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勘察审图谈勘察报告存在.ppt_第1页
从勘察审图谈勘察报告存在.ppt_第2页
从勘察审图谈勘察报告存在.ppt_第3页
从勘察审图谈勘察报告存在.ppt_第4页
从勘察审图谈勘察报告存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勘察审图谈勘察报告 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讲人:吴忠美 职 称:高 工 工作单位:昆明恒基施工图审查中心 日 期:2011.11.04,二、场地类别合理划分,一、整平标高的重要性,三、液化判别和液化指数的计算,四、高层建筑勘察和评价,从勘察审图谈勘察报告 存在的主要问题,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4.1.11条第1款是对详勘搜集资料的要求,这是个强制性条文,它要求“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等,部分勘察单位不引起重视,或者错误地认为地面整平标高是要到施工阶段0.00确定以后才能进行的,造成较多的失误而不满足施工图设计阶段地基基础的设计要求。尤其是最近云南提出调整转变城乡发展思路,提出“用地上山”政策,推动城镇向山坡、丘陵发展。下面通过施工图审查中几个较为典型的案例分析,谈谈对地面整平标高确定的重要性。,一、整平标高的重要性,1、受地面整平标高的影响,孔深不合要求的工程实例时有发生。昆明市东川区某医院工程(西部建设公益资金项目),位于城郊结合部,场地原为一山包,高出周围路面约1012m,勘察时按拟建建筑的周边和角点布设勘探点,控制性孔的孔深15m,一般性孔的孔深10m左右。后场地经削平处理,整平标高与周围路面基本持平,绝大部分勘探点深度不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4.1.18条的相关要求,部分勘探点的最大深度甚至在地面整平标高之上,显然不满足施工图设计阶段地基基础的设计要求。,一、整平标高的重要性,2、场地类别的划分:覆盖层厚度的确定涉及到“地面”的概念,“地面”是指天然地面、勘察时地面还是据地面整平标高(0.00标高)所确定的地面,规范中对此亦未明确,但“地面“绝不会是指勘察地面和天然地面,这应该毋庸置疑。以上一实例为例,山包都挖掉了,勘察时地面也不存在,若以勘察地面作为规范中的“地面“显然不合理。按规范的精神要求,以场地整平标高作为“地面“较为合理,这也是规范的底线。离安宁太平镇约5公里有一项目,省内知名甲级单位勘察,别墅区有期填土约810m,覆盖层厚度错误导致场地类别划分不合理,结构设计重新进行。 需说明的是,厚填深挖不仅改变覆盖层厚度,还能改变场地土类型,勘察工作中应引起重视。晋宁某工业区有一厂房,勘察时场地较为低洼,后经填土整平,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均划分不合理。,一、整平标高的重要性,3、涉及到稳定性分析:山区地基,涉及到场地和地基、斜坡和临空面的稳定,有的勘察报告只进行自然状态下的稳定分析(要你分析干什么?)。而设计上更关注在工程状态下(如何退台、整平标注等,并考虑拟建建筑荷载和地震力等不利工况)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合理、全面的岩土工程评价,真正对设计方具有参考价值,这方面不满足要求的报告很多。,一、整平标高的重要性,4、场地稳定性分析实际上与边坡治理、支挡结构、建筑专业竖向设计、甚至小区景观设计密切相关,也与拟建建筑基础型式密不可分,支挡设计与基础型式应是一个有机整体、互为依托。有的勘察报告不进行工程状态下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分析,基础选型建议只讲浅基础,浅基不行用桩基(人工挖孔桩等),廖廖数语完成评价。那么,小区中有很多房子,那些用浅基,那些用人工挖孔桩、墩基,桩长是多少,桩长的选择是否在潜在的滑移面之下,均不清楚,设计方意见很大。 实例:昆勘院第二监狱项目做的较好。,一、整平标高的重要性,5、整平标高(0.00标高)的变化,影响液化判别结论的合理性和经济性。下面再详谈。