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1 - 目目 录录 目目 录录- 1 -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规划总论规划总论- 3 - 一、规划背景- 3 - 二、规划依据- 5 - 三、规划期限和范围- 5 - 四、规划指导思想- 6 - 五、规划原则- 6 - 六、规划目标- 7 - 七、规划重点- 8 - 八、规划过程- 8 - 九、本次规划遵循的技术路线如框图所示:- 9 -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村庄概况村庄概况- 11 - 一、村庄概况- 11 - 二、经济现状- 12 -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村庄整合规划村庄整合规划- 12 - 一、村庄整合的作用- 12 - 二、村庄整合经济条件分析- 13 - 三、村庄整合中心村选址原则- 13 - 四、村庄整合的目标和方法- 14 -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村域及产业发展规划村域及产业发展规划- 15 - 一、规划思路- 15 - 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16 - 三、农业机械化规划- 16 - 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村庄规划村庄规划- 17 - 一、村庄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17 -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2 - 二、建筑质量评价- 18 - 三、村庄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19 - 四、道路系统、竖向规划- 23 - 五、绿化景观规划- 25 - 六、市政设施规划- 26 - 七、环境保护- 35 - 八、防震减灾规划- 37 - 九、村庄近期建设规划- 39 - 表表 5 5 近期造价估算表近期造价估算表.- 43 - 第六部分第六部分 规划实施措施规划实施措施- 44 - 附图:附图: 区位图 村域现状图 村域规划图 村庄用地现状图 村庄用地规划图 建筑质量评价图 村庄规划总平面图 道路系统规划图 给排水工程规划图 电力电信规划图 景观环卫规划图 村庄近期规划图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3 -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规划总论规划总论 一、规划背景一、规划背景 1、宏观背景、宏观背景 1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背景社会背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正是从这一国情实 际出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继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后又明确提出了继续把 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 支持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 心内容之一,是立足于现实条件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 2 2)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时代背景时代背景 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 “五个统筹”的必然要求。以城乡协调发展为基础,推进工业化、城市化 进程,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顺势之举,是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3 3)解决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政策导向政策导向 农民、农业、农村“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 连续多次重申的“三农问题重中之重” ,都反映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4 - 的执政理念。农村村庄规划整治工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途径之一。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 2025 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是:农 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 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 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要繁 荣发展农村文化、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推进农村扶贫开 发、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农村社会管理。 2、微观背景、微观背景 在国家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之后,平顶 山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平顶山市 2008 年第 21 号文件中共平顶 山市委办公室文件指出: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 2015 年, 全市城镇化率要达到 60%以上,全县(市、区)要按照这个指标,确定中 心镇、中心村数量。确定中心村规模:平原区达到 5000 人左右,丘陵区 达到 3000 人左右,边远山区达到 2000 人左右。