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发现母亲读后感 篇一:发现母亲读后感 有的人看见这个题目会问:做个合格的家长?难道我做得不够合格吗?我让孩子吃饱穿暖,还让孩子早日接受教育,参加了好多培训班,不让他输在起跑线上,我这个家长不合格吗?我想说,合格不合格,你将发现母亲看一遍就知道了。读完了发现母亲后,你就会觉得抚育孩子不仅仅是吃好穿好,多参加几个培训班就行了。它包括对孩子进行习育、教育和化育。如果能做到这三者的融合,你就不但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还能成为一个杰出的家长。没准因为你的出色的抚育,你还可能培养出天才 来。 发现母亲的封面顶部,就有那么一行信心十足的话: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为天才的母亲。这是大话吗?非也。你去书中走个来回,就能感觉到,这句话的力量底气十足,这句话的内涵无比丰富。这句话的背后,是作者王东华先生历时十年,从文化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不同角度揭示了母亲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后,对为人父母者最好的祝福。 2 / 12 读罢此书之后,有一类成功人物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轰然崩塌了。这一类人就是为了事业,而不顾孩子的人。作者说:在过往的历史里,成功的人往往不是好父亲、好母亲,我 们有许多名人教子的故事,但是我们却没有看到几个被教育出来的有作为的孩子,相反,败家子却层出不穷。这是多么发人深省呀。我们不顾孩子的教育、成长,而只热衷于自己所谓的事业,而在自以为是的成功之后,却为社会贡献了一个又一个的累赘,难道这样的价值观我们还能弘扬下去吗?王东华更是在书中以成功:用孩子抵押来的勋章为专题,提醒人们我们是孩子的生命之舵,孩子是我们的生命之锚,提醒人们如果连关系自己身前身后的子女都不去关注,又何谈去建功立业呢。 然而,王东华经过考察后发现,有很多的 成功人士即使有教育好孩子之心,也不知道怎样才能把子女教育好,当然这也是绝大部分平凡父母面临的问题。比如历史上俯拾皆是的英雄无继现象,还有现实中仍在上演的富不过三代便是明证。有人以因果来解释,有人以风水来阐释,而作者对同时又大量在历史上存在的人才世家现象进行了剖析,发现不管是富不过三代也好,人才世家也好,起着最关键作用的仍然是家庭教育是否成功。 3 / 12 不过,这里提到的家庭教育远非现在我们常常提到的狭隘的早期智力教育范围了。为了真正揭示家庭教育的成功规律, 作者系统研究了胎儿的发育、幼儿的成长,研究了人生的发展、人才的培育,研究了人才成长中的长子现象、行序现象、幼子现象、独子现象、寡母现象等,从而发现了父母在孩子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大责任。比如,王东华在比较了教师与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大小之后,提出了一个瞽母胜过一打特级教师的观点;他在比较了家庭与学校在孩子成长、成才中的作用大小后,提出了家庭是最早最好也是最高的学府的观点。而在分析了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让妈妈成为母亲,成为教育家等一系列观点后,他更是提出了母亲是孩子的 大老师这一重要观点,而不是人们常常说得第一任老师。 因为这部着作完全是作者考察了中外上千年教育史、女性史及文化史,并对之进行了批判性分析研究写成的,完全是作者独立思考之结晶。所以,书中的所有论断都显得那么新颖又具有震撼力。如:人脑是分两次诞生的、第二次诞生更重要、人是早产三年的动物、婴孩的一年等于十年等,让人们从根本上认识到了抓住关键时期对孩子进行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又比如:母子感通:摇篮里4 / 12 建立起来的感应频道、恋母情结:母亲是孩子的纯金恋人、慈容精神:孩子 是母亲身上掉下的肉等,让人们认识到了在对孩子实施家庭教育时,母亲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从王东华的发现母亲开始,中国的母亲教育学也正式开始了。建立一门新学说是不容易的,需要大量的资料作支撑。于是,方仲永真的神吗?、 傅雷为什么反对傅敏学音乐?、鲁迅怎样做父亲,做对了吗?、教皇的养子为何比亲子成名的概率要小?、全世界智商最高的金雄熔失败了吗?等古今中外一系列涉及人才成长、家庭教育成败的正反面事例都成为了他的研究对象。建立一门新的学说是不简单的,需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 的耐力。于是,本来是学工科出身的作者,为了这本着作、这个学说的问世,真就坐了十年冷板凳。而且在成名后,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停下他研究的脚步。 是什么在支撑着他?是社会的赞美、优厚的报酬吗?我觉得的都不是,因为如果仅仅为了这一些,他完全可以从事自己的老本行。我觉得他有一种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在他的书中处处洋溢着。我们可以随便摘出来一段体会体会: 我们不能成就伟业,那并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过错。5 / 12 但是,如果我们不去做一个能理解伟大体验伟大的人,则是我们的过错;而如果体验了理解了这份伟大而不能传达给 孩子,从而让孩子点起自己那燃烧的对真理、伟大追求的火炬,那则是一种太遗憾和太不应该的过错了 ! 