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语文上册试题(附答案)_第1页
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语文上册试题(附答案)_第2页
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语文上册试题(附答案)_第3页
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语文上册试题(附答案)_第4页
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语文上册试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0 2016 2017 学年上期八年级语文上册试题(附答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江津 2016 2017 学年上期四校联盟期中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 (全卷共四大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一)(二) 亲爱的同学们,中国汉字以其字形的优美独树一帜,请你在答题过程中自觉维护汉字的尊严!这套试卷将告诉你,语文学习不仅是读有字书,更要读生活这本无字书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 30 分) 下列字词的注音全部正 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瞥 (pi)见涎 (xin)水荒谬 (mi)杀戮( l) B 踌躇( chu)憎恶( zng)提防( t)俨然( yn) c 诘问( ji)粗拙( zhu)伛偻( y)震悚( sng) D 蹒跚( mn)歼灭 (qin)愧怍 (zu)颓唐( tu) 2.下列词语的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3 分) A.张慌失措荡然无存永垂不朽狼籍 B.眼花缭乱名符其实响彻云宵伎俩 2 / 20 c.锐不可挡月明风清转弯抹角烦燥 D.高屋建瓴大庭广众丰功伟绩吊唁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 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目前,我国住房价格居高不下,着实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B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c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 A.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蕴含的道德力量,它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B.近日,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她的事迹突然渐渐地受到国内民众的关注。 c保护并了解我们的 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D.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5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选项是()( 3 分) 你的话语应该是一缕早春气息的柔风,;你的表白应该是田野爆裂的豆荚,;你的辩答应该是凭借原则的盾牌,;你的呐喊应该是仰仗正义的力量,。 3 / 20 迎承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 构思并阐述金色的成熟 弥合朋友之间人为的嫌隙 澎湃青春的热忱和血液 A B c D 6.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仿写恰当的语句。( 4 分) 阅读 经典,读出善良的魅力。阿长奔波于街巷买来的山海经,快乐了鲁迅的童年;父亲蹒跚地抱回来的朱红橘子,感动了朱自清年轻的心;,。善良犹如三月里的春雨,浇灌出生命的花朵;,;善良犹如夜空中的明月,慰藉了孤寂的心灵。 7.阅读下面这则消息,简要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 25 字3 分) 江津网 10 月 12 日讯今日,记者从江津区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卫生检查工作专题会上获悉,在此前开展的开学检查和日常检查基础上,全区将再度开展拉网式排查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卫生。 此次区教委、区卫计委、江津食药监分局等三部门联合开展的全区中小学 、幼儿园 2016 年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专项督查,时间为 2016 年 10 月中旬至 11 月 20 日。此次督查将分 3 组深入各镇街,采取听、查、看的方式,从餐饮服务许可证持有情况、食品安全管理员任职文件及培训证书、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落实情况等九大方面 32 个细节,对中学、小学、幼儿园食堂食品卫生开展核查,并逐一填表记录。核查结果将进行通报,并将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内容。 