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生化检验应用动脉血气剩余血的价值分析.doc_第1页
危重患者生化检验应用动脉血气剩余血的价值分析.doc_第2页
危重患者生化检验应用动脉血气剩余血的价值分析.doc_第3页
危重患者生化检验应用动脉血气剩余血的价值分析.doc_第4页
危重患者生化检验应用动脉血气剩余血的价值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重患者生化检验应用动脉血气剩余血的价值分析 柳宝忠 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检验科,辽宁阜新123000 摘要目的分析危重患者生化检验应用动脉血气剩余血的价值。方法资料随机选取xx年2月8月该院诊治的危重患者86例,按照不同检测方法分为两组,经静脉采血标本的检验结果设为对照组,将动脉血气剩余血标本检验结果设为研究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多项生化检验指标水平以及采血量情况。结果研究组82份血液标本各项生化检验指标水平与对照组72份血液指标比较,大多数指标均未见显著差别(P0.05),部分指标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在实验室误差允许范围内;研究组采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危重患者生化检验应用动脉血气剩余可进行多项生化检验指标检测,结果较可靠,同时可减少危重患者出血量,具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危重患者;生化检验;动脉血气剩余血;价值;分析 R473A1674-074(5)01(c)179-02 作者简介柳宝忠(1965.2-),男,河北阜城人,本科,主管检验技师,主要从事临床化学检验工作。 危重患者因自身病情严重、复杂多变等临床特点,所以需要经常抽取动脉血及静脉血用于血气分析、肝肾等实验室生化检验。由于各个项目对血液样本采集要求不同,通常需要对危重患者进行多次、多管采血,这一方面增加检验失血量,影响患者预后;另一方面反复穿刺采血会增加患者机体痛苦,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不利于提高医疗质量1。为危重患者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探索出安全有效的血检方案,该研究中将对xx年2月xx年8月经该院确诊的86例危重患者均进行不同血样生化检验,根据其检验结果及出血情况予以综合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取该院诊治的危重患者86例,按照不同检测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该组危重患者男女比例46:40,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7.583.14)岁,病程17y,平均病程(4.251.02)y,体重4968kg,平均体重(60.232.14)kg;科室分布:内科25例,外科27例,耳鼻喉额15例,其他科室19例。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重及科室分布等基线资料均未对本实验结果造成不良影响,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1.2纳入标准 患者病情均经临床相关检查确诊为病情危重着;均在患者家属认真阅读实验知情书前提下同意并签字2。 1.3排除标准 凝血障碍、严重血液疾病患者;不能完全配合该研究方案实施者3。 1.4方法 采集该组86例危重患者动静脉血各一份,对此两种不同标本实施生化检验。将静脉采集的血标本检验结果作为对照组,将用固体甘肃锂锌平衡的动脉血气针采血,动脉血气剩余血检验结果作为研究组。 1.5观察指标 两组血液标本生化检验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清蛋白(ALB)、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汁酸(TBA)、血尿素氮(BUN)、尿酸(UA)、血糖(GLU)、乳酸脱氢酶(LDH)、-羟基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钾离子(K+)、钠离子(Na+)、氯离子(Cl+)、钙离子(Ca+);两组采血量情况。 1.6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标准差(xs)表示,组间或组内比较用t检验,计数用百分比(%)表示,以2检验,当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对于差异显著的指标,进一步计算平均相对偏倚SE%=100%(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与1/2CLIA,88比较,当靶值10%20%,表示误差结果在实验室允许范围内。 