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中职茶文化课程中传承茶文化的有效途径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传承茶文化的理念、传授茶文化的工艺、传统茶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三个方面论述中职茶文化课程中茶文化的有效传承途径,以期通过在中职学校开设茶文化课程传承茶文化精神,实现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丰富知识面、提高人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中职茶文化课程茶文化有效传承途径 【】G【】A 【】0450-9889(2018)02B-0058-02 茶文化一直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有着源远流长的民族性、历史性和地域性,涉及文化艺术、历史考古、医学保健、餐饮旅游等多个领域的学科。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上,不断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渴望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作为一种高品位、时尚、健康的文化现象和生活艺术,受到广大民众的青睐。新兴的茶行业受到了社会的追捧,职业学校作为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机构,也把培养茶文化当作专业,开设了专门的茶文化课程。通过茶文化专业教育,让学生掌握一门在社会生存的技能,也让学生获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本文中笔者在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论述在中职茶文化课程中传承茶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传承茶文化的理念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远在春秋的诗经中,就有描写人们摘茶与采茶的情境。在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中,茶一直与廉俭精神是密切结合的。在中国哲学中,茶与儒释道家的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在中国茶文化精神中,也蕴含着丰富的个人修养内涵,如近代茶学大师庄晚芳指出在中华茶文化中的“廉、美、和、敬”,与现代社会道德标准中的“敬爱为人、廉俭育德、和诚处世”是相一致的。茶文化也是东方古典审美理念的体现,如茶艺呈现的是中国文化的典雅内敛精神,茶艺插花是写意抒情精神的体现,在茶艺中挂画是清幽意境的象征,茶品茶器是与水浑然天成的象征,茶艺中音乐是自然天籁的象征,这一切都体现了中国古典美的审美理念。 鉴于茶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中职教师在茶文化课程中应该向学生传承茶文化的精神理念。纵观现在学生的道德素质,大多数是崇尚个性且有着拜金主义思想。这种负面的思想价值观,必然带来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以及产生自卑、焦虑、孤独等负面情绪,更容易出现自我封闭、伤害他人或者伤害自己的过激行为。因此,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授中华茶文化的积极思想内涵,把茶德思想与日常思想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茶德文化中的清幽、自然、和诚、敬爱等理念来解决思想困惑,从而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唐朝时候的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提出,茶的妙用就在于可以修身养性。中国现在著名的茶文化专家陈香白教授也主张,茶文化的茶道,就是通过整个茶事过程,逐渐引导个人完成道德修养,以实现中国古代圣人理想的和谐之道。这一种对饮茶方面的道德要求,也就是茶德。所以,茶最基本的生理需要是解渴方面的需要,但更上一层次的需要就是怡情与养心。教师在讲授茶业文化知识点的时候,应把茶文化蕴含的茶德作为学生修身养性与励志的一种重要手段。 中华民族的茶文化知识内容丰富,底蕴扎实,还涉及一些著名的历史典故、历史人物、茶书著作等,这些都为学生丰富历史人文知识、奠定丰富的知识底蕴做好准备。因此,传授茶文化的精神理念上,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首先,可以在课堂中开设关于茶文化的主题会,引导学生加深对茶文化精神内涵的理解与认识。如可以根据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特征,在班上举办有关茶文化的茶会,将茶文化与学生熟悉的节气互相结合;教师也可以在中国传统节日,如重阳、中秋等节日举办茶会,将节日文化和茶文化相结合。其次,在班级茶会上,教师可以讲授茶文化的精神,传授有关沏茶、品茶、奉茶等一系列茶艺行为,把中国茶文化中的精神发扬光大。如举办一些传统美德与茶文化相结合的茶会,把茶文化中蕴含的美德传承并发扬光大。以“孝文化”和“敬老茶会”为例子,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授有关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体验古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博爱且朴素的道德情怀,让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真正传承下去。 二、传授茶文化的工艺 中华民族的茶文化,有着精湛的工艺技术。如茶艺是把“茶”与日常生活中饮茶的冲、泡、艺这些步骤相结合。通过饮茶的技巧,引导人们生活的艺术化,引导人们与自然展开主动的沟通,在品味茶的过程中去感悟人生,不断实现自我的完善。所以,茶文化中茶艺的“艺”,传达的信息就是人们在处理事情中遵循的一种灵性和美感。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向学生讲授茶文化中的茶艺,引导学生领会其中的灵性与美感,进而感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 如教师在讲授乌龙茶的工艺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授乌龙茶的饮泡流程,从“恭请上座”直到“品啜甘露”等每一个工艺流程。通过优美、自然、流畅,款款有序又彬彬有礼的动作,让学生学习与掌握泡乌龙茶的完整的工艺操作流程。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泡茶的技能,又学会了良好的仪表与仪容规范,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語习惯,提高了个人道德修养。 茶艺也是一种集体活动的表演形式,是培养中职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良好方式。茶艺表演的互相和谐,彼此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因此,教师可以让班上学生集体表演茶艺,在合作过程中让学生感觉到心灵的默契,自觉融合在集体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茶艺也是一种比较高雅的艺术审美活动,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生活艺术。