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体系简述.doc_第1页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体系简述.doc_第2页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体系简述.doc_第3页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体系简述.doc_第4页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体系简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体系简述 游晓1唐一婷2 (1.2.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650000) 摘要:本文从后现代主义与社会构建主义的相似点引入,简要介绍社会建构主义的发展过程,其代表人物及该理论的主张。而后阐述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并提出语言对社会建构主义的重要作用。最后,讨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优缺点,并结合当今心理学热点研究,阐述社会建构主义的发展的可能性与局限性。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理论;q方法; 1后现代主义与社会构建主义 现代心理学对社会建构主义体系的研究,常常联系到“后现代主义”这个概念。为什么这两者被广泛的同时提及?法国哲学家Derrida以及Foucault是后现代主义体系的推动者。后现代主义的提出表明人类文学、哲学等方面出现的思维方式的变革。现代主义认为人是理性的,人应用自己的理性能力获取知识。当后现代主义取向应用到心理学,“社会建构主义”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客观理解世界是不可能的,因为所有知识都是用词语进行社会建构的,而语言是在社会进程中获得其意义,并且,这些意义会随着群体、时代的不同而改变。Derrida认为1,现实是以语言的特殊形式所确立的事物,对每个个体来说都是不同的,因此,我们的现实是变化的。意义产生于不断变化的当前及其语境的发展。Foucault主张2,思想不能反映世界,我们思考的东西是由语言决定的,语言构建了我们的社会生活。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向传统哲学和科学观发起挑战,与传统哲学客观主义知识观背道而驰。后现代主义避开在任何语言系统之外对客观性或现实性的传统研究,而是对语言系统进行研究,并且强调局部语境下的相互作用,把主观的个体和客观的普遍规律看作是人类立身于世界的抽象概念,提倡用局部知识来取代普遍知识体系,用局部意义取代普遍意义。 2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体系的起源 自然是先有建构主义,随后才逐渐分化出的社会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之后的一种理论。但早在皮亚杰的理论中已经有了建构主义的影子,认为主体对客体的认知主要通过主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内化,知识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习得3。维果斯基对建构主义的发展有极大推动作用。维果斯基强调社会文化历史的作用,认为心理工具语言对内化有重要作用,并且个体的心理机能在社会生活中逐渐成长起来4。社会建构主义是以维果斯基的理论为基础发展构建起来的。Bauersfield和Cobb是社会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 社会建构主义者主张对于观察和经验资料的解释会随着团体和文化的不同而改变,即使是有固有的认知性知识也依赖于经验的方法5。一切解释和一切逻辑的论证都依赖于特定的社会团体,在这个团体中,解释才能产生,一旦超出特定团体的范围,解释就失去了一致性。社会建构主义并不能证实自己是比其他知识观点更优越的体系,也不能取代与它对立的对手。它寻找的是每种体系所公认的有利与不利因素,所探讨的问题是完全相对于社会背景的,由于一切都是与文化和历史相互依赖的,所以一方不能评判另一方。 但这是否意味着社会建构主义是唯心主义的拥趸者呢?答案是否定的。社会建构主义仍然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认知是在人类社会中构建起来的,在不断的改造同时不断无限靠近真理,但是却又因为事物的不断发展而永远无法到达真理。从哲学的角度上说,社会建构主义依然遵循了事物的客观性。社会建构主义学家Kerry认为6,我们根据我们个人的认知结构来解释世界,而这些认知结构为我们调节世界。 3社会建构主义的研究对象、载体和方法 似乎社会建构主义没有一个明确的研究对象?不断变化的文化社会背景,时代的不断前进意味着研究对象的不断改变。行为主义主张研究人的行为,从而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认知心理学又主张研究信息加工的过程。社会建构主义的研究对象很广泛,它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认知过程,研究人或者实验中的被试和实验心理学的性质,这些不断变化的心理学概念,也研究个人因素差异下的建构本质,还关注性别种族歧视等其他一些社会问题。社会建构主义的很多研究都是经验研究,研究者只是以新的方式提供了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构建,并用语言描述现实,用新的视角定位,为行动提供可选择的途径。 从后现代主义到社会建构主义一直离不开对语言的探讨。Gergen对语言在建构主义中认为7,语言的重要性源于其在关系模式中的作用。语言并不是世界的镜子或地图,也不是参照事件或内部加工,而是一种社会交换。语言不是人们头脑中的思想,而是没有单独意义和含义的符号的无限排列。事物的可理解性于重复的语词模式,而语词是从关系语境中获得其意义的。因此,所有的真理都建立在语言的社会约定上,这些约定随着团体的不同而改变,在不同的团体中,不同的时代中都会有不同的意义,因此语言并不能承载真理。