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古诗两首》_第1页
15.《古诗两首》_第2页
15.《古诗两首》_第3页
15.《古诗两首》_第4页
15.《古诗两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15.古诗两首 15.古诗两首 教育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体会两位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味美、意境美。 重点 ?难点 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那样欢快的原因。 体会这两首诗明白如话而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 讯后欢快的原因。通过重点词语的品析及反复吟诵来体会。 理顺诗句,教师在指导学生理顺句子时要增补诗句中省略的内容,适当调换词语的顺序。 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到诗的题目示儿你是怎么理解的? 2 / 7 “ 示 ” 是什么意思? “ 示儿 ” 是什么意思?( “ 示 ” 把事物摆出来让人知道。 “ 示儿 ” 可以说是告诉儿子,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所交代,相当于遗嘱。) 2简介作者:出示课件 这首诗是宋代大诗人陆游写的。陆游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示儿这首诗是他在86 岁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嘱咐。 (二)自由读这首诗 想一想,陆游逝世以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事? (三)学习这首古诗 1结合课后的注释,试试自己能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说的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教师适时点拨。 2师生交流 “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 元知 ”“ 元 ” 同 “ 原 ” ,是本来的意思。 “ 元知 ”是本来就知道的意思。 “ 万事空 ” 什么事都没有了。 “ 但 ”“ 只 ” 的意思。 “ 九州同 ”“ 九州 ” 指中国。 “ 同 ” 统一。 “ 九州3 / 7 同 ” 是指全国统一。 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看不见全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 “ 王师 ” 这里指南宋军队。 “ 北定 ”“ 定 ” 是平定,这里是收复的意思。 “ 北定 ” 指收复北方。 “ 中原 ” 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 “ 家祭 ” 祭祀祖先。 “ 无 ” 同 “ 勿 ” ,意思是不要。 “ 乃翁 ”“ 乃 ” ,你的,你们的。翁,指父亲。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家祭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这件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思想感情。) 3现在你了解陆游逝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了吗? (祖国何时能够统一这一件大事) 其 实这也是陆游毕生的心事和希望。 4指名把这首诗的意思说一说。 (四)总结全诗 4 / 7 1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背诵默写这首诗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 (二)教师简介背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也是他生平第一首快诗,也就是在他最高兴的时候写下的。此诗写于 763 年,安史之乱的头目史朝义(史思明)的儿子兵败自杀,他的部下纷纷投降;河南河北相继收复, “ 安史之乱 ” 从此结束。杜甫在四川听到这一消息后写下了这首充满欢乐之情的七言律诗。 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闻:听说。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 意思是听说唐王朝的军队收复了河南河北。 (三)检查朗读诗句的情况 (四)理解诗意出示课件 方法:先看看自己懂了哪些词语,再看看还有哪些词语不懂,最后集中时间讨论。 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剑外:通常作为四川的简称。 忽传:忽然间到处传扬。 5 / 7 收蓟北:收复蓟北。 意思是收复蓟北的消息,忽然在剑外到处传扬。 初闻:刚刚听到。 涕泪:因喜极而泪下。 刚刚听到这个喜讯,涕泪就洒满了衣裳。 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却看:再看。 妻子:夫人和孩子。 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哪还有一丝的忧愁? 漫卷:胡乱卷起。 欲:将要,简直要。 狂:放怀,无拘无束,热情不加节 制。 胡乱地把诗书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放歌:放声歌唱。 须:须要。 纵:放任,这里尽情的意思。 在大晴天里放声歌唱,畅饮美酒。 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 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乡。 6 / 7 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说一说。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即:就。 放舟从巴峡东下, 穿过那巫峡的叠蟑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洛阳。 (五)读全诗,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找几名同学说一说。 (六)总结全诗 1说一说杜甫兴奋的原因是什么? (杜甫兴奋的原因决不仅仅是因为诗人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为从此祖国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因多年战乱被平息,祖国重新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洋溢着诗人的爱国情感。 (七)背诵这首诗 (八) 齐读这两首诗出示课件 思考: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