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好初中数学的一点体会_第1页
对学好初中数学的一点体会_第2页
对学好初中数学的一点体会_第3页
对学好初中数学的一点体会_第4页
对学好初中数学的一点体会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对学好初中数学的一点体会 对学好初中数学的一点体会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661( 2016) 24-0079-01 数学家华罗庚对数学有过精辟的阐述,课本的首章首页写道: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大千世界,天上人间,无处不有数学的贡献。同时,数学又是必考科目之一,所以从初一开始就要认真地学习数学。那么,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似乎非常简单:把定理、公式都记住,勤思好问,多 做几道题,不就行了。 事实上并非如此,比如:有的同学把书上的黑体字都能一字不落地背下来,可就是不会用;有的同学不重视知识、方法的产生过程,死记结论,生搬硬套;有的同学眼高手低,“想”和“说”都没问题,一到“写”和“算”,就漏洞百出,错误连篇;有的同学懒得做题,觉得做题太辛苦,太枯燥,负担太重;也有的同学题做了不少,辅导书也看了不少,2 / 5 成绩就是上不去,还有的同学复习不得力,学一段、丢一段。究其原因有两个: 一是学习态度问题:有的同学在学习态度上,说不清是进取还是退缩,是坚持还是放弃, 是维持还是改进,他们勤奋学习的决心经常动摇,投入学习的精力也非常有限,思维通常也是被动的、浅层的和粗放的,学习成绩也总是徘徊不前。 二是学习方法问题:有的同学根本就不琢磨学习方法,被动地跟着老师走,上课记笔记,下课写作业,机械应付,效果平平;有的同学今天试这种方法、明天试那种方法,“病急乱投医”,从不认真领会学习方法的实质,更不会将多种学习方法融入自己的日常学习环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多的同学对学习方法存在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理解,比如,什么叫“会了”?是“听懂了”,还是“能写了”,或者是 “会讲了”?这种带有评价性的体验,对不同的学生来说,差异是非常大的,这种差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其效果。 由此可见,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好数学的两大基石。这两大基石的形成又离不开平时的数学学3 / 5 习实践,下面就几个数学学习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谈一谈如何学好数学。 一、运算是学好数学的基本功 初中阶段是培养数学运算能力的黄金时期,从目前的数学评价来说,运算准确还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运算屡屡出错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从个性品质上说,运算能力差的同学往往粗枝大叶 、不求甚解、眼高手低,从而阻碍了数学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从学生试卷的自我分析上看,会做而做错的题不在少数,且出错之处大部分是运算错误,并且是一些极其简单的小运算,如 71-19=68,( 3+3) 2=81 等,错误虽小,但决不可等闲视之,决不能让一句“马虎”掩盖了其背后的真正原因。帮助学生认真分析运算出错的具体原因,是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在面对复杂运算的时候,常常要注意以下两点:情绪稳定,算理明确,过程合理,速度均匀,结果准确 ;要自信,争取一次做对;慢一点,想清楚再写;少心算,少跳步,草稿纸上也要写清楚。 二、理解和记忆数学基础知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4 / 5 理解的标准是“准确”“简单”和“全面”。“准确”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简单”就是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全面”则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不重不漏。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表述;二是知识的引申及其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法。 一般地说,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 取。借助关键词或提示语尝试回忆的方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记忆方法,比如,看到“抛物线”三个字,你就会想到:抛物线的定义是什么?标准方程是什么?抛物线有几个方面的性质?关于抛物线有哪些典型的数学问题?不妨先写下所想到的内容,再去查找、对照,这样印象就会更加深刻。另外,在数学学习中,要把记忆和推理紧密结合起来,比如在三角函数一章中,所有的公式都是以三角函数定义和加法定理为基础的,如果能在记忆公式的同时,掌握推导公式的方法,就能有效地防止遗忘。 要讲究学法,注意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同一班级中,往 往会有这样的现象:同样是努力学习,效果会相差很大,数学中有许多新的概念要学习,有的只会死记硬背,死套公式,不注意灵活运用;有的却能从理解上下功夫,5 / 5 会灵活运用,会举一反三,会触类旁通。数学家高斯小时候计算 1 2 3 100 时,不是逐一累加,而是首尾对称相加得( 1 100)( 2 99)( 50 51) =101 ?0=5050,他的思维和方法就突破了常规;数学家王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