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及经验启示 村总区域面积9627亩,其中耕地面积6606亩,林地2200亩,总户数385户,1620口人,人均耕地4.1亩,共有党员37人。xx年村集体经济积累达到4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00元,人均存款1万元以上,住房砖瓦化率达98%。全村拥有手机、电话400余部,有线电视和入户率达100%,家家户户喝上了自来水。几年来,村党支部通过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快速进展,取得了较好成绩。xx年被通辽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小康建设示范村”,xx年被通辽市委命名为“五个好”村党支部,xx年被自治区确定为全区10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一、主要做法发展新产业。全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一是优化种植业结构调整。通过积极协调争取项目资金,xx年全村6606亩耕地全部铺设了农田低压管灌,农田电网实行了电井配套,安装了潜水泵,农田全部达到了田成方、林成网格局,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也为种植业结构调整创造了基础条件。全村粮食亩产都稳定在800公斤以上,红干椒种植面积人均1.5亩,已形成主导产业。采取了公司+农户的有效形式,与腾龙菌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培育绿色草原香菇,xx年培育香菇菌棒突破10万棒,人均增收200元。二是小区先行,实行科学规范养殖。坚持小区先行,科学养殖,实现人畜分离。xx年建占地面积40亩的高标准奶牛养殖小区1处,建现代化高标准奶站一座,小区内饲养高产奶牛200头,蒙牛公司负责回收鲜奶。xx年建占地面积10亩的生猪养殖小区一处,与通辽金锣集团合作,年出栏育肥猪3000口以上。xx年建占地10亩的绒山羊养殖小区1处,一次性存栏绒山羊800只。产业发展挂靠龙头企业,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农村。创建新组织。大力推行“支部+协会”的组织构建模式,围绕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储运等环节,有效组织农民进行社会化大生产,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在建设新农村的核心作用,引导发展各类新型专业合作组织及产业协会,培育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成立了村奶牛协会,党支部书记王洪志任会长。黑龙坝镇的养羊协会设在村,党支部书记王洪志兼任协会会长。塑造新风尚。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为群众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以开展“弃陋习、树新风、促和谐,争做文明村民”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组织农民群众自己动手,移风易俗,美化家园,建设和谐美好的新家园。建设新村庄。为群众生产生活创造一个舒适、安详、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建设新农村的一个基本标准。几年来,通过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和自筹资金加大了村屯整治力度,红砖硬化主街路7、5公里,修临街砖墙6000延长米,栽植垂榆、垂柳等常青树4200株,投资30余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的村小学。xx年争取国家农村沼气项目工程,上家庭沼气80户,走一条环境清洁型、资源循环型新村庄建设之路。xx年建设一处占地409平方米的村级综合活动室,并开设了“农民网吧”。培育新农民。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建设者和管理者,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几年来,我们始终加大对农民群众的科学技术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充分调动起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新农村建设造就了一批“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时完善了村务公开和“一事三会”工作机制(即所有重大村务活动,都要先后召开村两委班子会、党员和村民代表会、村民大会表决通过后,方可实施,切实做到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等民主管理制度,尊重广大农民意愿,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良好机制。永葆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建设,为建设新农村提供组织保证。抓住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利契机,结合村实际,开展了争当“五员”载体活动(即党员要争当政策法规的宣传员、致富农村的战斗员、农民致富的服务员、农村发展的协调员、民主管理的监督员)和“十到户”主题实践活动(即政策法规宣传到户、致富信息传递到户、增收项目落实到户、实用技术推广到户、村民素质提高到户、村风村容责任到户、矛盾纠纷化解到户、公共事务服务到户、扶贫济困温暖到户,村务监督公开到户),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并将活动的开展与党员“设岗定责、星级管理”和开展“党员承诺制”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符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民党员队伍,使广大党员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带领群众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中来。二、几点经验和启示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村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构建和谐的必然选择,但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本村实际,坚持做到“五个必须”,使村的新农村建设不摆“花架子”,求得实效,那就必须做到“五个必须”,推动村新农村建设步伐。必须尊重农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地位。建设新农村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让农民积极地参与进来,给农民有说话的机会。通过科技知识培训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这是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必须自力更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新农村要克服“等、靠、要”思想,虽然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投资力度在加大,但建设新农村必须充分调动党员、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投资投劳,加快公益设施建设,尤其是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立足实际,合理规划。建设新农村,在村容村貌上不作表面文章,以维护农民利益为前提,加大整治力度,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利用清洁能源,修建家庭沼气,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绿化生态型村庄,为农民创造一个舒适、安详、稳定的居住环境。必须创新模式,发展新产业。积极探索公司+农户+基地+协会的发展模式,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挂靠龙头企业,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进一步发展节水、绿色、无公害农业和畜牧业,壮大产业基地规模,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必须做好试点工作。村作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不仅要注重实际,而且要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真正起到典型示范作用,对全镇新农村建设要起指导作用,不仅要好看好听,而且要耐看能学。 村总区域面积9627亩,其中耕地面积6606亩,林地2200亩,总户数385户,1620口人,人均耕地4.1亩,共有党员37人。xx年村集体经济积累达到4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00元,人均存款1万元以上,住房砖瓦化率达98%。全村拥有手机、电话400余部,有线电视和入户率达100%,家家户户喝上了自来水。几年来,村党支部通过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快速进展,取得了较好成绩。