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价值分析.doc_第1页
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价值分析.doc_第2页
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价值分析.doc_第3页
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价值分析.doc_第4页
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价值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黄剑凤 河源市人民医院小儿科,广东河源517000 摘要目的研究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xx年1月xx年1月该院收治的1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80例采用常规护理及抚触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经不同护理方式后,对两组患儿各项黄疸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后,试验组总胆红素、胎便排出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排便次数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所有患儿行酶诱导剂静脉滴注、胆红素拮抗剂肌肉注射、蓝光照射治疗等治疗,并进行常规专科护理,具体包括:合理喂养,保暖护理,补充维生素,加强看护,关注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等。在此基础上试验组采用抚触护理的方法对患儿进行护理。具体方法为:在室温为2426的房间内,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工作人员对患儿进行抚触护理,要求在进行操作时手部温暖干净且不可留长指甲,操作手法轻柔正确。护理过程中,可放舒缓的音乐,按前额、下颚、头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背部、臀部顺序依次对患儿进行抚触,新生儿每天大部分时间均在睡觉,在其清醒的6h内,新生儿可能在吃母乳、洗澡等,抚触护理应与其同时进行,避免干扰患儿睡眠,抚触操作3次/d,1520min/次。在抚触过程中患儿假如出现哭闹、皮肤变红及用力挣扎等反应时,表明患儿感觉不适或者有其他原因,此时应停止抚触护理,并与医生取得联系3。经不同护理方式7d后,对两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每天排便次数,胎便排出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进行记录比较。 1.3疗效评价 显效:治疗1周后患儿黄疸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恢复至正常范围;有效:治疗1周后患儿黄疸消退,但血清胆红素水平未恢复至正常水平;无效:治疗1周后患儿黄疸未消退,且血清胆红素水平未恢复至正常水平。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4。 1.4统计方法 选择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后两组护理后两组新生儿各项黄疸相关指标比较分析 经过不同护理后,试验组总胆红素、胎便排出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排便次数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1护理后两组新生儿治疗效果比较分析 经不同护理后,试验组患儿显效6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儿显效42例,有效26例,无效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0%。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7.8278,P=0.0051)。 3讨论 新生儿黄疸指的是未满月的新生儿或者出生28d内所患的黄疸,其直接原因为胆红素的异常代谢,当血中胆红素高于正常水平时,黏膜、巩膜及皮肤就将出现出现的黄疸。该病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对于生理性新生儿黄疸,其突出表现为黄疸症状会在短时间内消退,一般足月新生儿出生23d内发病,在5d前后黄疸症状表现最重,之后最早在7d时消退,最晚不超过10d;对于病理性新生儿黄疸,主要表现为发生早、病程长、病情重及反复发作的特点,即出生24h内就发生黄疸,黄疸持续15d甚至更长,病情有加重的趋势或者病情反复出现。针对病理性黄疸,应该积极寻找病因,及早进行对因治疗5。虽然新生儿黄疸主要为皮肤表现,但其可引起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如黄疸性脑病等,该并发症发生时,患儿神经系统造成损害,恢复困难,有死亡风险。所以对于新生儿黄疸应及时诊断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在该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护理方法对于疾病的治疗也有积极效果。抚触护理就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护理方法,其对于患儿各项指标的恢复及黄疸消退有作用6。 该试验中,抚触护理取得显著效果,其在增加排便次数及胎便的早期排出有良好表现,研究中试验组排便次数及胎便排除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其对胆红素水平的恢复及黄疸的早期消退也有作用组。在新生儿黄疸的发生中,胎粪排除的延迟有重要作用,因为胎便中胆红素含量较高,可达100mg,而新生儿正常情况下仅产生1020mg/d,所以当胎便排除延迟时,胎便中的胆红素可经肠肝循环重新进入血液,这就导致了血清胆红素的增高。在抚触护理中,对患儿腹部轻柔且符合胃肠道蠕动规律的抚摸,可促进胎儿胎粪的早期排除,同时抚触护理通过对患儿皮肤进行科学有序的抚摸产生有益刺激,这种皮肤刺激可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从而导致胰岛素、胃泌素及其他有良性效果的胃肠道激素的释放增加,从而增强胃肠功能,促进正常肠道代谢,尽早的使肠道菌群趋于均衡,使尿胆原生成增加,减少胆红素循环入血。以上作用将使新生儿对食物的吸收能力增强及排便次数增加,有利于胆红素的排除,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7。其中研究中还显示,采用抚触护理的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5%,显著优于对照组,与兰海英等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充分肯定他抚触护理的有效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应该认识到这是抚触护理结合其他治疗的综合结果,应该与家属讲明,避免产生误导8。 通过观察认为在抚触护理中应着重注意新生儿的头部及脐带处,在做全身的抚触时,对于这两个位置可轻微的拂过,而且次数要尽量少,因为大多数新生儿头部,有尚未闭合的囟门,其中闭合较早的后囟门也得于出生后24个月才愈合,而前囟门则需1218个月愈合,对于新生儿脐带处,未脱落前过多的被抚摸,则易导致脐带处的感染及延迟脱落。 综上所述,采用抚触护理方法护理新生黄疸患儿,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静.光疗联合抚触护理对新生儿黄疸胆红素水平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xx,32(5):985-986. 2李棚,高海燕.抚触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xx,11(5):142-144. 3肖佩霞,左媛,戴姜,等.抚触护理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xx,21(16):320-321. 4朱桂兰.新生儿黄疸178例中医抚触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xx,4(6):38-40. 5吴凤会,钱雷,孙长虹,等.婴儿出生后早期抚触对新生足月儿黄疸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xx,15(22):158-160. 6兰海英,夏爱红,唐丽华,等.新生儿黄疸早期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