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规划建设局年度村镇建设工作总结.doc_第1页
市规划建设局年度村镇建设工作总结.doc_第2页
市规划建设局年度村镇建设工作总结.doc_第3页
市规划建设局年度村镇建设工作总结.doc_第4页
市规划建设局年度村镇建设工作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规划建设局年度村镇建设工作总结 市规划建设局年度村镇建设工作总结 200x年,在省建设厅村镇建设部门的指导下,在局党组的领导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加大村镇规划编制力度、开展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搞好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经过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各项村镇建设目标任务,在村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得到新的发展和提高,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0x年度村镇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规划编制:完成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2个,重点镇、建制镇、乡集镇、历史文化名镇等各类规划编制(修编)16个,村庄建设(治理)规划编制69个。 (二)环境治理工程:启动了11个村的“省级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工作。 (三)村镇建设投资:据初步统计,全市共完成村镇建设投资14.5亿元,其中,小城镇建设投资8.2亿元,村庄建设投资6.3亿元。 (四)百姓安居工程: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我市农村特困无房户和受灾群众住房以及避险搬迁户的住房建房工作。 (五)指导调研工作:全年深入到各区、县的部分乡镇和村社检查、指导、调研共17次,完成调研文章1篇(我市村庄建设及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的现状及思考)。 (六)业务培训:组织区、县建设局有关干部和部分乡镇领导及村镇建管人员参加各级村庄整治技术规范、镇规划标准、城乡规划法等业务培训346人(次),由区县组织的村镇工匠培训共350人(次)。 二、200x年村镇建设主要工作情况 (一)规划工作 1、各级村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村镇规划的修编工作。在年初,市规建局根据各区、县的实际情况,下达了各类村镇规划编制的目标任务。 2、切实抓好规划编制工作。各级各部门充分认识规划在村镇建设中的指导作用,认真按照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积极编制各类村镇规划。叙永县完成了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编制、评审、报批工作,省政府以“川府函200x229号”批复实施。省政府以“川府函200x233号”、“川府函200x232号”批准实施合江县尧坝镇、福宝镇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泸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已通过省建设厅技术审查,目前正按程序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古蔺县二郎镇规划已通过技术审查,目前正按程序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龙马潭区特兴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已完成了初步方案设计。泸县已完成立石镇、兆雅镇新溪村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全市各区、县启动建制镇、乡集镇规划修编16个;启动村庄建设(治理)规划编制69个。 3、进一步加大了规划修编经费的投入力度。省、市财政补助乡镇规划编制经费59万元,各区县、乡镇通过积极想办法,大力筹措规划编制资金。 (二)建设工作 1、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据初步统计,全市各区、县共完成村镇建设投资约14.5亿元,其中,完成小城镇建设投资8.2亿元,完成村庄建设投资6.3亿元。投资构成以镇(乡)、村、社、村民(居民)投资为主,社会投资、各级政府财政补助为辅。进一步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新、改建了一批道路,给、排水和公厕、垃圾收集设施不断完善。 2、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切实将惠民行动落到实处。“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启动11个省级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村”由我局牵头实施。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市作为轻度受灾的地区,人居环境治理工作不等不靠,成为全省率先启动该项工作的地区之一。11个“试点村”认真按照省市工作安排,共投入资金约3100万元(其中省、市、区县财政投入约700万元),在农房改造、村庄道路硬化、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环境治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人居环境得到大力改善,圆满完成今年的“省级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村”目标任务,省级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村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始显现。认真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百姓安居工程”工作,目前已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任务,完成农村特困无房户和受灾群众住房建设2931户,完成目标任务2000户的146.6%;完成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353户,完成目标任务220户的160%。 3、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城乡环境治理工程”、“百姓安居工程”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开展“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结合起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我局向各区(县)发放南方农村房屋灾后重建技术指导要点、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地震灾后重建施工技术导则、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抗震设计技术导则(200x年修订版)、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构造图集、四川省地震灾后农房设计方案图集、四川省地震灾区农村居民自建过渡房导则、泸州市农村住宅设计方案推介图集共2000余册,为农村农民建房提供技术指导。 4、加强对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各级建设主管部门积极组织工作工程技术人员下乡,深入农村施工现场指导建设,确保农房建设质量安全。尤其在“5.12大地震”后,我市建设系统按照四川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关于认真组织开展灾后农房重建质量安全检查的通知(川指200x247号)的有关要求,对灾后农房重建质量安全进行了拉网式检查,主要从建房选址、地基验槽、基础及主体施工、建筑材料、抗震构造等各个重要环节进行把关,未发现有重大安全问题。 5、为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提升农民建房质量,更好地推动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5.12”汶川大地震给广大农村农民住房造成的损坏以及我市承担的对口支援地震灾区农房建设的任务,7月份在全市开展了一次优秀农房住宅方案设计评选活动,在对奖获奖方案进行反复修改完善,确保方案经济、实用、安全的基础上,编印成图集,下发县区、乡镇,供村民建房选用。 (三)管理工作 1、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认真贯彻上级一系列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方针、政策、措施,工作做到年初有安排,年终有总结,过程中严格跟踪管理。全年转发或印发村镇建设管理方面的文件73份。 