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儿媳事迹材料_第1页
好儿媳事迹材料_第2页
好儿媳事迹材料_第3页
好儿媳事迹材料_第4页
好儿媳事迹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6 好儿媳事迹材料 好儿媳事迹材料(一) 北戴河区东山街道东经路社区居民 李玉珍 我叫李玉珍,是一名退休工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退休后参加了东经社区党组织活动,社区领导按时组织我们广大党员的政治学习,坚持党的三会一课的学习制度,充分地调动了社区老党员同志们的积极性,使每个党员都紧密地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在各个方面发挥着每个党员的作用,促进了整个社区和谐稳定,社区领导经常鼓励每个党员同志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起表帅作用,用行动来影响周边的群众,我在敬老这方面做了点该做的事情不足一提 ,但是社区领导很关心我,让讲一讲,因为敬老使我们宗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区就要宣传、鼓励,去感染他人使每个家庭更加幸福社会更文明。 我婆婆今年九十多岁了,瘫痪卧床有两年多了。在这段日子里,我重复着每天护理婆婆的日常生活,每天都要给老人做可口的饭菜,因婆婆不能端碗吃饭,我要亲自给老人喂饭、每口饭吃起来很慢,我都会耐心的等待,让婆婆吃好2 / 16 没顿饭,还要洗脸、定时喂水吃药、接大小便,为了减轻婆婆的长时间一个姿势卧床的痛苦,我就定时为老人家翻身,捶捶背抓抓痒痒,每接一次大便都要把下身洗干净,以免老人不舒服, 定期为婆婆洗澡、洗头、擦身换衣,洗完澡后往床上都很费劲,有时邻居串门赶上就帮忙把老人抬到床上。我老伴上班家里就我一个人,我今年也是 60 岁的人,也纳入老年人的行列,做起来也蛮辛苦,但我没有怨言。有时婆婆大小便失禁,会弄脏被褥,我就立即洗晒,清理房间卫生,一干就是大半天,有洗的手指都麻木,我想人都有老的时候,我这么做都是应该的,因为婆婆年老体弱急需我们做儿女的在生活上尽心照料,在精神上给老人家以最大的安慰,有时我去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回来后就要把有趣的事将给婆婆听,跟老人唠家常,讲老人家一生的经历,讲婆婆的 沧桑和感人的事情,老人家回忆起往事也很激动,膝下有六女一子,几年前先后有两个女儿故去,这从精神上给婆婆很大的打击,但婆婆还是坚强的走过来了,婆婆的一些经历在感动着我,现在婆婆是最需要我的时候,我要付出我最大的努力来照顾婆婆及家人,虽说累的我腰疼背痛、手脚麻木。每天都很辛苦,但我觉得我的付出能给婆婆换来舒服是很值得的,因为人都有老的时候,我这么做也是应该的,我感到家庭中的琐事很多,只要你爱你的丈夫就要爱你的家人,因为我们的公婆费了很大的心血为我们养育了一个丈夫(爱人),3 / 16 我们是公婆劳动的最直接的受益者,所以我要 珍惜婆婆剩下的最后时光,让婆婆感到幸福和快乐,我想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尊老、敬老就是尊敬自己,我们没什么好说的,让我们用自己的真心行动来为长辈们献出自己的爱心和努力。以上这些是我日常生活的体会和感触,为建设我们社会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好儿媳事迹材料(二) *华,现年 54 岁,中国共产党党员,阆中市城北小学校教师。一九七七年八月参工,曾在天宫一小、飞凤二小、裕华小学、白塔小学任教,一九九 0 年九月调入阆中市城北小学任教至今。曾多次荣获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优秀班主任、 三八红旗手 等光荣称号。多年担任学校女工委主任、年级组长。从教三十三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三十三年。 百善孝为先。 作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人民教师,赵秀华不仅是家长和学生喜爱的老师,同事敬爱敬重的好大姐,丈夫心头永恒的好妻子,更是公公和婆婆无法割舍的好儿媳。 4 / 16 作为好儿媳,赵秀华没有感天动地的事迹,没有振聋发聩的表白,不发豪言壮语,不要宣传报道。她以一个典型的东方女性的心态,埋头做着她认为该做的事,把 孝 字深深地刻写在自己的字典里,抒写着 孝 的朴实与无华。 一九九八年夏,赵秀华的婆婆突发脑溢血,在住院的三十多天里,赵秀华和丈夫轮流照顾,喂药、喂水、喂饭,梳头、洗脸、洗脚,端倒便盆、擦洗身子三十多个日夜,赵秀华曾多次中暑而呕吐、发煤或晕倒,但她从耽误过一次,她默默无闻的行为,深深感染着同病房所有的人,感染着医生和护士,曾一度被医院传为佳话。 出院后,赵秀华的婆婆留下了后遗症,半身瘫痪,说话口吃、手脚僵硬,吃饭、穿衣、梳头、起床这些最简单的事都不能自理。于是,赵秀华开始担负起了给婆婆喂饭、喂水,洗脸、穿衣等繁琐的护理工作。无论是日复一日 的端汤送水、洗脸洗脚、揉肩捶背,还是每周一次的洗头洗澡、擦身换衣等,赵秀华都从未落下过一次,也从未说过一句怨言。