,一、整平标高的重要性,6、退台设计中,整平标高(0.00标高)的确定会影响抗浮设防水位的合理判定,这在山区建设中亦较为常见,而抗浮设防水位涉及到安全和经济性,建设方特别敏感。以东郊某一工程为例(勘察单位是外省),退台设计,每一台面上均设一层地下室(部分为纯地下室),勘察报告提出抗浮水位按勘察地面下0.5m考虑,按此计算,抗浮水位在整平标高之上23m,显然不合理。地下水从那里来,到那里去,迳流、排泄规律如何。最后仔细分析,只有坡底两栋考虑抗浮。 顺便说一下抗浮折减问题。,一、整平标高的重要性,1、前已述及,场地类别的划分从勘察地面确定不合理,应注意填挖现象带来的变化(含场地土类型和覆盖层厚度)。 2、山区建筑,若设计方采用地下室外墙挡土(今年开始严禁,但亦有设计单位采用,岩土设计边坡或坑+坡治理中亦应避免),只要有一边与土接触,按最不利情况也就是地下室外墙的顶面标高来确定覆盖层厚度,因为无法判断地震波来自何方。北郊茨坝某项目。,二、场地类别合理划分,3、抗震规范中,抗震设防等级为丁类或丙类中层数不超过10层、高度不超过24m的多层建筑,可不布设波速孔。10层建筑是否还是多层建筑。这一规定使用前提,一是场地土类型要拿得准(新的抗规fak150KPa粘性土为中硬土不完全正确),另一方面,对于较大的小区、敏感工程(廉租房)应布设波速孔。建设部廉租房检查组所检查的富民项目。 4、高层建筑下至少有一个波速孔(应注意大跨空间结构应布设波速孔,某县城体育中心未布设)。规范中的规定我的理解有两个目的,一是确定场地土类型和覆盖层厚度,另一是对风化岩等岩土层进行综合的层位划分和确定。若为前者,在场地类别合理的前提下,施工图审查中把控较松,若为后者,应予执行。,二、场地类别合理划分,5、应注意新老抗规的区别:老的抗规阐述,地面5m下(注意条件),某一土层波速大于相邻上层土的2.5倍,且其下卧岩土层波速均不小于400m/s,可按地面到该土层的顶面距离确定覆盖层厚度。新的抗规阐述不一样,关键是上部,是该土层波速大于上部各土层波速的2.5倍(一个是相邻,一个是上部各土层)。宜良某高层廉租房,按老的抗规场地类别为类,新的抗规为类。 6、覆盖层厚度的确定,应满足500m/s的要求,尤其对风化岩而言,出错的报告较多。遵循的原则是岩石不一定能作为“基岩”看待,不是岩石亦可作为“基岩”看待(如密实的卵、砾层)。,二、场地类别合理划分,7、等效剪切波速取其平均值不合理。视其土层展布、土的“好”、“坏”、是好土波速孔多还是坏土波速孔多、以及土层的均匀性综合确定。如3个波速孔大于250m/s、2个波速孔小于250m/s,平均下来大于250m/s,是否确定为中硬土,不可以。有条件应划分出界线,若无法区别,应进行综合确定。若参数合理,可采用内插的方法确定其特征周期值(抗规条文说明中的插表不好用,有相关软件。北京市界线左右15%范围内均内插,但昆明波速大于250m/s按中硬土考虑)。,二、场地类别合理划分,8、场地类别最后转化为特征周期值,抗规附录A为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的中心地区(城关地区)的动参数,随着小城镇(乡)建设的发展,应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的相关要求提供。主要是寻旬、禄劝影响较大。 9、职业道德:造假、土的工程性质与波速不符等。,二、场地类别合理划分,液化判别及液化指数的计算,勘察报告错误较多,容易疏忽和不注意的地方如下: 1、应注意场地标高的改变,对液化判别的影响。填土经碾压后,地下水位上升或可能液化的土层上覆压力增大,临界值(Ncr)降低,液化指数也会相应降低,填土对场地液化的影响是明显的。 2、省建设厅文件昆明地区粉砂液化判别式的补充规定云建标(1996)第145号,考虑到粉砂中较多的粘粒含量对液化的有利影响,但适用范围是昆明城区及呈贡、晋宁等滇池沿岸,宜良、富民不可用。同时文件要求,适于粉土的液化初判条件(粘粒含量13%)不宜用于粉砂。,三、液化判别和液化指数的计算,3、勘察报告中建议采用天然地基浅基或桩基础,但孔深只有15m左右不满足要求,这是条强制性条文。液化判别土层虽然有六个标贯点,但每个孔厚度较大的液化土层只有一个点,影响液化判别和计算的精度,标贯点的竖向间距应满足勘察规范第5.7.9条的要求,这就需要技术人员或工程负责人现场把控。 4、液化指数计算中相关参数的取值不合理:地下水位深度不应采用每孔中实测水位,而应采用最高水位。相反的是粘粒含量应取颗分实际值而非平均值。在一个液化土层中,有几个标贯点,每一标贯点所代表的土层厚度、中点深度、权函数值(Wi)应计算准确,这方面错误较多。