全面推进中心村建设,是 市委、市政府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目前,平顶山市 政府已经把村庄规划列入到了平顶山市跨越式发展工程之一,全面启动了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5 - 中心村建设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郏县人民政府为了更好的实施中心 村建设工作,组织并委托我公司对郏县的部分村庄优先进行村庄规划的编 制工作。 二、规划依据二、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 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导则试行; 3、 镇规划标准 ; 4、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6、 堂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7、 中共平顶山市委办公室文件第 21 号; 8、堂街镇士东村规划区地形图; 9、有关士东村发展的基础资料和相关文件。 三、规划期限和范围三、规划期限和范围 1、期限 本次规划年限为 2009 年至 2025 年,规划期限 17 年,其中, 近期:20092015,规划期 7 年; 远期:20162025,规划期 10 年。 2、范围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6 - 本次规划的规划范围包括士东村、士西村、士中村三个行政村的用地 范围。 四、规划指导思想四、规划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以构建和谐社会和富民强 村为目标,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为根本目标,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努力提高农民素质、 生活质量。 五、规划原则五、规划原则 1. 公众参与原则 新农村建设的实施主体和受益主体都是农民。因此在村庄建设规划的 过程当中,必须尊重民意,大量征求公众意见,使规划更合理、更可靠。 2. 统一协调原则 统一协调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第一,本次规划要与上一层 次规划统一协调;第二,本次规划内部各种用地、各种空间之间要统一协 调;第三,本规划区要与外部用地、空间统一协调;第四,规划要与村庄 规划的其它各项活动统一协调。 3. 安全、完善原则 村庄规划首先要体现各种安全规划,防止各种灾害;同时,要完善公 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规划,使农村的人居环境尽快得到改善。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7 - 4. 因地制宜原则 首先,规划要分析地方特色,尽量制造和壮大特有的农村风格,发展 特色人居环境;其次,规划要量力而行,不能脱离实际,千篇一律,搞城 市化。 5. 注重生态原则 在村庄建设规划过程之中,必须注重生态保护,加强地方生态培育, 使村庄的绿地景观系统与大生态系统和谐共生。 6. 尊重文明原则 农村作为一种生活形态,有其独有的农村文明,这种文明反映在布局、 空间、建筑形态、景观等各个方面,承载着广大农民的记忆和爱恨。规划 不能武断、粗暴的加以否决,应该是借鉴中发展,保护中壮大。 六、规划目标六、规划目标 1、规划目标、规划目标 1 1)总体目标)总体目标:把村庄建设成:住房实用美观、设施配套完备、环境 整洁优美、道路全部硬化、饮用水质达到标准、厕所卫生符合要求、排水 沟渠顺畅清洁、垃圾及粪便作无害化处理、农民医疗文化教育等基本得到 保障、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农村风尚得到有效改善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社会 主义新农村。 2 2)具体目标)具体目标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8 - (1) 村镇等级道路铺装率 100%; (2) 自来水普及率 100%; (3) 有线网络入户率 100%; (4) 垃圾集中收集率 100%; 七、规划重点七、规划重点 1、通过对产业现状的分析和对未来的预测,研究确定产业发展的重 点和策略,以更好地指导士东村产业发展。 2、优化村域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利用土地,为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 提供有效的空间结构支撑。 3、协调产业发展与村庄的相互衔接关系,妥善处理两者的联系,做 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4、在广泛调研论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大力推行村庄整 合,不断整合农村资源,积极引导农民向城镇聚集,向城市转移,加快推 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八、规划过程八、规划过程 本次规划通过对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分析 入手,充分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内涵,明确村庄 规划的规划原则和目标。同时,规划从现状条件分析入手,通过现场调查 和基础数据的分析,了解现状村庄空间分布特征和产业发展概况,找出村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9 - 在村庄分布、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目标为指引,以问题为突破,提出具体的村庄布点原则,合理预测村庄 人口容量,对各基层村进行整合,形成合理村庄布点体系;同时结合产业 发展规划,提出空间布局方案。统筹安排主要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 并提出村庄规划建设实施对策,确定保护村庄生态环境原则和措施;中心 村建设规划中提出总体构思和空间布局,同时制定详细的工程管线规划, 来引导村庄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10 - 九、本次规划遵循的技术路线如框图所示:九、本次规划遵循的技术路线如框图所示: 现状调查总规实施检讨“十一五”规划国家与区域 政策目标 现状问题 及成因 规划实施有效 性及原因 社会经济和 行业发展目标 空间战略和发展目标 多方案比较和优化 近期发展策略 近期行动计划 政策保障措施 部 门 意 见 征 民众 意见 咨询 专家 意见 咨询 地方发展战略 可利用的资源 发展需求 发展与资源的平衡 规划实施 引导和控制公共和私 人投资进入村镇建设 远景分析 发展的多种 可能性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村庄概况村庄概况 一、村庄概况一、村庄概况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11 - 1、位置与现状 士东中心村隶属堂街镇,位于镇域最西端,距堂街镇政府约 6 公里。 