xx年被通辽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小康建设示范村”,xx年被通辽市委命名为“五个好”村党支部,xx年被自治区确定为全区10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一、主要做法发展新产业。全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一是优化种植业结构调整。通过积极协调争取项目资金,xx年全村6606亩耕地全部铺设了农田低压管灌,农田电网实行了电井配套,安装了潜水泵,农田全部达到了田成方、林成网格局,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也为种植业结构调整创造了基础条件。全村粮食亩产都稳定在800公斤以上,红干椒种植面积人均1.5亩,已形成主导产业。采取了公司+农户的有效形式,与腾龙菌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培育绿色草原香菇,xx年培育香菇菌棒突破10万棒,人均增收200元。二是小区先行,实行科学规范养殖。坚持小区先行,科学养殖,实现人畜分离。xx年建占地面积40亩的高标准奶牛养殖小区1处,建现代化高标准奶站一座,小区内饲养高产奶牛200头,蒙牛公司负责回收鲜奶。xx年建占地面积10亩的生猪养殖小区一处,与通辽金锣集团合作,年出栏育肥猪3000口以上。xx年建占地10亩的绒山羊养殖小区1处,一次性存栏绒山羊800只。产业发展挂靠龙头企业,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农村。创建新组织。大力推行“支部+协会”的组织构建模式,围绕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储运等环节,有效组织农民进行社会化大生产,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在建设新农村的核心作用,引导发展各类新型专业合作组织及产业协会,培育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成立了村奶牛协会,党支部书记王洪志任会长。黑龙坝镇的养羊协会设在村,党支部书记王洪志兼任协会会长。塑造新风尚。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为群众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以开展“弃陋习、树新风、促和谐,争做文明村民”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组织农民群众自己动手,移风易俗,美化家园,建设和谐美好的新家园。建设新村庄。为群众生产生活创造一个舒适、安详、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建设新农村的一个基本标准。几年来,通过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和自筹资金加大了村屯整治力度,红砖硬化主街路7、5公里,修临街砖墙6000延长米,栽植垂榆、垂柳等常青树4200株,投资30余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的村小学。xx年争取国家农村沼气项目工程,上家庭沼气80户,走一条环境清洁型、资源循环型新村庄建设之路。xx年建设一处占地409平方米的村级综合活动室,并开设了“农民网吧”。培育新农民。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建设者和管理者,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几年来,我们始终加大对农民群众的科学技术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充分调动起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新农村建设造就了一批“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时完善了村务公开和“一事三会”工作机制(即所有重大村务活动,都要先后召开村两委班子会、党员和村民代表会、村民大会表决通过后,方可实施,切实做到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等民主管理制度,尊重广大农民意愿,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良好机制。永葆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建设,为建设新农村提供组织保证。抓住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利契机,结合村实际,开展了争当“五员”载体活动(即党员要争当政策法规的宣传员、致富农村的战斗员、农民致富的服务员、农村发展的协调员、民主管理的监督员)和“十到户”主题实践活动(即政策法规宣传到户、致富信息传递到户、增收项目落实到户、实用技术推广到户、村民素质提高到户、村风村容责任到户、矛盾纠纷化解到户、公共事务服务到户、扶贫济困温暖到户,村务监督公开到户),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并将活动的开展与党员“设岗定责、星级管理”和开展“党员承诺制”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符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民党员队伍,使广大党员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带领群众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中来。二、几点经验和启示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村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构建和谐的必然选择,但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本村实际,坚持做到“五个必须”,使村的新农村建设不摆“花架子”,求得实效,那就必须做到“五个必须”,推动村新农村建设步伐。必须尊重农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地位。建设新农村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让农民积极地参与进来,给农民有说话的机会。通过科技知识培训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这是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必须自力更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新农村要克服“等、靠、要”思想,虽然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投资力度在加大,但建设新农村必须充分调动党员、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投资投劳,加快公益设施建设,尤其是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立足实际,合理规划。建设新农村,在村容村貌上不作表面文章,以维护农民利益为前提,加大整治力度,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利用清洁能源,修建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表现
- 物体系统的平衡
- 2025年肾脏病学影像学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民族团结道德讲堂课件
- 2025年康复医学康复方案制定考核试题答案及解析
- 安全生产工作讲话讲解
- 2025年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科模拟测验答案及解析
- 民族团结宣讲课件
- 2025年烧伤科烧伤护理与皮肤修复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民族团结pp课件
- T/CCS 063-2023井工煤矿智能化供排水系统运维管理规范
- 高中教科研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情境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工作汇报
- DB36-T1694-2022-餐厨垃圾集约化养殖黑水虻技术规程-江西省
- 超市卫生管理规范培训
- 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2025年版)解读
- 知到智慧树网课:病理生理学(南华大学)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 农村建设工匠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学生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合集)
-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解析》课件
- 《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课件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药膳与食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