2、切实抓好村镇管理工作。认真督促区县、重点镇、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编制规划,按程序报批规划,严格依法管理村镇建设,在建制镇,认真执行“一书两证”制度。 3、深入基层检查指导。针对村镇规划、建设以及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等情况,深入到各区(县)的部分乡镇和村社进行检查指导30多次,积极帮助做好村镇建设工作。 4、申报省级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工作成效显著。由省建设厅、省文物管理局组织开展的第四批省级和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的第四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工作任务下达后,按照申报要求,我市推荐了古蔺县二郎镇申报第四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推荐了合江县福宝镇申报第四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并积极指导两县建设局、镇政府认真做好申报资料。目前,合江县福宝镇已通过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的实地考查、评价指标体系的审核、专家评审等严格程序,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以“建规200x192号”授予福宝镇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于200x年12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接受隆重授牌。 5、“5.12”汶川大地震后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帮助灾后恢复重建。按照省建设厅、市政府的要求,认真做好汶川大地震灾后村镇房屋受损统计、灾后农房重建质量安全检查、灾后农村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进展情况统计、农村自建过渡房安全过冬措施落实情况、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灾后恢复重建近期建设项目统计等。 6、认真做好村镇统计工作。按时完成了xx年度我市村镇建设统计年报及各类统计报表的上报工作,受到省建设厅的表彰。 7、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了解掌握基层的工作情况,让上级领导及时了解下面的动态,反映基层的心声,我们深入到各乡、镇和村社实地调研,为上级部门和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和依据。撰写了调研文章我市村庄建设及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的现状及思考。 8、认真做好信息报送和答复工作,及时反映我市村镇建设工作的新情况、新经验。答复市人大六届三次会议人大建议1件,市规划建设局城乡规划建设信息采用反映村镇工作方面的信息11条,局党办信息3条,答复群众来访26件(次)。 9、积极协调解决村镇建管机构问题,工作体制逐步健全。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城乡规划法的出台实施,更加规范了村镇管理工作。为了确保村镇工作有人做,上级的有关村镇建设的精神在基层能得到全面落实,我们积极向上级领导及人事部门反映,解决村镇建管机构的人员、编制和经费等问题。目前,我市各区县村镇建管机构已基本建立健全,并逐步规范。 10、加强对村镇建设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组织区(县)建设局和部分乡镇领导及村镇建管人员参加各级村镇建设管理的专业培训346人(次),由各区(县)组织的村镇工匠培训共350人(次)。 三、存在的问题 1、尽管我市村镇建设管理机构基本建立,但专业管理人员严重不足,管理力度还较薄弱,部分地方存在村镇建设管理缺位,农房建设尚存在安全隐患. 2、规划工作滞后,部分小城镇规划修编工作进展缓慢,村庄规划编制任务更为繁重,规划编制经费不足,严重制约了村镇的建设和发展。 3、全市小城镇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都比较落后,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很多都还是空白,乡、镇尤其是村庄环境问题突出,影响了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4、民生工程中由于村庄人居环境治理需投入的资金量大,而省级补助资金尚未到位,村级资金极少,私人老板不愿垫资,村庄人居环境治理经费困难。在村庄人居环境治理中,村民的认识问题有待提高,村庄管理的长效机制有待加强。 5、建设管理工作矛盾增多。城乡规划法今年1月1日起实施,但具体的司法解释和本省的实施办法尚未出台,工作中遇到的有些问题难以解决。 四、明年的工作打算 (一)工作思路 全市村镇建设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深入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为契机,以加强新农村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为切入点,以积极培育和发展重点镇,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通过全面规划、重点扶持、试点引路、典型示范、全面推进的工作方法,不断改善村镇生产生活环境,促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工作目标 1、完成村镇建设投资10亿元。 2、编制乡、镇规划5个,村庄建设(治理)规划15个。 3、启动15个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试点村工作,带动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不断改善。 4、小城镇经济发展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方面上新台阶。 5、完成村镇基层干部培训200人。 6、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我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搞好乡镇容貌整治和村庄庭院美化。 (三)措施及办法 1、抓好信息宣传。大力宣传中央、省、市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政策,及时总结、宣传各区(县)小城镇建设、村庄整治取得的成就和抓好村镇建设的成功经验,宣传村镇建设发展进步对整个经济工作的贡献,使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进一步理解、重视和支持村镇建设工作。 2、加快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继续抓好四个层次的规划。一是全面完成我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报批。二是进一步完善有关重点镇和乡集镇的规划修编工作。三是抓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切实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四是搞好人居环境治理示范村的规划编制和村庄人居环境治理建设工作。 3、突出重点抓典型。认真做好全国、省级重点镇、省级人居环境治理示范村的指导联系工作的同时,选择有一定区位经济优势和发展潜力的重点镇,给予支持、指导,集中力量抓出一批示范样板。通过抓典型带一般,用重点促全局,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努力建设一批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小城镇和村庄,推动村镇建设的全面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4、结合我市实施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理工程,大力推进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为小城镇的拓展和上档升级增加后劲。努力解决好小城镇、中心村及农民新村的供水、排水、道路、生态等问题,为居住者和投资者创造良好的环境。 5、强化村镇规划、村镇建设的管理和服务,继续深入开展“三下乡、五服务”活动。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技术服务和指导,组织更多的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加强对农村工匠的培训,确保农房建筑质量安全。 6、以贯彻城乡规划法为契机,逐步建立适应村镇建设管理的新机制。配合建设厅和上级领导开展村镇建设管理机制与体制研究,探索加强基层村镇建设管理的对策工作。按照理顺关系,明确职能、方便工作的原则,建立健全村镇建设管理机构体系。 7、认真实施“民生工程”之“环境治理工程”、“百姓安居工程”。结合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