西与士中村和士西村相连;东临石桥店村;北依汝河;南与宝丰县接壤。 该中心村包括士东村、士西村、士中村三个行政村,总共 3054 人,总建 设用地 49.6 公顷,耕地 3172.8 亩,人均耕地约为 1.04 亩,因此根据河 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导则试行规定,属于二类用地。其中 士东村 970 人,263 户,耕地 999.8 亩;士中村 847 人,230 户,耕地 1066 亩;士西村 1237 人,303 户,耕地 1107 亩。士东行政村 2008 年人 均纯收入 6850 元,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主要经济作物为棉 花、韭菜、西瓜,耕地面积是 999.8 亩,人均耕地面积为 1.03 亩。 2、地形地貌 士东中心村自然条件优越,全村域为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属于较稳定 的工程地质区, 3、气候条件 堂街镇东高西低,水源充足,气候宜人,自然条件优越,北汝河沿镇 蜿蜒直下,汛期最大流量 4000 立方米每秒,常年流量为 3 的立方米/秒。 另有芝河、运粮河、杨柳河、石河交织全境,年最冷(一月)平均气温零度 左右;最热(七月)平均气温 28 度左右,平均降水量为 678. mm,平均蒸发 量为 1983. 6mm,最大的日降水量为 13. 6mm (1979 年 1 月 11 日),历年最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12 - 厚积雪 1500mm,平均风速 3m/秒,最高风速 2 3. 7m/秒,主导风向为 NE, ENE, WNW, NW8 级。 二、经济现状二、经济现状 1、企业现状 士东中心村目前暂无工业企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应进一步发展 壮大,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农业现状 士东中心村的农业特色不十分明显。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村庄整合村庄整合规划规划 一、村庄整合一、村庄整合的作用的作用 1、整理土地使用功能,节约耕地、集约土地、美化环境 士东村中心村现状村庄建设用地约 49.6 公顷,由于缺乏规划,村庄 布局比较分散,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2、完善配套设施,方便群众生活 现状士东中心村分布相对集中,基础设施和公建设施较为缺乏,主要 表现在道路系统不够完善,文化、教育、商业设施较为缺乏。村庄整合后, 方便了基础设施和公建设施的配套建设,节约了大量资金。 二、村庄整合经济条件二、村庄整合经济条件分析分析 1、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优越的区位优势: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13 - 士东中心村位于郑石高速和平郏公路的交叉处,交通便利。 相对的经济投资优势: 士东村的人均收入(6850 元) ,比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3255 元) 要高出很多,经济基础较好。 2、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1)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整体效益处于较低层次,产业结构有待 调整。 (2)工业企业缺乏,村庄发展动力不足。 (3)第三产服务、公共服务体系档次较低,服务不到位。 (4)村庄道路狭窄,供水供电通讯设施缺少等因素影响对外招商引 资。 三、村庄整合三、村庄整合中心村选址原则中心村选址原则 (1)侧重考虑区位优越(及交通方便、供水、用地、环境等条件良好) 的原则。 (2)联系合理(包括经济流向、交通联系、社会联系、历史联系、服 务范围)的原则。 (3)节约用地(即尽量利用坡地、劣地、少占或不占良田,与基本农 田保护区不相矛盾)的原则。 (4)坚持村庄集约化原则。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14 - (5)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6)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的原则。 (7)坚持“四看”原则 看民意,尊重百姓意愿; 看风水,注重居住环境和传统风俗; 看条件,充分考虑好道路、供水、供线的方便和可行性; 看产业,即村庄的经济基础和农业耕作情况、产业依托。 四、村庄整合的目标和方法四、村庄整合的目标和方法 (一)村庄整合目标(一)村庄整合目标 规划将士中村、士西村整合至士东村,依靠土地置换推动中心村建 设,推动中心村规模化发展,环境向生态发展管理向社区发展,设施配套 向城市看齐,计划用 1015 年时间连片建设新村,将村庄整合节约的土 地进行复垦,把有限的资源和资金集中起来,投入到综合实力发展强力的 村庄,改善其生活质量;确定规划土地的功能,使村域土地充分发挥其在 各方面的功能;在区域协调方面,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充 分发挥地方特色。 (二)村庄整合的方法(二)村庄整合的方法 村庄整合主要采取以下模式。 1、农村社区整合型。选择乡镇驻地或交通便利、区位优越、经济条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15 - 件较好的村建立农村社区,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增强服务功能 等措施,吸引周边村庄逐渐向中心村聚集。 2、城中村改造聚合型。对纳入城市建设规划范围的城中村,集中规 划改造,充分利用城市公共设施和公共资源,合并建成新社区。该模式主 要适用于县城、市区范围内的城中村改造。 3、强村带动型。以经济实力强、领导班子强的行政村为依托,将其 与周边经济实力弱、班子能力弱的行政村进行合并,实现以强带弱、共同 发展。 4、产业联结型。以特色产业为纽带,将产业关联性强或发展趋势相 近的村庄进行整合,通过产业带动组建中心村或建设农村社区。 5、自然村恢复型。历史上原本属一个自然村,后来被划分为若干个 行政村的,依照历史情况重新合并成为一个行政村。 