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时机在治疗急性肠梗阻中的效果研究.doc_第1页
不同手术时机在治疗急性肠梗阻中的效果研究.doc_第2页
不同手术时机在治疗急性肠梗阻中的效果研究.doc_第3页
不同手术时机在治疗急性肠梗阻中的效果研究.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同手术时机在治疗急性肠梗阻中的效果研究 陈边强 临沧市镇康县人民医院,云南镇康677704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分为保守治疗组(26例)与手术治疗组(46例),其中手术治疗组按照不同的手术时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比较临床效果、术后恢复时间、肠坏死率及病死率。结果保守组与手术组的治愈率与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死率、肠坏死率、术后恢复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根阻,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 关键词急性肠梗阻;不同手术时机;效果分析 R61A1672-5654(xx)02(c)-0111-02 急性肠梗阻由于发病急且病症变化快,成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急性肠梗阻是肠道内的内容物在通过肠道时受到阻碍造成,造成内容物运行受到阻碍的原因主要有肠壁、腔内机械等因素,血液的运输受到阻碍以及肠道内脏神经的功能失调等因素1。现选择我院72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手术时机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xx年9月xx年9月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组。保守治疗组26例,9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1773岁,平均年龄(45.64.1)岁;其中造成急性肠梗阻的原因有:3例肠肿瘤,5例腹外疝,8例肠粘连,3例肠套叠,1例肠管发育畸形,2例肠扭转,4例肠坏死。手术治疗组46例,按照不同的手术时机又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观察组23例,手术时机为发病后7d以内,其中9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为(44.23.9)岁;造成急性肠梗阻的原因有:5例肠肿瘤,4例肠粘连,2例腹外疝,5例肠扭转,5例肠坏死,2例肠管发育畸形。对照组23例,手术时机为发病后大于7d,其中7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为(45.44.7)岁;造成急性肠梗阻的原因有:7例肠肿瘤,2例肠粘连,1例腹外疝,4例肠扭转,5例肠坏死,4例肠扭转。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临床诊断 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有:70例腹痛、56例肛门停止排便排气、66例恶心呕吐、39例腹胀等;患者的体征:68例肠鸣音亢进,54例肠鸣音减弱或消失,17例腹肌紧张,19例腹部包块等; 1.3治疗方法 1.3.1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主要针对无肠套叠和绞窄嵌顿疝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治疗方法主要是对患者进行肠胃减压、禁食、营养支持、补充循环血量等,可使用中药汤胃管注入合并温肥皂水灌肠的方式恢复肠道的通畅,解除梗阻2。另外,抗感染可选用抗生素治疗,可调整电解质、水的紊乱以及酸碱度失衡等现象。在保守治疗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病症变化,若发现患者的体征加重,则立即转为手术治疗。 1.3.2手术治疗对于绞窄性肠梗阻的患者应在术前进行短期的准备,以补充血容量。根据造成肠梗阻的不同病因给予不同的手术治疗,若为粘连性的肠梗阻患者,则给予肠部分切除吻合术或肠粘连松解术;若为嵌顿疝患者,则给予疝修补术;若为肠扭转患者,则采取肠扭转复位术;若为结肠肿瘤的患者则采取肿瘤根治手术; 1.4疗效判定方法 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表现有明显缓解,辅助检查显示患者身体各指标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表现完全消失,辅助检查显示身体各指标恢复正常;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表现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甚至更加严重或有病死情况。辅助检查身体指标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3.0软件统计,组间的计数资料以及疗效对比使用2进行检验。组间的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进行检验。使用P0.05表示差距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 26例保守治疗中,总有效率为88.5%,病死率为7.7%,手术治疗组46例中,总有效率为89.1%,病死率为6.5%,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病死率差距均不大,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参见表1。 2.2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以及恢复时间对比 在手术治疗组中,根据不同手术时机分为的观察组与对照组,经手术治疗后,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时间平均为(10.63.5)d,出现肠坏死的的概率为8.7%,死亡率为4.3%;对照组中术后恢复时间平均为(17.14.8)d,出现肠坏死的概率为21.7%。死亡率为8.7%。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肠坏死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参见表2。 3讨论 急性肠梗阻属于临床常见急腹症,体征多表现为肠鸣音减弱或者消失、腹部包块、腹肌紧张等。急性肠梗阻的病因较为复杂,且起病急、发展快,若不及时处理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临床上常使用腹部平片检查患者肠根阻。一些医院也使用B超检查肠梗阻,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易受肠道内容物的干扰作用而使诊断出现失误。CT诊断又较B超的检查准确率高,除了能诊断出肠腔外积液情况和实性包块外,还能查出造成梗阻的原因,并准确找到梗阻的部位,以便为进行手术提供有效信息。对于患有绞窄性肠梗阻,建议临床给予多种方法诊断,以减少诊断误差。 造成肠梗阻的病因多而复杂,但大多为肠粘连导致。为防止二次手术产生新的粘连,一般采取保守治疗,若保守治疗无效果或病情加重则考虑使用手术治疗。本研究中,保守治疗于手术治疗在临床效果上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但导致梗阻的粘连多种多样,如粘连束带、小肠成团粘连等,一部分患者亦可由于粘连而造成肠扭转、内疝等症状。因此,选择适合的手术时机进行手术非常关键。在本研究中,选择急性肠梗阻起病7天内进行手术在发生肠坏死概率、病死率方面均比7天后进行手术的患者低,且手术恢复时间也明显缩短。 综上所述,治疗急性肠梗阻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式。若患者的梗阻情况较轻时,建议采取保守治疗,但若存在肠绞窄时则应尽快采取手术治疗方法。另外,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梗阻是治疗的关键,医生应根据患者患有肠梗阻的类型以及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