4 / 20 此外,督察组还将对部分重点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开展暗访。 8.综合性学习。( 8 分)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主旋律,但世界时时燃起的硝烟仍未消散。世界, 何时才能铸剑为犁?下面,让我们一起参加 “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 的综合性学习。 【活动我设计】本次活动确定了四个板块,根据示例,填写未完成的板块内容。( 2 分) 板块一:战争故事,你说我演板块二:战争遗迹,走访交流 板块三:板块四:战争预测,你说我评。 【标语我来拟】历史不容忘记。今天日本人又重蹈覆辙,要侵占中国的领土钓鱼岛。作为一名中学生,请仿照示例,再拟一条标语,声援内地各大城市的反日示威游行。( 2 分) 示例:中国领土,不容分割。 标语: 【材料我探究】阅读下面资料,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请 简要概括。( 2 分) 材料一: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计算得出,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军队伤亡 380 余万人,人民牺牲 2000 余万人,军民伤亡总数超过 3500 万人,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 余亿美元。 5 / 20 -摘自 “ 新浪网 ” 材料二:从 1938 年 2 月 18 日日本飞机首次空袭重庆到 1943年 8 月 23 日,日机对重庆市区空袭共 210 多次,出动飞机9500 多架次,投弹万多枚,炸死炸伤市民 3 万多人,炸毁房屋 3 万余幢。 -摘自重庆历史 【观点我确定】以下是参加辩论双方的观点,你赞成哪一方的观点? 试为该方写一段辩论词。( 2 分) 正方:战争能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反方:战争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阻碍历史的发展。 我赞成 _方观点,我的辩论词是: 二、古诗文阅读( 25 分) (一)古诗文积累 9.古诗文默写填空( 10 分) 少壮不努力,。(长歌行) ,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气蒸云梦泽, 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6 / 20 望岳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是 :,。 春望中作者移情于物、抒发感时伤世情感的诗句是:,。 石壕吏中官吏的残暴、老妇的悲苦形成鲜明对比的诗句是 _! _! (二)阅读桃花源记全文,回答文后 10 13 题 .( 15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7 / 20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0.解释以下加点的词语。 (4 分 ) (1)阡陌交通: (2)便要还家: 处处志之: 欣然规往: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 分 )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译: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 12.下列有关本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的作者是西晋著名诗人陶渊明。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B、文章第一段着眼于 “ 异 ” 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 c、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 是写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结构严谨。 13渔人离开桃源后 “ 便扶向路 ” 又 “ 处处志之 ” ,而后寻找桃源人 “ 寻向所志 ” ,却 “ 不复得路 ” ,作者这样写的目8 / 20 的是什么? (4 分 ) 三、现代文阅读( 40 分) (一)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文后 14 18 题。( 20 分) 总有人为弱者转身 马德 窗外,乌云布满了天空,天气变得闷闷的。办公室里也昏暗了起来。 陶安说,我爸爸说了,他不来。 陶安的 父亲是个酒鬼,陶安打电话的时候,他正在一家狗肉馆喝酒,从中午一直喝到晚上,嘴里骂骂咧咧的,说,别说是你们老师,就是市长见我,我也不见。陶安有爹有娘,却比孤儿还孤单。他上学,一直是姐姐在供着,姐姐一个人漂在北京,很不容易。 崔老师泡了两袋方便面,汤水足足地,端到陶安面前说:“ 赶紧吃了,你饿了吧! ” 陶安端起泡面的缸子,还是不敢看老师,蹲下来,吸溜着吃了起来。吃着吃着,两颗很大的眼泪落在了缸子里。 下午,宿舍里,一个学生丢了钱。满宿舍的人,都认为是陶安偷的。原因是,下午就他一个人回过宿舍。陶安说,我没拿, 我真的没拿过钱。其中一个不由分说,一下子扑上去9 / 20 打了陶安,还说,不是你偷的,谁会偷?你说还会有谁偷?陶安站在那里,一下手也没还,任由那个学生拳打脚踢了半天,只是不停地说,这钱不是我拿的,这钱不是我拿的。 拿,拿,拿,你连个偷都不想说。