婆婆的手脚指甲都是灰指甲,很硬很臭,赵秀华每月都要给她修剪一次,之前都先用温盐开水将婆婆的手或脚浸泡半个多小时,待指甲或趾甲软了后,她才用剪刀慢慢地、细心地一个一个的修剪。握剪刀的肌肉发红了、关节发肿了,她没5 / 16 叫苦,没说累,一如既往地重复着看似简单然而却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小事情,大写着人间的至孝真情。 看着婆婆表达不准确,生活无法自理,难过又痛苦的样子,赵秀华心疼极了。她经常寻医问药,四 处奔波,只要听说哪家医院能治婆婆的病,不管多远,她都带想办法让婆婆去看。只要对婆婆病情有疗效的药,不管多贵,她都挖空心思买来给婆婆服用。 年轻时非常能干的婆婆知道自己半身不遂,起不了床,虽然有孝顺的儿媳侍候着,但想着就这样成了家里人的拖累,看着一天天消瘦下去的儿媳妇,她逐渐消沉,愁眉不展,茶饭不思。赵秀华看到婆婆这样,便丈夫商量,发动亲朋好友、街坊邻居以及婆婆能谈得来的人,让他们跟婆婆谈心,帮她走出阴影。就这样,下班后,赵秀华把又一天的趣闻趣事讲给婆婆听。婆婆失眠症发作时,她在身边一遍又一遍哼 唱着婆婆爱听的小曲直至她入眠。周末,她还让孩子陪婆婆说话,给她讲笑话,让她开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婆婆终于又树立了生活的信心。 长时间和睦相处,赵秀华同婆婆有了许多的相似之处,如一样的性格、相同的爱好、喜欢一样的颜色等。婆婆6 / 16 常对邻里说 这是修了几辈子的福气,我才有了这么个好媳妇,我这个大媳妇就是我的女儿啊! 几十年朝夕相处,她和婆婆从没红过脸,发生过争执。耳濡目染,孩子也争着孝顺老人,有好吃的总忘不了奶奶,逢年过节或奶奶的生日都要给买上点小礼物。 经过赵秀华的精心 护理,婆婆的病情终于有了好转,慢慢地,她能下地做一些简单的活动了,言语也逐渐清晰起来,还可以和邻居聊天了,家里又有了欢乐的笑声。南街上的居民都夸赵秀华孝顺,她总是不好意思的笑一笑,淡淡地说: 人都有老的时候,我这么做都是应该的。 赵秀华是这样理解 孝顺 的:花钱为老人买喜欢吃的、喜欢喝的、喜欢用的东西叫 孝 ,让老人不怀疑、不生气、不担心叫 顺 .一处四季珍复秋冬,赵秀华总让公公和婆婆吃得开开心心,穿得干干净净。 在古老的南街周边,大家都知道赵秀华的名字,婆媳如同母女,婆婆叫她 从不叫大名,总是亲切地、甜甜地叫 华华 .一个做儿媳的能得到婆婆这样的疼爱,是一种特别的荣耀和幸福。 赵秀华这样真切地坦露着自己的心声。 7 / 16 二 00 四年三月,公公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生活无法自理,出门后根本就回不了家。有一天,公公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离家出走了。下午下班后,赵秀华回到家后才知道。她饿着肚子,拖着疲惫的身体四处寻找,一直找到晚上十点多钟都不见人影。在全家人大失所望的时候,西城派出所的民警通知到文成派出所领人。当一家人把全身湿透、神志愰惚、全身是泥的老人带回家,赵秀华和丈夫给公公洗完澡、换好衣服、吃过饭后,已是深夜十二点了。自此,老人的身边就没有离开过人。二 00 五年九月,公公又一次不注意离家出走了。这次出走,致使老人大腿跟部骨折。从此以后,公公就只有在床上治疗和生活了。每一天,赵秀华和丈夫都轮流要给他喂饭、洗脸、接便。老人不能端碗吃饭,她就一口一口地喂,为了减轻老人长时间一个姿势卧床的痛苦,她就定时为老人翻身、擦洗身体。有时公公大小便失禁,弄脏了被褥,她就立即去清洗。邻里常称赞说:赵秀华是真孝顺,她是公公、婆婆的女儿,真不愧是读过书的人。 赵秀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种大 爱的意义。孝顺是一种储蓄,期限到了,总是能兑付的。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尊敬老人,就是尊敬自己。 赵秀华热爱工作、无私奉献,忠于爱情、勤俭持家,8 / 16 尊老敬老、任劳任怨,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人民教师,同时,更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好妻子、好儿媳,她为传承传统文化、创建文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迎风而歌! 好儿媳事迹材料(三) 她是一个勤劳俭朴、热情善良、孝敬老人的好媳妇。从 2000 年起至今,她十二年如一日操持家务照顾婆婆,无怨无悔,受到同事和邻里的一致称赞。她勤奋敬业,她尊老爱 幼、她团结邻里、她关心同事,她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炎炎的夏日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每一个路过树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 丈夫工作非常繁忙,有时候很难避免把工作中烦闷的心情及暴躁的心态带回家去。