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危险因素及牙周基础治疗影响因素的探讨.doc_第1页
牙周炎危险因素及牙周基础治疗影响因素的探讨.doc_第2页
牙周炎危险因素及牙周基础治疗影响因素的探讨.doc_第3页
牙周炎危险因素及牙周基础治疗影响因素的探讨.doc_第4页
牙周炎危险因素及牙周基础治疗影响因素的探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牙周炎危险因素及牙周基础治疗影响因素的探讨 魏秀丽 山西省高平市中医院口腔科,山西高平048400 摘要目的对牙周炎危险因素及牙周基础治疗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以便为临床提高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xx年4月xx年4月间收治的牙周炎患者100例,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牙周炎的危险因素,如口腔卫生指数、软垢指数、牙石指数等。对其中的80例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同时记录如吸烟、抗生素的应用等因素对疗效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口腔卫生指数对照组(9.11.5),观察组(11.61.2);软垢指数对照组(10.21.8),观察组(12.22.5);牙石指数对照组(9.81.5),观察组(11.3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是否应用抗生素及机械菌斑控制等均能显著影响牙周基础治疗效果(P0.05)。结论重视牙周炎的危险因素及牙周基础治疗的影响因素,及时避免其影响,对防治牙周炎及提高牙周基础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牙周炎;危险因素;牙周基础治疗;影响因素 R781.42A1674-074(4)10(b)061-03 作者简介魏秀丽(1972.2-),女,山西高平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口腔内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口腔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关心的健康问题。而牙周病是口腔两大类疾病之一,患病率较高1。牙周炎(periodontitis)是一种的慢性炎性反应,主要侵犯患者的牙龈和牙周组织,破坏性强2。其主要特征是牙周袋的形成、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与牙齿逐渐松动3,这也是导致成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目前牙周炎已被医学界认定为继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类疾病,引起了临床工作者的重视4。牙周基础治疗是治疗牙周炎的最基本疗法,目的在于消除牙周病的致病因素,从而达到控制炎症的目标5。牙周基础治疗主要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菌斑滞留因素的去除等机械性治疗。在此基础上进行辅助性的药物治疗和消除不良习惯也很重要6。在治疗过程中多种因素都会影响其治疗效果。该项研究对牙周炎危险因素及牙周基础治疗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选取该院xx年4月xx年4月期间收治的牙周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牙周炎患者100例,将其设为观察组,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4210.3)岁。对照组健康检查者100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419.9)岁。两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受试者在医院门诊进行口腔常规检查,对受试者的口腔卫生指数、软垢指数、牙石指数、刷牙次数及时间等情况进行记录。同时对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患者每周1次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共5周。首次治疗进行龈上洁治,随后在局麻的情况下分4次行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后给予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多种影响因素,如吸烟、错误使用抗生素及是否使用机械菌斑控制等,记录这些因素对疗效产生的影响并进行分析。 1.3临床评价指标 随机选取5个牙位作为代表;口腔卫生指数计算:计算5个牙位的牙石记分之和,卫生差:10分;卫生好:6mm牙周袋的患者,SRP使平均牙周袋深度下降1.3mm、2.32mm,其减轻炎症的效果明显优于未接受菌斑控制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该项研究发现,口腔卫生指数、软垢指数、牙石指数是影响牙周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牙周病基础治疗不仅可以去除致病因素,恢复牙周稳态,还能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在接受牙周基础治疗的患者中,随着患者烟龄的增加,影响疗效越明显。使用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等抗生素,采用机械的菌斑控制均能有效的提高疗效。 在上世纪末,Riggs提出,牙周炎是一种由于堆积在牙齿表面牙石等因素所造成,在这一背景下,牙周炎的治疗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很多医师开始主张牙周炎需要进行彻底刮治。但是,也有很多文献报道,采用根面平整术与龈下刮治术能够有效去除病牙牙骨质、菌斑等,改善患者探诊出血、AL、PD等指标,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不少研究表明,引起牙周炎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分为两种: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9。局部因素可分为:菌斑因素:引起牙周病最主要的病因和始动因子是局部牙菌斑细菌及其产物,约500多种细菌在牙周袋内形成了龈下菌斑生物膜。分离出的牙周致病微生物主要包括:伴放线放线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等、具核梭杆菌等。