另一个学生恶狠狠地一脚飞踹过来,陶安 “ 咕咚 ” 一下子就被踹倒了。倒了的陶安,愤怒地盯着对方,眼里像要着了火,但没有站起来反抗,在地上坐了好半天。 班主任崔老师很快知道了这件事,他把陶安领到办公室,问他情况。 “ 老师我没拿,我真的没拿别人的钱。 ” 陶安深深地埋着头,不敢看崔老师的 眼睛。崔老师 “ 嗯 ” 了一声,然后,轻轻为他拍去裤子上的脚印。 “ 老师也知道你没拿,你不会拿别人的东西,你也不是那样的孩子。 ” 崔老师故意在最后一句话上加重语气。望着一脸无助的陶安,崔老师不由自主地 “ 唉 ” 了一声。 陶安突然抬起了头,盯着老师看。刚才老师的一叹,像针一样,扎在了他的心上。 几天后,崔老师在班里开了个主题班会。主讲人是请来的,陶安看了一眼,心里就 “ 咚咚 ” 地跳,他知道这一定是崔老师故意安排的。同学们很兴奋,因为主讲人有在那所著名大学就读的资历,实在是让他们仰慕。那天,请来的人滔滔不绝,讲了很 多学习方法,以及为人处世之道。最后,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10 / 20 “ 我在学业之余,常在外面打零工。有一次,在一家餐馆帮忙,不知道是谁碰倒了一摞餐盘,碎了一地。收工的时候,老板问是谁打掉的,开始大家都说不知道,后来,却都指向了一个人。这个人是个孤儿,一只眼睛先天弱视,仿佛他打碎餐盘,是天经地义的。谁知老板一笑,说: 我小时候家里很穷,在外面被人打了,回家后还要被妈妈打一顿。然后,还要等着打我的孩子来,妈妈抱着我,让那个孩子打,打够了才走。这件事,让我知道,这个世界上,当人穷了,是没有道理可讲的。有一种天理,叫蛮不 讲理;有一种公道,叫惨无人道。而且,在这样的公道和天理面前,你还得装聋作哑。仿佛,所有这一切,都是你应该承受的。因为,没有人愿意听弱者申辩理由。但我相信,这个尘世,一定会有人为弱者转身。因为,永不泯灭的良知,就像太阳一样在头顶照耀,也总有人会因为良知,而为弱者转身。 老板的话结束后,那个碰摔了盘子的人主动站了出来。果然,不是那个孤儿! ” 同学们中间随即响起了一片掌声。陶安也坐在下面鼓掌,黑黑瘦瘦的身子,颤抖着,已经抑制不住自己。瞬间,他泪雨滂沱,哭成了泪人。看着主讲人,他嘴里不停地喃喃着两个字:姐姐 (选自 XX 年 1 期今日文摘,有改动 ) 14第 段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 4 分) 11 / 20 15.阅读第 段中加横线的句子,描绘一下崔老师 “ 唉 ” 时的所思所想。( 4 分) 16.说说文中的崔老师是一位怎样的人?( 4 分) 17.文中的 “ 弱者 ” 具体指谁?题目 “ 总有人为弱者转身 ”有何深刻含义?( 4 分) 18.有读者认为陶安偷了钱,也有人认为他没偷。你怎样认为?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4 分) (二)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文后 19 22 题。( 20 分) 12 / 20 少年读 许冬林 回眸处,是一段葱绿葱绿的时光,潭水一样宁静,青草一样蓬勃。那是一段悠长的少年时光,沉湎于阅读的时光。 唐诗,宋词;红楼梦,简 爱;席慕蓉,三毛 是那些美妙的书香将我的少年岁月浸染,浸染得有了与众不同的意味。每每回忆,内心充满感激。感激岁月年华,感激文字。 犹记当年读宋词。读李清照,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读得眼前水雾迷蒙,心儿无着无落的,一时间也忧伤惆怅不已。那个少年的人呀,也化作了一片薄薄的素白的落花 ,在晚风里,在流水上,到了远方。后来又读苏轼,读到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再去看外婆家门前的浑浊江水,全然又是另一种景致!那么多樯橹灰飞烟灭的往事,都在江水之上演绎。从此,我看到的长江,不再只是空间上的长江,更是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长江,是飘散着酒香墨香的长江。它苍茫,雄浑,深邃,风雅,我摇曳激荡。 大雪天,读红楼梦,真的是拥炉夜读啊。记得老师曾偶然说过,中国人不读红楼梦,都算不得中国人。寒假一开始,就借了红楼梦回来。晚上,母亲早给准备了个手炉,是那种红陶的手炉,里面盛了碎碎的炭。手 搭在手炉13 / 20 的拎手上,书也搁在上面,一夜夜地翻阅,连书也添了木炭火的香。就着那一炉温暖,一个寒假,读一本红楼梦。读到黛玉焚稿,然后病死,一时悲痛不已,手炉也不要了,只歪在枕边无声大哭,泪湿枕巾。窗外寒风萧萧,只觉得满世界苍凉空旷孤独,再读不下去了。一部红楼梦,写到黛玉之死,就可以收尾了,再不必写了。那时这样以为。换夜再继续读,又读到宝玉出家,茫茫的大雪,雪影里一个人,在船头躬身拜别父亲。这一回,倒没落泪,可是心上却是闷闷沉痛好久。是岁末,窗外也是大雪,月光下,一白到天际。回头体味文字里弥漫的那种辽阔无涯 的哀伤和空寂,仿佛没懂,又似乎懂得了。 后来,又抄席慕蓉的诗歌在小本子上,一首又一首。书依然是借来的,七里香无怨的青春,好几大本诗集,抄得满心欢喜又沉醉,哪里嫌累!然后,自己的枕头底下便多了个湖蓝封面的本子,那里面有我写的诗歌,席慕蓉体的诗歌。偶尔借给体己的女同学看,她也给我看她写的诗。我们像两只幸福的老鼠,偷偷分享各自的文学青果。在被窝里,打手电筒读三毛。撒哈拉沙漠在哪里呀?荷西是个大胡子的男人,真的很有魅力吗?长大后,我们也一道远走天涯吧!那时,我们两只文学的小老鼠已在密谋大计。内心有小甜蜜 ,嘴巴上不好意思说,其实心里都想到那远走天涯的队伍里,一定会添加新成员,他是我们各自的荷西。他要不要也是大14 / 20 胡子呢?再想想,再瞧瞧 如今,回头想这些读书的琐碎细节,深感文字的魅力,一个人在一本书里活了几辈子,大悲大恸大欢喜,小忧小愁小甜蜜。就这样长大了,内心丰富了。合上书页的那一刻,沧海桑田;窗外阳光刺进来,啊,世上已千年。 是啊,世上已千年。每每看到现在的孩子有那么丰富的课外读物,我总禁不住心底苍老地一叹。