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任务驱动型作文”:新材料作文“输与赢”讲评_第1页
2016年“任务驱动型作文”:新材料作文“输与赢”讲评_第2页
2016年“任务驱动型作文”:新材料作文“输与赢”讲评_第3页
2016年“任务驱动型作文”:新材料作文“输与赢”讲评_第4页
2016年“任务驱动型作文”:新材料作文“输与赢”讲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2016 年“任务驱动型作文”:新材料作文“输与赢”讲评 2016 年 “ 任务驱动型作文 ” :新材料作文 “ 输与赢 ” 讲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想赢不怕输,才是人生成功的关键。然而在生活中,你真的输什么都不怕么? 要求: 角度自选; 立意自定; 题目自拟;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导引 1.推论因果,避免肤浅立意。输与赢的关系可以看成较为复杂的因果关系:激发人不服输的斗志,督促人吸收失败教训、积累经验的 “ 输 ” ,是人生真的奋斗过程,也是指向人生最终成功的必经历 程。我们应该努力剖析 “ 为什么输是赢的关键 ” ,进行恰当的因果推论。比如:对于个人,输是成长的关键事件,是存在的真实状态,正确对待输,可以积累经验、积淀智慧、淬炼意志;对于社会历史,曲折前进的进程充满了浸透血泪的献祭,鲁迅譬喻为 “ 煤的形成 ” ;对于艺术文化,每一座丰碑的树立,背后都有无数失败的探索,而每一次彻底的 “ 输 ” ,都激发指向 “ 赢 ” 的艰苦创新 高考作2 / 6 文常以宏大概念命题,是为了提供解读剖析的广阔空间,但是有同学却将概念 “ 整体打包 ” ,作一些简单认同式的论述,从 “ 好奇心 ”“ 拒绝平庸 ” 一直到 “ 智慧 ” ,一概如此,以至 于无法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所以 “ 庸 ” ;说一些人人皆知的大道理,所以 “ 俗 ” 。如果能抓住因果逻辑,将道理向深处推进一步论述,就可以避免肤浅立意。 2.剖析矛盾,避免苍白说理。不少同学轻松地提出 “ 输 ” 是人生的关键,每一个人都要迎接 “ 输 ” 的来临,认为 “ 输 ”是上苍赐予的珍贵礼物 这些观点都没错,但是日常生活却充满了无法回避的矛盾,林语堂说 “ 人就是一捆矛盾 ” ,“ 输 ” 与 “ 赢 ” 本来就是一堆矛盾,并且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关系 我们谁肯轻易认 “ 输 ” ?人生 “ 输 ” 的底线在哪里?你对于 “ 赢 ” 有怎样热切的期盼与周密的计划?输向赢转 化的必要条件你具备了吗?写作如果能在直面现实、剖析矛盾的基础上提出见解,那么说理就会扎实有效、步步深入。比如,对于个人,如果事事轻易认输,那么如何参与经济社会中的竞争?如何区别豁达看待输赢与阿 0精神式的自我麻木、自欺欺人?对于社会发展,为什么赢了 GDP,可能既输了政绩,又输了民心?我们写作,如果一下笔就说些回避矛盾、无关痛痒的套话,那么文章一定是苍白的。 3.针对生活,避免空洞表达。与写作关系最密切的应该是日常生活,尤其是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体验与思悟。有同学3 / 6 作文 “ 小气 ”“ 空洞 ” ,症结是心灵体验处于 “ 孤岛 ” 情境之中,忘了 “ 我 ” 是生活中的 “ 我 ” 、人际中的 “ 我 ” ;忘了 “ 我思 ” 是表现 “ 我 ” 在生存中的种种挣扎与反思。