该组研究也显示,两组受试者的口腔卫生指数,软垢指数、牙石指数、刷牙次数及时间比较,对照组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临床研究结果相一致;牙石因素:牙石主要沉积在牙颈部,特别是上颌磨牙的颊侧和下颌前牙的舌侧,牙结石对口腔来说属于一种异物,它会压迫牙龈、不断刺激牙周组织,从而影响血液循环,造成牙周组织的病菌感染,引起牙龈发炎,危害性特别大;刨伤性咬合:主要是指咬合时咬合力过大或方向异常,超出了牙周组织所能承受的合力范围,致使牙周组织发生损伤;食物嵌塞:在咀嚼食物过程中,食物楔入相邻两牙的牙间隙内,主要有水平和垂直两种。龈乳头退缩,牙齿咬合不适,叩诊不适等是食物嵌塞引起牙周炎的表现。全身因素: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影响:内分泌失调,饮食和营养方面包括维生素的缺失。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苯妥英钠可引起牙龈纤维性增生。血液病如白血病患者常出现牙龈肿胀、自发性出血等。牙周炎同样能够诱发多种全身性疾病,口腔内的细菌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心脏和动脉,会增加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遗传因素:诸多研究表明,遗传因素是早发性牙周炎和重度牙周炎的影响因素之一。吸燃和精神压力因素:许多研究表明,吸烟、精神压力与牙周炎的破坏呈正相关。吸烟能够影响体液细胞免疫炎症过程,降低局部氧张力,影响牙周组织的修复。研究表明精神压力并不是牙周病的使动因素,但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可明显促进病变的发展,影响牙周炎的治疗与预后。该组研究也显示,受试者中有65例存在吸烟史,且吸烟时间越久,对疗效影响更显著。因此,吸烟与牙周炎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牙周基础治疗是每一位牙周病患者必须进行的最基本的治疗,这在牙周病学界的已达成共识。而在牙周基础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从而影响疗效。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11:机械的菌斑控制:对于牙周炎患者来说,机械的菌斑控制能够减轻炎症、降低牙周袋、增加附着水平。而在深牙周袋其降低牙周袋的效果较浅牙周袋明显。在菌斑控制过程中,牙周袋的深浅又会使得去除龈下菌斑和牙石的效果大为不同。该组研究显示,80例接受牙周基础治疗的患者中,有40例患者接受了机械的菌斑控制,结果显示,对于46mm和6mm牙周袋的患者,SRP使平均牙周袋深度下降1.3mm和2.32mm,其减轻炎症的效果明显优于未接受菌斑控制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证实,机械的菌斑控制是治疗牙周炎的有效手段;手工与超声波菌斑控制的效果差别:研究表明,操作者的经验是影响两者去除龈下牙石效果的重要因素。事实上,手工和超声波SRP在减轻炎症、降低牙周袋、增加附着水平的效果上相当。但是对于窄而深的牙周袋,超声波SRP的效果优于手工SRP。有研究8表明在两者去除龈下菌斑方面有着同样的效果;龈下SRP的程度:SRP的目的是为了去除龈上、龈下菌斑和牙石,去除病变根面的细菌污染物质如内毒素,从而减轻局部炎症,促进组织愈合。SRP操作良好的判定标准:进行SRP后1个月后进行评估,牙根面需光滑、干净、坚硬。若存在牙龈炎症,则表明有龈下牙石残留的可能。根面平整是在牙周袋内操作,用探针探查到粗糙往往说明有龈下牙石。根面坚硬是为了将根面光滑后的任何软化的牙体组织去除干净。SRP操作需要在避免过多地损坏牙体组织的前提下有效地去除菌斑牙石。过度的器械操作会增加牙根面的粗糙,且促使菌斑牙石形成,引起牙齿过敏,甚至是牙髓炎。有研究9发现,在龈下刮治过程中,第12下就足以去除病变根面的内毒素。抗生素的应用:牙周致病菌易进入不同的不同的部位,有的侵入牙龈组织,有的进入沟内上皮细胞,有的还能侵入牙骨质深层,这些都导致SRP难以将这些部位的致病菌清除干净。因此,这就需要非手术的SRP进行有效地辅助治疗。治疗过程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等抗生素进行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疗效。但是,由于不同种类牙周致病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通过牙周病的临床表现来看不能判断致病菌的种类,因此,不适当的使用全身抗生素会导致菌群失衡以及引起耐药菌群形成等。全身抗生素的使用只局限于急性炎症。有研究表明,抗生素的应用只能在机械的菌斑控制基础上作为辅助治疗,不能代替机械的菌斑控制。吸烟: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吸烟是导致牙周病变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吸烟与牙周病的相关性呈剂量依赖性。吸烟者其牙周翻瓣术的效果差于非吸烟的牙周炎患者,停止吸烟可明显改善牙周炎患者对牙周治疗的反应。该项研究中发现,随着吸烟年限的增加,其对牙周基础治疗效果的影响越大;接受机械菌斑控制的患者,预后越好;治疗过程中接受抗生素辅助治疗的患者能够显著提高疗效。但是,该组研究选择的样本量较小,还存在一些不足,还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 因此,在牙周炎的治疗过程中重视牙周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及牙周基础治疗的影响因素,及时避免其影响,对防治牙周炎及提高牙周基础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季旭东,马丽华,高黎,等.牙周牙髓联合治疗120例重度牙周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xx,9(9):61-62. 2胡文杰.重视和规范牙周基础治疗的必要性.中华口腔医学杂志,xx,43(5):286-289. 3刘宇明.86例牙周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综述,xx,19(11):2104-2106. 4张浩,杨霞,李丛华,等.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28例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xx,40(32):3287-3288. 5刘骁,李禹.牙周炎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xx,4(24):99-100. 6王静.吸烟与不吸烟患者牙周炎非手术治疗效果的近期临床观察J.北京口腔医学,xx,10(2):91-92. 7章锦才.牙周病基础治疗中的常见问题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