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4 2016一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位置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人教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莲 山课件 m“ 上、下 ”“ 前、后 ” 和 “ 左、右 ” 的基本含义及其相对性。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 ,认识 “ 上、下 ”“ 前、后 ”和 “ 左、右 ” 的基本含义 ,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会用 “ 上、下 ”“ 前、后 ” 和 “ 左、右 ” 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1.根据学生认识空间方位的特点安排教学。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和知识基础 ,对于 “ 上、下 ” 和“ 前、后 ”, 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辨别 ,而 “ 左、右 ” 则要引导学生以自身为中心过渡到以其他物体为中心进行辨别。 2.要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 左、右 ” 的相对性比较难理解 ,教材主要是通过一些活动和游戏 (如握握手 ,听反语等 )来帮助学生辨别。教学中 ,老师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或自己创设活动 ,组织学生充分地2 / 14 体验 ,应避免抽象地让学生判断。 1 上、下、前、后 1 课时 2 左、右 1 课时 上、下、前、后 教材第 9 页的内容及练习二的 第 1、第 3 题。 1.让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 ,从而经历建立 “ 上、下 ” 和 “ 前、后 ” 的方向感的过程。 2.能正确辨别 “ 上、下 ” 和 “ 前、后 ” 的位置关系及体验其相对性。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正确辨别 “ 上、下 ” 和 “ 前、后 ” 的位置及体验其相对性。 课件或挂图 ,各种汽车、火车、轮船图片。 3 / 14 游戏导入新课。 1.请你把数学书放在桌上 ,再把铅笔盒放在数学书上 ,然后把你的双手压在铅笔盒上。 说一说 ,数学书上面是什么 ;你的双手下面是什么。 2.你和同桌站成一排 ,说一说 ,谁在前面 ,谁在后面。 3.板书题目 :上、下、前、后 教材第 9 页主题图。 课件动态显示第 9 页主题图。 说一说 ,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这是一幅大桥的图画。蓝天下 ,雄伟的大桥横跨江河 ,一艘轮船正从桥下穿过 ,大桥铁路上正奔驰着一列火车 ,铁路上方的公路上正行驶着一辆辆各式各样的汽车 课件显示 :汽车在火车的上面 ,火车在汽车的下面。 请你回答 :汽车在轮船的 ( )面 ,轮船在火车的 ( )面。 请你继续观察 ,你还能想到什么 ? 汽车的下面有火车和轮船。 课件显示 :公路上行驶的 3 辆汽车。 (小轿车在前 面 ,卡车在中间 ,客车在后面 ) 请你继续观察 ,你还能想到什么 ? 客车的前面有卡车和小轿车 ;卡车在小轿车的后面 ,在客车4 / 14 的前面。 老师提问 :同样是火车 ,为什么一会儿说它在上面 ,一会儿又说它在下面呢 ?同样是卡车 ,为什么一会儿说它在前面 ,一会儿又说它在后面呢 ? 使学生理解 :在位置关系不变时 ,对于两个物体 ,上下和前后位置关系是绝对的 ;但对于三个物体 ,参照物不同 ,上下和前后位置关系也会不同。只要能用自己的话把道理说清楚就可以了。 如火车对轮船来说 ,在轮船的上面 ;火车对汽车来说 ,却在汽车的下面 ;卡车对客车来说 ,在 客车的前面 ,卡车对小轿车来说 ,却在小轿车的后面。 1.教材第 9 页 “ 做一做 ” 。 通过 “ 拍手游戏 ” 让学生巩固 “ 上、下、前、后 ” 的概念。 2.将练习二的第 1 题制成课件 ,使学生理解在运动中 “ 前、后 ” 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不是永远不变的。 3.练习二的第 3 题。 让学生自由发挥 ,老师巡视指导。 三个小朋友站成一排 ,小明说 :“ 我在小力前面。 ” 小力说 :“ 我在小林前面。 ” 他们三个人 ,谁在最前面 ,谁在最后面 ? 5 / 14 课堂作业新设计 略 思维训练 小明在最前面 ,小林在最后面。 上、下、前、后 在位置 关系不变时 ,对于两个物体 ,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是绝对的 ;但对于三个物体 ,参照物不同 ,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也会不同。 1.这堂课的设计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动物或人物并介绍它们的排列位置。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自主选择权 ,培养了学生独立的个性和见解 ;采用多样化的呈现形式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由观察图上物体摆放的位置到寻找教室里人或物的位置关系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提高学习兴趣。 2.