6、邻近村合并型。对地域相邻的村庄,将若干个村整合成一个行政 村。 结合堂街镇的实际情况本次规划主要采用后两种模式。 第第四部分四部分 村域及产业发展规划村域及产业发展规划 一、规划思路一、规划思路 坚持从士东中心村实际出发,有所为、有所不为,因地制宜形成自身 产业特色,面向市场选择产业项目,优化产业布局,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 式,依托平顶山市、堂街镇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特色产业链。在现有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16 - 产业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多渠道、多 形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努力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转移,提高务工农 民工资收入,壮大劳务经济;加快改善生产条件,推广优良品种和现代高 效绿色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培育、壮大农村新经济组织, 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水 平。 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认真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按照水、田、林、 路综合治理的要求,大力开展中低田改造和坡瘠地改造,强化农业综合开 发,加快实施“沃土”工程,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耕地产出水平;抓好耕 地灌溉体系配套建设,提高排涝抗旱能力,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实现旱涝 保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开展生态林和农田林网建设,搞好“三边”绿 化。至规划期末,完成改造中低产农田和耕地,提高村域内基本农田的整 体排涝抗旱能力。 三、农业机械化规划三、农业机械化规划 在规划期内,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围绕耕种收三大主要环节,抓好 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的农业机械化,以增加农民收入、改 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推动农业现代化; 通过加大购机补贴力度,加快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提高农机装备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17 - 水平和作业水平;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大力发展农机服务组织,推 动服务产业化进程,解决农业生产中的“三弯腰”问题,把农民从繁重的 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至规划期末,本村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 90%以上, 作业面力争达 90%以上。 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村庄规划村庄规划 一、村庄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一、村庄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状村民住宅部分建筑较为破旧,以传统一层砖混民居为主,较为 密集,通风、采光、消防等难以保障。 住房功能落后,浪费严重,村民住宅沿用上世纪的房屋格局,功能 明显与渐富裕起来的村民的需求不适应,不符合现代农民的实际需求。村 容村貌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村内有部分房屋质量较差。 现有村庄道路网系统尚未完善,道路较窄,对村民的生活造成极大 的影响,住宅区内巷道狭窄,消防车无法进入。虽然本村主要街道得到治 理,但仍有部分街道仍存在乱堆乱放、排水不畅的现象。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文体活动设施不健全,绿化率较低,庭院环境 卫生较差,普遍采用传统旱厕,清洁能源使用户少。 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目前村内没有文化大院、老年人活动中心、文 化体育设施,商业设施规模小,村庄内缺少游憩活动场所。 二、建筑质量评价二、建筑质量评价 现状士东村整体建筑质量一般,因各家的经济状况有所区别,体现在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18 - 院子及大门的形式上较为多样,颜色和修建质量参差不齐,风格也不尽相 同,影响了村庄整体的建筑风貌。建筑结构均为砖混(除中部部分老宅基 地外) ,但建筑立面形式各异,外墙有涂料,有面砖;屋顶有全坡、半坡、 平顶。整体布局较整齐,朝向也较为一致。 对现状建筑进行评价,建筑分为三类:一类建筑、二类建筑、三类建 筑。 一类建筑:系指建筑质量较好,能够长期继续使用,在农村建设治理 须少量整修的建筑,且不影响规划实施。 二类建筑:指建筑布局混乱,建筑质量有待改善以及准备翻新重建的 建筑。 三类建筑:包括破旧房屋,规划需要拆除重新建造的建筑。 一类建筑村庄规划原则上保留,质量中等的建筑,集中者,近期整修 保留,远期原则上纳入村庄规划建设;质量差的,原则上拆迁到村庄规划 处建设。 三、村庄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预测三、村庄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一)规划人口规模预测(一)规划人口规模预测 由于城镇化进程是不可逆转的规律,随着户籍和就业政策的不断完善, 在今后的发展时期内乡村人口规模上存在着相当大的缩小可能。然而,考 虑到乡村工作的实际,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以及成年分户等情况都对建设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19 - 用地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规划村建设用地容纳的人口,应包括现状村域范围内常住人口(当地 户籍)及其在规划期限内的自然增长的总和。 