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舍之间皆智慧.doc_第1页
取舍之间皆智慧.doc_第2页
取舍之间皆智慧.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取舍之间皆智慧【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会有很多课堂意外发生,打破教师在备课中做好的预设。要想在预设与生成之间华丽转身,教师必须理解学生的想法,明察课堂变化,继而见机而作,顺势而为。【关键词】高中语文 预设 生成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有两个环节紧密相扣又有所变化,它们形成了矛盾关系,就是备课与上课。事实上,真正相互矛盾的是两者中分别包含的预设和生成,备课即上课的预设,上课即事实的生成。一方面,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另一方面,上好课又不能局限于备课的内容和范围。用心备课,包括对教材的熟悉,对学生的了解和对单元教学目标的把握,这样的预设,能帮助教师从大方向上把握一节课的进程,让教学得以有序开展,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同时,开放的上课环节又存在着大量未知的、不可把握的因素,这些因素即使是教师精心准备,也不能周全地在备课中做好打算。因此,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对教师的教学智慧而言,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进步。一、教师要理解学生想法,见机而作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在课堂上有收获,才能说明教师在课堂上有成就,否则,就算像何炅和孟非一样能说会道,也无法成为一名好教师。教师的特点是“教”,而不是“主持”,教的对象是要扎扎实实从教师这儿学到东西的学生,而不是舞台上配合表演的嘉宾。因此,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前做足准备,根据学生情况,预设好学生能够承受的学习内容,安排好教学内容的顺序,计划好教学中的重难点等等,更要尽可能关注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每一个细节,以及这些表现背后的心理活动。在越是开放的课堂上,学生就越有可能出现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表现。如在教学荷塘月色的时候,这是新学期伊始,我给学生上的第一堂课的第一篇课文,我本来准备简单提两个问题,引导学生重视单元整体、注意揣摩语言以后,就正式介绍作者进入课文学习。然而刚开始上课,我说:“我先问两个问题。”这时,学生都用紧张的表情看着我,我理解这是面对不了解的老师时表现出的不安心情,于是我微笑着说:“别紧张,很简单。”用表情和语言纾缓他们的心情,同学们神情稍有缓和,我说:“这个单元有哪几篇课文?”举手的同学并不多,想不到的是有人起来只答出了开头两篇。而后才有一个学生突然举手补充了后两篇,我没有责怪他们,而是说:“很好,是四篇课文。老师这样提问没有别的想法,只是要提醒大家,学习课文时,要有单元观念,因为每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不一样的。”然后有些好笑地看着他们说:“看到你们现在的样子,让我想到了我教的一届学生,他们在分文理之前的最后一次考试前紧张得要死,因为考完之后马上就要分班了,虽然这场考试跟分班关系并不大,你想啊,考完试了你想要读文科,谁能拿枪顶着你读理科呢?所以紧张什么呢?当时我也这样问他们,他们说:不知道,就是紧张。呵呵。”同学们也开始面露微笑,他们终于放松了心情。在这个师生磨合的初期阶段,同学们有些紧张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对于课堂管理者的陌生,在内心产生了不安全感,但意料之外的是会紧张到连一个数数的问题都答不好,我尽量体会他们的心情,改变了备课的打算,先缓解他们的心情,解除这种不安全感。二、教师要明察课堂变化,顺势而为随机应变应是每一位优秀教师的基本素养,他们之所以优秀,就在于不管发生什么样的课堂意外,他们都能将这种意外转化成有利的教育契机,临危不乱,顺势采用其他切合情境的操作方式或教育行为,继续围绕预设的教学目标行进,即所谓的殊途同归,最终回归教学目的。课堂中走向预设之外的情况,几乎随时存在,对这种状况的掌控,需要学习和经验。最重要的是一边谨记本课的教学目标,不要完全为情势所左右,否则就放弃了自己的主导地位;一边要抓住变化的本质,只做形式上的改变,而课堂的实质不能改变。换言之就是,形改而神不改。雨巷是一首很深情的诗歌,在朗读环节,我备课时的预设是先听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优美,然后放背景音乐进一步感觉,第三步说说曾经让自己感伤又感动的人或事,最后水到渠成地请同学朗读这首诗。根据学生的情况,我觉得在做了前三个步骤的铺垫之后,朗读应该很顺利。前三个步骤都在我的预期中顺利进行着,课堂气氛充满着忧伤和愁绪,接着我说:“请一个同学给大家读读这首诗吧。”好几个同学举起了手,其中一个我几乎都没见他举过手,他脸上流露出很迫切的神情,我便点了他的名,在他站起来之后,我看到他的急迫中带着惶恐,我赶紧说:“不用站着,如果你愿意,坐着读也行。”他坐下了,但是一张嘴还是把我前面苦心营造的氛围给打破了,雨巷在他嘴里变成了节奏飘忽不定的句子组合,他想快就快,想慢就慢,全然不顾诗歌的本来面目,同学们一直切切低笑,我几乎是在一念之间就决定用同学们的帮助来提高他的朗读水平,同时也从朗读理论上帮助大家获得提升。先请大家提出优点以示鼓励,然后逐一指出问题,说一点我在黑板上写一点,同学们以此为重点读一遍,这样概括了朗读时的注意事项,最后该同学再读时情况就好多了,临时又用其他的诗歌朗诵让学生巩固了这些理论。新课改要求高中语文课应向着开放的方向发展,开放的课堂意味着不确定性的增加,所以一个好教师,不仅要善于既定的教案写作,更要善于处理课堂的临时状况,关注学生心理,关注课堂变化,继而随机应变。认真备课,可能给教师带来一个漂亮的课堂,但是课堂是否真正精彩,还要看教师是否能临场发挥,在预设与生成之间做一个华丽的转身。【参考文献】1化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