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8 2016 年一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本资料为 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莲山课 件 m 第五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单元备课部分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过 10的加法,即 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二是 “ 用数学 ” ,即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前面学习的内容是 10 以内的加减法和 20 以内数的认识及不进位加法及不退位减法,后面是 20 以内的退位加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前面所学习的 10 以内的加减法, 20 以内的数的认 识,特别是数的组成等,都为本单元计算方法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 20以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 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会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 .所以本单元是全册教科书的教学重点之一。 2 / 28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 9 加几、 8 加几、 7, 6 加几和整理与复习这 4 个小节。以问题情境形式呈现的,强调动手操作、多向 思维、合作交流,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探索解答方法,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这些都是本单元编排上的突出特色。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 2经历探索 20 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口算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能获得一些简单的、初步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4能克服数学学习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 20 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口算 20以内 的进位加法。 难点:能获得一些简单的、初步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教学建议 1用好主题图,重视创设情境来呈现教学内容。单元主题图和例题都以问题情境呈现教学内容。这些情境能给予学生一些启发和思考,促使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来参与本单元知识的学习。教学时,要充分运用好这些素材,使学生通过问题情境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进行加法计算,感受加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本单元主题图呈3 / 28 现的材料都涉及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通过 “ 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 的问话,引发学生对 20 以内进位加法的思 考,使学生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进入本单元的学习。 2加强学具拼摆。准备好学具,并用好学具。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探究,需要通过拼摆学具,帮助将计算的思维过程外化,以理解进位加法算理。教学中要加强学具拼摆,给学生留足学具操作的时间并指导操作方法,要求学生手、脑、口配合进行学具操作。 3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并进。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在学生交流时,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由于学生生活的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学生讨论出来的计算方法 必然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和鼓励学生的每一种想法,但要注意,对一个学生而言,不要穷尽各种算法,每个学生掌握一两种适合他自己的计算方法就可以了。 4知识技能的迁移要注意。本单元教学,要帮助学生有效地利用原有知识学习新知识。例如把 10 以内的加法中的一些学习方法运用到 20 以内加法的学习中来;重点教学 9 加几,把 9 加几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后面的学习中去。这样既可以节约教学时间,还能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方法的普遍适用性,帮助学生掌握好计算方法。 4 / 28 5.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但算法多样 化是一个过程,最终还是引导学生用简便的方法计算,但不是教师给的,而是学生自己获取的。在算法多样化到算法最优化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是一道题的解法,而是一种学习方法。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 2 课时完成教学 课题课时 9 加几 2 8 加几 1 7、 6 加几 1 整理与复习 1 总课时数 5 课时备课部分 9 加几共 2 课时 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数学教科书第 6971 页的单元主题图 ,例 1、例 2 以及相应的课堂活动第 1 题、第 2 题和练习十 三第 1,2 题。 