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效应”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路径设计研究_第1页
基于“共生效应”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路径设计研究_第2页
基于“共生效应”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路径设计研究_第3页
基于“共生效应”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路径设计研究_第4页
基于“共生效应”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路径设计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基于“共生效应”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路径设计研究 基于“共生效应”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路径设计研究 作者 /王柳映 摘 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本文将自然界的“共生效应”运用到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路径设计中,引导学生注重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环境之间协同发展。 关键词:共生效应 大学生 职业素质 路径设计 2016 年被称为“ 90 后人职元年”。前阵子,网名为“易小术”的资深电视节目制作人的 一条微博,将 90 后大学生的职场表现推向风口浪尖。微博称在开策划会时,一位实习生不愿意给大家订盒饭,并称“对不起,我是来实习导演的,这种事我不会做的”。随后, 90 后的各种职场陋习被一一扒出。 2 / 5 90 后是真正的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他们独占家庭的所有资源和父母的全部关爱,无需与兄弟姐妹分享,有很多家庭是典型的 6+1 模式,即外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和孩子,这使得他们拥有任何其他人无法比拟的“资源垄断性”优势。但这样的条件也会给孩子过多的呵护,最终致使他们自我意识太强,缺乏合作意识;缺乏艰苦奋斗和居安思危的 精神;同时也容易使他们亲情观相对淡泊,性格更容易孤僻。走上工作岗位时,其身上的一些特质也逐渐在职场中显现,产生一系列职场适应问题,以致外界对他们的职业素质产生质疑。 作为学校,如何来考虑和解决这个问题?用怎样的方式和方法更好地对 90 后大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为此,本文引入了“共生”理念。“共生效应”最早发现于植物界,指植物单独生长时,往往显得矮小,长势不旺,甚至枯萎衰败,而众多植物生长在一起时,却能生长得郁郁葱葱,挺拔茂盛。 (素质教育论文 )“共生”现象揭示了事物之间相互依赖、共存共荣的关系, 这一来自生物学的专业术语正被广泛运用于管理科学和日常生活。近年来,体现共生理念的“团队精神也日益成为优秀企业人才遴选的首要条件,而这个理念正是我们的大学生尤其是 90 后大学生所欠缺的。 3 / 5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共生理念强调大局意识、合作意识和协调发展意识,其意义在于破除以“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势,以获取具有“共存共荣”意义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结合共生的理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路径设计职业素质教育: 一、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引导学生破除以“自我”为中心的陋习,学会换位思考和移 情体验,谋求谅解、合作与共同发展,实现“人与人共生”。 在今年 6 月份开展的一次调查中发现,用人单位最看重的职业素质是团队合作,比例为 %,其次是责任心、沟通能力和承受能力,比例分别为 %、 %和 %。而团队合作精神却是当前大学生最欠缺的。而这项素质的培养不是靠一两堂课就能实现的,需要有个积累过程。结合共生理念,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在班级建设过程中,鼓励学生多参与集体活动,加强合作体验,当同学问遇到矛盾和冲突时,引导学生换位思 考,请求谅解,增进同学间的情感;二是在学生干部的培养过程中,多采用项目制开展工作,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意识,在团队合作的体验中感受合作的愉悦,实现共同进步。 4 / 5 二、在个人与工作单位的关系方面,引导学生破除“个人主义”意识,形成“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的集体主义思想,实现“个人与集体共生”。 在跟用人单位的接触中发现,现在的员工,对于单位的忠诚度不高,跳槽现象频繁,而且学生在职业选择时,往往倾向于福利待遇好的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对于处于创业期或发展初期的企业往往比较抗拒,缺乏艰苦 创业,与单位共同成长的决心。由于成长背景的特殊性,学生的个人主义表现比较明显。那么在开展职业素质教育时,应更多地关注职业忠诚度教育,引导学生在实践锻炼中体会集体的发展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尽早地体会个人与集体的这种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 三、在人与环境的关系方面,引导学生破除以“人”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在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中谋求发展,实现“个人与环境共生”。 当前,资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更应具有保护环境的长远眼光,具备只有环境可持续发展,个人 才能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这也应5 / 5 该是一个职业人应有的系统思维模式。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一书非常强调系统思考,环境应该是整个大系统当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因此,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系统思考,这种系统思考和可持续的发展的思维模式一旦形成,在考虑今后的发展定位时,就会更多地去思考如何能够跟所处的环境相融合,在适应环境的基础上,促进自身更好、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