当我在一所中学自编的校本教材文海撷英里,又看到了那些喜欢的文字时,忽然有一种血液倒流的 激动,仿佛回到青涩年少。 “ 唐诗四季 ” , “ 魏晋风度 ” ,豪放派词,婉约派词,红楼梦简爱 看到这些自己一直喜欢的文字,仿佛在单调无聊的长路行走中,看到一处深谷碧潭,看到一丛篱下白菊,看到春水涣涣处云生,看到青草离离处鸟飞。 (选自 XX 年 1 月滁州日报有改动 ) 19.作者回忆了一段悠长的少年阅读时光,请按照下面的提示,补充概括其他几件与阅读有关的事。( 6 分) 读红楼梦,读到林黛玉焚稿病死,自己也悲痛不已,泪湿枕巾;读到宝玉出家,心上沉痛了好久。 读三毛, 密谋长大后远走天涯,内心有小甜蜜,嘴巴上不15 / 20 好意思说。 20.仔细阅读第 段的画线句子,从修辞的角度品味它的表达效果。其中加点的语句让你联想到了哪些诗词名句?( 6分) 看到这些自己一直喜欢的文字,仿佛在单调无聊的长路行走中,看到一处深谷碧潭,看到一丛篱下白菊,看到春水涣涣处云生,看到青草离离处鸟飞。 21.请你根据本文内容,说说作者具有哪些优秀的阅读品质值得我们借鉴?( 4 分) 22.作者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回忆自己少年读书的时光,往往是心随书动。相信你在成长的道路上,也有被优美文字所打动的时候,请举两个实例,谈谈你的读书感受。( 4 分) 四、作文( 55 分) 23.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16 / 20 阅读下面提示语,按要求作文。 有的人,无论远近,仿佛总在身边;有些事,不管大小,始终浮现眼前;有份情,针织浓烈,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有种理,意味深长常常萦绕我们的脑畔 他们 (它们 )从未走远。 请以 “ 从未走远 ”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将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正中。 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禁止抄袭或套作。 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地名。 不少于 600 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地长满了绿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一段时间后,别的树的叶子都已张开,这棵树才刚刚冒出嫩芽。一开始就比别人晚了一大步,不免让人担忧。不过这棵树并不着急,还是按着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生长着。不经意间夏天来临,举头望去,这棵树与别的树已无区别,浓浓的绿色在夏日的酷暑里同样可以遮荫纳凉。此时,谁又在意它当初的滞后 ? 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 ?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 标题,不少于600 字。文中不能涉及真实的人名、班名、地名。 17 / 20 2016 2017 学年上期半期考试 初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 30 分) (共 15 分) 6.老王离世前送来的香油和鸡蛋,温暖了杨绛苦难的岁月。善良犹如夏日里的清风,推开了紧锁的心扉。(善良犹如沙漠里的清泉,滋润了干涸的心田。)( 4 分) 7.江津区将再度开展拉网式排查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卫生。(限定字数 3 分) 8. 示例:战争英雄,你歌我颂。 /战争是非,你争我议。( 2 分) 示例:光荣保钓,义不容辞。 /守家卫国,匹夫有责 。( 2分) 日本侵略中国,杀害中国军民无数,给国家、地方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意对即可, 2 分) 示例:正方;如解放战争,从根本上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解放了全中国,改写了历史,人民从此当家作主。所以,战争能推动历史向前发展。反方;如伊拉克战争,不仅平民百姓死伤无数,环境极大破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而且也给民众的心灵造成严重伤害,所以,战争造成了社会发展的大倒退。( 2 分) 二、古诗文阅读( 25 分) 18 / 20 9.( 10 分) 老大徒伤悲 牧人驱犊返 波撼岳阳城 日暮乡 关何处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10.(1)交错相通 (2)通 “ 邀 ” ,邀请 做标记 计划( 4 分) 11.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排列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这类(的景物)( 2) (他们 )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4 分) 12 A( 3 分) 13.这样的结局增加了桃花源的神秘感,使桃花源显得似真亦幻,似有而无,也表明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4 分) 三、现代文阅 读( 40 分) (一)( 20 分) 14.环境描写,通过对乌云密布的天空、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