但是语言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共通的认识方法,当然,这些方法依赖于社会的使用。因此语言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社会建构的核心载体。 其次,社会建构主义的研究方法究竟是什么?社会建构主义的研究使用能够在单一社会团体中提供可理解性的任何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访谈法、叙事写作和Q方法。Q方法是一种为人们发现各种各样的主观性联合提供了一种严密的定量工具8。Q方法论揭示每个人共同具有的看法,但不共享个人不同的联合想法。叙事法是报告社会建构主义者的研究和思想最有用的方法,并在他们的社会语境中分析构建意义的方法。 4关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体系的思考 社会建构主义对社会科学在内的整个科学事业至关重要,在指出心理学中存在的许多重要境况和缺点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研究的计划和解释中的主观性,研究的内在价值,实验心理学中“客观”方法论的局限等,任何科学事业中都无法解决的语境和历史的作用。但目前对社会建构主义的争论从未停息,原因是很难将社会建构主义归类,并且该理论体系不停的修改完善其旁支理论,体系的修筑还未结束,因此目前对社会建构主义的分类并不严格,还需要完善。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出现确实为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社会热点问题如不同社会背景的情绪研究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但是社会建构主义将所有的知识都转化为依赖文化和历史的语言约定,而忽视了很多全人类共有的没有文化差异的知识,这让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体系进入教育领域步履维艰。这种发现式的学习教学过程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很多实践教学证明了,这样的方法在普通的教学过程中时间、师资成本过高,效率低下,在没有基本标准的知识面前,教师无法界定学生学习成果的好坏,而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在这个现实的残酷社会面前依然天真的维持“拒绝评价其结果”的论断9。还有学者站出来反对语言的重要性,认为很多文化的传播并不需要语言,例如手工技术这样很难用语言传授的技能。与一些建构主义的主张相反,历史事迹表明科学知识的确是累积的,而且可以是客观的。社会建构主义进入教育领域也许是弊大于利。 对社会建构主义体系我们需要看到其走在前沿的一面,也需要看到其需要改进的缺憾。引用丹齐格的话对社会建构主义做一个评价10,建构主义主要扮演着一种评判的角色,即向主流心理学假设提出挑战。因为它是一种批评,因此其存在依赖于它力图去改变的体系,这也许是寄生的。这种依赖导致它采取了比从其他假设中可能预期的多得多的传统观点。心理学理论从狭窄界定的观察陈述中解放出来,可能仍是建构主义的最受用的遗产。 参考文献 1Derrida,Jacques.MarginsofPhilosophy.TranslatedbyAlanBassM.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7:199 2Foucault,Michel.Power.Knowledge.NewYork:PantheonM,1980:204 3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J.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365. 4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21-122 5SmithNW,郭本禹译.当代心理学体系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xx:205 6KellyGA.PersonalconstructtheoryandthepsychotherapeuticinterviewJ.CognitiveTherapyandResearch,1977,1(4):355-362. 7Gergen,KenhJ.ThesocialconstructionistmovementinmodernpsychologyJ.AmericanPsychologist40:266-75 8赵德雷,乐国安.Q方法论述评J.自然辩证法通讯,xx,25(4):34-39. 9王锦化,孟庆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对我国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xx,30(1):18-21. 10夏光.后结构主义思潮与后现代社会理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xx:98 Briefofsocialconstructivisttheorysystem YOUXiao1TANGYi-ting2 (1.2.Collegeofeducationscienceandmanagement,YunnanNormalUniversity,Kunming,Yunnan,China.) Abstract:Fromthesimilarityofpostmodernismandsocialconstructivismintroduction,thepaperhasabriefaountoftheprocessofsocialconstructivism,itsrepresentativesandadvocatesofthetheory.Thenitexplainsthestudyandmethodsofsocialconstructivisttheory,andproposeanimportantroleinthelanguageofsocialconstructivism.Finally,thepaperdiscuss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