规划期内村域常住人口总数的计算可按下列公式: Q=Q1 (1+K)n + Q2 其中:Q预测人口总数(人) ; Q1现状农业人口数; Q2现状非农人口数; K规划期内人口自然增长率; n规划年限 截至 2008 年,士东中心村有 3054 人。根据中共平顶山市委办公室 文件第 21 号,随着中心乡(镇) 、中心村建设的推进,一般乡镇和基层 村将逐渐消失,大量人口将向中心乡(镇) 、中心村集中,由于士东村地 处堂街镇经济集聚区内,因此,士东村远期人口机械增长 1663 人,根据 2000 年至 2008 年人口变化推算自然增长率千分之五,预测到 2025 年,总 人口为 5000 人。 规划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基本国策,通过逐步 整合现状较为分散的村庄空间布局,逐步解决现状存在的各种不合理占用 土地的现象。规划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形成布局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20 - 合理、产业协调发展、环境优美的生态村。 (二)用地布局(二)用地布局 1.布局形态 规划士东中心村以三条主干道为轴,布置两个居住区。形成“一心、 两区、三轴”的结构模式。 一心:以休闲广场为中心的娱乐中心; 两区:一个居民区和一个养殖区。 三轴:以三条主干道为主要景观轴; (三)用地规模与建筑布局规划(三)用地规模与建筑布局规划 1 1、居住建筑用地、居住建筑用地 (1)规划原则 居住建筑规划要注重节约用地,户均占地面积当符合国家或河南省 相关规范标准,并结合当地实际,选择合适大小的宅基地。 住宅建设应少占或不占耕地,新增住宅需优先选用村内空地和荒地 进行建设。 住宅建设应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突出地方特色,选择适合的户型。 规划住宅以二层为主,采用并联、双拼的方式紧凑排列,住宅前或后 有宅前路与村庄干道相连,方便居民出行。低层宅基地规模仍执行现行标 准,即两分半,合 166.7。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21 - 住宅建设采用新建、规划更新和保留四种形式相结合。 (2)住宅建设 住宅建设的标准与要求 住宅设计应注重提高土地利用效益,落实农民生活、生产的综合需要。 作为农村住宅,平面功能必须和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结合,比如农民 需要在院子中种菜、饲养家畜、晾晒谷物、堆放柴草,户内多需要储存农 具、粮油、生活物品等空间,即使已脱离农业生产的家庭,也仍然保留着 一定的原有生活习惯。因此,在住宅设计时,需非常重视农民的实际需求, 同时,尽可能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 住宅建筑设计与选型 村民住宅的建筑设计,绝不能照搬城市的别墅和多层住宅,而是应从 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体现农村的生活习惯,反映农民家庭生产的需求, 考虑农民对新住宅的购买能力和使用时所能承受的生活支出水平。综合上 述分析,我们挖掘出农宅不同于城市住宅的典型特点,加以借鉴提炼,进 行新村住宅设计。 农宅的典型特征分析: 院子:院子是农村住宅的典型空间,可以说是生活和生产活动的核心 场所。其功能包括家庭种植、手工生产、农机具存放、邻里交往等。同时,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22 - 院子还通常担当着联系各房间的交通功能。 生产用房:多数农户家中会有可独立对外的生产用房,用于家庭生产, 或农具存放,或粮食存放等。是家庭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 低建筑面积、高使用面积:农宅建筑面积一般不大,但有效使用面积 往往远大于城市同等面积的住宅,经过仔细分析,发现农宅一般厕所独立 设于院中,其他房间均对堂屋开门,或直接经过院子进入,基本没有内部 的交通面积,大大降低建房的经济投资。 生活节俭,生活成本较低。农民很注意节约,注意省水、省电、省燃 料。反映在住宅上,主要表现在:主要房间朝阳布置利于保暖,省燃料; 旱厕远离住宅利于排气,省水节电;厨房外墙面较大利于排烟,节省设备 投资;安装太阳能,利于节省燃料。 因此,住宅设计不仅应提供给农民完善的居住功能,同时,把上述典 型特征也融入其中,从物质空间和居住的经济性两个层面满足农民的生活 生产需求。 2 2、公共建筑设施、公共建筑设施 公建设施包括行政办公、文体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等,是人们 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设施。本次规划结合主要道路布置,以便于组织村民 生活。 1、村委在原址保留,加设文化宣传栏。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23 - 2、在原有的敬老院内设老年活动室一个。 3、规划在靠近郏平公路的原有空地上结合绿地布置幼儿园和文化室。 4、规划在村委以南直至郏平公路设休闲广场一个,并布置健身器材。 5、规划在南大街南侧分别布置 5 处便民超市,在幼儿园处设置 1 处 便民店,以满足不同需求。 四、道路系统、竖向规划四、道路系统、竖向规划 (一)道路系统规划(一)道路系统规划 村庄道路系统分为 26m、12m、6m、4m 三个等级。各级道路断面形 式如下: 过境道路:红线宽度 26m,道路断面 3.0m20m3.0m 主要道路:红线宽度 18m,道路断面 3.0m12m3.0m 次要道路:红线宽度 12m,道路断面 3.0m6m3.0m 宅前路:路面宽度 4m。 (二)(二) 道路竖向设计道路竖向设计 在现状道路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填挖的土方量,合理的设置竖向标高。 道路竖向规划控制标高的确定 :对于已硬化道路进行拓宽处理的,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24 - 尽量以已有道路的标高为控制标高,充分利用原有路面和路基,减少道路 建设的费用。对于新修道路,基本以部分现状路面及两侧地面标高为控制 标高,结合建筑布置、工程管沟敷设要求,同时充分利用现状地形等环境 条件进行竖向规划。 本次道路竖向控制标高依据 2009 年实测地形图,标高为独立高程系。 因局部缺少准确的高程,实施时,如果与实际情况不符,应再根据实测结 果参考周边高程点进行调整。调整时应在较大范围内综合考虑,确保相关 管线符合规划要求。 