教学提示 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9 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 教学目标 5 / 28 1.在生活情境中理解 “9 加几 ” 的口算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感受口算 9 加几有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多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 重点、难点 重点:会口算 9 加几。 难点: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 9 加几的方法,并用完整的语言来概括其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小棒 20 根,(或小圆片20个)。学生每人准备 20根小棒、(或 20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 谈话法、主题图导入、复习回忆导入法等。 谈话法:同学们,今天起我们来学习第 5 单元的知识,有信心学好吗? 主题图导入法:教师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教师:同学们,这是一节体育课上学生活动的场景,请大家观察,图中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呢? 学生会说有踢足球的,有做游戏的,还有跳绳的。教师进一步问:大家能不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然 后指6 / 28 名回答。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分别给予肯定,然后点题。同学们所提的这些问题中多数都要用到我们第五章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 ” 的知识,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 “9 加几 ” 。 板书课题: 9 加几。 由主题图的情境引入,既有利于学生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又为新课的讲授做好铺垫。 复习巩固导入法: 师:学新内容之前,我出几道题目考考你们,看谁完成得又准又快。 1、复习 10加几。(课件出示复习题) 10+1=10+4=10+2=10+5=10+9=8+10=9+10= 指名回答,回答正确后教师点出 答案。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给予鼓励指导。 2、复习数的组成:分一分。 指名学困生回答。 师问: 9 加几等于 10?板书 :9+() =10 启发谈话:我们把 9+1 等于 10 换一种说法,可以说成是 9和 1 凑成 10.这节课我们要用 9 和 1 凑成 10的方法,也就是“ 凑十法 ” 来计算 9 加几的题。(板书课题: 9+几)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导入法适合班级情况不太好的情况或者计算练习不够的班级。有教师提出 “ 在课前复习阶段可以7 / 28 先行练习让学生圈出 10朵红花等活动 ”, 目的是渗透 “ 凑十法 ” 。我以为不是很妥。仔细分析本课教材,我们可以发现 ,教材主题图中明显突出了 “ 算法多样化 ” 这一思想,这很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所以在下面新课教学中,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饮料,摆一摆,想一想 9 加 4 等于几,其目的也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探究,预设的目的是让学生出现 “ 从 1数起 ” 、“ 接着 9数 ” 、 “ 凑十 ” 等多种方法,如果课前过于强调 “ 圈十 ” ,学生有了这一强烈刺激,恐怕在探究 9 加 4 等?的环节中很难出现多种方法了,这与新课程及教材意图不符。当然,当学生在探究中得出 “ 凑十 ” 方法后,教师确实应该强调 “ 圈十 ” 这一过程,并指导学生动手圈一圈,让学生有个明确的表象。 动手操 作探求新知 以下教学接着上面的主题图导入法来开展教学 1.教学例题 1. 教师:大家所提的数学问题中有 2 个涉及 “9 加几 ” ,我们就先解决饮料瓶数问题(课件呈现主题图中饮料图)盒子内有 9 瓶饮料,盒子外有 3 瓶饮料,如何求饮料的总瓶数?请同学们想想怎么列算式。 学生回答后板书: 9+3 教师:谁来说说结果是多少? (继续板书: 9+3=12)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 9 加 3 等于 12 的?请同学们用小棒代8 / 28 替饮料瓶,摆一摆,看看你能用哪些方法计算 9 加 3。 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或者小组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然后全班交流: 师:哪一位同学说一说你的算法? ( 1)把 9 看作 10,10+3=12,3 1=12。多媒体课件显示教科书上红衣服小女孩的方法。 ( 2):接着往后数 3 个, 10,11,12。多媒体课件显示教科书上蓝衣服小女孩的方法。 ( 3) 9 和 1 组成 10,把 3 分成 1 和 2,先用 9 加 1 得 10,再用10加 2 得 12。多媒体课件显示教科书上小男孩的方法。 教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鼓励学生大胆说。 学生:我这样算 教师:刚才大家介绍了很多方法,都很好,翻到教科书第70页,看看你的方法和书上哪个小朋友算的一样? 学生回答 。(略) 【设计意图】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例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师小结算法: 师:你们觉得哪一种算法算起来又快又准?同桌之间或者小组之间说一说。(师注意组织课堂中的小组讨论,避免一个9 / 28 孩子说其余的都在玩的情况出现) 谁到展示台上演示这种算法? 