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给学生 提供大量主动探索、体验、领悟与创造的时间与空间。再利用教室里的场景 ,组织学生观察、交流、正确描述其他人或物与自己的位置关系 ,建立空间位置的概念。老师不急于下结论 ,而是留6 / 14 足时间让学生去讨论 ,想办法证明。学生在争辩中发现了问题 ,体验了学习的快乐。老师起到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 3.重视知识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将在生活中学习、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教育理念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 ,将学数学与用数学有机地联系起来 ,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 ,培养了学生既学习数学知识 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是小学生第一次系统地接触有关 “ 位置 ” 的知识 ,所以教材先安排学习比较简单的 “ 上、下、前、后 ”, 通过看直观图和引入生活中 “ 拍手游戏 ” 的情境 ,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接受起来比较容易。 生活中一年级的小学生可能已经有部分有关 “ 位置 ” 的概念 ,但是可能还不会科学地表述出来。学习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 1.趣味数学 小兔子们排着队去大森林里采蘑菇 ,小白兔说 :“ 从前面数我是第 7 个 ,从后面数我是第 3 个。 ” 聪明的小朋友 ,你知道一共有多少只小兔子去采蘑 菇吗 ?(9 只 ) 7 / 14 2.天鹅、大虾和梭鱼 有一次 ,天鹅、大虾和梭鱼想把一辆大车拖着跑 ,它们都给自己上了套 ,拼命地拉呀拉呀 ,大车却一动也不动。天鹅伸着脖子向上拉 ,大虾使劲向后拉 ,梭鱼拼命向前拉 ,结果大车仍在原地。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它们用力的方向不同 ) 左、右 教材第 10 页及练习二的第 2、第 3、第 46 题。 1.让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从而经历建立 “ 左、右 ” 方位感的过程。 2.能正确辨别 “ 左、右 ” 的位置关系 ,体验其相对性。 3.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正确辨别 “ 左、右 ” 的位置关系 ,体验其相对性。 课件或挂图。 1.创设问题情境 ,感知自身的左右。 8 / 14 学生做拍手游戏。 老师提问 :同学们 ,我们刚才是用什么拍掌的 ?(学生回答 ) 2.体验 “ 左、右 ” 。 (1)请伸出你的右手 ,再伸出你的左手。 (2)看一看。 请同学们看一看自己灵巧的双手。 (3)说一说。 谁来告诉大家 ,在生活中 ,你常用右手做什么 ?用左手做什么 ? 老师小结 :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 ,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 ,可以做许多许多的事情。同学们看一看自己的身体 ,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 ? 学生边指 边说。 板书题目 :左、右 1.小游戏 :听口令 ,做动作。 (教学例 1) (1)举左手 ,举右手 ;举右手 ,举左手。 左手摸左耳朵 ,右手摸右耳朵。 左手拍左肩 ,右手拍右肩。 左脚跳两下 ,右脚跳两下。 (2)拍一拍。 在身体的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各拍两下。 2.做一做。 9 / 14 (1)摸摸你的左耳 ,摸摸你的右耳。 拍拍你的左腿 ,拍拍你的右腿。 抬抬你的左脚 ,抬抬你的右脚。 (2)用左手拍拍右肩 ,用右手拍拍左肩。 用右手指指左眼 ,用左手指指右眼。 (3)在群体中感知左边和右边 ,建立方位感。 指一指 ,说一说。 第一排中 ,坐在最左边的是谁 ?坐在最右边的是谁 ? 第二排中 ,从左往右数 ,第 3个同学是谁 ?从右往左数 ,第 3个同学是谁 ? 老师小结 :同一个人 ,从不同方向数 ,所在位置的表述方式就不同。 同桌先互相说一说 ,再汇报。 你的左面和右面都有哪些同学 ? 请你介绍一下周围的小伙伴 ,好吗 ? 如你的前面是 ( ),后面是 ( ),左边是 ( ),右边是( )。 从前往后数你是第 ( )个 ,从后往前数你是第 ( )个。 3.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1)伸出你的右手 ,与同桌握握手 ,你发现了什 么 ? (虽然伸出的都是右手 ,但从一方的角度看 ,两只手却不在同一个方向 ;两个人面对面站的时候 ,左、右刚好相反 ) 10 / 14 (2)通过做游戏 ,巩固认识。 师生齐举右手 ,再齐举左手。 两名学生演示 ,全班齐做。 伸出右手握握手 ,你是我的好朋友。自己的右手搭在对面同学的右肩上 ,自己的左手搭在对面同学的左肩上。 (3)两人一组 ,判断桌面上的东西在对面同学的哪一边 ,加深对左右相对性的认识。 4.左、右在生活中的应用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生活中 ,人们为了维持秩序 ,制订了一些规则。其中按照左、右制订规则的事例 也很多 ,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 根据学生的回答 ,老师逐一出示下图。 上、下楼梯靠右行 ;车辆、行人靠右行 ;乘滚梯时靠右站立等。 