而她总是以一个女性宽广的胸怀去抚平丈夫的情绪,春风化雨般的温暖也使丈夫能以心平气和的情绪、稳健的心态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她从来不因为丈夫工作繁忙,照顾不了家而拖丈夫的后腿,影响丈夫的工作。他们婚后相敬如宾,她和丈夫之所以能和睦相处,最大的秘诀就是她们二人之间非常坦诚, 推心置腹,沟通非常到位,她们经常彼此向对方敞开心扉。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能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做到办9 / 16 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她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工资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培养儿子上学以及家中的其它生活琐事,都由她独自承担,从不让丈夫操心。 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由于丈夫工作忙,老人又无力帮助照看,孩子上学的接送、生活照料管理的工作,基本上全由她一个人承担。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她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儿子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经常鼓励他勤奋刻苦学习,同时,还要养成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的好品性,她经常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询问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积极配合老师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方向。儿子的学习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矛,连 年被评为优秀生,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和汗水。 人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是啊,做人难,做好人难,做好媳妇更难。 好媳妇 说起来轻松,可是做起来,做好那是相当的难,是要付出很多、很多甚至委屈。做儿子的总是有些粗心,自己的母亲有个头疼脑热往往视而不见,甚至司空见惯。但她就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时提醒要加衣服要吃药,有时还亲自领着去看病吊针。一年四季10 / 16 婆婆穿的衣服鞋袜都有她置办。家中的柴米油盐如有欠缺她都及时购买回来,从不让别人操心。 她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和学生 关系融洽,对同学一视同仁。有时她也会说某某同学成绩差,但这些同学也是她经常照顾的对象。她利用闲暇给他们辅导功课,询问他们的饮食起居,和他们的家长交流管理教育孩子的方法。特别是那些寄宿生,吃穿用度观察特别仔细,有时就把自己孩子的衣服鞋袜给他们穿,自己孩子的好吃给他们吃。这些同学和她的关系也格外亲密。 在实际工作中,她始终实践着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的信条, 求实、创新 、 严谨、扎实 地开展教学工作,她的数学课堂,生动、形象、平等、和谐、活跃而有序。常常是欢声笑语不断,教学效果极佳。她精心设计每 一节课,认真总结教学心得。她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意能力的培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由于她不懈的努力,她的工作得到学校领导同事的赞许,家长的好评,社会的认可。她所带班级的成绩一直居各班前列,她也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她走到哪里就把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精神带到哪里。凡和她共过事的领导、同事一提起她就会伸出大拇指佩服地说: 勤奋敬业,踏实能干,工作上巾帼从不让须眉 . 11 / 16 人到中年,事业和家庭的担子是最重的时期,每一个人都渴望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令人欣慰的是, 她和丈夫彼此相互关爱、相互理解 、相互支持,生活得幸福和谐。正所谓 时刻保持平常心,知足常乐一身轻 .