他的使命感不仅是为了中国的繁荣与进步,更是为了世界的美丽与发展。所以作者在书的结尾发出了让天才成批出现的呐喊。他说: 当这种呼喊最终化为人类的一种信念时,那么一个天才竟长的新时代必将到来,到那时,我们将怀着极欣喜的心情注目于这个远远超过文艺复兴时代的全人类长盛不衰的全面复兴与增长,注目于这个在大地上建立起的人类最美好的群星灿烂的极乐园 !这是一种多么高远的境界呀,我们所有为人父母或将为人父 母者还能冷眼旁观吗?不,再也不能了。我们应该行动起来。那么,就让我们从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开始吧。 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那手就长在我们身上! 篇二:发现母亲读后感 做了十几年教师,已是四岁孩子的妈妈,一直觉得自己懂教育,可拜读了王华东的发现母亲后,我如坐针毡,6 / 12 因为我又发现了自己的浅薄。一般会被认为,发现母亲是一本讲早期教育的书,倒不如说它是讲全面教育的书,更确切点说是讲根本教育的书。作者以理想主义的热情,发现了母亲的伟大作用 -母亲的素质决定着民族的未来 和命运,或者说:左右国民命运的是母亲的教育,母亲,只有母亲,才是创造历史的正直动力。他用诗一般的语言概括为: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 多年来,我一直关注着学校教育,对儿子的学前教育自我感觉也良好。可发现母亲不仅让我看到了自己荒废了许多对儿子早期教育的大好时光,而且也让我找到了那些学校教育顽疾难以治愈的症结 -家庭教育的薄弱。发现母亲让我对家庭教育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不能忘却的悲剧 令人心酸的往事。王华东出生于 1963 年,出生后不到半年,便因母亲的长病被送到了外祖 父家,一住就是十年。等他再次返回父母身边时,迎接他的家庭气氛比当时全国的气氛还要沉闷。父亲是被打倒的走资派,父母微薄的工资要养活包括他在内的三个男孩子,本来就很低的生活水平,又增加了一个费衣费鞋只会吃饭不会做事的饭桶。更糟糕的是 由于外公外婆多年的溺爱,使他更难入家随俗了,他搅乱了原有的家庭秩序。从被父亲打服的那一天开始,他就在心灵深处对抗着这个家,对抗着父母。家是令我恐7 / 12 惧的地狱!家的外面永远是美丽的,离家越远,这种美丽越动人!随着年岁的增长,这种敌对不仅没有消除,相反更加仇恨我考大学的最强烈动因,就是要远远的离开这个家。 为了减轻心中的压抑,我不想继续整理那些悲剧。其实,天底下的许多悲剧,都是可以避免的,特别是由教育不当产生的悲剧。提高教育水平是提升人类素质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正在进行这新一轮的课 程改革,全国上下从教材到教育理念,从教育方法到教育设备等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教育的确在改变,而且已初见成效。但是,受王华东老师的启发,我认为我们的教育改革,少了很重要的一部分,那就是家庭教育。我们不妨做个试验,把一个孩子从小到大学习生涯中的老师换一换(可以换换班级),也就是换成同时代的其他教师,我想结局一般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为同样环境下,社会对教师的要求都是统一的,老师的素质虽有高低之分,但是相差不会很大,每位老师最低标准也要拥有教师资格证。而如果把一个刚生下来的孩子送到一个不同环境的家庭里去 养育,孩子将来的结局肯定会与亲生姐弟大相径庭。我们都能看到,从一个家庭里走出来的几个孩子都有惊人的相似,除了遗传素质的影响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后天接受了相同家庭教育的影响。 8 / 12 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有各级的政治机构、专业机构在引领,有众多的家长和监督部门在监督,这些都促进了学校教育的质量。可家庭教育呢,有哪个专业机构和部门在监督评价检查每个家庭的教育情况呢?父母教育水平提升只是一种自发行为,有多少不具备做父母资格的人正在为人父母呢?其家庭教育的效果自然相差悬殊。所以,我国的家庭教育的水平不足,已经严 重影响到学校教育的发展,影响着人的素质的提升。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下,人才才能大批地涌现,教育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价值,否则,再好的学校教育也像一个跷脚走路的残疾人,它永远难以发挥出速度和水平! 发现母亲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用他自序中的话:愿天下人共读之,不仅仅是读这本书,甚至就不是读这本书 -而是读父亲、母亲这样的大书,而是读做人、做高尚的人这样的大书。因此,不仅愿天下人共读之,更愿天下人共勉之、共行之。 最后,我用此书后记最后一句作结:每一个母亲都有一个好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母亲! 9 / 12 寒假期间读了发现母亲这本书,把 80 万字的书读完,应该也需要一番功夫,但我还是非常着迷的把它啃完了,细细回味,觉得它确实值得一读。一是敬佩作者不但文才好,而且更重视通过事实、实例和各种实验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让人不得不信服;二是感觉自己这方面了解的太少,看到这本书有些晚了,错过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期,(三岁决定人的一生)但不管怎样说,因为毕竟我们是做教师的,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学生当成是我们的孩子般的来爱护、教育。