2结果 2.1两组血液标本生化检验结果比较 对照组86份血液标本中发生溶血现象14份,大部分年龄20岁的女性患者;研究组86份标本中4份发生溶血现象,将不合格标本踢出后对照组72份血液标本,研究组82份血液标本,两组标本生化检验结果得出:研究组多项生化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指标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但平均相对偏移均未超过1/2CLIA,88,均在实验室误差允许范围内,详见表1-2。 2.2两组出血量比较 研究组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3。 3讨论 静脉血清是临床生化检验常用标本,绝大多数的生化指标参考值的制定也是以静脉血清作统计样本而制定;据大量相关研究实验报道:血清和血浆内多数物质纤维蛋白未见显著差别,虽然部分指标水平显示高度差别,但仍无临床意义4。由于危重患者临床需进行多次静脉采血予以血液检验,以确定病症类型和治疗方案,但这一定程度会给患者机体造成痛苦,同时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导致患者机体治疗耐受率大幅度下降,影响临床疗效,因此,不易于被患者直接接受和使用。由此可见,临床选择效果可靠且侵害性小的血液抽取检验方式显得尤其重要。该研究中对经本院确诊的86例不同科室的危重患者均给予不同采血检方式,根据其生化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旨在为病情危重患者临床有效治疗提供基础保障。 为减少抗凝剂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不良影响,该实验中研究组将采用血气针内剩余血注入含促凝剂的凝胶管内,使血液和凝血酶充分反应,模拟凝血过程,从而使得研究组血清析出条件尽量与对照组静脉抽取的血液样本保持一致。另外,为减少血液采集、处理过程可能带入的误差,该实验中两组同时采集血液,采血位置相邻,避开输液血管,尽可能减轻动静脉血液中可能存在代谢物差异及药物的干扰4。血样采集完成后,同时运转、处理,如:两组血液标本在同一环境条件下采用相同速度离心,且时间相同(2030min),然后同时上机检测,从而减少细胞内外成分交换和代谢造成的负性影响。因此,该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所有生化检验指标中多数与对照组检验结果比较,均未见高度差异,部分差异显著指标也均在实验室误差允许范围内即1/2CLIA,88靶值10%20%。 关于两组部分生化检验指标存在显著差别,大量相关实验结果均不尽相同5。分析原因可能与各临床实验条件同有关,如将血液标本冷冻在零下70环境中8个月后进行检测,或将血浆管立即离心处理而血清管置入37水浴中一段时间后再离心测定。临床中危重患者实际检验中过度失血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独立性危险事件,有报道称:校准精密仪器部件后,不仅可达到仪器基本运行要求,而且采血量能够满足任一检查指标的要求,此外还节约73%74%采血量,这对危重患者机体稳定具有积极影响6。因此,该研究中针对出血量问题给予认真研究和分析,结果得出:研究组出血量(2.590.10)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250.85)mL,说明采用动脉血气剩余不仅生化检验结果可靠,而且安全性较佳,不易发生因出血量过度而增加患者机体痛苦,对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具积极作用,因此该抽血检验方式更易于被临床普及应用。 该研究验中,因对照组中14份血液标本和研究组4份标本发现溶血现象而被剔除实验,后调查得知,剔除实验的18份溶血标本绝大多数年龄20岁的女性患者。究其原因:该年龄段女性危重患者血管较细,加之静脉血压较低,在进行一次性抽取大量血液样本时常反复挤压很容易发生溶血现象。而动脉血压较大,且采血量相对较少,通常容易采够血液量,较难发生溶血现象。由此可见:在特殊情况下(例如:需要同时测定血气分析),采用动脉血用于生化检验是增强标本质量的一项可行方案7。但关于该组86例病情危重患者经生化检验后对临床方案的正确拟定及治疗效果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临床实验探索予验证。 综上所述,危重患者应用动脉血气剩余血可完成多项生化指标的检验,且结果可靠,同时减少标本发生溶血现象,可提高血液标本质量;降低患者检验失血量,减轻因反复穿刺采血给患者机体带来的痛苦,并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具有积极临床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燕,刘冬青,左惠芬.危重患者生化检验中动脉血气剩余血临床应用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xx,14(8):991-992. 2苏淑红,张大鹏,王志方.动脉血气分析和急诊静脉血生化检查中血糖水平差异的对比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xx,32(2):199-200. 3王新丽,孙田新.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xx,15(2):198-199. 4WS/T225-xx.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收集与处理S.xx. 5张霞,戚琳,白晓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