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控汽车电动座椅改装设计.doc_第1页
声控汽车电动座椅改装设计.doc_第2页
声控汽车电动座椅改装设计.doc_第3页
声控汽车电动座椅改装设计.doc_第4页
声控汽车电动座椅改装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控汽车电动座椅改装设计 王新新孔庆奎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济南250200) 摘要语音识别技术在高档乘用车媒体系统中已有应用,但在车辆操控方面的应用还不多见。本研究旨在解决汽车电动座椅人性化设计不足问题,采用非特定语音识别和单片机控制技术,控制汽车电动座椅在特定方向上的调节。经过改装测试,在车内静音环境中,拾音距离50cm,指令识别率在90%以上,动作执行率达到100%。本系统整体工作稳定,实时性良好。 关键词汽车电动座椅,语音识别(asr),控制技术,位置调整 doi:10.3969/j.issn.1674-7933.xx.04.003 作者简介:王新新,男,1968年生,硕士,教授,主要从事及研究领域:电路与系统、电子电路设计,Email:wxxchinayeah.;孔庆奎,硕士,副教授。 0引言 语音识别技术在高档乘用车媒体系统中已有应用,但在车辆操控方面的应用还不多见。本设计采用非特定语音识别及单片机控制技术,实现了声控操作汽车电动座椅。投入不足二百元,即可对现有汽车电动座椅进行改装。 1系统组成 系统由语音识别模块、控制单元、执行机构、指示装置、电源模块五部分组成。语音识别模块负责接收驾驶员发出的声音指令,并对各种指令进行识别,然后将不同指令对应的编码发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对接收到的编码进行判断,依据判断结果和软件程序指令确定执行的动作。执行机构负责执行具体动作。指示装置根据驾驶员发出的指令,配合执行机构,给以相应的信号指示。电源模块为各部分提供电力支持。 2系统硬件设计 2.1语音识别模块 语音识别模块采用非特定语音识别芯片LD3320。 ld3320芯片集成了语音识别处理器和外部电路,包括ad和da转换器、麦克风、声音输出等接口,不需要外接任何辅助芯片如flash、ram等12,直接集成即可实现语音识别/声控/人机对话功能,其识别的关键词语列表是可以任意动态的,能够满足低功耗、体积小、可通用等要求3。 语音识别芯片ld3320首先对拾音器(mic)输入的声音进行频谱分析,提取出语音特征,然后与关键词语列表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对比匹配,找出得分最高的关键词语,再输出该关键词语识别码(id)。 关键词语以拼音字符串的形式输入ld3320,关键词语的id值也同时一并输入。如“座椅向前”的拼音字符串为“zuoyixiangqian”,id为“01”,它们同时输入到ld3320。 为提高语音识别率,模块添加了一些“垃圾关键词语”进入识别列表,用来吸收错误识别。语音识别时,只有“座椅向前”“升高”等9个关键词语是可执行的。如果识别结果是“垃圾关键词语”,则说明是其他声音导致的误识别,设备没有执行动作,将会等待并开始一次新的识别过程。比如,我们设置了“座椅向前”“升高”等9个关键词语,另外再设置1020个发音相近的“垃圾关键词语”,如“坐姿好看”“崇高”等进入识别列表,这样可以降低误识别,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不同的关键词语可以对应同一个id,而id也可以是不连续的。例如:关键词语“升高”和“up”,可以设置为同一个id,后续进行同样的处理,同样都执行座椅升高动作。把“垃圾关键词语”的id都标记成一个值,这样编写的处理程序比较简单,避免添加进很多关键词语后,增加过多的程序分支4。 2.2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采用物美价廉的STC89C52RC,晶振采用11.0592MHz,语音识别模块与单片机之间采用串行通信方式,波特率为9600bit/s,使用方式3。LD3320的TXD端输出到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接口RXD,如图2所示。单片机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判断,依据判断结果和软件程序指令,确定单片机P1口各引脚的电位。单片机所有I/O口在系统上电复位时全部置1。 以座椅“向前向后”控制为例,当驾驶员发出“座椅向前”的指令时,经语音识别模块识别处理后,向单片机发出相应的编码(关键词语id)。单片机接收该编码,由内部硬件将串行口控制寄存器的ri置1,向cpu发出中断请求。