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昂族酸茶的科技人类学考察 李昶罕1,秦莹2* (1.中山市广播电视大学,广东中山528403; 2.云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1) 摘要:在德昂族现有的语境下,从史实资料出发,根据相关的报道和文献,掌握德昂族关于酸茶的与历史,并通过创世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和神话传说弄阿铁兰嘎阐述酸茶对德昂族的意义;通过实地田野调查,走访德昂族人士,访谈获取德昂族有关酸茶制作的原料选取、加工工具及材料、工艺流程、储藏方法,并从少数民族科技史的视角将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进行记录;在此基础上,通过日常品饮与食茶、祭祀敬奉的社会功能、茶文化所具的人际交往手段以及防病治病功能的探索,进一步探析德昂族酸茶文化发展的原因。 关键词:酸茶;茶文化;酸茶技艺;德昂族 :S56文献标志码:A:1004.390X(xx)01.0116.07 :xx.08.31修回日期:xx.09.24网络出版时间:xx.01.0713:06 基金项目:云财教10年288#助学成才项目子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李昶罕(1983),男,江西金溪人,主要从事教育学与社会学、科学技术史研究。 *通信作者:秦莹(1968),女,湖南益阳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民族学、科学技术史研究。 网络出版地址:/.ki./kcms/detail/53.1044.S.xx0107.1306.023.html InvestigationontheDeangNationalityAcidTeafromthe PerspectiveoftheAnthropologyofScienceandTechnology LIChanghan1,QINYing2 (1.ZhongshanRadioandTVUniversity,Zhongshan528403,China; 2.InstituteofHistoryofScienceandTechnology,Yun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Kunming650201,China) Abstract:BasedontheexistingcontextofDeangnationality,thestudybeginswiththecollationofhistoricaldocumentationanddependsontherelevantreportsanddocumentsorting,soastomastertheoriginandhistoryaboutDeangnationalityacidteaverywell,atthesametime,thisstudyexpoundsacidteassignificancethroughthecreationepicandthemyth;toobtaindatesaboutselectingrawmaterials,processingtoolsandmaterials,technologicalprocess,storagemethodofmanufacture,thestudydevelopsfieldinvestigationaswellasinterviewsthelocalpeople,meanwhile,makesarecordofmanufacturetechniqueofacidteainviewofthescienceandtechnologyhistoryofminorities;onthisbasis,throughthesocialfunctionofdailydrinkingteaandeating,aswellassacrificeandworship,interpersonalmunicationmeansownedbytheteaculture,anddiseasepreventionandcurefunction,thestudytakesfurtherexplorationonreasonsofacidteaculturedevelopment. Keywords:acidtea;teaculture;acidteamanufacturetechnique;Deangnationality 自远古时代,神农尝百草发现茶以来,中国就开始利用茶树这种植物了。云南是世界公认的茶树原产地,是中国的产茶大省,根据文献介绍,“濮人”是居住在云南的最早土著民族之一。民国以来,甚至新中国成立以后,濮人后裔被确定为今天的布朗族和德昂族等等。