综合控制与弹性考虑:竖向规划中只表明了主要道路交叉口的相对高 程指标,对于其他内部道路暂不标注,也不表达相关坡度。 各种场地的适宜坡度如下: 场地名称适宜坡度(%) 广 场 0.33.0 停车场 0.20.5 儿童游戏场 0.32.5 运动场地 0.20.5 室 外 场 地 杂用场地 0.32.9 绿 地 0.51.0 沿村庄主要道路进行道路亮化工程建设,路灯间距为 30 米左右为宜。 路灯参考图: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25 - 五、绿化景观规划五、绿化景观规划 (一)绿地系统规划(一)绿地系统规划 1、绿地布局 村庄绿地系统包括公共绿地和附属绿地。规划绿地面积 2.6 公顷,占 总建设用地的 6.95%,人均 6.8m2。 公共绿地:可分为小游园、广场绿地等。规划设置广场绿地和小游园 多处,均布于村庄各个方位。小游园和广场的布局力求均衡,以最大限度 的方便居民使用,规模较大的两处公共绿地位于村北部和南部,与村庄新 增用地扩展同步建设。 附属绿地:包括道路绿化、庭院绿化等,是呈面状的绿地形式,具有 量大面广的特点,其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全村的绿化覆盖率,增加村庄绿量, 改善村庄人居环境。 至规划期末,全村的绿化覆盖率可达到在 30%左右。 绿化参考图: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26 - 2、树种选择 绿化树种的选择,宜根据当地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及现状绿化特点, 采用抗污染和净化空气,易繁殖、移植、抗病虫害强,耐旱、寒及养护管 理简单的本地乡土树种,并要力争灌木、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和地被植物 相结合,以达到良好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 (二)景观规划(二)景观规划 景观建设是体现村庄特色的重要方面,也是本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景观建设以主干道为主,着重予以绿化、亮化、美化、净化。 六、市政设施规划六、市政设施规划 1 1、给水工程规划、给水工程规划 目前士东村没有集中供水设施,村民供水主要来靠自家打井,饮用浅 层地下水。 本规划采用农村给水设计规范 (CECS8296) ,并结合河南省社 会主义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导则中村民用水量标准以及士东村的用水情 况,结合士东村的现状及地形地貌特征,居民点的规模以及地下水位的情 况,确定士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为 120 升/人日,则远期日生活需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27 - 水量为:1205000=600000 升=600 立方米。消防用水量:消防用水按同 时发生火灾一次,消火栓消防用水量为 20L/S。火灾持续两小时,消防用 水量为 144 吨时。 生产用水量:包括乡村工业用水量、畜禽饲养用水量、主要农业机械 用水量。村内规划有工业用地,规划用水量用工业用地指标估算,按 100 立方米/公顷.日。 市政用水量:浇洒道路、绿化用水、漏失及未预见水量,按上述生活 用水量的 3%5%估算。 水源及管网布置:士东中心村规划临近镇区,规划采用镇区供水系统, 采用管径为 DN200mm 主管与镇区给水管网连接,次管管径为 DN150mm。 2 2、排水工程规划、排水工程规划 (1)现状及存在问题 村内没有污水设施,生活污水及雨水沿路边随意排放,环境卫生相对 较差。 (2)规划依据与原则 1、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318-2000) 。 2、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086-1999) 。 3 、主要遵循近、远期结合,便于分期实施的原则。 (3)排水体制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28 - 规划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合流制。雨、污水可直接经过排水沟渠排入 镇区排水系统以及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 (4)污水量预测 污水量根据用水量折算,根据给水的用水性质,按平均日给水量的 85%计 算,污水量约为 510 立方米/日。 (5)污水设施布置 根据士东村地势南高北低的特点以及分两个居民点的实际情况,在士 东村东北角布置一化粪池,士东村生活污水通过排水沟区排至化粪池,经 处理达标后排入河流。 (6)雨水量计算 暴雨强度公式:q = 883.8(1+0.837lgP)/t0.57(平顶山市暴雨强度公式) , 其中: q暴雨强度(升/秒公顷) ; P 为重现期,取 1 年; t=降雨历时(分) 雨水设计流量计算 Q=q*F 其中:Q雨水设计流量(L/S) 径流系数,综合径流系数取 0.6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29 - F汇水面积(ha) (7)排水管网 排水沟渠沿道路单侧布置,上面用盖板铺设,截面 400mmx500mm。 3、供电工程规划、供电工程规划 规划原则:为了满足村民的用电需求,共布置 4 台变压器。 (1) 用电负荷预测 用电负荷指标如下: 住宅 4.0KW/户 公共建筑 35W/平方米 道路广场照明 8KW/公顷 绿化用地 5KW/公顷 (2) 低压配电网实行分区供电的原则,采用树枝放射式结构向各建筑供 电。低压线路应有明确的供电范围。相邻变电所低压干线之间可装 设联络开关和熔断器,正常情况下各变电所独立运行,事故时经倒 闸操作后继续向用户供电。 (3) 为满足线路与建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要求,减少外力破坏事故,要 求低压架空线路使用绝缘线。 4 4、电信工程规划、电信工程规划 目前村庄程控电话普及率为 75%。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30 - 规划继续推进士东村中心村信息化进程,电话线路从集镇区电信所引 出,到村后沿主要道路敷设,尽量保证村内各户电话装机的需求。电信线 路原则上应布置在东西向道路的北侧,南北向道路的西侧。 5 5、广播电视规划、广播电视规划 规划扩大有线电视覆盖率,远期争取达到 100%。广电线路由堂街镇 集镇区引入,沿主要道路铺设,然后接入各户。广电线路应尽量与电信线 路、远程教育网路同杆并架。 