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民族贫困地区公款私存问题治理对策探索.doc_第1页
古县民族贫困地区公款私存问题治理对策探索.doc_第2页
古县民族贫困地区公款私存问题治理对策探索.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族贫困地区公款私存问题治理对策探索公款私存,即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国家、集体资金不纳入单位法定账户管理,而以各种名义私存私放的行为,是“小金库”的重要表现形式和手段之一。通过多年来的治理,公款私存现象已明显改观,但依然年年查年年有,得不到根除,并且手段更隐秘。根据多年来的实践和探索,我局就治理公款私存问题看法如下:一、公款私存问题的成因(一)个人待遇等部门利益驱动,用公款私存手段处理处理灰色收入和灰色支出。一方面,在现阶段,各地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在工作环境、工作待遇方面区别也相当大。部分单位、个别领导攀比心里较重,千方百计追求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大吃大喝、追求福利待遇的意识有很厚的生长土壤。而在民族贫困地区,财政十分困难,现有的资金条件远远满足不了部门利益需求,极少数单位只能想方设法违规敛钱。在清理单位银行账户等财政支付制度改革以后,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等管理手段,财政资金管理越来越规范,行政事业违规违纪违法收入无法通过财政渠道洗钱,个别单位错上加错采取了公款私存手段。另一方面,规范津贴补贴后,个别单位解决超标待遇等灰色支出,也以在单位大账虚列支出套出资金公款私存方式来处理。 (二)个别主要领导对公款私存的错误性质认识不足。有的领导认为,现在财政管的太细太多太严,又无法解决一些临时之急,给单位某些工作造成了不便,明知公款私存行为不对,但为了方便,还是采取了公款私存手段来图某些方便。有的领导知道不能公款私存,但对错误的性质和后果认识不足,认为只是一般的错误,班子集体决策公款私存,企图规避处理和追究。个别领导不学习财经纪律,对公款私存认识麻木,还不知道公款私存是错误的。甚至个别领导还想的是,查到了我认,没查到我赚,反正在一个单位不会搞太久。(三)财务人员直接参与,监督缺位。依照会计法等财经法律法规,财务人员有对经济行为进行监督的责任和义务。而事实上,单位财务人员往往是单位主要领导信赖的人,要么是关系好,要么是“识时务”,不然就会遭到更换。多年的治理实践表明,财务人员往往是公款私存的直接责任人员,有的还直接把公款存到本人所开银行账户里。财务人员直接参与,至少也是核心知情人之一,导致财务人员监督形成虚设。(四)公款私存资金来源多种多样,财政监管难。古丈县财政、审计、纪检监察、反贪等部门多年查案实践发现,公款私存资金来源,有虚列项目资金套取、虚列行政支出套取、隐瞒应上缴非税收入、乱收费乱摊派存入个人账户等公款私存行为,财政无法每样都跟踪到位,监管难度大。(五)贫困地区保工资保运转压力大,财政监管有死角。按照规定,非税收入应实行严格的“收支两条线”管理。虽然贫困地区实际还在操作返还,但是只是按比例返还。个别有自收自支人员、负担重的非税收入执收单位,执收收入怕“按比例”,也就怕财政知道,怕财政管,采取收钱不给票暗里算数的办法,所收资金存入个人账户。(六)贫困地区经济落后,严格执法难,震慑力不够。在贫困地区,有公款私存现象的单位,往往也是工作开展较出色的单位,与上级关系也较好。严格查处这类单位,后果是所查处单位要付出一年以上的事业退步,代价是明显的。执纪执法单位在查处过程中,经常要瞻前顾后,能轻则轻,有时甚至还无奈打打“擦边球”,震慑力不强。二、公款私存问题的危害(一)扰乱财经秩序,逃避财政监管,引发新的攀比。公款私存行为漠视党纪国法,不仅打乱了正常的财务管理,逃避了财政监督,造成部门之间苦乐不均,引发新的攀比。(二)容易成诱发贪污腐败的温床。公款私存行为只有个别人或少数人知晓,缺乏相互制约,缺少监管,为别有用心之人提供了可乘之机,容易诱发当事人发生挪用公款、贪污公款等犯罪行为。在古丈县近两年查处的2起公款私存案件中,有1起就是公款私存数额越来越大,最后发展到主要领导贪污。(三)助长不正之风。公款私存资金,往往用来乱发奖金、补贴,常常导致领导或经办人员私欲膨胀,助长公款请客送礼、铺张浪费等不正之风。(四)极易造成财政资金流失。个人银行账户资金风险巨大无需赘言,就套来的建设资金用于滥发奖金福利、铺张浪费而言,对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更是巨大损失。(五)损害党群关系。个别单位领导利用私存公款请客送礼、侵占私分、铺张浪费、贪污腐化,在群众中造成了恶劣影响,使群众对党和政府形成不好的看法,严重损害了党群关系。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筑牢思想基础。首先,要向各级领导干部讲清楚公款私存行为的危害、手段和处理后果,从思想上认识上解决问题。其次,要用典型案例,用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进行教育,克服侥幸心理,增强遵纪守法意识。(二)加强制度建设,使单位和领导无法私存公款。一是建立和完善财政、银行、纪检监察监管制度。财政要扩大国库集中支付面,并且对大额的向个人的直接支付进行经常性抽查,确保资金落到实处。二是建立财产申报制度,结合该制度,探索建立国家工作人员开设银行账户纪检监察报备制度,纪检监察。三是建立健全财产财务管理制度,堵塞管理环节的漏洞,在源头上斩断资金来源。四是切实推开财务公开制度,单位资金在阳光下运作,使公款私存无处容身。(三)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把“小金库”问题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目标之一,明确各单位、各部门“一把手”是“小金库”问题的第一责任人,一旦发现“小金库”,除了对当事人进行处罚外,还必须对承担主要领导责任的相关领导实行责任追究。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结合实际,把涉及“小金库”问题的处分细分细化,增强实际操作性。(四)加大查处力度,有效震慑公款私存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