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炼焦工人淋巴细胞微核率与血浆苯并( a)芘浓度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炼焦工人淋巴细胞微核率与血浆苯并( a)芘浓度的关系。方法 分别抽取炼焦和非炼焦职工各 100 名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每一位对象进行微核检测计数和血浆苯并( a)芘浓度的检测,并检测空气中苯并( a)芘浓度。结果 炼焦工人与非炼焦职工血浆苯并( a)芘的浓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且人体苯并( a)芘浓度与空气中苯并( a)芘浓度有相关性。微核阳性率和微核细胞率:炼焦工人分别为 60和 1.79 ,非炼焦职工分别为 29%和1.01 ,两者差异有非常 显著性。以不同血浆浓度为暴露指标分级,显示微核阳性率与血浆苯并( a)芘浓度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对微核阳性率起作用的因素依次为血浆苯并( a)芘浓度、经济水平、生活是否规律和吸烟。结论 血浆苯并( a)芘的蓄积是导致微核形成的主要因素。对炼焦工人进行微核检测,可反映炼焦作业对机体早期的危害。 【关键词】 炼焦工人 微核 苯并 (a)芘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ymphocyte Micronucleus Rates and Blood Plasma Benzo(a)pyrene Levels in Coking Workers WANG Guangkang, JIA 2 / 9 Mingshan, ZHAO Shufang, et al.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1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ymphocyte micronucleus rates and blood plasma levels of benzo(a)pyrene B(a)P in coking workers. Methods One hundred coking workers and 100 unexposed workers were selected, and their lymphocyte micronucleus rates and plasma levels, as well as workplace air concentrations, of B(a)P were determined. Results It showed tha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lasma B(a)P level between coking workers and unexposed workers, and it correlated with air concentration of B(a)P in the workplace. Positive rates of micronucleus and rates of micronucleus lymphocyte were 60% and 1.79 in coking workers and 29% and 1.10 in controls, respectively, with very significantly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t also showed that positive micronucleus rate correlated with plasma level of B(a)P in dose-effect pattern.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positive micronucleus rate ranked in such an order: 3 / 9 plasma level of B(a)P, economic status, regularity of their lifestyle and smoking status of the coking workers. Conclusion Accumulation of B(a)P in blood plasma played a major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lymphocyte micronucleus. Results of micronucleus test in coking workers could reflect preliminary damage to their health caused by it. 【 Key words 】 Coking workers Micronucleus Benzo(a)pyrene 为了深入研究职业接触与人体血中苯并( a)芘蓄积的关系,探讨细胞遗传物质损伤与血中苯并( a)芘蓄积量间的相关关系,我们在对某焦化厂进行呼吸道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又对 200 名在职职工进行了苯并( a)芘和微核的检测和有关调查。 对象与方法 1.对象:观察组由炼焦车间 100名职工组成,年龄 2151 岁,平均 (36.476.19) 岁;工龄 1 30 年,平均(15.017.23) 年;其中女性 12人。对照组由造气和编织袋车间、车站及机关职工共 100 人组成 ,年龄 20 58 岁,平均 (33.864.20) 岁;工龄 1 33年,平均 (13.945.41) 年;其中女性 16 人。两组在年龄、工龄及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4 / 9 意义。 2.方法: (1)流行病学调查: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调查,填写统一的调查表,并抽取被调查对象的空腹血 8 ml 供检测。调查内容为个人的一般情况、工种、工龄、焦炉工作时间、毒物接触史、疾病史、经济收入、居住条件、饮食、生活是否规律、是否参加体育锻炼等因素及吸烟、饮酒、饮茶等个人嗜好。 (2)对每一位对象进行微核检测计数和血浆苯并( a)芘的检测,方法见文献 1, 2;空气中苯并( a)芘浓度的测定由山西医科大学环境卫生教研室采用荧光光度分析法协助完成。 (3)统计分析:应用 SAS 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筛出有关影响微核阳性率的因素,再引入逐步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1.炼焦工人中有呼吸道疾病患者 23 例,其中慢性咽炎 2 例、慢性鼻炎 7 例、慢性气管炎 11 例、支气管哮喘 2例、肺结核 1例;非炼焦职工中有呼吸道疾病患者 6 例,其中慢性鼻炎 2例、慢性气管炎 3例、胸膜炎 1例。