,严重影响年 轻轻骨干教师的工作热情 。三是师资配置困难。 乡乡村学生少、年级全, 理理化生、音体美、朝鲜 语语文等学科教师短缺。 880%以上的学校存有 1 名教师承担几个 年级 或或是多个学科教学任务 现现象,教学质量难以保 证证。特岗教师经验不足 、人心不稳问题突出。 支支教教师多占乡村学校 领领导指数,优秀6 / 7 课任、 班班主任支教微乎其微。 乡乡村教师通勤费月均在 5500 元左右,与实际 补补贴相差太大。待遇差 、条件苦,导致年轻优 秀秀教师流向城市,乡村 教教师资源始终匮乏,难 言言教育公平。 (四) 教教育缺失,留守儿 童环 境境恶劣。边境县市农村 学学校留守儿童比例相对 较较高,接近在校生的 550%。图们农村学校 留留守儿童 412 名,占 在在校生总数的 61%, 其其中石岘二中达到 82% ;龙井农村学校留守 儿儿童 173 名,占在校 生生总数的 44%,其中 亚亚松二小达到 83%, 亚亚松二中达到 76%。 这这些边境县市农村学校 在在常规学科教师配备不 足足的情况下,更难配备 心心理教师,心理、生理 等等课程的开设流于形式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教教育被忽视。可以说, 有有道德有文化为人才, 有有道德没文化可为社会 接接受,没道德没文化则 是是小恶,没道德有文化 必必成社会大患。如此高 比比例 的留守儿童的群体 中中,农村教育“传道、 授授业、解惑”不能同步 并并进,八小时以外孩子 们们的学习与生活缺少监 管管,教育在他们面前显 得得单薄、乏力,留守儿 童童成长环境需要整治。 (五)资源濒危,朝 鲜鲜族教育困难重重。生 源源和留守儿童等问题在 农农村朝鲜族教育中更为 突突出。 2000 年全 州州农村朝鲜族小学 108 所,在校生 10423 名;到 2016 年仅 剩剩 11 所,在校生 14885 人,使用朝鲜族语 言言教学难度越来越大。 州州 XX县市政府为保障 朝朝鲜族儿童就近上学, 采采取朝鲜族群众聚居7 / 7 的 乡乡村只 要有 1 名学生也 要要努力保留民族学校( 联联校、教学点)的举措 。但是,多数学校(教 学学点)中的朝鲜族学生 仅仅有几名,一些学校( 教教学点)每个年级只有 1 名学生,如龙井的德 新新只有 5 名,智新 6 名 ,三合 5 名,东盛 7 名 ,老头沟 7 名;珲春的 敬敬信 4 名,马 滴达 5 名 ;图们的长安 7 名;和 龙龙的芦果 12 名,富兴 一一小 9 名,土山 5 名, 福福洞 5 名,南坪 1 名, 配配备民族语言教师教学 难难度更大。朝鲜族学生 图图书的出版始终未能摆 脱脱困局,当前朝、汉学 生生之间的课外读物供应 量量差距达 1: 67,朝 鲜鲜族在校生每年缺少民 族族图书约在 200 种 1000 万册左右。这些问 题题如不引起重视及时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