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_第1页
谈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_第2页
谈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_第3页
谈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_第4页
谈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谈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摘要: 护士其工作的特殊性,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中,影响了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严重损害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综述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以促使护士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尽量避免有害因素对自身的损害,维护身心健康,有效做到自我防护。 关键词: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护理人员工作的医院内,由于病人高度聚集,加上各种诊断,治疗技术的应用,形成了医院特有的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环境;同时由于护理工作高强度性,使护理人员经常处于心理学和工效学的高度应 激状态。如何有效避免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加强护理人员的主动防护意识,已迫在眉睫。现就护理人员常见职业危害因素以及防护措施综述如下: 1 危害因素 1.1 生物性因素 大量调查结果表示,护理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有较高的职业损伤率和职业暴露率,导致了较高的感染率和带菌率。据 WHO统计 1,护士、医院实验室人员和清洁工是创伤性接触的高危人群,年创伤率为 1%-2%,创伤后感染率为 0.3%-3%。在 XX 春季发的 SARS 疫情中,一线的医护人员感染率最高达20%以上。在诸多生物因素中,护士因锐器损伤尤其是因针2 / 7 刺伤而感 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为最重要 2。由于针刺引起的损伤就可传播 20 多种血源性传染病,有 80%-90%的健康的医护人员患传染病是针刺伤所致。接触其他的体液如滑膜液、精液、阴道分泌液、胸膜液和羊水等也是感染的途径之一。 1.2 化学性因素 对护理人员造成职业危害的化学性因素主要是一些药物及消毒剂的接触,如抗肿瘤药、麻醉剂、环氧乙烷、戊二醛、含氯消毒液等。这些药物的共同特点是容易入空气中,或由于接触暴露,多有致畸和致癌作用。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解决消毒与环境污染致残余消毒剂吸入的矛盾也是医护人员职业防护亟待改进的 重要课题,有报道长期吸入混有较高浓度的戊二醛容易引起眼烧灼、胸闷、气喘、皮肤过敏等症状3。对护理人员职业卫生安全影响最大的化学因素是抗肿瘤中药物的接触,现阶段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大多数为细胞毒剂,具有致突性、致癌性、致畸性 4。有研究证实,在工作间空气或工作台表面可测到抗癌药物,有学者用气相色谱分光技术在职业接触细胞毒性药物护士尿液中检测出甲氨喋呤、环磷酰胺、铂类等药物 5。职业暴露于抗癌药对护士可造成毒性反应,谢金辉等 6进行的职业接触抗癌对护士生殖结局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护士职业接触抗癌药可导 致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增加。金力奋 73 / 7 等对某医院肿瘤科护士职业接触抗肿瘤药对护士的遗传损伤研究显示,肿瘤科护士外围血淋巴细胞的染色体和 DNA 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1.3 物理性因素 护理人员普遍存在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腰背痛问题,这些疾病的发生主要与护理人员弯腰动作多,劳动强度大,站立时间长,低头工作多且工作中不能正确运用力学原理等有关 8。比如手术室护士长时间处于相对固定的位置,肌肉、肌腱疲劳、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导致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护士在搬运病人、弯腰为病人进行治疗护 理时引起运动功能性损伤,如腰背痛等 9。长期接触 X 线可对人体造成很多损害,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血功能低下,晶状体混浊、精子生成障碍,甚至诱发肿瘤 10。 1.4 心理性因素 国内调查结果显示,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护士人群的心境抑郁、心理紧张、焦虑失眠发生率较高,心理状况不佳的检出率达到 12.3%。护理工作压力源主要有: 不良的工作环境; 紧急的工作性质; 沉重的工作负荷。 2 防护措施 2.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建立接触特殊感染源,控制预防的原则,避免受到针头和其他锐利物的损伤,规 定护士绝对4 / 7 不要将针罩罩回针头;操作后针头或锐器在使用地立即被扔进耐刺的锐器收集箱中。建立损伤后的监护与健康跟踪制度,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清创、消毒,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2.2 加强药物管理 加强化疗药物的管理,建立化疗操作流程、加强护士的防护意识,提供安全的防护用品、设备和环境。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护士应穿戴好手套、防护衣和口罩,口罩和手套要定时更换;操作中不慎将药物溅到皮肤或眼睛,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在使用化学、消毒剂时,除做好与接触抗肿瘤药物同样的个人防护及良好的通风环境外,要科学地使用化学消毒剂浓度,集中存放,容器密闭,并有显著标记。 2.3 加强自我防护 长时间站立的护士应学会合理用力,运用正确的姿势,培训护士正确搬抬病人和帮助翻身。监护室、手术室等部门如频繁应用射线和电磁波,也应达到一定的防护要求,如铅板隔层,或提供铅屏风等防护用品,在摄床旁拍片时让所有人员尽可能远离摄片机器 10m 以上 11。 2.4 重视洗手 与戴手套 医院感染病原体传播最主要媒介是污染的手,因此要强调洗手的重要性。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后,接触病人前后、上下班前、脱隔离衣后要洗手。曾有检测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或污染物后未洗手的带菌率为100%12。因此,一定要重视洗手并掌握洗手的规范方法。5 / 7 实践证明,这些预防措施在临床工作中起到了积极作用13。 2.5 提高认识,减少精神及心理压力 护理人员因工作对象、环境、社会地位、护患关系等造成心理紧张工作压力比一般职业突出,其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一般人群。要积极应对各种压力,调节心态。通过继续教育等途径拓宽 知识,完善知识结构。通过沟通技巧的学习,正确处理护患关系。以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技术,防范差错事故发生。前不久发生在深圳山厦医院的 “ 钢盔事件 ” 虽然只是个例,但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在这个极端个案中给我们敲响警钟 14。 总之,护理人员维护好自身健康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基本保障。医院及各科室管理者应对护理工作有充分的了解和重视,建立健全防护制度,完善与改进防护措施,努力创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 参 考 文 献 1 陈纪刚 ,陈健 ,王文静 ,等 .浅论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和工作场所健康的实践一致性 .环境的职 业医学 ,2002,19( 3) :172-173. 2 王红红 ,杨敏 ,何国平 ,等 .护士工作中针刺伤现状及预防对策 .实用预防医学 ,XX,9(6):666-668. 3 许炎秋 .新加坡陈笃生医院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设6 / 7 施 .现代护理 ,2001,2( 6) :67. 4 Sorsa M,Hemminkik,VainioH,Occupational exposuree to anticancer drwgs-potcntinl and realhazards.Mutal Res,1995,154:135-149. 5 Sessink PJ,Bos RP Evaltion of methods for monitoring occup etional exposure to cytosta tic drus.Drug saf,1999;20161:347-359. 6 谢金辉 ,王建瓴 ,节海燕 ,等 .职业接触抗癌药以护士生死结局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1,19(2):87-90. 7 金力奋 ,何继亮 ,张美辨 .抗肿瘤药接触对护士的遗传损伤 .环境与健康杂志 ,XX,20(1):21-22. 8林虹 ,马淑清 ,黄敏霞 .澳门护理人员职业危害认知及自我防护行为的调查 .中华护理杂志 ,XX,42(8):752. 9 陆毅 ,张战地 ,罗国萍 .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常见因素与调适 .护理管理杂志 ,XX,3(2):22-24. 10 张惠兰 ,陈荣秀 .肿瘤护理学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155. 11 哈 智 华 . 护 士 职 业 防 护 研 究 进 展 . 护理研究 ,XX,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