读了此书,有 3 点很值得共享。 一、所 谓让孩子玩,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同样是搭积木,在开始是让孩子训练手的灵巧性,在稍大之后可以告诉每一块积木的作用,一个 5 岁的孩子和一个 3 岁的孩子在搭积木时不应该是一个层次上的,但现在孩子却是如此,这就是如同孩子在上课,而老师每天只让孩子念同样的课文,因此,孩子的玩不应该是瞎玩,至少不应该全部是瞎玩,应该是有目的的,是睁着眼睛的玩。做为一名母亲,我们经常提到的一个观点就是让孩子尽情的玩吧,玩就是孩子的第一任务,这我很赞同,读了发现母亲的书,我开始意识到玩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自己的生活中,也立志做个好母亲,好好的陪孩子玩,还要赋予玩丰富的内容,我想我会做到的。 10 / 12 二、铃木镇一认为要改掉坏习惯是不可能的,唯一能做的便是培养正确的习惯以超越它。 确实是,一个坏习惯是很难改正的,他是学生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特别是坏习惯往往有它优越舒适的特性,很难让学生一次改正,但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个过程,经常的在孩子的耳边提醒,以督促他们形成好习惯,超越坏习惯,我想经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孩子也许就能体会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了。 三、家校结合的方法:冷静 的帮助孩子分析自己的错误,启发孩子理解老师的心情,指出老师是关心和爱护他的,老师虽然生气,只要他认真改正错误,老师就会欢迎,同时,母亲要把孩子改正错误的决心转告老师,让老师对孩子不抱成见。对孩子的进步充满信心。 做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经常的跟家长打交道,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良方,有时会把孩子的错误毫无保留的告诉家长,而很多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不同的,有的直接就在老师面前揍孩子了,有的回到家里训,有的则能处理的很科学。所以,我们还有义务去感化,甚至是教育家长,正确的11 / 12 面对孩子的错误,用科学的家校结合 的方法去管理和培养孩子。 书中倡导的好:教育应该同孩子一道成长!教师是教育的执行者之一,我们也该一道成长了,给自己的孩子做个榜样,更给身边的孩子做个榜样。 篇三:发现母亲读后感 上学期,学校给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购买了一本教育书籍,书名就叫发现母亲。我在寒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一口气看完了这本由王东华教授所着的书,合上发现母亲这本书之后,我对母亲这一伟大形象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认识。 发现母亲这本书,作者以独到的见解和新 颖的事例,怀着对社会特别是中国社会的深深责任感,深刻阐述了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母亲的素质决定着民族的未来和命运着一主旨。作为一名女性,一名教师和一名母亲,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我要说,母亲是伟大的,但这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宠物疾病监测AI专家bi备笔试题
- 2025年安全管理技能考试题库解析
- 2025年汽车电子工程师职业技能评定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煤矿安全监察员技能水平测验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篮球裁判员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全员安全文明施工培训规范细则细则细则题及答案
- 2025年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员职业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设备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水管员选拔面试高频问题与答案
- 2025年机械工程师注册执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乌镇景区管理制度
- 国企职称评聘管理制度
- 公司意识形态管理制度
- 微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洞察阐释
- 月饼代销合同协议书
- 精神康复与躯体管理训练体系
-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5-2011)
- 隧道运营养护管理手册上册
- 《废旧锂电池的回收与再利用》课件
- 汽车制造工艺技术课件:汽车总装生产工艺流程及检测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