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doc_第1页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doc_第2页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档系作者精心整理编辑,实用价值高。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检测时间:100分钟 检测总分: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7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分数1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 ( )(2分) A唱着婉转地取自,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B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的。 你这样做是无济于事的。 C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别上你的校徽。 D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路转溪头忽见。2为下列选择正确的义项。(4分)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A然而 B的样子 这样 对 (2)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喉咙。 A炫耀 B展示 C表现 D显示 (3)日光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而有点叫人害怕。 A声音很大 B非常晴朗 C亮光很强 D宏大明亮 (4)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A透明清亮 B灵活而不可捉摸 C十分灵巧 D空旷灵巧3下面句子的朗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 A蚂蚁,我的小弟弟,茫茫天地间,我们有缘份,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 (用亲切的语气,读出我对蚂蚁的怜爱之情)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表示语气节奏的停顿)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表示重读的字) D山那边的山啊(升调),铁青着脸(将调)给我们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降调)。4找出与课文的句子完全相同的一项( )(2分) 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B就是夏小雪吧,济南市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C原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5改正下列词语中用得不对的字。(3分) 马啼( ) 竦恃( ) 一年之季在于春( ) 呜蝉( ) 德高望众( ) 反老还童( )6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4分) (1)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处点粉色。( ) (2)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 ) (3)世界都是雨,惟我站立的地方没有雨,却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 (4)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7好的句子总让人回味无穷,请细细品味以下句子,并谈谈它们的表达效果。(6分) (1)忽然下起了雷阵雨,项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在云头朗诵,又感动人又有些吓人。 (2)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有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3)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8下面八句诗分别摘自四首诗,情根据对仗的知识将它们分为相应的五组句子。(4分)大漠孤烟直 幽属晚花多 浮云游子意 江船火独明 落日故人情 野径云俱黑 长河落日圆 澄江平岸少 A B C D 二、阅读理解(43分)【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9-15题。(14分)(1)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臂地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壤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2)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3)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A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技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B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9以上出自 所写的济南的冬天,他原名 ,字 ,代表作有小说 和 、话剧 等。(3分)10在第(1)段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和 (2分)11第(2)段的描写对象是 ,其特征是 。1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此句中的“卧”字用得极妙,理由是 13划线句A采用了的修辞手法,把水写的灵气多情。句中“绿的精神”指的是: (2分)14划线句B是一个比喻句,其本体是 ,喻体是 。你能否从语段中找出其他的比喻句?(至少一例)如: (3分)15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济南冬天 的特点。(1分)【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6-21题。(11分)(1)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2)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3)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还有一次,我在麦地南边的一片绿草中睡了一觉。我太喜欢这片绿草了,墨绿墨绿,和周围的枯黄野地形成鲜明对比。我想大概是一个月前,浇灌麦地的人没看好水,或许他把水放进麦田后睡觉去了。水漫过田埂,顺这条乾沟漫漶而下。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那种绿,是积攒了多少年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渴。我虽不能像一头牛一样扑过去,猛吃一顿,但我可以在绿草中睡一觉。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做一个梦,也是满足。16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1)前仰后合: (2)忍俊不禁: 17“把一滩草惹笑了”中的“惹”字用得好吗?为什么?(2分) 答: 18作者为什么一个人在荒野中“笑出声来”?(2分) 答: 19划线句子应如何理解?(2分) 答: 20如果把“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此句话移到文章的开头好吗?为什么?(2分) 答: 21请根据文章的内容拟一个合适的题目: (1分)【三】阅读下面语段,回答21-28题。(18分)秋 颂罗兰(1)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2)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3)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4)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5)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6)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7)最耐寻味的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8)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预,不必留连。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著。“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9)“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澹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飘潇,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10)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澈与洒脱。(11)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是澹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22请找出本文中的词语:(2分) 答: 23文中的(8)段中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1分) 答: 24文章从 、秋 、秋 、秋 、秋 等方面颂秋。(5分)25作者用以颂秋的几个方面有什么共同点?(2分) 答: 26作者认为秋之“美”是什么?(2分) 答: 27说说什么样的人才“具有这份秋之美”。(2分) 答: 28请用“我喜欢因为”这样的句式说说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语句,及喜欢的理由。(至少写两句)(4分) 答: 三、作文(30分) 大自然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以色彩斑斓的美景点燃我们的眼睛,灿烂我们的心情丰富我们的感受许多同学都有过山中方友的作者的经历,也曾结交过不少自然界的“朋友”,并同它们展开过心灵的对话。请你以自然界中某个你熟识的“朋友”的身份,化身为某一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要求:以 的心声为题,先补全题目,在完成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1 C2 (1)B (2)A (3)C (4)A3 B4 B5 啼(蹄) 恃(峙) 季(计) 呜(鸣) 众(重) 反(返)6 (1)拟人 (2)拟人 (3)反问 (4)比喻7 (1)连用两个比喻,形象地描绘出雷声轰响、急雨如瀑的场景,饱含着对自然的热爱之情。(2)“饱食”二字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丰收之景,“栖息”则拟人化的概括了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营造出松弛、娴静的气氛。(3)连用两个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野花很多,遍地都是的情景,语气活泼、动人,“散”字还表现出花儿随风摆动、闪闪发光的明丽姿态。8A B C D9老舍 舒庆春 舍予 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茶馆10狭窄 宽敞11济南的冬水 暖、绿、清、亮12形象照应了“暖和安适地睡着”,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13拟人 蓬勃的生机14自上而下的整个空间 空灵的蓝水晶 如:这是张小水墨画。15温晴16(1)形象地描绘出花朵在微风中前后摇摆的样子 (2)形容花朵将开未开的样子17好。因为“惹”字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在不经意间,花都开了。18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