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何“以泪洗面”——为祖国的未来呼吁_第1页
孩子为何“以泪洗面”——为祖国的未来呼吁_第2页
孩子为何“以泪洗面”——为祖国的未来呼吁_第3页
孩子为何“以泪洗面”——为祖国的未来呼吁_第4页
孩子为何“以泪洗面”——为祖国的未来呼吁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孩子为何“以泪洗面” 为祖国的未来呼吁 现在中小学生面对的学习和考试压力,的确已经超过了他们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这就不可能不出现逆反心理乃至精神变异 儿童和少年时期本是接受道德教育和品性熏陶的最佳时机,假如为人父母师长者不抓住这个时机,只搞唯智教育,而其潜在目的又只是挣大钱,那就不可能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社会精英,这势必严 重 影 响 人 才 强 国 和 三 个 文 明 的 真 正 实现 现在的育才机制和社会风气逼着全国青少年服从考试指挥棒,都走高考独木桥,一纸文凭定终身,这就是最大的 同。但你别看它比顽石还硬,根据同则不继的法则,它是绝不可能长命百岁、持续发展的 最近,我在书摘杂志 xx年第一期上看到一组中学生的画,每幅画之下都有作者自己写的一段话。这里我先摘引几段: 妈,我学了,我读了,我看了,我听了,然而我也哭了。为啥要有考试?为啥总把简单的事搞复杂? 书中自有黄金屋!说得倒好听,从被老妈生出来之后就进了黄金屋。(画中的黄金屋是一只鸟笼。)作业写完了,玩电脑喽!玩什么电脑,那么多练习册写完了吗?快写!2 / 5 MyGod!老妈之命不敢违,写吧! So,只能以泪洗面啦!(哭死我啦!) 学习越来越忙,睡得自然就很晚,每日除了面对老师和同学,就是窗外一大片漆黑的夜幕,桌子上的课本早已看不清楚,虽然窗外的黑暗被一堵墙隔绝在外,但我感觉时时刻刻都处在暗无天日的地方。望着明亮的 星 星 和 月 亮 , 总 是 想 , 那 里 应 该 充 满 光 明吧 学生、学生,要学还得要生,可现在我们是生不如死!我实在不明白这种教育能培育出什么样的人才!我感到快要崩溃,身体快要四分五裂唉,我的人生之路还很长,不能就此倒下。呜呜呜 谁能救救我! 看了这幅画,你们也许会觉得奇怪?人只要进了大学,太阳都绕着你转这人啊,就是这样!活着太痛苦了,生不如死,但又没办法,你死了,父母怎么办,还等着你养活他们呢。唉!好死不如赖活着吧! 我读着这些怨苦、沉痛乃至绝望的话,难以想象它们竟出于那些健康、漂亮、聪明、活泼的少男少女之手。我夜不成眠,不知怎样才能救助他们。我坐立不安,所以要在这里作点呼吁:现在的祖国花朵,未来的国家栋梁,竟在那里以泪洗面,感到生不如死,哭叫着谁能救救我!那些把祖国花朵逼到如此境地 的人,难道不应该深切地反思反思吗?难道不应该作点努力、想些办法吗? 现在中小学生面对的学习和考试压力,的3 / 5 确已经超过了他们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这就不可能不出现逆反心理乃至精神变异。我们作为成人已是饱经风霜、很有心理承受能力的人,然而我们如果设身处地为现在的中小学生想想,假如让你连续六年乃至七年八年九年挣扎在学习考试的苦海之中,每天要做大量艰深度远超智龄的数学题,要啃外语及做完其他令人望而生畏的种种作业;早晨六点半出门上学,晚上十一点还未做完作业;不许看电视,不许读闲书,不许玩电脑,乃至放学回家就不 许出门;父母师长只要见面便唠叨不已软硬兼施,无非逼你做作业;考试成绩不佳轻则怒骂,重则殴打。请问这种情况符合响彻云霄的以人为本原则吗?请问你在这种情况下,有把握保持心理正常和身体健康吗? 中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无法和我们相比,所以他们在巨大的学习和考试压力下难以忍受,深感痛苦;甚至陷入危险的心理失衡状态,轻则厌学、逃学,出现精神障碍;重则离家出走乃至于想到自杀;更重的还出现了逆伦凶杀。诸如此类的情况,已一再见于媒体报道。 风起于青萍之末,现在中小学生的逆反心理及其宣泄表现,已经不仅仅见于青萍之末,而是刮起了尘沙,吹落了木叶!我们如何能对此视而不见,无动于衷!这事关我们后代的健康成长,事关长期的育才用才,事关社会主义的千秋伟业,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命运啊! 有一位中学生在其所作的画下写道:上了大学,就意味着进了4 / 5 天堂,意味着以后能挣大钱。这话虽然简单,却是一语说到了根本上。现在的父母逼子女考试出众,不就是为了子女将来能够当白领、挣大钱吗?父母并不隐瞒这个奋斗目标,所以这个奋斗目标也便深入子女之心。既然 是只为挣大钱而在学习考试中全力拼搏,那么即使是天才儿童、优秀学生,他们的心中还能容得下德育吗?还顾得上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吗?人之初,性本善,人在儿童和少年时期,本是接受道德教育和品性熏陶的最佳时机。假如为人父母师长者不抓住这个时机,只搞唯智教育,只为高分拼搏,而其潜在目的又只是挣大钱,那就不可能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社会精英,这势必严重影响人才强国和三个文明的真正实现。 有一位作者在评析中学生的这些画时写道:现行考试制度,使分数已经成为衡量学校教师和学生水平的尺度,更成为决定学 校和学生生存、发展与未来的标尺。分数不但是指挥棒,同时也棒打了学生的个性、爱好和兴趣,挤压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在这近乎残酷的升学竞争中,学生承载了太多老师和家长的期望,也承受着社会转嫁在他们身上的那无形而又巨大的压力。因此,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搞一刀切,不能用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剥夺学生的权利就等于犯罪。 这一段话语重心长,而且说到了根本上。中华传统文化历来倡扬和而不同,并进而揭示了和实5 / 5 生物,同则不继两大法则,这都是包含大智慧的圣哲之言。现在的育才机制和社会风气逼着 全国青少年服从考试指挥棒,都走高考独木桥,一纸文凭定终身,这就是最大的同。但你别看它比顽石还硬,根据同则不继的法则,它是绝不可能长命百岁、持续发展的。只有不拘一格降人才,建立有效机制鼓励行行出状元,坚信自学可以成才,坚信在职业实践中坚持自学更易于成才,这才真正体现了和而不同;并由和实生物的法则而出现各种人才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