6 6、管线综合规划、管线综合规划 (1)在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等单项工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综合。 协调、安排各种管线的建设,以利于今后的施工和管理。 (2)尽可能将管线布置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下。 (3)应根据各类管线的不同物性和设计要求综合布置各类管线,管 线相互间水平距离与垂直净距应符合表 1、表 2 中的规定。 (4)应考虑不影响建筑物安全和防止管线受腐蚀、沉陷、震动及重 压,各种管线与构筑物或建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表 3 中的规定。 (5)地下管线与绿化树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宜符合表 4 中的规定。 表 1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 管线名称给水管排水管电力电缆电讯电缆 排水管 1.51.5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31 - 电力电缆 11 电讯电缆 110.5 注:表中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净距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 2000mm。 大于或等于 10KV 的电力电缆与其它任何电力电缆之间应大于或等 于 0.25m。如加套管,净距可减至 0.1m,小于 10KV 电力电缆之间应大于 或等于 0.1m。 表 2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垂直净距(m) 管线名称给水管排水管电力电缆电讯电缆 给水管 0.15 排水管 0.40.15 电力电缆 0.20.50.5 电讯电缆 0.20.50.20.1 明沟沟底 0.50.50.50.5 表 3 各种管线与建(构)筑物之间最小水平间距(m) 管线名称建筑物基础 地下杆柱(中心) 公路边缘围墙或篱笆 给水管 3111.5 排水管 31.511.5 电力电缆 0.60.510.5 电讯电缆 0.60.510.5 注:表中给水管与道路侧石边缘的水平间距 1.0m 适用于管径小于 或等于 2000mm,当管径大于 2000mm 时应大于或等于 1.5m。 表中给水管与围墙或篱笆的水平间距 1.5m 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 2000mm。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32 - 排水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间距,当埋深浅于建筑物基础时应大于 或等于 2.5m。 各种管线离建筑物的水平顺序由近及远分别为:电力管线或电讯管 线、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 电力电缆与电讯管缆应远离,并按照电力电缆在道路东侧或南侧, 电讯管缆在道路的西侧或北侧的原则布置。 当管线之间发生矛盾时,应按下列原则处理: A、小管线避让大管线; B、压力管避让重力自流管线; C、可弯曲管线避让不可弯曲管线。 表 4 管线与绿化树种间最小水平间距(m) 管线名称 管线名称 乔木灌木或绿篱 给水管、闸井 1.5 不限 污水管、雨水管、探井 1 不限 电力电缆、电讯电缆 1.51 地下杆柱 2 不限 消防栓 21.2 道路侧石边缘 10.5 注:乔木与地下管线的距离指乔木基部的中心与管线外缘的净距。 7 7、沼气规划、沼气规划 沼气是一种在我国农村地区被广泛推广的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它主要 取材于人畜粪便、庄稼秸秆及日常生活中的废水、残羹等,既可以有效利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33 - 用农村各种垃圾废物,净化环境,而且又有污染极小的优点,对于节能、 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不可多得、值得推广的能源形式。 规划在士东中心村推广沼气利用,依托较为发达的畜禽养殖业普及沼 气。根据士东中心村的实际情况,其沼气的普及近期以各家各户建设小型 沼气池为主,远期可依托养殖场设置大型集中型沼气池,通过管道,送至 各家各户。 随着我国沼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农村家用沼气的推广,根据当地使用 要求和气温、地质等条件,家用沼气池有固定拱盖的水池、大揭盖水压式 池、吊管式水压式池、曲流布料水压式池、顶返水水压式池、分离浮罩式 池、半塑式池、全塑式池和罐式池。一般农村常用固定拱盖水压式沼气池。 规定拱盖水压式沼气池中以圆筒形的应用较多,以 8m3的沼气池为例,其 构造如下图: 8 立方米圆筒形水压式沼气池型(单位:毫米)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34 - 8 立方米户用沼气池费用预算表立方米户用沼气池费用预算表 项目价格备注 脉冲单灶及配套134.00 农业部招标合同价格 双灶 196.00 元 PE 管路、管件63.10农业部招标合同价格 抽肥器、出料管、底阀、密封材 料 83.30招标合同价格 沼气灯、点火器、纱罩27.80农业部招标合同价格 技术员工资340.00能源办与施工队签订合同价格 钢筋25.80市场价 涵管30.00市场价 水泥 18 包234.00市场价 砂子 3.5 吨100.00市场价 石子 2 吨80.00市场价 红砖 300 块78.00市场价 合计1196参考价格 8 8、环卫设施规划、环卫设施规划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35 - 环卫设施对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疾病的防御具有重要作用。 (1)现状 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厕所多为旱厕,没有公共厕所。 (2)规划原则 1、从规划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环卫系统的合理布置。 2、完善各类环卫配套设施,妥善收集处理废弃物,防止污染环境。 (3)垃圾处理设施布置。 1、垃圾量预测 规划生活垃圾生产量按 0.5 公斤/日人计,日生活垃圾量约为 2500 公斤。 2、垃圾收集 规划设置垃圾收集点,在村内共设置 18 个垃圾收集点,一个垃圾中 转站,满足村民日常生活的需要。 3、垃圾处理方式 垃圾收集逐步实行分类收集,对垃圾进行无害化综合处理。