茶艺与凭借耳朵欣赏的音乐以及凭借眼睛欣赏的绘画、书法和工艺品的不同之处在于,茶艺是一种全方位的审美活动。茶艺活动中的茶具、茶品、茶席、服饰、茶席、道具等,都是直接作用在人的审美器官上。教师可以在课上向学生展示茶艺之美,在茶艺中动人的解说、悠扬的音乐、优美的环境、醉人的茶香,都令人产生愉悦的直观感受。通过茶艺的美,能让学生萌发对美好的信念、理想和生活的执着追求。这样,在传承茶艺美的艺术的同时,促进学生身心的核心发展以及茶艺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的发扬光大。 由于茶艺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单纯依靠课堂讲授方式缺乏趣味性,很难让学生了解茶艺的精髓,更难以提高学生学习茶艺的积极性。因此,中职教师在开展茶艺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推动茶艺教学的多样化,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内化茶艺文化的内涵,潜移默化接受茶艺工艺的影响。茶艺教学的多样化,中职教师可以采用茶艺表演、茶文化知识竞赛、茶文化知识讲座的方式宣传和普及茶文化,也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讲授茶工艺。如可以设计茶工艺的视频文化,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激发学生的茶艺文化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自觉传承茶艺文化的积极性。 三、传统茶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中华传统茶文化是在农业社会中产生的。传统的茶文化为了在現代工业社会中获得有效的传承,必须与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密切结合。中职教师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传统茶文化在现代工业社会的价值,应该将传统茶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 首先,中华传统茶文化,有着渊源深厚的底蕴。茶文化内容,主要有茶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茶的原产地、茶的分类、茶的生产工艺、茶的成分、茶具备的保健功能、茶的鉴评、茶的储存、茶德选择、科学泡茶艺术、中国不同少数民族具有的饮茶习俗、茶道、茶艺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这些内容,让学生知道茶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同时,教师可以结合茶文化精髓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将来走入社会就业做好准备。如可以向学生拓展茶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茶画、茶联、茶诗,既能丰富学生以茶为主题的人文知识,也能拓展视野;教师也可让学生欣赏茶舞、品味香茗,激发学生对茶艺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创造美与欣赏美的水平和能力。 其次,教师还可以把中华传统茶文化与养生保健相结合,让学生了解茶文化的现代价值,有利于茶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承。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茶与现代人流行的可口可乐饮料进行比较,总结出茶叶中蕴含的营养成分丰富,如矿物质、茶氨酸、咖啡因等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具有比较高的药用价值。而且,茶能够提高人抗拒疾病的免疫力,具有提神益思和解渴生津的功效。广大中职学生正处在人生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如果选择茶代替可乐、雪碧等饮料,对身体发育与健康是非常有益处的。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述现代医学发现茶具有的药用价值与保健功能,激发学生对茶文化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在生活中自觉传承茶文化,从而达到继承与发扬传统茶文化的目的。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茶文化学习,了解茶的保健功能,如茶叶是目前含有多酚类物质最多的食物,能减少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在茶叶中蕴含的咖啡因,能消除疲劳和提神益思;茶叶中的叶黄素、胡萝卜素、维生素类等,可以缓解疲劳和明目,等等。通过茶叶生活保健知识的教育,让学生了解传统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价值,理解传统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从而自觉弘扬中华民族的茶文化。 职业学校通常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办学。因此,教师在开展茶文化课程上,应该积极探讨工学结合的形式。如教师可以与涉茶企业展开有条件的实训与实践教学,把社会上茶叶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知道国家是如何开展茶文化建设的、传统茶业在现代工业社会是怎样继承与发展的,让学生学习中华茶文化的传承策略,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 总之,在中职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辐射从业人员考证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检测人员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数字媒体运营师资格认定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新媒体运营师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解析
- 2025年综合虫害管理培训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化学水污水试题及答案
- 车间主任课件
- 神秘化学教学课件
- 度初中数学期末考试卷-1-1432959231771392-214-A4
- 车辆税务知识培训课件
- 追忆列宁PPT课件2
- 高中地理 必修一 地球上的大气 问题研究 何时“蓝天”常在 课件
- 2020阿里云产品图标
- 2023-2024-CSSCI经济管理类期刊排名
- GB/T 39856-2021热轧钛及钛合金无缝管材
- 《国际结算(第五版)》第十一章 国际非贸易结算
- 基础教育改革专题课件
- 安全监理巡视检查记录
- CRD法、CD法、三台阶法、台阶法工程施工程序示意图
- 物料分类账详解
- DGTJ08-2029-2021 多高层钢结构住宅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