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让学生乐于作文的方法.doc_第1页
浅谈让学生乐于作文的方法.doc_第2页
浅谈让学生乐于作文的方法.doc_第3页
浅谈让学生乐于作文的方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让学生乐于作文的方法 湖北省当阳市教师进修学校王晓东 :G623.2:A:1671-0568(xx)18-0132-01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最大的困惑莫过于作文教学,学生最怕的也是写作文,因此,许多一线教师对如何上好作文课深感困惑,很多学生也发出了“作文、作文,听到就头疼”的感叹。要转变这一现状,笔者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入手,让学生乐于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一、不拘形式,激发兴趣 1.利用班刊,激发写作兴趣,为学生提供一个发表习作的平台,让他们体验习作成功的快乐,这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有效途径。当前,多数班级都办了班刊,可以充分利用班刊,设置作文板块,专门刊登学生的小作文。在选择文章时,采用自主投稿的形式,选中的简单修改后即可“发表”。对于学生的投稿,教师不要过多干涉,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发表作文既可望又可及,这样他们就会感觉写作文轻松、愉悦,以至想写、乐写。 2.借助联想,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借助联想来降低作文的难度,从而有效激活思维,开拓思路,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一是借助图画展开联想;二是借助实物展开联想。 二、拓宽途径,获取内容 1.联系生活,挖掘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可经常安排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事物,展开想象,丰富自身语言。如安排学生在家中做了一些家务活:洗衣服、做饭、扫地等。要强调学生一定亲身去做,然后把做的过程如实地、具体地写下来。学生对这样的实践作业都乐意做,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并获得深刻的体验。在此基础上引导作文,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作文的灵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2.开展活动,在体验中获取内容。为了写好活动作文,语文教师要善于开展活动,善于组织,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产生丰富的体验,从而获取作文的内容。如教师在操场上开展了“三足竞走”“袋鼠跳”等学生喜爱的游戏,学生都亲身参加了活动,教师只需稍加引导,学生就能写出生动的作文。此外,像“我给妈妈洗脚”“打电话”“贴鼻子游戏”等,也都可以成为引导学生作文入门的经典活动。 3.留心观察,写好观察日记。社会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只要留心观察社会生活,就能获取写作的素材。观察是一种复杂的多侧面活动,不能单用眼睛,要做到耳、口、手、脑并用,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写观察日记时,应要求每则观察日记都写下观察的时间、地点,尽可能地记下自己的感受,从而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素材。 三、积累语言,轻松作文 “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可见,要写好文章就必须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丰厚了,才有可能文思泉涌、笔下生花。除了课本上的优美诗文必须熟读成诵外,还要大量阅读各种题材、体裁的课外作品,从中充分感受祖国优美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丰富的表达方式。 1.抄写积累。从厚积薄发这个角度来看,抄写积累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摘抄本,抄写下自己觉得好的词句段落,每周进行评阅,每学期评选最优摘抄本。由此可丰富学生的词汇,为他们在作文时组织语言提供便利。 2.吟诵经典。当前,很多学校教学楼走廊或教室内都悬挂有中国古代诗词、名人名言;每间教室都有图书角,里面摆放着古今中外名著。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每天固定十分钟让学生阅读,这样既营造了良好的书香校园氛围,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为作文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激励评价,增加动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评语,要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学生的作文完成了,就要进行评价,尤其是教师适当的帮助与鼓励,更能诱发学生的创作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1.要从小学生的角度来读学生的作文。只有这样才会发现学生作文中原来有这么多的闪光点,无论是取材、布局、表达、情感还是学生的作文态度,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以达到激励的目的。 2.采用第二人称,用激励的语言写习作的评语。教师在评改每篇作文都要写评语,可以第二人称的写法来评写。如学生写了暑假期间帮妈妈做了一件家务活后,就可这样写评语:“你把帮妈妈洗衣的过程写得那么清楚,说明你真正学会了洗衣。也希望你今后多帮妈妈做些家务活,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这样的评语,学生爱读,且对其今后的写作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3.全员参与,即时评价。也就是说,在评讲课上,每个学生都是听众也是评委,指名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