指名演示,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适时评议。 师:我们可以把这种算法写出来,大家注意看。(有的教师认为应该让学生自己思考写出算法,这个观点我不同意,费时费力难度不是一点的大) 师:先把 3 分成 1 和 2,再把 9 和 1 凑成 10,最后 10+2 得12.师边写边示范。 9+3=12 12 10 师:这个方法就是叫做 “ 凑十法 ” 。你们学会了这种方法吗?下面再来试着解决另外一个问题吧。 课中活动: 唱歌:青蛙跳水歌。 1 只青蛙跳下水, 2 只眼睛 4 条腿。 2 只青蛙跳下水, 4 只眼睛 8 条腿。 3 只青蛙跳下水, 6 只眼睛 12条腿。 4 只青蛙跳下水, 8 只眼睛 16条腿。 【设计意图】消除课中的疲惫现象,增加数学课的趣味性,利于学习后面内容。 2.教学例 2 10 / 28 教师:解决了饮料瓶数问题,我们又来看小朋友的 游戏图(出示主题图中小朋友游戏部分),谁来说说图的意思? 指名回答:有 9 个小朋友在做游戏,又来了 5 个,一共有多少个? 教师:求一共多少个,怎样列算式?谁会列? (板书: 9+5=) 教师:请用你喜欢的方法算出 9+5。 学生自行计算。 教师:谁来汇报你是怎么算的? 指名学生回答:我这样算 预设: 方法一 :接着数 ,即从 9 往下数 5 个 方法二 :把 9 凑成 10(看大数 ,分小数 ) 因为 9 和 1 凑成 10,所以把 5 分成 1 和 4,先算 9+1=10,在算10+4=14 方法三 :把 5 凑成 10(看小数 ,分大数 ) 因为 5 和 5 凑成 10,所以把 9 分成 5 和 4,先算 5+5=10,在算10+4=14 方法四 :把 9看成 10,10+5=15,多加了 1,所以要从 15里把多的 1 减去 ,即 15-1=14 教师:大家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看来学得不错。用凑十法计算的同学请举手。看,这么多同学喜欢凑十法,说明这种方法确实很好,大家要多多使用这种方法,而且凑11 / 28 十法,也有两种凑法,被同学们都发现了,你们真聪明。 【设计意图】让学生叙述自己的算法,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巩固新知 1.完成课堂活 动第 1 题。学生计算后摆一摆并写出得数后集体订正。学生可能有多种摆法,如摆成两行,下面一行 7 个,上面一行 6 个,然后采用跳数的方法, 2, 4, 6, 8, 10, 12,用加上多出的 1 个,共 13个。教学时应鼓励学生多种摆法,根据摆的方法所对应计算思路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计算 9 加几时,辅以摆一摆的操作活动,加深学生对 9 加几的计算方法,特别是 “ 凑十法 ” 的理解。 2.完成课堂活动第 2 题。让同桌的两位学生对着 9 加几的算式,按照图中提供的方式,进行计算,强化算理。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集体订正时还应引导发现规律 :横着看 ,第一 排都是连加 ,都有 9+1,第二排 ,都是一步计算;竖着看 ,结果都相同 .都是 9+几 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从中你知道些什么?你觉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学生回答。 12 / 28 【设计意图】回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同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同学的学习过程在脑海里重放,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也能帮助学习注意到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布置作业 课本第 72页练习十三的,第 13 题。 答案: 第 1 题: 1617 第 2 题: 151118151118 第 3 题: 917817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9 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新理念。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平台,使学生初步感知 “ 凑十法 ” ,并从中体验出 “ 凑十法 ” 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形成 “ 凑十 ” 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 ,及时内化为计算方法。 “ 凑十法 ” 的计算过程该不该让学生规范表述? 本课在教学 “ 凑十法 ” 时,让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自己探究13 / 28 9+4=?,学生借助小棒的摆放,能较为清晰地表达出 9+4=13的想法:拿过去 1 根就是 10根, 10加 3 等于 13。但是,当老师在此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思考过程:因为 9 加 1 得 10,所以把 4 分成 1 和 3, 9 加1 等于 10, 10 加 3 等于 13。然后,再让学生也学着表达,学生就显得比较困难。这是为什么呢?细想一下,让一年级的小朋友一连讲那么多的比较抽象的话,确实有点为难学生了。 如果让学生再次边摆小棒边表达思考过程,就会方便的多。如果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反复引导下,还是不能规范表述,那么,教师应允许这些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逐步到位。 教学资料包(机动栏目,每个单元至少一个即可) 教学精彩片段 创设情境导入: 教师谈话:秋天来了,各种水果都成熟了,小动物们到果园里摘苹果快看,它们回来了! 播放课件出示图片:摘苹果 教师提问:( 1)你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 ( 2)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呢? 【设计意图】用小动物摘苹果来进行情境引入,很 活泼、可爱,符合一年级学生年龄特征。 教学资源 14 / 28 儿歌:凑十法 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余数。 