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误区研究_第1页
家庭教育误区研究_第2页
家庭教育误区研究_第3页
家庭教育误区研究_第4页
家庭教育误区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家庭教育误区研究 家庭教育误区研究 刘柏艳 吉林松原市油区教育处供应小学( 138000) 随着 21 世纪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改变着。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并且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但是,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许多家长走入了家庭教育的误区。比如只重视智力发展,而忽视了能力培养;重养育轻教育,重生理轻心理;期望值过高;过分宠爱;教育不一致等误区。这些家庭教育误区会影响到孩子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祖国的未来。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父 母都希望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绝大多数的家庭是重视教育的,但是对于家庭教育的的认识却不尽相同。很多家长很爱孩子,但由于种种原因,而陷入了家庭教育的误区。这些误区在不同程度阻碍着家教功能的发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常见的家庭教育误区有以下几2 / 5 种: 1 重视智力发展,忽视能力培养 随着知识和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有些家长误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等于全部好。调查表明,多数家长把 知识渊博 、 有技术和专长 视为家庭教育的培养目标,只有一 小部分家长把 自主动手 、 创新能力 纳入家庭教育的重要日程。抱着这样以偏概全的错误教育理念,家长在引导、评价孩子的时候,往往会只重视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忽视了孩子思维能力、意志品质、独立精神、办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宗旨是不相符合的,对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极为有害。 2 重养育轻教育,重生理轻心理 持这种观念的家长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交给学校就不用问了。而家长的义务就是解决孩子的吃穿住用。这些家长往往用孩子物质需求的满足与否衡量自己对孩子所尽的 责任,只关心孩子的生理成长,忽略了孩子的精神需求和心理发展。一些家长以为,只要增加孩子的物质投入,其智3 / 5 力的发展就会自然加快,这种认识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给孩子带来一系列心理和行为困扰。一些家长在真正涉及到孩子德行的错误时候放纵孩子,就会在孩子天性好动而产生的错误上揪住不放,使孩子德行不好,又丧失了孩子应有的想象力和天真。 (教学论文 )还有一些家长常常把一天的气闷回家全都撒在孩子身上,使孩子成为工作失误的和婚姻失误的牺牲者。 大量的事实说明,在重养育轻教育、重生理轻心理的家教观念影响下,一些 孩子的需求发展出现畸形,高级需求萎缩,低级需求膨胀,个别孩子甚至走上单纯追求物质贪欲的歧途,这些问题是值得广大家长警惕的。 3 期望值过高 “望子成龙”是中国父母的普遍心态,许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进好学校,上名牌大学,考研,读博出国深造等等。家长为此投入巨大物质代价和精神代价。由于家长对孩子过度投入,因此也抱有极高回报期望,一旦孩子表现不尽如人意,父母心理难以随和,导致心理落差,情绪失衡,对心理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他们对孩子的要求也特别高,致使孩子身心压力极大,容易产生负效果。 4 / 5 4 过分宠爱 以溺爱为特征的父母不能掌握感情的分寸,只注意满足孩子的需求,忽视了对孩子所应承担的教育责任和义务。有些家长被爱心蒙住了眼睛,对孩子缺乏客观评价。因而当孩子发现自我评价与现实不符或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不一致时,就会产生心理冲突,严重时可酿成心理障碍。有些家长总是认为孩子年龄还小,许多事情他干不了,也干不好;或是认为让孩子来干,还不够给大人添乱的。于是本来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家长大包大揽地代替了。 长此以往,大人习惯了为孩子做事,孩子也习惯了依赖父母,并且养成了好 吃懒做、不爱动手、不体谅父母,缺乏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缺点。有些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唯恐孩子不高兴。结果使孩子错误地以为别人都要为 我 服务,而不知道自己也应关心别人,于是形成自私、任性的性格,缺乏同情心和自控能力。 5 教育不一致 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有些家长之间教育观念不5 / 5 同,如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统一:父亲严厉,而母亲护着;母亲管教,而父亲挡着;父母教管,爷爷奶奶拦着。甚至有些家长会因教育意见不合而争吵,这会使孩子无法形成正确的是非观。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要 求前后不一致,前紧后松,有要求不检查。有时对孩子的评价不一,如对孩子同样的行为,家长心情好时就表扬,恼怒时就批评,这会使孩子形成懒惰的心理。有些家长言行不一致,对孩子要求高,而自己却得过且过。如要求孩子不能说谎,可是自己又不是这样做的,这样会使孩子对家长的言行产生怀疑,从而消弱教育的作用。 另外,家长与学校的教育要求不一致。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培养目标上不同。有的家长甚至会当着孩子的面贬低老师,使孩子与老师产生隔阂,影响孩子的发展。教育不一致会消弱家庭教育的作用,使孩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