两组人群呼吸疾病患病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005)。 2.空气及血浆苯并( a)芘的检测结果见表 1。 5 / 9 表 1 不同生产环境和接触人群的苯并 (a)芘浓度 组别 工作区 空气浓度 (g/100m3) 血浆浓度均数 (g/L) 观察组 炉顶 6.48 9.75(23 例 ) 焦侧 1.55 7.86(23 例 ) 机侧 0.73 (雨天测得 ) 5.93(23 例 ) 其他工作 (维修等 ) 5.08(31 例 ) 对照组 非炼焦区 0.74 3.01(100 例 ) 观 察 组 血 浆 苯 并 (a) 芘 浓 度 均 数 为(6.986.02)g/L ;以炉顶、焦侧、机侧 3 个工作区作相关分析: r 0.922 0, P 3.职业接触时间与血浆苯并( a)芘浓度的关系显示,观察组血浆苯并( a)芘浓度与作业工龄有明显的线性关系 ,回归方程为: Y=1.584 6+0.382 0X,r=0.940 1, P 0.01。 4.不同性别炼焦工人血浆苯并( a)芘浓度均值男性为 7.24 g/L ,女性为 5.13 g/L ,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6 / 9 义 (t=1.38, P 0.10)。非炼焦车间男女间均值几乎一致。 5.微核检测:每组工人共观察 100 000个淋巴细胞。观察组微核阳性 60例,阳性率 60,微核细胞总数为 179,微核细胞率 1.79 ;对照组微核阳性 29 例,微核阳性率29,微核细胞总数为 101,微核细胞率 1.01 。两组的微核阳性率与微核细胞率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01)。炼焦作业职业接触的微核阳性 OR 值为 3.76, 95可信区间为 2.06 6.45。以微核阳性为效应指标,血浆苯并( a)芘的不同浓度为暴露指标,作分级分析。显示微核阳性与血浆苯并( a)芘浓度存在剂量 -反应关系,苯并( a)芘浓度越高,微核阳性越多,见表 2。 表 2 淋巴细胞微核阳性与血浆苯并 (a)芘浓度的关系 微核检测 血浆苯并 (a)芘浓度 (g/L) 合计 2 45.44, 3, P 6以微核检测为因变量,以血浆苯并 a 芘浓度、经济水平、文化程度、工种、工龄、是否参加锻炼、生活是否规律、居住条件、是否吸烟等 16 个调查因素和检测结果为自变量引入回归方程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浆苯并( a)芘浓度、生活是否规律、文化程度、经济水平、是否吸烟与7 / 9 微核阳性相关 (均 P 0.05),而其他因素则对其影响不明显。 7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 的因素引入逐步回归方程,得微核阳性数的回归方程 Y 1.170 4+0.070 6X1-0.230 6X2-0.203 8 X3 0.213 0X4,其中 X1 为血浆苯并( a)芘浓度, X2为经济水平, X3为生活是否规律, X4为是否吸烟。进入方程的各因素,从大到小排序为:血浆苯并( a)芘浓度 (R2=0.173 2、 F 50.019 2、 P 0.000 1),经济水平(R2=0.028 6、 F 15.101 1、 P 0.000 2),生活是否规律(R2=0.013 0、 F 7.001 6、 P 0.006 9),是否 吸烟 (R2=0.008 5、 F 4.379 9、 P 0.036 9)。 讨论 本研究通过检测不同作业地点空气样本和职工血浆苯并( a)芘,显示血浆苯并( a)芘浓度与工作环境相关;炼焦工人血浆苯并( a)芘浓度明显高于非炼焦职工,提示血浆苯并( a)芘的蓄积与职业接触有关 3。 炼焦工人血浆苯并( a)芘浓度与职业接触工龄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说明苯并( a)芘在体内有蓄积效应,且降解作用弱甚至无。提示血浆苯并( a)芘浓度可作为职业接触过量负荷的指标。至于苯并( a)芘浓度与癌肿形成有无关8 / 9 系,还需 进一步研究。 炼焦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较一般人群高 1,本研究结果亦证明了这一点。本研究以血浆苯并( a)芘含量作为人体致癌毒物蓄积的客观变量指标,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阳性率为苯并( a)芘对细胞遗传造成损伤的效应指标,在炼焦与非炼焦职工中进行比较,显示出差异。炼焦职业接触微核阳性与血浆苯并( a)芘浓度呈剂量反应关系,提示苯并( a)芘与微核形成有一定关系。 单因素分析筛出 5 个因素对微核形成有影响。经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浆苯并( a)芘浓度、经济水平、生活是否规律、是否吸烟 4 个因素进入模型。其中 苯并( a)芘对微核的影响占首位,对微核的形成起重大作用,这解释了炼焦工人微核阳性率和微核细胞率高于一般人群的原因。虽然吸烟也进入方程,但其被排在最末位置,说明炼焦工人细胞遗传学损伤主要应归因于职业接触。 该厂 1979 年点火, 1984 年投产,虽然在呼吸道疾病调查及职工病历中未发现炼焦工人中发生过肺癌,但炼焦工人呼吸道疾病的患病率远高于非炼焦职工,提示炼焦作业已对人体健康形成损害。近来在调查 1 年后的随访中发现该厂第 1 例肺癌,该患者病理检测为小细胞型肺癌,查阅调查表发现,患者于 1979 年即开始在炼焦炉工作 ,从事上升管工和推焦车间司机工作,血浆苯并( a)芘浓度为 18.56,微核9 / 9 数为 5个。进而显示炼焦作业可引起细胞遗传学损伤,直到肺癌发生。 基于以上事实,我们认为炼焦工人长期吸入含苯并( a)芘的空气是导致机体发生细胞遗传学损伤,引发癌基因表达,进而引起癌症的危险因素。检测淋巴细胞微核是早期发现细胞遗传学损伤的理想指标,应在炼焦工人中大力开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赎楼业务合同范本解读
- 2025至2030集装箱运输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艾梅乙流程质量控制
- 教师说课培训心得体会
- 高三上学期英语写作指导计划
- 地铁工程施工风险预警与应急措施
- 班主任年度思想工作总结范文
- 观看天使折翼警示教育片校园欺凌防范心得体会
- 尖子生培养的有效措施
- 2025至2030自动和半自动拖拉机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
- 呼吸内科质控体系构建与实施
- 中职英语课标词汇表
- (28)-1.1.1 国外生命教育发展
- 手术物品清点(获奖课件)
- 新疆兵团建设工程标准化手册最终版
- RFJ05-2009-DQ人民防空工程电气大样图集
- GB/T 31586.1-2015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涂层附着力/内聚力(破坏强度)的评定和验收准则第1部分:拉开法试验
- 2023年冬雨季及夜间施工措施
- 康乐保造口产品课件
- 房屋无偿使用协议书范本(2篇)
- 辐射4代码大全(整合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