就“ 输与赢 ” 来看,我们常常听到 “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 的教育理念、 “ 不能输了面子 ” 的处事经验、 “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 的人生哲学 作为中学生,你怎么看待这些日常生活中时时演绎的 “ 哲理 ” ?这些 “ 哲理 ” 带来的消极影响与你的成长是否血肉相连?反思高中生涯中的困扰和迷惑、坚守和忍耐,能否 “ 以负责任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 ” ? 例文展示 不能输了苦难的记忆 阿赫玛托娃曾写道: “ 一半国人被处理,一半国人在狱中。 ”她所书写的是集中营生活,然而我常常想,集中营不是位于遥远禁地里的另一个世界,集中营恰恰就在我们身边。 在生活面前,我们是被苦难压迫而自觉服输、身陷囹圄的囚徒。 多少人乞求着一生脱离苦海,最好泡在蜜水中生活,但是,生老病死的苦难恰恰是生活的主题,缺少了苦难记忆的人生并不完整。 正因为苦难是生活的和弦,所以芸芸众生甘于向苦难臣服,理直气壮地觉得人生短暂,没有必要与苦难抗争到底。这样的态度似乎无可厚非,因为并非所有人都能像鲁迅所言 “ 敢4 / 6 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 。即便如此,我认为人生仍然需要思考:究竟是人生苦短,因此没有必要委屈?还是人生苦短,所以没有必要服输?我认为是后者,诚如罗曼 罗兰在贝多芬传中所言 “ 几乎都是一种长期的受难,成为伟大的原因 ” ,一段跌宕起伏的慷慨悲歌在生涯里显得更有崇高的美感。 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在苦难面前不服输,本身意味直面过去,赢得未来。 这一点在广岛和平纪念博物馆上看得最为真切。市民笔下爆炸的画面、烧焦了的饭盒、白墙上黑雨的痕迹、死难者残破不堪的遗物 日本民众乐于重现原子弹爆炸瞬间的一切,回忆在延续,生命在延续,心 灵在痛苦中挣扎、向上,更向深处。对于毁灭的展露,使人见证了充满疼痛的过去,透析了充满可能的未来。日本骨子里根深蒂固的不服输精神在复苏,在重组,在传承。这值得为了某种目的而将苦难历史一笔抹杀的中国人深思。 更进一步说,越不甘心输于苦难,生活就越贴近大地,生命就越真实地存在,人生就越能于苦难中赢得对幸福的拥有。不服输如邵飘萍,军阀割据,头颅掷处血斑斑;如林风眠,纵历 “ 文革 ” ,拣尽寒枝不肯栖;如史铁生,病隙碎笔,吹尽狂沙始到金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在苦难中自我抗争之后才拥有的向死而生。苦难赋予生命无法动摇的韧度 、常人5 / 6 难及的厚度。由此看我们年轻人的乞求,考出好的高考成绩,上好的高校,找好的工作,维护好的家庭,过好的人生,一切 “ 好 ” 的含义,似乎都是 “ 不吃苦 ” 。我想说,强大的人,应该直面被苦难贯穿了的充满痛感的人生,在众人敬畏的目光下走向与庸人所设想的截然不同的道路,艰辛与沉重下自能赢得辉煌! 那么,为了避免在苦难面前不能突围,最终身陷集中营的厄运,请让我们带着体悟完整人生的意志! 向前走,别回头! 本文见解独到,集中笔墨论述 “ 不能输给苦难 ” 。议论文是写给同时代的人看的,不是写给古人看的,所以切忌在旧纸堆里翻找素 材,动辄拿古人说事。本文以 “ 苦难 ” 为切入点,传达出作者更清晰地了解生活、更深切地省察生命、更积极地介入社会的内心渴望,这是一般中学生所达不到的境界。 思想火花 1.只有你不怕输的时候,你才能赢。想到最坏的结果,并且去做,往往事就成了。 2.一个人最终的裁判是自己,但在生活里,很多人都活在别人的判决里。 3.那些视赢如命,为蝇头小利就闹得鸡飞狗跳的人,其人生必定布满荆棘;那些宽宏大量,虚怀若谷的人,其人生必定“ 道是无晴却有晴 ” 。 6 / 6 4.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