古代濮人在云南茶叶发展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所以,濮人应该是云南最早种植、制作茶叶的民族1。每个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史的一部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关于本民族对世界起源和自然世界的认识与看法,德昂族也不例外。德昂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尤其以茶文化最为凸显,在众多的民族当中,又以德昂族的酸茶最具特色,德昂族认为本民族是茶的民族,所以德昂族又被称为“古老的茶农”。 一、调研点介绍 德昂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国内德昂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与临沧市镇康县,少数散居于盈江、瑞丽、陇川、保山、梁河、耿马等地,与傣族、景颇族、佤族等民族杂居在一起。国外德昂族主要分布在相邻的缅甸。本文实地调研访谈和走访主要在德宏州芒市三台山出冬瓜村作者用定位器在出冬瓜一组村小组长家测量数据:东经9825.159,北纬2420.108,海拔高度为1320m,误差为1m,后文中德昂族生产生活环境主要介绍以前德昂族整体环境和现在的三台山为主。,陇川县户弄村德昂寨、德昂族研究会有关人员等等。 (一)德昂族三台山自治乡 全国唯一一个德昂族自治乡三台山乡位于芒市西南部,距芒市22km处320国道两侧,东与勐戛镇和风平镇接壤,南与遮放镇为界,西与五岔路乡为界,北接轩岗乡,平均海拔1400多m,年气温平均为16.9左右。为边境交通屏障,乡政府所在地紫胶园垭口。三台山属中切割山区,最高海拔1473m,最低海拔800.5m,属南亚热带低丘陵气候,森林覆盖率达63%,人均占有耕地0.37hm2,人均占有林地1.31hm2。 三台山乡地处石灰岩地区,山空洞多,多数坡度在25度以上,秋冬时节,受地势影响,80%以上的土地一年只能种植一季作物。地势和高度对种茶来说,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二)陇川县德昂族研究会及户弄村 陇川县德昂族主要居住在陇川县城章凤镇、景罕镇和城子镇的部分村寨中。陇川县的德昂族主要集中居住在户弄村,辖费刚、费顺卡、曼棒、南多、云盘、弄莫,与傣族和景颇族寨子相邻,户弄村德昂族占陇川县德昂族80%的人口,居住在陇川县的德昂族属于汝买支系。内部资料:陇川县德昂族传统文化资料,陇川县德昂族研究会提供。因陇川县与缅甸接壤,两方德昂族交流可能较多,缅甸德昂族与户弄村德昂族通婚的情况也存在,酸茶的社会功能和习俗也保留的较多。 二、德昂族酸茶及茶文化概述 德昂族的“酸茶”,又称湿茶,味酸涩,能生津解渴,具有解暑清热、消食的作用。这种茶是用刚摘下的新鲜茶叶密封在竹筒里发酵后制成,在走访很多德昂族老人中,我们都无法得到为什么称之为酸茶,“在印象中大家一直都是这样叫的,可能是因为茶味道酸涩,所以叫酸茶吧”,一位德昂族人笑着说。 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德昂族关于酸茶的溯源没有详细记载。但国内酸茶的概述大概有两种缘由,一种是酸茶源于野生酸茶树种;另一种是布朗族也有制作酸茶,他们的酸茶制作历史也久远,是一种自然发酵而成,茶叶酸甜可口。德昂族酸茶的考证代远年湮,但是国内德昂族和布朗族在古代都属“百濮”民族,国外缅甸甚至将布朗族划为德昂族的一个支系来看待。综合以上信息,德昂族有关酸茶的概念不是现代臆意的,酸茶一直是在德昂中使用的词。 生产生活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一切活动的基础。不同的外部环境可以改变内部的适应方式;同样,内部的生产生活条件受到一定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总的说来,德昂族生产生活方式取决于现有的自然条件,人的思维思想也受地域之间其他民族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之间的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具有多样性,德昂族的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茶的民族 德昂族以前没有文字记述,技艺及文化传承主要靠口耳相承,其世代传诵的创世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达古达楞格莱标”:系德昂语,意为最早的祖先传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创世史诗中,德昂族的起源就和茶树紧密相连。