可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表6629进行计算,第四版没有此表。采用波速和静探法进行判别,应注意其适用条件和公式。,三、液化判别和液化指数的计算,5、应根据液化等级和拟建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合理确定其基础型式。某一小学教学楼工程,浅基础,持力层为中等液化粉砂,勘察和设计忽略此问题,最后采用碎石桩处理。,三、液化判别和液化指数的计算,高层建筑分天然地基和桩基,天然地基分一类高层(甲级)和二类高层(乙级),桩基又分为端承型桩和摩擦型桩(含端承摩擦型桩;即使以风化岩为桩基持力层,昆明地区绝大多数为摩擦型桩)。高层建筑勘探点的布设、控制性孔的数量和桩基沉降验算所需要的孔深和相关参数是否满足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的要求,是审查的重点。,四、高层建筑勘察和评价,A实例:西山区海口镇某磷化工企业,企业出地盖职工廉租房。共两栋高层,分别为17层和22层及一层地下室。填土下为残积粘土、强及中风化砂泥岩(泥灰岩)。环境上南侧距红线5m左右又一高约10m的临空面,且岩土层层面顺势、顺坡向倾斜,报告建议天然地基(残积土和强风化岩为持力层),若天然地基不满足要求,可采用以中风化岩为持力层的桩基础。存在的问题如下: 1、对风化岩和残积土的勘察不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6.9.3条的要求(勘探点间距应取小值,并应布设适量的探井等),对风化岩的鉴定和描述亦不满足规范要求。很多工程存在问题,为什么风化岩和残积土要布设探井。,四、高层建筑勘察和评价,2、对于天然地基而言,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第4.1.5条的要求,采取不扰动土试样和原位测试勘探点的数量不宜少于全部勘探点总数的2/3。虽然土样和原位测试次数满足最少六件的要求,但这些工作大多在基坑孔中进行,高层建筑下基本上没有(只有两孔动探) 3、控制性孔的数量明显不足。实际操作中对着剖面看,那怕只有一个也算。 4、地基稳定性未分析,尤其对天然地基而言,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5、高层建筑天然地基,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第8.2.1条第4款和第8.2.12条的要求,应预测高层建筑地基的变形特征和进行整体倾斜分析等。残积土和风化岩的差异沉降。,四、高层建筑勘察和评价,6、若采用以中风化岩为持力层的桩基础(人挖桩、钻孔或旋挖等),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第8.3.2条第2款强制性条文的要求,应提出桩型、规格及桩长的具体建议。结合桩长等对单桩承载力进行预估。有的勘察报告讲、层都可以为高层建筑桩基持力层,按最大桩长方案确定的原则,控制性孔深不够。 7、天然地基和桩基沉降、变形验算参数的提供不合理。仅提供100200KPa的模量值。,四、高层建筑勘察和评价,B、多层和高层建筑桩基中,由于沉降是由于附加应力产生的,压缩模量的压力段范围应取有效自重应力到有效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之和压力段,并提供综合ep曲线,便于结构设计方选取。若高层建筑无采用天然地基的可能,应力历史的ep试验(先期固结压力、压缩指数等)可以不做,以节省工作量。,四、高层建筑勘察和评价,C、城中村改造,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桩基勘察时控制性性孔的孔深不足常有发生,补孔困难。高规中规定桩端平面下(11.5)b,难以确定(什么情况1b和1.5b,桩端下土层的工程性能亦不一样)。现与大家探讨: 1、初算荷载:根据层数及结构类型(框架、框剪),每层荷载标准值取1516 KN/m2(剪力墙取18),地下室为每层20KN/m2,桩基承台上的筏板,按每一层0.09m取其总厚度。 2、明确布桩方式:箱筏下满堂桩基(柱网或开间不大,如住宅楼等)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