在满足中断响应条件的情况下,单片机自动中断正在执行的程序,转而跳到该中断源对应的中断入口地址处,执行中断服务程序。中断服务程序首先关闭串口中断,防止在中断处理过程中出现新的中断请求,导致数据出错;其次,采用switch()多分支选择语句,针对“座椅向前”“座椅向后”“升高”“降低”“后端升高”“后端降低”“直立”“后仰”8条声音指令分别将p1.0p1.7的8个引脚置0。若驾驶员发出“马上停止”指令,语音识别模块发出相应编码,使单片机p1口置1,控制电机停止工作,即可实现“马上停止”功能。 2.3执行机构 执行机构由8个继电器(K0K7)和4个直流电动机(MaMd)组成,如图3所示,其中:Ma为座椅“向前向后”电动机;Mb为“前端升高降低”电动机;Mc为“后端升高降低”电动机;Md为“靠背倾斜直立”电动机;D0D7为继电器驱动电路;PTC为自恢复保险。 每个电动机由2个继电器共同控制,继电器常闭触点连接到电源负极,常开触点连接电源正极,继电器不动作时活动触点与常闭触点接通。当单片机某I/O口输出低电平“0”时,其控制的继电器的活动触点与常开触点接通,电动机开始动作,实现座椅某一个方向的移动。 如P1.0引脚被置0后,继电器驱动电路(如图4)的输入端输入低电平,三极管导通,集电极连接的继电器电磁线圈中会有电流流过,继电器动作,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活动触点与12V电源正极接通;在电动机的另外一端,由于单片机所有I/O口在初始化时全部置1,默认是高电平,继电器不动作,活动触点与常闭触点连接,即接至电源负极,此时“座椅向前向后”电动机正转,座椅向前调节。当驾驶员发出“座椅向后”的指令时,P1.1置0,P1其他端口置1,只有“座椅向前向后”电动机反转,座椅向后调节。 2.4指示装置 指示装置由单片机P2口控制,如图5所示。程序指令将P1口的值实时送到P2口,P2口控制面板上的指示装置(发光二极管亮或灭)。驾驶员可以实时掌握指令的执行情况。 2.5电源模块 声控系统电源取自于汽车点火开关的P端子。只有当点火开关处于OFF档,并且声控电动座椅控制系统的电源开关被接通时,声控调节才有效;当点火开关处于其它档,既使声控电动座椅控制系统的电源开关接通,系统也不会工作,从而防止汽车行驶中各种背景噪音引发误操作,以确保行车安全。 电源模块采用了LM7805和LM1117两个芯片分别实现5V和3.3V两种稳定电压输出,满足单片机和语音识别模块对电源电压的需求。 电源模块部分设置了2个控制开关。一个是12V总电源开关SA,它负责为控制电源模块和直流电动机供电。另外一个是电源模块的专用控制开关SB,当该开关接通时,电源模块开始工作,对外输出5V和3.3V两种直流电压,为单片机和语音识别模块供电;在开关SB切断时,声控单片机和语音识别模块掉电,声控系统不工作,座椅仍然是普通的电动座椅,这样可以防止各种背景噪音引发误操作,确保行车安全。 在每个电动机控制电路中都串接了一个自恢复保险丝,如图3中所示“PTC”。保险丝额定电流依据各电动机工作时实际电流而定,实验证明取值为实际工作电流的1.2倍较为适宜,当座椅调整到极限位置,电机堵转,PTC开始动作,以实现对系统的保护。 3改装测试 本装置分别在室内与车内进行了改装测试。测试人使用普通话。 3.1室内测试 置改装后的汽车电动座椅于未加特殊隔音和静音措施的普通房间内,室内面积40m2,室内温度28?。静音环境下(无其他发声物体),面对设备拾音器,以正常语速,中等强度(40至50分贝),每间隔两秒发出1个指令声音,持续地随机发出20个指令声音。测试结果如表1。 3.2车内测试 改装某国产品牌3厢乘用车电动座椅,改装装置分别放置于中控台附近和被改装的电动座椅下(未对车辆进行任何拆解改装)。关闭所有车窗,车内温度27?,以正常语速,中等强度(40至50分贝),每间隔两秒发出1个指令声音,持续地随即发出20个指令声音。测试结果如表2。 将改装设备(含拾音器)简单地放置在座椅下方,受环境噪声、声音传输距离及路径影响,语音识别效果明显下降。 4结论 综合两次测试结果,可以看到,该装置在拾音距离3050cm,指令识别率在90%以上,动作执行率达到100%。改装后的汽车电动座椅的声控调整系统工作稳定,实时性良好。 语音识别的效果与周围环境的声音、识别列表的内容设置(发音响亮的开口音还是不容易发音的闭口音)、识别列表各个词语之间的相互差别程度、说话人的发音清晰/大小/快慢/认真程度/口音、用户操作流程的设置、拾音器的物理特性等等因素都有关系4。 普通拾音器作用距离在1米左右,仔细挑选的拾音器作用距离可以在23米。本设备选用的是普通拾音器,识别效果受到了一定影响,若要进一步提高指令识别率,实现高可靠性,可选择更高质量的拾音器件。 该装置直接应用于现有汽车电动座椅,电动座椅原有的全部控制开关无需改动,两套调整装置可独立存在,分别实现对电动座椅的调节,彼此互不影响。 参考文献 LD3320芯片简明调试步骤DB/O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