远古的时候,大地一片黑暗,天上非常美好;忽然电闪雷鸣,狂风吹落102片茶叶,落入大地变成51个强壮的青年和51个美丽的姑娘,他们通过辛勤劳动,致使大地宽广、天空明亮,有了山、田地、树木等等;最后,50个青年和50个姑娘都返回了天上,只有1个青年和1个姑娘留在了大地,他们结为夫妻,在人间生活、繁衍;他们就是德昂族的始祖,也是德昂族关于人类起源的认识,认为万物的起源是源于茶叶,因此,德昂族称为茶的民族,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在众多民族的起源和传说中,只有德昂族认为人类的起源源于茶叶,这也决定了德昂族与茶之相关的丰富茶文化习俗密不可分,也表明德昂族茶文化能流传至今,依然在其人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的原因。 (二)古老的茶农 茶树神话故事弄阿铁兰嘎是德昂族关于茶树的故事,讲述的是茶树是怎么来的。传说从西王母后殿门口的茶树上飞来一只三足神鸟三足神鸟:德昂族叫“弄阿铁兰嘎”。落在了高黎贡山高黎贡山:位于中国和缅甸边境的一座山脉,该山脉南北走向,主要为古代及现代大多数德昂族的聚居地。的一株古树上,它悦耳的叫声惊动了一位打柴的“聋哑婆婆”说明:原意就是指歌声优美,聋哑的婆婆都能听到歌声。此文中尊重原文表达,不考虑语句的矛盾性。神鸟向老婆婆吐下一粒种子后向九天之外飞走。老婆婆将种子埋入泥土中,第二天就长出了一株参天大树,硕大的叶子发出清香的气息,老人摘下尝了尝,感觉苦涩,但咽下后又有回甜,还能止渴。消息传开后大家都来采摘树上的叶子吃。不久,弄阿铁兰嘎站在西王母门口的那株茶树上,施展它那翅膀的神力,煽起了震天撼地的飓风,将大茶树的叶子刮得漫天飞舞,茶树叶子飘落在人间,落在哪里,哪里就长出参天大茶树2。虽然这只是个传说故事,但德昂族人曾经待过的寨子都留下了大片的古茶园和茶树,从神话故事中,我们不难理解德昂族人至今对茶树、对茶的崇拜和尊重,茶的概念在德昂族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些都体现在德昂族人的神话故事中,反映在德昂族茶礼茶俗文化中。 德昂族是茶的民族,只要有德昂族的地方就有茶。德昂族自古就尚茶,茶与他们的历史、文化、生活紧密相连。德昂族称茶叶为“牙茵”牙茵:德昂语既是“茶叶”,又是“老妈妈的眼睛亮了”的意思。这当中还有一个故事,传说茶这种饮料是德昂族老妈妈最先采来吃的一种树叶,吃了以后它使人们的头脑清醒,眼睛明亮,有眼病的人吃了以后也能看清事物了,自此以后,德昂族就种茶、制茶、饮茶、卖茶,所以德昂族就被人誉为“古老的茶农”3。这也是少数民族有关茶叶妈妈的由来之一。 三、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 现有的中国茶分类当中,酸茶不是其中的种类之一。但德昂族的认知体系就是在德昂族内部或者某个支系的内部形成对事物的统一认知。举例说来,我们所说的冰箱,在德昂族、景颇族、傣族都有专门的语言来形容,冰箱只是一个词汇,不是特定的,每个民族的称呼都是根据自己的民族认知体系中用语言将它描述。因此,德昂族对酸茶的认知,也与其他民族有区别,在他们看来,本身就对茶有深厚的感情,古老的茶农从古走到今,我们不能将现有的国家国标分类体系去理解茶的划分。在工艺方面,我们也不能按照现有的制茶工艺标准来衡量酸茶制作工艺,应按照地方性乡土技艺和乡土知识的社会历史角度来理解。 德昂族饮茶和制作的方法颇多,也独具特色,酸茶制作的技艺有两种:一是土坑法土坑法以杨腊三访谈叙述为主。杨腊三,人名,德昂族,三台山出冬瓜村制作酸茶技艺人,目前每年还制作着酸茶。即人类尚未发明陶器之前酸茶的制作方法。二是陶器法。即陶器被人们广泛掌握和运用以后,直接用陶器腌制酸茶。两者都属于是古法制茶,完全是纯手工制作。 (一)原料选取 茶树的生长地域受到当地气候和地理的影响,原料决定着茶的品质。三台山当地的茶树一直是当地的土茶,叫作黑茶,现在已经不多了。当地还有其他大叶种的茶,相比之下,大叶种的茶口感也较好,所以一般也会选择这类的茶树来做为原料。 对茶叶的采摘也有要求,这个要求就是定时定量。所谓定时就是自己亲自到茶地去查看,大概哪天可以采摘,就通知采摘的人家,开始采摘茶叶,当天采摘的茶叶必须当天加工完毕,不能隔夜,否则茶叶就会捂起来导致发黄。 所谓定量就是凭借多年的经验,某片茶地大概有多少茶,看多少人采摘,以采摘速度来估算每天最多能采摘多少斤茶叶,如果一天他们上交的茶叶太多,肯定是无法保证质量的,所以必须限制数量,一天做多多少茶叶,否则超过之后,质量肯定是无法保证的。还有原料采摘的要求必须是一芽两叶,这样,既保持茶叶的新鲜度,又保证茶叶的品相和质量。 (二)加工工具及材料 酸茶制作的加工工具也相对简单,平时家里都能找到,不必刻意去定制,这就体现了工具的原始性。 (1)簸箕:用来放置茶叶,要求采摘的时候就要用簸箕,采摘一部分之后他们回家放在大的圆形簸箕上,这样不会把新鲜的茶叶捂着,同时还能将茶叶水分晾干一些。这种竹篾制的簸箕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2)水盆:对水盆没有讲究,主要是用来冲洗茶叶。 (3)密封材料:当地一种野生的植物叶子,叶子较宽、有齿,毛茸茸的,属竹芋属;此叶子密封性很好,用来当作密封材料,而且还具有防腐作用。当地德昂话叫fangraofangrao:德昂族所称的fangrao,经鉴别,属竹芋属。 (4)竹筒:竹筒是用来做酸茶密封的。品种属大龙竹,用来做酸茶密封的竹子。大龙竹与山竹不一样,比山竹要大。大龙竹是有季节性的,老话一般都说七竹八木,所以一般是在八九十月份砍。这种竹子就是属于做酸茶需要的陶器了,竹子干燥度要到百分之六十至七十,太干就没有水分了,自然晾干就行,摸起来不会很干也不会很湿。这种竹子具有防虫的作用。 (5)揉茶机:用来揉制茶叶的木制机器,德昂族在以前都有使用,现在揉茶机退出了德昂族制茶的历史舞台,因为量少,现在制作德昂族酸茶就是手工揉。 (三)工艺流程 (1)采摘:采摘是第一道工序,对茶叶的品质筛选很重要。首先是时间要求,早上采的茶叶中午必须晾,中午开始采摘茶叶到傍晚必须拿出来晾。如果遇到天气炎热,采摘茶叶就需要尽快地拿回来用大簸箕晾好,天气炎热太阳一晒,如果不晾,茶叶在那就会捂得烫呼呼的,会导致茶叶发生变化。其次是采摘的标准,好的茶叶都有采摘的标准,不可能凌、碎、杂,这里采摘的要求就是一芽两叶,对茶叶嫩度的把握一般是将芽叶控制在34cm,最多不超过6cm。 (2)晾晒:茶叶采摘回来之后,鲜叶不能随便堆放,需要摊开晾晒,一般用竹编的大簸箕晾在外面,但是不能太阳晒,太阳直接晒会导致茶叶水分的彻底流失,并且会影响茶叶的品相及质量,所以,只需要将水分自然晾干即可。 (3)冲洗:冲洗是一道最直接的消毒程序。出于卫生的考虑,将不卫生的东西,茶叶中的一些小虫等等,用水洗的时候把它们漂出来。 (4)蒸茶:待冲洗好之后,就开始蒸茶,这个工序主要起的作用是杀青。蒸是一个消毒的过程,特别注意的是蒸的过程看似简单,却需要难度,关键在于把握火候,即消毒,又使茶叶散发茶香,还要使茶叶保留新鲜度。 (5)揉茶:将蒸好的茶晾至适温就开始揉茶。以前德昂族有专门的揉茶机,现在都很难找到,现有的一台在中国德昂族博物馆展示保存。揉茶不能过短,但也不能过长,时间过长容易将茶叶揉碎,揉茶的力度需要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手感。 (6)装竹筒发酵:一边揉茶,一边可以将揉好的茶叶塞入竹筒,塞的时候一定要塞紧,埋入地下发酵:事先挖好一个土坑,土坑内不能用塑料袋铺,需要放一层芭蕉叶或者上述提到的野生叶子(当地德昂话:fangrao)。竹筒埋入地下之后,竹筒的口需要朝下,在竹筒的顶部用石板压住,然后将泥土盖上。发酵过程大概需要6070天,这个时间是最好的;在这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千万不能让土坑进水,在此期间,不能打开,不能漏气,否则茶的质量就不好。 杨师傅曾经也试过,把埋入地下的竹筒分成几个部分,一部分过了十多天看看发酵状况如何,另一部分过了二十天掀开查看,一部分过一个月的时间查看,这些都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漏气,导致茶的品质欠缺。 (7)压制与干燥:压制是最后一道工序。待六七十天以后,趁天晴之日,取出竹筒,将茶叶捣出,在簸箕上摊匀后放在太阳光下晾晒至全干,在晾晒过程中要定时翻动,以便茶叶均匀快速干燥。至此,酸茶就制成,可以泡茶饮用。 据杨师傅介绍,这种做法是长辈传承下来的,小时候就经常看见这样制作酸茶,这种酸茶制作不需要炒青,属于半发酵。在一些文献中有提到还需要舂,这是压饼所需要的工序,现在一般都不成规模。 (四)储藏方式 茶叶的生产季节性较强,如何保证茶叶的质量,使茶叶减少损害和污染,如:防潮、防异味、防霉味、防透气等等,使茶叶不发生劣变。就酸茶而言,酸茶制成后的储藏其实很简单,和普通茶叶一样,需要防水防潮,不要有异味,防止茶叶串味。制成的酸茶可长期保存。德昂族酸茶没有进行过技术处理,完全也是按照传统的储藏方式,其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是成品装入袋子堆放。日常存取放置方便,这种保存的方式较短,主要用于常用茶的存取。二是瓦、罐、桶的存储方法。选择合适的容器,将茶叶放置于内,再密封于容器内,平时较少打开,保存于无阳光照射和非阴凉处。三是德昂人家常用的储放位置便是火塘上方的空间了。德昂族家家户户都有火塘,在火塘上方悬挂物品,这是茶类储放的最佳位置,火塘燃烧的热气可以使茶干燥,同时存放的地方在火塘上方,也易通风通气,是最佳的储藏方式。 三台山出冬瓜村杨腊三师傅向笔者介绍酸茶制作的细节和要求,必须从原料选取就开始控制茶叶的品质。