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如何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_第1页
在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如何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_第2页
在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如何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_第3页
在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如何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_第4页
在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如何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在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如何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在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如何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陈健 摘要:如何从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让少数民族地区学生通过历史教学后,能逐步培养和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能逐步培养和增强学生对祖国情感的向心力。 关键词:教育功能;中华民族;认同感 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桂西北重镇 河池文化教育水平 总体上落后。结合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情 况,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让少数民族地区学生通过历史教学后,能逐步培养和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能逐步培养和增强学生对祖国情感的向心力,笔者从以2 / 7 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桂西北少数民族发展概况 桂西北重镇 河池市, 1965 年 8 月 1 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河池专区, 1971 年 3 月改为河池地区, 2002 年 6 月18 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河池是典型少数民族聚居区,境内居住着壮、瑶、仫佬、毛南、苗、侗、水等少数世居民族;河池市有 11 个县(市、区)总人口 402 万人, 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85%;有 5 个民族自治县、 11 个民族乡,自治县数量之多,在全国各地市州中排第 2 位;其中仫佬族、毛南族是全国独有的民族,南丹县白裤瑶是瑶族大家庭中非常独特的一个支系。河池市目前有各级各类学校 2117 所,在校学生 717890 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约占总人数的 84%。 河池自然条件环境恶劣,道路交通落后,河池境内绝大部分地区属于石山地区,显性和潜在石漠化占总面积 60%以上,耕地占 11%;河池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体的欠发展地区,是新时期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地区,教育资 金投入不足,教育资源缺乏,学生素质有待提高。 二、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3 / 7 尚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史书,其内容大都为训诰誓命之词,这时史与巫不分,史官还负责国家的祭祀,史书有神谕的性质,能接触阅读史者寥寥无几;孔子的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这一部鲁国兴衰的历史,使史书从记述神事走向人事,从此以后,不论是史记汉书或资治通鉴都以“穷探治乱之迹,上助圣明之鉴。”史书成为统治者治国理政的参考书和必读之书,是中国古代学子最重要的学科;明清以来出版了大量的改编、节选、摘抄史学 著作的普及读物,讲史、演史深入到市井乡里,读者队伍再一次扩大。从神谕、资政到教化民众,史学功能逐步社会化。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教育的功能主要不是工具性的,体现的是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历史也是教人做人的一门学问,通过历史人物、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学习,学生可以逐渐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做人的道理,帮助学生获得一种道德判断、一种价值取向、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内在的精神、一种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历史教育的功用,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对个人而言,增进知识,促进思考,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健全 人格;4 / 7 帮助自己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以史为鉴,服务于人生。二是对一个民族而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向心力;增强民族意识,培养民族归属感。三是对人类文明而言,传承历史,延续文明;培养拥有世界意识;汲取前人的智慧与教训,造福人类。 三、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认同首先基于了解,要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首先必须让他们充分了解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古代中国与埃及、印度、巴比伦一起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 着灿烂的文化和许多领先于世界的文明成果,中国曾经是世界历史上最为繁荣的国家,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世界前列。 在教学中,抓住这些内容,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认同感教育。例如,通过夏、商、周时期我国领先于世界的天文学、甲骨文、青铜艺术的高水平,春秋冶炼铁技术;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正如马克思指出“火药、罗盘、印刷术 这是预示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 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打开5 / 7 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四大发明在欧洲文明产生以前陆续传入西方,成为“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中国历史对世界的影响,加深了学生对祖国历史认识的自豪感。 同时可以用比较法来将两者进行比较,如同时期的中国与同时期西欧的比较,中国领先于西欧,西欧于公元 476年进入封建社会;中国于公元前 475 年进入封建社会,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比中国晚约 1000 年。当时西欧 长期战乱,经济衰退,社会动荡,文化低落;而中国已是封建社会繁荣的唐宋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融合等各方面领先于西欧。在这种比较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民族自豪感,树立起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感教育,比其他学科更富有特殊的优势。中华民族是一部由分散走向统一的历史,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一个中华民族的责任。在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面前,如果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如果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强团结和英勇反抗,中国在侵略者的屠刀宰割下,就会完全沦为殖民地。正是 历史上源远流长的统一和团结形成一条坚韧牢固的纽带,把全6 / 7 国各族人民紧密联系起来,彻底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野心。这一内容在历史教材中的典型事例比较多,对于学生而言,用历史上同龄人的事迹感化他们,更容易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五四运动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谈谈对爱国游行示威活动的感受和认识,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爱国主义和国家统一的认识。我还进一步给学生讲钓鱼岛的历史问题,让学生提出解决的方案,教学效果很好,很多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四、加强中华民族认同感教育的意义 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是使全球中华民族的每一分子超越政治制度、宗教、文化、地域等局限,是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共同支点。不论是居住在大陆、台、澳、港还是海外没有加入居住国国籍的华人,只要有一股强烈的中华民族认同感,万众一心,就能够紧密团结,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在新的发展时代,面对全球化一体化,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意义重大。 1.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全面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华民族认同感是我国稳定发展的前提,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只有中华民族7 / 7 认同感,才能凝集 亿万人民的智慧,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做到万众一心。 2.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有利于认识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最强大和具有代表性的凝聚力就是中华民族 的认同感。 3.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和睦相处和共同繁荣。对于中华民族的统一认识,作为民族的一员,人们所共有的对文化、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更加容易理解与体验,能够促进社会和睦相处。强烈的中华民族认同感使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