垃圾收集 逐步实行分类收集,做到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 (4)公厕布置 根据村的性质和定位,按服务半径不大于 300m 的相关规范,村内规 划设置公共厕所 6 座。公厕占地面积 40 平方米,建筑面积 25 平方米,均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36 - 采用水冲式,导入污水沟渠。 七、环境保护七、环境保护 1、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村内大气环境质量较好,但采暖期居民生活和和采暖排放的污染物较 多,主要成份为烟尘和二氧化硫,属煤烟型污染。一些车辆没有密封引起 二次扬尘。随着机动车辆的增多,汽车的尾气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村内地下水质较好,符合国家的生活饮用水标准。 村内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 噪音污染主要是交通噪音、社会生活噪音,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以及 服务设施的增加、景区环路的开通,机动车量交通噪音呈上升趋势,应加 强对交通噪声的控制。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生活环境较差,亟待改善。 2、环境目标环境目标 (1)大气环境目标 大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大气环境 为一级标准。 (2)水环境目标 村内水塘可作为景观和防洪通道,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通过治理远期应达到地表水类标准。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37 - 地下水应达到国家地下水类标准。 (3)噪声环境目标 噪声环境标准参照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1993) 。 (4)固体废弃物目标 要求达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效益化目标。 3、污染趋势分析污染趋势分析 随着清洁能源普及率及电气化水平的提高,加快植树造林、封山育林 的步伐,生态环境将进一步改善,污染物将显著下降,大气环境也会得到 改善。 4、环境规划措施环境规划措施 加强水资源管理,水源地及周边保护区不得有超标的污染源。 建设村内的排水管网的建设,建设化粪池,污水应达标排放。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如液化气、沼气、太阳能,减少烟尘污染。杜绝使 用柴禾作为主要能源。 垃圾应实行转运、填埋,加强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达到无害化、 资源化处理。 八、防震减灾规划八、防震减灾规划 1 1、防震规划、防震规划 (1)规划原则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38 - 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从实际情况出 发,做好震前防灾工作,提高综合抗震能力,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损失,做好充分准备。 (2)规划目标 通过规划的实施,逐步提高综合抗震防灾能力,当村庄遭受地震时, 要害部门和生命线工程基本安全,并基本不发生次生灾害,使社会生产不 受影响,人民生活基本正常。 (3)防震规划 1、生命线工程 供水、供电、通讯、卫生室等城市生命线工程设施,抗震设防烈度 7 度,给水管道接口采用柔性接口。 2、避震疏散场所 规划利用村内的小公园、公共绿地、健身广场等空地为避震疏散场地, 疏散村内群众。 3、避震疏散通道 以村内主干道和对外交通干道作为人员疏散和物资运输的主要救援通 道,救援通道需保证震后 5 米以上的宽度,道路中线至建筑红线距离应大 于建筑高度的一半。 4、工程抗震 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士东中心村规划说明书(20092025) - 39 - 村内新建工程必须按国家颁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01)所规定的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进行抗震设计和建设,抗震 设防烈度为 6 度。 2 2、防洪规划、防洪规划 保留现状排洪沟以及跌水消能坎。搞好周围生态绿地的水土保持和小 流域综合治理工作,退耕还林,减少水土流失,达到消减洪峰降低河道淤 积的目的。按 20 年一遇建立洪水预警系统,制定洪灾预防计划,抗洪抢 险。 3、消防规划、消防规划 各项建设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消防规范、防火等级,健全消防设施, 在工程规划建设时保留消防通道和建筑物的防火间距。 消防水源以村内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猫一课优翼课件
- 工厂环保工程改造方案(3篇)
- 东莞工程综合布线方案(3篇)
- 电力工程审计方案(3篇)
- 牧场安全培训课件
- 安全教育培训馆标志课件
- 溧阳工厂面试题库及答案
- 客服行业面试题库及答案
- 科技之星面试题库及答案
- 康复面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 住院期间成人泌尿造口护理技术标准
- 《桂菜制作实训教程》中高职烹饪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中国共青团新团员《团员团务团章团内务》必知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2030中国汽车钛合金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重庆市綦江区东林街道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解读课件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 2024法律职业资格(客观题)真题含答案
- GB/T 12008.7-2025塑料聚氨酯生产用聚醚多元醇第7部分:碱性物质含量的测定
- 2025年湖南韶山红旅教育培训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社区用房使用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