酸茶制作工艺及方法看似简单,但不是每个人能够制作出来,其因为技艺的独特性、乡土性。 四、酸茶的社会功能及文化意义 经过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德昂族茶文化内涵相当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并充分体现在社会生活中。爱情生活、婚姻习俗、亲朋好友的交往、宗教祭祀活动等等都有着特殊的用途,茶作为德昂族茶文化的根基,通过茶这个文化载体,建立起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流的媒介方式。既表达出德昂族自然生态观,也反映出德昂族茶文化的运用和丰富。 (一)社会功能 1.日常品饮与食茶 从德昂族的饮茶工序来看,分为煮茶、烤茶、泡茶。三种方式的工序不一,饮茶的方法和时间有所差异。 煮茶。煮茶相对简单,煮茶是将茶叶直接放入茶壶中,倒入水,等茶壶中的水煮沸即可倒出来直接饮用,一般煮茶是在客人较多或者在干活时饮用,与德昂族饮食的特点一样,煮茶饮茶具有消暑解乏的特点。 烤茶。烤茶相对于煮茶来说,工序稍微讲究精细。首先将茶叶放在小茶罐内,摆在火塘边,用火慢慢烤,随着温度的提升,茶叶慢慢飘出烤茶的香味,这个时候再把开水注入茶罐内,再待煮沸;煮沸后的茶味道非常香浓,喝时有点苦涩的感觉,喝完以后却有很甜的回味。烤茶一般都稍微费时间一点,一般都是在招待远方亲朋或者宾客时饮用。 泡茶。酸茶的食用,最开始是用来带着外出或进山干活时携带,提神解乏的时候吃一点,生津止渴;在平时,小孩和大人也把酸茶当一种零食来吃;同时,酸茶也当作一种茶饮料,泡茶喝,即用壶烧开水后,将茶放置在茶壶里,将开水直接冲入茶壶,浸泡3min左右,即可倒入杯中品饮。据德昂族人讲述,常饮德昂酸茶能清热解暑、消炎解酒、爽神润喉,增进消化。 食茶。现实中德昂族的食物以酸、辣、苦为主,将茶叶当作饮料来使用,这个与德昂人嗜茶成瘾有关,一天不喝茶,浑身都没劲,所以德昂族对茶的喜爱到了无法形容的地步。除了饮茶,德昂人还能用茶叶做菜。茶叶菜也叫凉拌茶叶,即是一道菜肴,也是可以当零食。主要原料是茶叶,一般是用新鲜的茶叶揉好,再配以花生、香油、食盐等众多佐料进行搅拌即可食用,其味道也涩苦,回味绵长。或者是将茶叶制成酸茶,使用时兑上少量的水,泡发后和生菜一起凉拌,味道较好,能开胃,增加食欲。德昂人还会制作一种腌茶,也叫陶罐法。直接用陶罐腌制,将新鲜的茶叶洗干净,加上辣椒、盐巴等搅拌,放入陶罐内压紧后封存,存放几个月之后将之打开,就自然成为“腌茶”,既能当做菜来食用,也可以将它当作零食来吃。 2.祭祀敬奉 德昂族主要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每家都有祭祀敬奉的习俗。供品多为茶叶、核桃、大米、钱等,茶是必需品之一,供给佛祖,以示自己的一片虔诚。德昂族认为天有天神,地有地母,天地万物皆有灵。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为证明自己是种植茶树最早的民族,德昂族把茶树雕成佛爷每天诵经念佛,祈求保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除了在奘房里使用茶叶外,德昂人还在许多生活场合中通过茶叶表达自己良好祁愿,与宗教祭祀有关的活动中也少不了德昂族茶的存在,通常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丧茶。丧茶也叫丧葬茶,德昂族一般都实行土葬,只有非正常死亡的实行火葬。茶叶也贯穿着整个丧事过程。报丧时就要送一包茶叶,其茶有专门的包装形态,收到茶叶的亲朋就明白。出殡时,每走一段路,就要在路边上放两堆茶叶、草烟和一对小幡旗,只要意思是说明将告别人世间。丧葬茶叶的使用始终贯穿着整个葬礼过程,在进入坟地之前,也要摆两堆茶叶、草烟和香,主要意义是请求阴间门神让其灵魂进入村寨。埋葬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还要在坟前立一个坟头杆,挂上一块长长的白布,还有两个装满茶叶的白布袋。 祈祷茶。祈祷茶可以与日常生活有关,也可以与宗教祭祀有关。在走访中,笔者发现好多德昂族人把祈祷茶放在正屋当中,向神祈福。祈祷茶是祭茶神,也有专门的包装形态,用以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拜家神和送鬼茶。德昂人在拜神和送鬼时要用茶叶,而这茶就叫拜家神和送鬼茶。拜家神一般在家里进行,红白喜事都要祭拜,平时也会祭拜,多的时候每个月都要祭拜一次,最少也会一年一次,拜家神的主要作用是祈求上神保佑全家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平安等等。送鬼一般在村外,主要是驱鬼避邪;送鬼时的供品与拜神时差不多,一般为:七小堆茶叶、七小堆草烟、肉、蛋和几样小菜、饭等,其包装形态也与上述不同。 (二)文化意义 茶叶在德昂族的社会生活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广泛的用途,是德昂人生活中重要的必需品4。茶在生活中与德昂族休戚相关,德昂族日常都离不茶,茶对于德昂族来说是寝馈其中。因此,茶便成为德昂族整个社会生活和社会日常交往活动中鸥水相依的媒介。在社会生活中起着特殊的功能: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 1.人际交往的手段 酸茶不仅是德昂族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饮品,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生老病死、食行交往等都离不开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日常生活中,德昂族办事不再只是依靠茶,但是族人亲朋好友走访时,茶作为文化象征的代表,依然少不了,茶是必需品,表明茶到意到,是最高的敬意。 文化是由人创造的,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文化的传承必定要以民族的文化根基与环境调适相协调发展。德昂族作为茶的民族,茶俗文化的丰富为德昂族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范式。在茶饮环境里,茶俗对人们的行为和意识产生制约,给人们规定了饮茶的行为模式和道德准则,人们受制于它的规约,无论是观念,还是言行都必须在茶俗允许的范围里进行。5在德昂族里,大家都能感受到以茶为礼的存在,茶其实起着一个媒介的功能,茶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表达,通过茶的包装形态表达出所要述的事情,以茶代言,传递信息。茶的社会功用大大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这不仅是因为茶的自然品质,更因为茶与德昂族文化有机地结合为同构体6。在德昂族生活环境中,德昂族以茶代言,将所要表达的意思通过茶的包装等形式来呈现出来,在一定的语境下,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此,茶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手段,这是客观存在并一直延续至今的驱动力。 2.防病治病的功效探索 茶叶具有解热散毒、消食健胃的功效。由于茶叶在德昂族的社会生活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广泛的用途,因此家家户户都习惯在住宅周围或村寨附近的山坡上栽种一些茶树供自己采摘制作晒干备用。德昂人嗜茶成瘾,一天不喝茶,浑身都没劲,只有喝下一杯浓浓的热茶,才能提起精神。他们把采摘来的新鲜茶叶,放入大竹简内压紧密封,使之糖化后食用。酸茶叶也可直接嚼食,味微酸、微苦而回味甘甜。德昂人认为这种茶可以解热散毒。另外,茶叶还有消炎的功效。据德昂族老人说:“如果身上有脓肿,取一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乡村老人阅读题目及答案
- 现代刑侦推理题目及答案
- 葡萄糖知识培训课件
- 2024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3 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 2025计时工的劳动合同
- 物权法自考试题及答案
- 2025电气设备采购合同
- 新实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 课件 U6 China and the World
- 营销师操作规程培训课件
- 2025联营企业合作协议
- 护士重症监护室护理的进修
- 排水管网清淤疏通投标方案
- 临时占用城市绿地施工方案
- 胸腔积液诊断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解读
- 五年级上册语文摘抄笔记
- JJG 539-2016数字指示秤
- 辽宁盘锦浩业化工“1.15”泄漏爆炸着火事故警示教育
- 小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教学案例
- 服装零售业概况
- sg1000系列光伏并网箱式逆变器通信协议
- 专升本03297企业文化历年试题题库(考试必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