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第二节教案 教科版撰写人:_时 间:_课题第一章第二节内能与热量教案设计九年级物理备课组教学时数一课时执教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2).知道什么是内能,知道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3).掌握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4).能用做功和内能改变的关系来解释摩擦生热等常见的物理现象。(5)知道热量及热值的概念、单位并能掌握有关热值的计算。2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讲解、讨论、练习与对比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之间的实验,能够进行合作与交流。(2)在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分析和归纳能力。(3)体会透过众多的物理现象分析和归纳出本质的认识论的观点。(4)体会物理就在身边。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重点内能的概念和其与温度的关系,改变内能的方式,热值的概念难点内能,物体的内能是另一种形式的能; 用做功和内能改变的关系来解释摩擦生热等常见的物理现象教具烧杯、清水、红墨水等。压缩空气引火器,机械能转化热能演示器,无色玻璃瓶,橡胶瓶塞,打气筒等多媒体播放设备、课件等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探究温度对扩散现象的影响实验进入,然后提出热运动的概念,在讲述内能的概念、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及改变内能的方式,再介绍热量的概念及内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最后介绍热值的概念。我认为老师可以补充介绍关于热值的有关计算,在此过程中强调一下热量的单位与能量的单位是一致的,因为热量事实上就是被转移的那部分内能。关于温度的概念在八年级已经给学生讲述过,此处主要运用复习手段即行。主 要 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课前预习一、展示本堂教学目标:二、预习作业:1、内能是指物体内部做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的总和。因为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并且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运动,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和,因此可以肯定,一切物体都具有。2、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_有关,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_;温度降低时,内能_。3.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上是从物体转移到物体的过程。4、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0 的冰块的内能为零 B.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C. 物体的温度降低,则物体的内能减少D. 体积大的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体积小的物体内能5、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跟物体的温度有关B跟物体做机械运动的速度有关 C跟物体内含有的热量有关D跟物体做机械运动时上升的高度有关6、完全燃烧50千克焦炭,能够放出多少焦耳的热量?三、讲评预习作业(略)独立思考积极发言引入新课 1机械能分哪些? 2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3扩散现象表明了什么?认真思考教学过程设计一、温度与运动1、 演示实验:实验表明什么(教师作适当启发)。结论: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激烈。2、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称为热运动。二、物体的内能1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分子种类、数量、结构、状态3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任何情况下都具有)。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让学生讨论,并归纳回答,教师作启发诱导)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运动所具有的能量,而机械能是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有关,是整个物体的情况。三、改变内能大小的方式(一)做功改变内能:1、(1)演示实验:压缩空气引火实验。出示压缩空气引火器,简单介绍它的构造。取绿豆粒大小的一块干燥硝化棉,用镊子把棉花拉得疏松一些,放入玻璃筒底。将活塞涂上少许蓖麻油(起润滑和密封作用),放入玻璃筒的上口。此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筒内的棉花。迅速地压下活塞,可看到硝化棉燃烧发出的火光。 (2)分析现象:组织学生议论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从而得出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引起棉花燃烧。(3)生活事例:实际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也遇到过。例如,在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打气筒也会变热,这也是由于压缩空气的缘故。用其他的方法对物体做功,也能使物体内能增加,摩擦生热就是一个例子。让学生解释课本图2-9、图2-11的事例,并列举其他事例。 (4)归纳学生所举事例,得出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就会增大。 同学们所举的事例都是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做功能不能使物体的内能减小呢? 2物体对外做功时,本身的内能会减小。 (1)演示实验:气体膨胀温度降低的实验。 课前在用橡皮塞塞住瓶口的烧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实验时告诉学生,由于水的蒸发,瓶内存在水蒸气。由于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所以水蒸气是看不到的。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瓶塞跳起时容器中有什么现象。(2)分析现象:瓶塞跳起是水蒸汽对瓶塞做功,那么水蒸气的内能就减小,温度就降低,水蒸气就液化成小水珠,就是我们看到有雾的产生。3内能的改变可用做功来量度。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质是机械能与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4小结: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1、列举事例说明热传递的现象。并引导学生概括热传递共同特点:(1)物体间存在温度差发生热传递的条件,直到物体的温度相同为止(2)高温物体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3)归纳:热传递现象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的物体传到了低温的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的部分。(即是内能的转移)2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由于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所以高温物体的内能减少,叫做放出了热量;低温物体的内能增加,叫做吸收了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总是存在着放热物体和吸热物体,物体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的改变越大。3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例子:锯条温度上升了)4热量的单位:焦(j) 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时,可以用功来量度内能的改变;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时,可用物体放出热量和吸收热量的多少来量度。热量和功都可以用来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所用的单位也应该相同,都是焦耳强调:热传递现象: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停止。热传递的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度差异,或物体不同部分间存在温度差。热传递的实质: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之一。热传递的方向: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不存在内能由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的现象。纠正学生错误认识:“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温度”,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才会体现出来。没有热传递就没有热量,不能说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四、热值1、热值的概念、符号、单位。2、有关热值的计算(见教材第10页练习3)亲自感受、观察、思考、举例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小结1、内能的概念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2、改变内能大小的方式:(1)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2)热传递3、热值及计算学生回顾并体会过程和方法。堂堂清练习1、教材第10页第1、第2题2、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当温度降低,内能随着_。冰冷的冰块具有内能,当温度升高,内能随着_。将该冰块从一楼移动到四楼,它的内能将_3、洗衣服时,洗衣粉在冷水中需很长时间才能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宁波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招聘事业编制教师和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莞城街道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期末学业展示考试题目及答案
- 古冶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科学期末学业测评试卷及答案
- 高青县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期末学业测评试卷及答案
-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思想政治考试题目及答案
-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思想政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病理生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随州市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真题
- 2025年食品生产质量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业机器人考试题库附含参考答案
- SY-T 5333-2023 钻井工程设计规范
- 中山红色文化
- 维保的可行性报告
- 海南省2023年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 车载测试行业分析
- 教学案例的撰写讲稿分析课件
- 定制手办目标市场调研
- 微商新手培训课件
- 美发与形象设计-高级美发全套教学课件
- 产品耐压、绝缘、接地测试报告
-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护理查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