游戏:你争我抢 游戏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 9 加几的计算,提高口算速度 游戏准备 写有算式和得数的卡片若干张 游戏过程 1学生分组进行 2把算式卡片和得数卡片放到桌子上,由组长举算式卡片,其他同学抢得数卡片,谁抢到的多谁获胜 3游戏控制在 3 分钟左右 皇家建筑为何都用 “ 九 ” 过去,北京的许多皇家建筑都和 “ 九 ” 这个数字有关,如北京内城明代是 九个城门(西直门、阜成门、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天安门的城楼是九楹重楼;故宫四个角的结构是九梁十八柱;皇家建筑物大门上门钉数是纵九横九;天坛祈年殿顶是九龙藻井;北海和故宫有九龙壁等。 这些建筑物为什么都和 “ 九 ” 这个数字有关呢?原来,按照过去阴阳的说法,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阳数中最大的,15 / 28 称为 “ 极阳数 ” 。古代常用 “ 九 ” 数象征天。易经上也说 “ 九 ” 数含有吉祥之意,为此,古代皇帝家建筑多用“ 九 ” 或 “ 九 ” 的倍数来建造,以此象征皇帝是至高无上的“ 天子 ” 。 资料链接 数学故事:狼狐决斗 瘸腿狐狸从兔子村一瘸一拐地逃出来。他心有余悸,心中暗道: “ 真玄呀!差点把命搭进去。 ” 突然,他发现独眼狼王蹲在前面,一只眼正死死盯着他。“ 啊,独眼狼王没有死! ” 瘸腿狐狸心里一惊。 瘸腿狐狸眼珠一转,满面堆笑地迎了上去说: “ 狼老弟,我正要找把钳子去救你,你 怎么自己出来啦? ” “ 嘿嘿 ” 独眼狼王先是一阵冷笑,接着说: “ 一个小小的铁皮夹子,能治住我独眼狼王?你见死不救,不够朋友,咱们要进行一场决斗,你看怎么斗好? ” “ 这 ” 瘸腿狐狸知道躲不过去了,他暗打鬼主意。狐狸说: “ 咱俩各咬对方一口,怎么样? ” 独眼狼王点点头说: “ 可以。但是,谁先咬呢? ” 瘸腿狐狸说: “ 你出个问题考我,我再出个问题考你,谁赢了谁先咬! ” 16 / 28 “ 就这样。 ” 独眼狼王痛快地答应了。他低头想了想,说:“ 几只狐狸去赶集,半路偷了一窝鸡,一狐一鸡多一鸡,一狐两鸡少两鸡,问有几只狐狸几只鸡。 ” “ 好,好。我们狐狸就有个偷鸡的小毛病,让你抓住编题了。 ” 瘸腿狐狸说, “ 这个问题说穿了就是: 1 只狐狸分 1只鸡时,多出 1 只鸡来; 1 只狐狸分 2 只鸡时,多出 1 只狐狸来。有 4 只鸡, 3 只狐狸。对不对? ” 独眼狼王点了点头。 “ 该我出题考你啦! ” 瘸腿狐狸面露奸笑。他说: “ 红狼比白狼个大;灰狼比黄狼个大,但比黑狼个小;黄狼比白狼个大;黑狼比红狼个小。让你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把这几只狼排排队。 ” 独眼狼王听得独眼发直,傻呵呵地问: “ 你说了半天,到底有几只狼我都不清楚。 ” 瘸腿狐狸得意地问: “ 认输了吧? ” “ 认输是认输,不过你先要把答案告诉我! ” 独眼狼王想弄个明白。 “ 傻狼! ” 瘸腿狐狸把嘴一撇说, “ 总共有 5 只狼。从大到小排是:红狼、黑狼、灰狼、黄狼、白狼。你站好了,我可要先咬啦! ” 独眼 狼王满不在乎地说: “ 一只狐狸能有多大劲儿?你尽管来咬! ” 瘸腿狐狸扑了上去,张开大口用力咬住狼王的脖子。怪了,17 / 28 硬是咬不动!狐狸又用利爪去抓狼王的独眼。 独眼狼王大叫一声: “ 好个瘸腿狐狸,你让我双眼瞎!我饶不了你! ” 狼王抓住瘸腿狐狸,只一口就把狐狸咬死了。狼王变成了双眼瞎,他痛得到处乱闯,掉进河中淹死了。 两个大坏蛋,一个也没剩。 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西师版数学教科书第 6971 页的单元主题图 ,例 1、例 2 以及相应的课堂活动第 1 题、第 2 题和练习十三第 1,2 题,标题是 “9 加几 ” 。这个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数的分解组成、学习了 11 20各数的认识及 10 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进位加法的起始课,在本单元甚至小学整个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分析教材,结合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在生活情境中理解 “9 加几 ” 的口算方法,能运用熟练掌握 “ 凑十法 ” 。并用这些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问题情境,经历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用不同的方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 9 加几计算的过程。 18 / 28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 情景图中的事物有好奇心,愿意尝试寻找算法并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动手操作、学会进行 9加几的计算。而理解 “ 凑十法 ” ,并用完整的语言来概括其思考过程,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二、说教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坚持 “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 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并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尝试中,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逐步感知算理。 三、说学法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交流、合作比较 ¬¬中灵活地掌握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此外,为了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我特做了以下教具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小棒 20 根,(或小圆片20个)。学生每人准备 20根小棒、(或 20个小圆片)。 19 / 28 四、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详细来说说自己对本课的教学构想。 