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性外固定支架与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移位骨折的疗效评价.doc_第1页
动力性外固定支架与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移位骨折的疗效评价.doc_第2页
动力性外固定支架与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移位骨折的疗效评价.doc_第3页
动力性外固定支架与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移位骨折的疗效评价.doc_第4页
动力性外固定支架与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移位骨折的疗效评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力性外固定支架与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移位骨折的疗效评价 黄伟龙1黄伟斌2孙小平1 1武警广东总队医院外二科,广东广州510507;2.广东省陆丰市河东镇卫生院,广东汕尾516511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动力性外固定支架与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移位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数字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6例桡骨远端关节内移位骨折,随机划分为两组,甲组50例采用动力性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乙组36例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者的功能评分、复位评分明显高于乙组,甲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0%)明显少于乙组(2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分析。 1.2选取标准 所选取的患者均被确诊为桡骨远端关节内移位骨折,均获得知情同意权,耐受性良好。 1.3方法 86例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甲组49例采用动力性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乙组37例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甲组治疗方法:取仰卧体位,患肢肩关节外展6090,放置于X线透视手术台。实施臂丛麻醉后,采用动力性外固定支架实施骨折复位固定术,先采用2枚螺钉固定第二掌骨及骨折线上方桡骨干,并初步进行骨折牵引复位后,固定好动力性外固定支架,并于X线透视下实施复位固定。在安装过程中应该注意远端球关节应该放置在腕关节的中心旋转处,若发现鼻咽有窝处可进行体表解剖。术后72h内冰敷患处,并适当抬高患肢,并主动引导患者进行主动、被动的肩、肘、手指关节功能锻炼,并鼓励患者手部可适当进行活动。术后1、7、14、21周通过X线片进行复查,每次要注意拧紧固定好螺钉,防止松动。术后23周根据X线片检查显示的骨折情况不同,可适当松动远端球关节阀,患者可适当活动一些腕关节的掌屈背伸功能锻炼,68周根据X线片的愈合情况将固定支架拆除,之后患者继续进行康复训练。 乙组手术方法:在局麻下给予患者实施手法闭合复位以及石膏外固定。14d后通过X线片复查骨折复位情况,若复位情况良好,可采用中立位管型石膏。在复位治疗46周后通过X线片复查,观察骨折的具体愈合情况。该次研究的平均固定时间为8周,并将石膏拆除后引导患者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1.4评定标准 根据评分测评标准,计算两组患者的复位以及具体的功能得分。主观项目:日常活动能力、腕关节僵硬、疼痛;客观指标:握力并发症以及关节活动度。分别于术后1、5、10周根据正侧位X线平片测量桡骨的尺偏角、掌倾角以及高度,观察是否合并并发症。 骨折复位评价标准:无畸形,向背侧成角0,桡骨短缩3mm,为优;有轻度畸形,向背侧成角为010,桡骨短缩为36mm,为良;中度畸形,向背侧成角为1114,桡骨短缩为711mm,为可;严重畸形,向背侧成角15,桡骨短缩12mm,为差。 Lidstrom评分标准:功能正常,无畸形以及主观症状,背伸掌屈失位15,为优;功能正常,轻度畸形,无主观症状,为良;关节功能恢复不佳,活动能力差,主观症状少,为可;功能能力明显下降,且影响正常的生活,合并持续性疼痛2-3。 1.5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数据资料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复位以及功能评分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的复位以及功能评分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功能评分以及复位评分情况有明显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并发症发生情况 甲组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为6.0%,出现3例钉道感染,给予患者抗生素以及换药应用后感染控制,钉道感染改善,骨折愈合。乙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5例患者石膏去除后手指功能僵硬,实施理疗后逐步改善,而后功能恢复;3例合并腕管综合征,给予保守治疗后症状恢复。甲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多发于老年妇女,青壮年发病是在较大外伤暴力作用下而出现的。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手腕部受限、明显压痛、腕部肿胀,严重者会影响患者正常的腕关节功能,以及正常生活工作4。临床多通过X线片确诊骨折的具体类型,在确诊患者疾病后,选择适合的骨折复位固定方法,有利于骨折功能的早日恢复。临床多采用骨折复位方法,复位效果情况直接影响着腕关节功能。若复位后桡骨出现短缩、关节面不平整、关节面背侧成角畸形,会导致腕关节功能受损,甚至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创伤性骨关节炎。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临床开始将动力性外固定支架应用于桡骨远端关节内移位骨折。该手术方法是利用双侧的滑动牵引装置,其调节恢复桡骨的关节面以及高度效果良好5。双球关节可向任意方向固定以及调节,能快速恢复桡骨关节面尺偏角以及掌倾角,且不易发生移位。而传统采用的石膏固定方法因石膏自身具有的脆性以及伸缩性,待腕关节软组织肿胀消失后,若未安装持续牵引装置,其防止移位以及骨折效果不佳6-7。相关临床研究表明,在骨折复位后,若能早期进行关节活动,则有利于恢复关节内蛋白聚多糖,改善关节固定后关节软骨面的退变。长时间的牵引固定,可能会导致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尤其是石膏外固定期间可能会再次出现脱位。而采用的动力性外固定支架固定方法,不会影响骨折的牵引复位,且骨折固定实施后,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减少交感神经出现营养不良,其骨折复位效果显著8。该次研究中,甲组患者的功能评分、复位评分情况与乙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采用动力性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固定效果良好,稳固性良好,实施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传统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动力性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移位骨折,其骨折复位以及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但并非所有的桡骨远端骨折均可通过动力性外固定支架固定或闭合复位石膏固定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一些严重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在实施动力性外固定支架复位同时,可结合采用辅助方法进行固定,或进行切开内固定,牵引恢复后若骨折有间隙可进行植骨术。 参考文献 1张惠法,严培军,茆军.动力性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xx,20(34):4365-4266. 2胡小东.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xx,32(32):31. 3GavaskarAS,MuthukumarS,ChowdaryN.Fragment-specificfixationforplexintra-articularfracturesofthedistalradius:Resultsofaprospectivesingle-centretrialJ.TheJournalofhandsurgery,Europeanvolume,xx,37E(8):1125-1126. 4彭仁祥,钱建敏.掌侧锁定接骨板系统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xx,11(19):38-39. 5李立鹏,王志京,郑华君.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xx,19(11):973-975. 6BaratzME,DesJardinsJD,AndersonDD.Displacedintra-articularfracturesofthedistalradius:theeffectoffracturedisplacementoncontactstressesinacadavermodelJ.JournalofHandSurgery(AmericanVolume),1996,21(2):114-115. 7陈宽明.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内固定治疗50例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xx,26(21):2870-2871. 8KomuraS,Yok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