1.教材第 10 页 “ 做一做 ” 的第 1 题。 老师读题 ,让学生来做动作。 2.教材第 10 页 “ 做一做 ” 的第 2 题。 同桌互相说一说 ,并按要求来放。 3.练习二的第 2 题。 让学生练习辨认前、后、左、右。 11 / 14 4.练习二的第 3 题。 学生分组完成这一综合活动 ,老师巡视 ,并集体订正。 (包含了前后、左右等知识 ) 5.练习二的第 4 题。 根据生活经验 ,让学生自己 说一说这些物品应如何摆放。 根据物品的摆放位置 ,让学生说一说各物品的方位。 6.练习二的第 5 题。 学生根据上、下、左、右贴图 ,老师巡视 ,并集体订正。 7.练习二的第 6 题。 (1)让学生分组讨论 :如何根据上、下、左、右来确定行走路线 ,每组推举一人说出本组的讨论结果 ,老师给予评价。 (2)根据图中信息 ,提出与 (1)、 (2)不同的问题 ,其他同学解答 ,老师订正答案。 把小朋友左手中的气球涂上颜色。 课堂作业新设计 略 思维训练 略 12 / 14 左、右 以自身为中心确定左、右。与右手相对 应的一边是右边 ,与左手相对应的一边是左边。 1.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融于生动有趣的、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中 ,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体验左右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对性。如组织学生利用自己身体上的左右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 ;组织学生表演上下楼梯 ,体会左右位置与判断者的关系 ,这些无不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 “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 的理念。 2.注意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练习与场景 ,并由此延伸和挖掘大量的生活实例 ,无论是新课引入、范例的选择、练习的设计 ,还是 作业的布置都将学生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去感受、发现、比较左和右的不同 ,学会用辩证的观点了解其相对性 ,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运用数学 ,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 “ 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 ” 以及 “ 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 的理念。 这部分内容教材安排在 “ 前、后、上、下 ” 之后 ,通过一系列活动 ,给学生充分提供了经历 “ 左、右 ” 概念形成的感性13 / 14 材料 ,让学生从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寻找知识的联系点 ,让学生领会 “ 左、右 ” 的含义 ,认识 “ 左、右 ” 的方位。在具体情境中 ,学生所认识的物体之间的 “ 左 、右 ” 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安排这部分知识目的是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这符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 “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 ,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 ” 这一基本理念。 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两节有关位置的知识 ,本节的学习应该是比较轻松的 ,但是由于 “ 左、右 ” 是学生最不容易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检测【轻巧夺冠】附答案详解
- 低碳活动奖励方案策划
- 创新链为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载体
- 巴金家简介教学课件
- 2025四川巴中市平昌县卫生健康局平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招募医疗卫生辅助岗人员考试试卷【附答案】
- 2024年浙江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烟台市辅警考试题库2025
- 2024年河南省长垣市公证处招聘真题
- 运输车队整体租赁合作合同
- 南通海颐殡葬用品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GB/T 24511-2017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钢板和钢带
- GB/T 23469-2009坠落防护连接器
- “两区三厂”专项施工方案
- 环保设备吊装方案
- 用户画像标签的体系流程介绍课件
- 种子学-种子的形态和构造课件
- 《汽车保险与理赔》全书配套教学课件
- (新版)水电站知识问答题题库300题(含答案)
- 芬顿调试方案
- 印染废水回用工程设计解决方案
- 平面构成要素——《点的构成》共53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