教师工资本就不高,平时生活中,她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在她的辛勤努力下,家里的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都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他们的幸福家庭是一家人共同缔造的,有待人宽厚的丈夫,有善解人意,吃苦耐劳的妻子,还有乖巧孝顺的儿子。和谐家庭的创造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相互尊重。 孝敬公婆的好儿媳事迹材料(四) 俗话说 百善孝为 先,孝为德之本 , 在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古韩镇阳泽河村有这么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多少年来无怨无悔悉心照料公公、服侍婆婆,她用执着和坚韧,善良和勤劳,诠释了中华儿女孝敬父母的美德。她就是李风英,是一位有口皆碑的孝亲敬老的好儿媳,她的可敬可爱和高尚情操广为传颂。 12 / 16 一;大爱之心从自己做起 聪明漂亮的她,总是和蔼可亲,面带微笑,在学校是班里的班长,学校的校花,学雷锋积极分子,模范学生, 70年代初和同班级的男班长申振华结为夫妻,当时婆家弟妹多,家庭非常困难,仅有一个窑洞和五间破房,在娘 家排行最小的她来婆家成了老大,下地干活,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照顾弟妹,婚后几十年来没分过小家,她与两位老人,弟妹们朝夕相处。弟妹们结婚后,产床前每次都有嫂嫂的身影,大人的血裤,小孩的尿布,都要收拾干净, 嫂子比母 这话用在她身上一点都不过。在教育孩子上,她本着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原则,身体力行做榜样。孩子们走向社会,不管在做人,做事,特别是品行方面都是佼佼者,邻里乡亲都夸风英有两个可爱、懂事、孝敬老人的娃。人常说; 人生最难找到的是知音,人生最难教育的是孩子。 她以身作则,影响孩子,感染孩子,在法治健全的社 会中,以德育人显得多么重要啊!她诚信热情,敬老爱幼,乐于助人,不仅对家人这样,对亲戚邻居也是如此。人人都说她品德高尚,有教养,村里谁家有事都要主动帮忙,有老人到家串门,她总要把好吃的东西送给老人,冷的食品在炉子上烤烤,再倒杯开水。有人问她; 你这样做是为什么? 她淡淡一笑, 道理13 / 16 我也说不出来,但我只知道,作为一个人,应该多做好事,多做善事。看见可怜的人,看见需要帮助的人我心就发软,不帮,良心不允许,这就是我做人的起码要求。 几十年就这样一晃而过。 二;点点滴滴从细微之处做起 人常 说闺女是妈的贴身小棉袄,李风英却是婆婆公公的贴身小棉袄。?提起她,邻里乡亲无人不晓。大家都知道,她对公公婆婆细心呵护,百般照顾。家里弟弟,弟媳在北京,丈夫要工作,因此照顾婆婆公公成了她生命的主题。她要经常亲手帮婆婆擦身、洗脸、洗脚,虽为媳妇,胜过亲女。每顿饭她总是先要问问婆婆公公想吃什么,挑他们最喜欢吃的去做,因此,多少年来她一直是吃着适合老年人口味的饭菜。婆婆患十几种慢性疾病,个性强,脾气急,心里烦,不好受,看什么都不顺眼,经常喜欢唠叨,她能理解这是病魔带给老人的一种痛苦发泄,她都默默地听着,心平气和的和 老人谈心,化解老人的不平和郁闷。常常跟公公婆婆拉家常,说开心事,聊弟妹们的成长成功的经历逗老人乐,公公婆婆很开心。邻里的婚丧嫁娶,亲朋好友办事上礼金,都要先听听公婆的意见,让他们感到在这个家还有地位、还有权、说话还算数。在日常生活中,她经常主动给老人买这买那,每当乡14 / 16 下赶集时,老太太一手拄拐杖,她一手搀着婆婆的腋下,迈着碎步陪伴左右,让老人的心不再孤独,知道的是媳妇,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闺女呢!多少年来婆媳关系一直非常融洽,从未发生过不愉快,是邻里羡慕的和谐之家。 老人上了年纪,经常发生便秘、小便失 禁、咳嗽之类的老年病,她总忘不了按时喂老人服药。公公年老体弱,瘫痪在床,长时间把身上都黏的红肿,她发现后及时让儿子买好褥疮垫,解决了老人的后顾之忧。她不嫌脏不怕累,一天天,一年年,始终让老人的家里保持着洁净舒适。她端屎接尿,洗衣喂饭,翻身子,换被褥,帮公公洗脸、擦身、换衣服、喂药、喂水。公公胃口差,需少食多餐,别人三餐他要六餐,每餐都要亲自端到手中,甚至喂到口中,老人不能自理的,全由其媳妇为其服务。说实话,一个中年妇女为其公公擦洗身子,难免有羞涩之处,可为了尽孝,她无怨无悔,实在难能可贵。 三 、善解人意,于无声之处做起 婆婆去世后, 瘫痪在床 80 多岁的公公精神受到严重打击,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为了解除老人的寂寞,照顾更加方便,她打破了世俗陈旧的观念,主动和公公住在一屋,15 / 16 在公公最孤独痛苦的时候给他精神上带来了极大的安慰。一个年近六十岁的女人,患有高血压,腰椎、颈椎增生,严重失眠,眼底出血,双手皲裂症,尽管这样也没有影响到她对老人的照顾。公公大小便失禁,经常拉尿在被褥上,满手裂口的她,每次清洗都钻心的疼痛,到冬天更可想而知,但她从不叫苦叫累,从不嫌脏怕臭,不厌其烦地将床上用品和衣服搓 洗干净,有时一天要换好几次。每天一边给公公刮脸,一边和他谈心,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