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_第1页
2016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_第2页
2016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_第3页
2016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_第4页
2016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5 2016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2016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第 5 课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牧童。 2.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学习重难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体会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自主预习 1.了解诗人生平,搜集与诗词有关的信息。 2.练习诵读全诗,边读边画出诗歌的节奏 。 3.借助工具书、注释,初步理解诗歌大意。圈点勾画,标出疑难词句。 4比较下面多音字的读音: 快乐 -清平乐剥落 -剥皮剥莲蓬亡羊补牢 -亡赖 合作探究: 1、品读牧童,享受童趣: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牧童?想象一下,牧童会是怎样归来呢?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 3、如此悠闲、自在、轻松的牧童,谁能将他读出来?2 / 15 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4、学习舟过安仁,合作探究: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古诗。 5、学习清平乐 村居 ( 1)自由轻声的读这首词,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 ( 2)上片的 “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 醉里 ” 是说谁醉?是作者还是老夫妻?谁能有条理地说说? ( 3)那对白发翁媪在交谈些什么? ( 4)读了这首词,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到怎样的乐趣? (四)达标检测。 1.牧童的作者是,字。舟过安仁的作者是代诗人。 2.解释词语。横:弄: 篙:棹:亡赖: 3.根据课文填空。 ( 1)联系牧童一诗填空。 诗中有景 这景是,诗中有情 这情是。诗中有人3 / 15 这人是,诗中有声 这声是。 4、把诗句补充完整,让我们认识更多的 “ 小儿 ” 。 A,飞入菜花无处寻。儿童散学归来早, c蓬头稚子学垂纶,。 我要挑战 我要补充 6、冬阳 童年 骆驼队 教学思路(纠错栏)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 3 个生字,会写 9 个认识的字。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 教学重点: 从作者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子。 预习任务: ( 1)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 2)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4 / 15 文的哪些自然段? 预习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zhnmoximijjujmm ()()() ()沙 () oshpoziyuzhjiocu 棉()()事()子() () 2、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 自主、合作、探究: 1 “ 学骆驼咀嚼 ” 找出相关的句子进行理解、体会。 2 “ 想象驼铃用处 ” 从 “ 想象铃铛用处 ” 体会到什么 ? 3 “ 追问骆驼去处 ” ( 1)从 “ 总是问,总是问 ” 联系全文内容,想想, “ 我 ”可能还会问些什么? ( 2)这么多的为什么,长大后的 “ 我 ” 还会再问吗?“ 学骆驼咀嚼、替骆驼剪毛 ” 这些事还会再做吗?请找出文中相应的自然段。 4、我推测作者写的城南旧事,主要记叙了( 5 / 15 )。 5、我要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我来闯关: 1、词语搭配。 干冷的驼铃声 安静的步伐 软软的空气 寂寞的态度 轻松的旅程 悦耳的脚掌 2、按要求改写句子。 ( 1)、我承认自己佩服骆驼队的沉稳性格。 改为 双重否定句: ( 2)、骆驼在沙漠里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 缩句: 6、冬阳 童年 骆驼队 (第二课时 ) 教学思路(纠错栏)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6 / 15 2、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鼓励阅读小说城南旧事。 难点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 自主、合作、探究: 一、迁移学法,回忆童年 A B “ 追问骆驼去处 ” ( 1)自由朗读这个片段。 ( 2)从 “ 总是问,总是问 ” 联系全文内容,想想, “ 我 ”可能还会问些什么? 二、继续品读,怀念童年 这么多的为什么,长大后的 “ 我 ” 还会再问吗? “ 学骆驼咀嚼驼剪毛 ” 这些事还会再做吗?请找出文中相应的自然段。 ( 1)自由朗读,体会情感。 ( 2)全班交流: A “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 B “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 7 / 15 c细细品读这两个句子,体会作者情感。 D带着感悟有感情地朗读。 三、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2写一段自己的童年中最有情趣的事情。 我来闯关: 一、读一读,组词语。 毡()()袄()() 卸()()寞()() 二、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语句。 1、作者从骆驼咀嚼时 “ 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粘在胡须上 ” 的样子,体会 _。 2、骆驼为什么系铃铛?作者想象到的原因是 _。 3 _。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承认自己佩服骆驼队的沉稳性格。 改为双重否定句: 8 / 15 2、骆驼在沙漠里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 缩句: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7、祖父的园子 教学思路(纠错栏) 学习目标: 1认识 8 个生字,读读记记 “ 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 ” 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 “ 我 ” 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理解课文内容,揣摩、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学习重难点: 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知识链接 9 / 15 萧红 (1911 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 1935 年在上海出版成名作生死场时,开始用萧红作笔名,蜚声文坛。在萧红不到 10 年的创作生涯中,为祖国文学宝库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预习任务: A 把课文读通顺。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B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预习检测: A、语音世界(看拼音、写汉字) hdicomoxino ()()() chndjicidosu ()()() B 我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自主、合作、探究 : 1、祖父的园子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我是从课文中的这些地方读出来的() 2、课文 4 15 自然段,画出 “ 我 ” 干活和玩的句子,细细地读读这些句子,想象我是怎么干活,怎么玩的。 3、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我从中感受到了() 4、从课文第 17 自然段中我读出了() 10 / 15 我是从这些句子里读出来的() 5、 “ 我 ” 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呢?可以从哪里感受到? 6、我会找出表现 “ 我 ” 心情快乐的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我来闯关: 1、我会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黄瓜花一()草帽一()黄蝴蝶 一()狗尾草一()谷穗一()大蜻蜓 2、你的童年是不是也有许多趣事?选一件事写下来,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快乐。(课后) 整理导学案: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8、童年的发现 教学思路(纠错栏) 学习目标: 1会写 14 个生字,会认 7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 胚胎、11 / 15 祸患、滑翔、双臂、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迫害、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厘米、绞尽脑汁 ”等词语。读读记记 “ 澄澈、困窘 ” 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1、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时自豪和愤懑交织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预习任务: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预习检测: 1、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huhunfngiknjingchngch ()()()() 2、我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自主合作探究: 12 / 15 1、默读课文,思考: “ 我 ” 童年的发现是什 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2、反复朗读课文的第 13 自然段,在这段话中画出集中描写 “ 我 ” 童年的发现的句子。仔细地读读这几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转述。 3、默读课文,思考: “ 我 ” 那非凡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 4、从 “ 我 ” 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中,你觉得 “ 我 ” 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依据,画出相关的句子。 5、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说出来和大家交流。 6、从 “ 我 ” 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 我来闯关: 1、我会 填写下列词语。 随()所()一()()经()尽()汁默()()() ()不自()运转()()不()好()自我()() 2、课文先概述了(),然后具体叙述(),最后写()。 3、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祸患()迷恋()妨碍()惩罚() 整理导学案: 13 / 15 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我会思考 我会发现 9、儿童诗两首 教学思路(纠错栏)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学习重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预习任务: 1、读通顺、流利课文,读准字音。 2、了解每首诗歌的主要内容。 14 / 15 预习检测: 1、我会把课文读的通顺流利。 2、我知道每首诗歌的主要内容。 自主合作探究: 1、( 1)第一首诗歌中, “ 我 ” 的那么多愿望,哪一个最令你神往? 有感情的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 ( 2)想象一下, “ 我 ” 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好的愿望的?具体说说。 (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 1)朗读第二首诗歌,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 2)细细朗读有关的诗句,体会其中的快乐。 ( 3)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3(1, )比较:这两首儿童诗有什么不同? (2)画出你认为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