我把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定为六 个环节: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动手操作探求新知 巩固新知 反馈练习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 万事开头难 ” ,为了上一节气氛热烈,思维积极,发言踊跃,教学重点、难点突破的好课,我在第一个环节 “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 上预设了三种导入法:谈话法、课件展示主题图导入法、复习回忆导入法。复习巩固导入法适合班级情况不太好的情况或者计算练习不够的班级。有教师提出 “ 在课前复习阶段可以先行练习 让学生圈出 10朵红花 等活动 ”,目的是渗透 “ 凑十法 ” 。我以为不是很妥。仔细分析本课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教材主题图 中明显突出了 “ 算法多样化 ” 这一思想,这很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所以在下面新课教学中,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饮料,摆一摆,想一想 9 加 4 等于几,其目的也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探究,预设的目的是让学生出现 “ 从 1 数起 ” 、 “ 接着 9 数 ” 、 “ 凑十 ” 等多种方法,如果课前过于强调 “ 圈十 ” ,学生有了这一强烈刺激,恐怕在探究 9 加 4 等?的环节中很难出现多种方法了,这与新课程及教材意图不符。当然,当学生在探究中得出 “ 凑十 ” 方法后,教师确实应该强调 “ 圈十 ” 这一过程,并指导学生动手圈一圈,让学生有个明确的表象。 20 / 28 经过思考与比较,我选择了 “ 课件展示 主题图导入法 ” 。 第二个环节 “ 动手操作探求新知 ” 中,我用课件展示主题图,引导学生思考: “ 你是怎么知道 9 加 3 等于 12 的?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饮料瓶,摆一摆,看看你能用哪些方法计算 9 加 3。 ” 在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或者小组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然后全班交流算法。 ” 由于引导得当。在交流的时候,学生各抒己见,发言踊跃,气氛热烈,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明了算法后,我还提醒学生 “ 刚才大家介绍了很多方法,都很好,翻到教科书第 70 页,看看你的方法和书上哪个小朋友算的一样? ” 目的是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呈现的内容和课本上的内容联系起来 ,引导学生用好课本。 在小结算法的时候,我还安排了小组讨论那种算法好,引导学生优化算法,并让学生演示算法,将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化为能力。 教学玩例题 1 后,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课中活动,目的是消除课中的疲惫现象,增加数学课的趣味性,利于学习后面内容。 教学例题 2 时,我是以说图意、想算法、算答案、说算法的过程来上。在最后一步,我注意让学生说 “ 自己是怎么算的 ” ,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 巩固新知 ” 是第三个环节。在第三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两21 / 28 个活动。学生在这两个数学活动里,算得准,算得开心,积极性很 高。但是我要提醒的是,这两个活动一定要精心组织,收拢学生的注意力。这对教师的基本功是个考验。 第四个环节和第五个环节分别是 “ 课堂小结 ” 和 “ 布置作业 ” 。在 “ 课堂小结 ” 环节里,教师引导学生 “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从中你知道些什么?你觉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 这样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同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同学的学习过程在脑海里重放,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也能帮助学习注意到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是遵循新课标的要求。 布置作业 环节里,我精选了 “ 课本第 72页练习十三的,第 13题。 ” 这三道题,可以起到很好的巩固新知的作用。 说板书 数学课中板书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法的掌握,板书也是教案的浓缩,为了简洁明了的呈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凑十法,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不过在设计本课时我也有疑惑: “ 凑十法 ” 的计算过程该不该让学生规范表述?希望各位专家教我。 展望效果 由于对本节课的教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思考到位,也22 / 28 在各个方面体现了 “ 新课标 ” 的要求,而且由于教具准备到位,再加上有教学艺术高超的教师执教 ,所以预想教学效果是不错。 最后祝愿采用我这个教学设计的老师课堂顺利,教学效果出色。 课时备课部分 9 加几共 2 课时 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数学教科书第 6971 页的单元主题图 ,例 3、例 4 以及相应的课堂活动第 3 题、第 4 题和练习十三第 38 题。 教学提示 “ 凑十法 ” 的掌握不必 “ 一撮而就 ” ,给学生体会 “ 凑十法 ” 的优越性的过程。 教学目标 1.继续理解 “9 加几 ” 的口算方法,感受运用 “ 凑十法 ” 的简单易用性, 会列 9 加几的算式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知道口算 9 加几也有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多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 重点、难点 重点:会口算 9 加几。 难点:知道口算 9 加几也有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多23 / 28 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 谈话法、主题图导入、复习回忆导入法等。 谈话法: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 了用 “ 凑十法 ” 来计算 9加几的算式题,今天起我们继续学习用凑十法来计算 9 加几的算式题,并且尝试着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有信心学好吗?板书课题: 9 加几( 2) 复习巩固导入法: 师:学新内容之前,我出几道题目考考你们,看谁完成得又准又快。 看谁算的快。(课件出示复习题) 1+9+2=8+2+3=4+6+8=9+3=9+2=9+7=9+4= 指名回答,回答正确后教师点出答案。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给予鼓励指导。师注意让学生总结前面几道题目有什么规律,并指名说后面的题目是怎么算的,为学生学习例 3 做铺垫。 【 设计意图】前面的几题让学生体会 10 加几特别好算,从而为学生体会 “ 凑十法 ” 打好基础。 24 / 28 探求新知 以下教学接着上面的复习巩固导入法来开展教学 1.教学例题 3.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商店里有小玩具熊,可以用 16 个易拉罐换取。小红同学有 7 个,小洲有 9 个,他们两个合起来可以换一个小玩具熊吗? 同学们,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教师进一步引导说出,如果一共有 16个或者比 16个多,就可以换。然后学生列出算式:7+9=。 教师:同学们,算式 7+9又该怎么计算呢?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9 加几,那么 7+9和它们 有什么联系呢? 学生: 7+9与我们做过的 9+7应该是一样的。教师:你能说明原因吗?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 把 7 分成 6 和 1,1+9=10,10+6=16。 把 9 分成 3 和 6,7+3=10,10+6=16。 把 9 看作 10,7+10=17,17 1=16。 7+9得 16,9+7 也得 16,因此 7+9与 9+7是一样的。 教师:同学们想出这么多的办法真不错。关键的是你们从这些计算方法中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加几的计算方法和几加 9 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只是加数交换了位置。 学生独立完成例 3 后的试一试。 25 / 28 4+9=9+9= 教师:请同学们用喜欢的方法计算这 2 道题。学生完成后,指名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完成课堂活动第 3 题。 先老师出口令,学生回答,然后指名学生代替老师出口令,学生回答。最后同桌互相对口令。 【设计意图】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出发,复习巩固中让学生先做 9 加几的算式,再出现例题 7+9,让学生感受这节课和上节课的学习内容的联系和区别,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运用原有知识来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并且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完成课堂练习第 3 题,采取多种方式,有 层次有梯度的进行,由浅入深。 2.课中活动: 唱歌:青蛙跳水歌。 1 只青蛙跳下水, 2 只眼睛 4 条腿。 2 只青蛙跳下水, 4 只眼睛 8 条腿。 3 只青蛙跳下水, 6 只眼睛 12条腿。 4 只青蛙跳下水, 8 只眼睛 16条腿。 【设计意图】消除课中的疲惫现象,增加数学课的趣味性,利于学习后面内容。 3.教学例题 4. 师:刚才的歌曲好玩儿吗?下面我们来接着帮助小佳佳解决26 / 28 一个问题,有信心完成吗? 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群蚂蚁正在搬食物回家,它们一个接一个地扛着食物往洞里走。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融行业专用软件系统安全维护与风险控制合同
- 软件销售经理劳动合同样本及技术支持协议
- 校园食堂废弃油脂资源化利用承包合作协议
- 保障粮食安全课件
- 2025企业物业管理协议(商业非住宅)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法概论-商法(二)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市场营销(三)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法律)西方法律思想史-合同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保育员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法律)法理学-税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正式版)JBT 9630.1-2024 汽轮机铸钢件无损检测 第1部分:磁粉检测
- 广州版初中英语词汇表
- 兽医法规课件
- 旅行社的产生与发展
- 幕墙吊装方案计算书
- 占道施工申请书怎么写范文
- 医院耗材SPD解决方案(技术方案)
- 《商务礼仪(第二版)》 课件 第一章 礼仪与商务礼仪
- 电厂常用英语词汇
- 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考试: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真题模拟汇编(共906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